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时间:2022-09-10 04:46:49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稳步地进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落脚点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新课改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注重尊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发掘了自身的学习潜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渴望探索的未知状态,这是一种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行之有效的办法。“学”贵在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激发的学习状态中沿教师架设的探究桥梁达到认知的彼岸,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思维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同时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和学生两者如何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但是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应该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不能本末倒置。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动性,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三、综合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渠道化

一项关于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权威调查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排在影响因素的第一位,其次是教学态度,最后才是学识水平,因此教学上不能只采用单调的一言堂,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或同一种课型采用不同种教学形式,给学生一种活泼多变的学习体验,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用多变的方式给学生一种创新意识的引导和示范,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对我们广大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而言,实现课堂重构就是要在批判“知识课堂”的基础上,将“探究课堂”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上一篇:超级中学正在垄断一流大学入学资源 下一篇:区域动态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