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时间:2022-09-10 01:36:21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目的.现把教材中运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归纳如下.

1 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只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教材中运用控制变量法有11处:

(1)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2)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的关系.

(3)研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4)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5)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6)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

(7)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之间粗糙程度的关系.

(8)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9)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10)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11)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要注意在很多探究性实验中经常用到此法.

2 建立理想模型法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在教材中运用建立理想模型法有4处:

(1)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生活实际中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无法找到的,但有很多的运动情形都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按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大大简化了难度,得出的结果又具有极高的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与实际相吻合.

(2)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受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形变,可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就把杠杆理想化,认为它无形变.

(3)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的底层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管涌”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

(4)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但它们却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境与事实,方便地解决问题.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通过光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理想模型分为:对象模型,如杠杆、连通器和光线;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另外还有环境模型,如匀强磁场.

3 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学中,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用另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得到方便地解决.在教材中的运用等效(替代)法有4处:

(1)在力的合成中,若干个共同作用的分力就可以等同于作用效果相同的一个合力;相反,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作用效果相同的若干分力.

(2)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可,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3)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子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4 转换法

有些物理现象和物理量,不便于直接观察和测量,通过转换为其他方式来确定和认识所研究的问题.在教材中运用转换法有5处:

(1)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即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2)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它.

(3)磁场运动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确定.

(4)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5)用手捏一个厚玻璃瓶,判断玻璃瓶发生弹性形变,就是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轻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5 类比法

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揭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再逐步达到从理论上认识的高度.在教材中运用类比法有3处:

(1)研究电流时用水流类比作电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要注意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要有相同或相似处.

6 实验推理法

实验推理法是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教材中运用实验推理法有3处:

(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来的.

在初中物理教材各个章节渗透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是隐性的,不是显性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密切的相互联系之中.即使是某一类方法,其中也必定包括了其他一些方法,只不过这一方法起主导作用罢了.例如实验方法,在根据实验目的进行设计、操作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同时要用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还涉及到其它的一些具体方法有:猜想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分类法、隔离法、假设法、比较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让学生动起来 把时间还给学生 下一篇:《平面镜》教学的改进与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