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09 02:36:00

人民币升值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我国90%以上的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总额的60%由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中占有很重的比重和地位。在2005年7月21日实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自从实行了浮动汇率后,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尤其是在2010年,持续性升值尤为明显。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对外出口受到很大影响,其中有利有弊。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原因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找出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升值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中小企业;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42-01

自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3.97%。进入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上涨,在2010年的9月份突破了6.7的关口,并还是不断上涨。而在12月21日至2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连续6天攀升,累计升值幅度达371个基点。截止到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报价为6.6252,一些外汇分析师分析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会继续,甚至突破6.6的关口。

人民币升值在近两年十分突出,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以来的双顺差。

第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并消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三,长期贸易顺差使贸易摩擦加剧,美国等国家归结于人民币被低估,对人民币不断施压。

第四,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美国造成严重损失,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元疲软贬值,由于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外汇政策,这变相的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很复杂,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中美两国的相对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差异、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等。

人民币的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分析对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越来越多,贸易依存度已达70%。其中出口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出口企业中有90%是中小企业,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才是我国贸易往来的主角,并且它们创造了对外贸易总额的60%,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贸易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是从事对外贸易,对汇率的变动比其他企业更敏感,受的影响也更大。人民币升值带给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压缩利润空间,降低中小企业的出口盈利水平。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加工制造,科技含量并不高,一直以来都是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格为竞争优势,但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使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根据2008年初对我国东部沿海近2000家中小出口企业的调查,不到30%的中小企业可以承受4%的人民币升值幅度,而44.5%的纺织、服装、鞋等制造业中小企业只能承受2%的升值幅度,而可以承受6%以上的企业为零。

第二,出口额度会减少,接到订单减少或是不敢接订单。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比较单一,并且科技含量低,市场上有很多替代品。一旦失去了价格优势,外国进口商就可以去其他价格更低的国家寻求替代品,比如越南,柬埔寨等。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又很弱又不可能有定价权,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嫁这一压力。

第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改善贸易环境还是有利的。人民币升值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会降低,是中国企业做强做大的有利因素。但中小企业毕竟规模小,在世界分工中处于弱势,在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怎么谈走出去。只有拥有了一定实力才有能力利用这一有利局面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纵观在世界上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基本都是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人民币升值使贸易摩擦减少了,中小企业出口商品被指为是倾销的情况减少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贸易条件。

当前以出口为主要业务的中小企业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前途不容乐观。如果再以传统的思路发展必定是死路一条。中小企业的现状既有国家政策的原因还有自身的不足造成的。所以要改变当前局面,必须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很多中小企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不足,高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占企业出口总值的70%,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仅占32%,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的47%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的42%水平。虽然技术创新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见成效的,但从长期看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可以长久发展。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企业还是停留在贴牌生产的方式,还是利用自己劳动力成本低的价格优势只能在出口中处于被动地位。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才可以掌握一定的定价权,从而在世界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变为动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两种方式:一是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的调整,如减少传统行业的投资,发展新兴行业;二是在产业内部调整,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当注重在企业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条件,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促进引进的技术和国内自身情况相结合实现再创新。使以前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第三,不断开发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消费不足的情况下,13亿的国内市场也是商品出售的好场所。很多中小企业以出口为导向,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一些质量好的出口产品主打国外市场,很多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就出现了很多本国产品在本国反而不常见的现象。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出口利润不断减少,中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是一个正确选择。

第四,以上三种在长期是有效的也是改变中小企业被动地位的根本措施,但在短期效果不是很明显,毕竟不是一两年可以实现的,需要一定时间。在短期要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金融工具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其中主要有下面几种金融工具:比如,外汇期权,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设置合理的结算方式,尽量缩短收汇期间等。

虽然金融工具在短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损失,但不是长久的办法,属于治标不治本,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自己实力壮大,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才可以摆脱现在的发展困境。

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不可避免,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来说利润下降、出口额减少都是不可忽视的损失,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一些方面还是有利的。比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更值钱了,也就意味着海外投资的成本会降低,会促使很多企业试着走出去,鼓励它们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中小企业在面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上,应该采取措施积极面对,被动接受行不通。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有利条件,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变风险为收益。相信通过政府的政策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的困境时暂时的,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宜主.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

[2]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保险学院.品味金融[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2).

[3]陆前进,刘德斌,蔡莉著.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内外均衡控制研究基于流动性过剩影响机制的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3).

[4]周苏欣.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加工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J].财经视点,2008,(9).

[5]李璨,郑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19).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下一篇:旅游危机恢复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