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探讨

时间:2022-09-09 02:11:53

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探讨

[摘 要] 草原虫害是导致草原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针对草原虫害治理工作中,如何选择更加生态、环保的治理方式,达到治理病虫害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污染成为当前草原虫害治理的首要问题。采用生物及生态治理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草原虫害问题,具有污染小、成本低以及人畜无害等优势特点。通过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取代原有的化学药物防治,可以有效消除病虫害问题,防止草原大面积退化,保护草原资源。由此,本文主要就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草原虫害原因,能够发现草原植被退化、过度放牧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保护草原资源。

[关键词] 草原资源 虫害 生物和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 S14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56-02

近些年来,草原虫害问题较为频繁,严重影响到草原资源保护,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化学药物治理虫害,将对草原带来严重的污染,牲畜在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青草后,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农药中毒现象,种种弊端始终被诟病。基于这一问题,对草原虫害问题采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草原虫害问题,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成本低,为草原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看来,加强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草原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草原植被退化严重

草原虫害是危害草原资源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草原植被退化严重,出现沙漠化,很多植被覆盖面积越来越少,植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影响,同时也为草原虫害问题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旦牧草返青,害虫将开始大肆的破坏草原资源,病大量产卵繁衍,害虫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草原资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大量草场被害虫啃食殆尽,失去了原有的放牧价值,草场植被荒漠化,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1]。

1.2 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草原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更适合害虫生长、繁衍,每年草原温度和适度的变化都会加剧害虫数量增长,尤其是冬季降雪和春季降水对虫卵孵化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空间,气温骤升或者持续干旱的气候对于害虫生长尤为有力。一旦在适宜的环境下,害虫将大肆繁衍和生长,这就为草场带来严重的打击。

1.3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害虫大肆繁殖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草原多以放牧为主,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牧民过于重视牲畜数量,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时常出现过度放牧和滥牧现象[2]。也正是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放牧方式,导致草原上植被多样性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植物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同时为害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虫害肆虐,从而加剧草原荒漠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 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措施

由于草原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对于草原资源的危害性也在逐渐加重,为了能够保护草原资源,抑制荒漠化现象持续加剧,减少虫害滋生,采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措施,取代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起到治理虫害问题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治理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2.1 加大宣传力度和技术培训

草原虫害问题近些年来尤为严重,严重影响到了草原上的放牧业,对于虫害治理问题,在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之前,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借助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介进行大范围宣传,以此来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牧民生物和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更为主动的配合工作开展,将其落实到实处,为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此外,还应该加强牧民的技术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培训班,不同害虫分类知识、草原蝗虫检测技术以及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等等,不断提升牧民的虫害治理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保证草原牧民能够更加充分、全面的掌握草原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更大范围的推广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

2.2 利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降低草原污染

针对草原虫害问题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特点,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繁衍,还具有无污染、治理成本低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中,首先是蝗虫杀虫真菌,即绿僵菌杀虫真菌,从不同剂型种类的杀蝗绿僵菌中挑选出毒性最强的绿僵菌,用来治理蝗虫灾害,主要治理的蝗虫种类多位亚种小车蝗。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可以发现,采用绿僵菌技术来治理蝗虫,害虫减退率高达85%,最终防治效果为75%以上;二是草地螟寄生性天敌昆虫饲养繁殖技术由于草地螟是一种草原虫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昆虫,尤其是在农牧交错区域内,草地螟大肆繁殖,对我国的草原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同时影响到了我国农牧业的发展[4]。故此,根据草地螟害虫的发生特点,采用人工繁殖寄生性天敌的方法,利用性诱剂综合防治技术代替传统的农药治理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三是牧鸡减蝗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采用牧鸡来治理蝗虫,具有无公害、成本低和见效快的有点,能够有效控制虫害问题,保护草地资源,同时在控制草原退化问题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特点。

生物和生态治理实际应用中,充分利用蝗虫天敌进行治理,采用招引粉红椋鸟治理草原虫害,在蝗虫害高频发区域人工建设砖巢招引粉红椋鸟防治草原蝗虫灾害。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草原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建立生物防治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应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为其他草原虫害治理工作开展提供示范和帮助,或是建立药物、机械和储备库,确保草原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缩短防治时间,提升治理成效。在蝗虫滋生地区种植蝗虫不喜的枸杞、紫惠槐、灌木、羊柴和沙棘等植被,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有效治理虫害问题,还可以实现控制草原荒漠化,起到防尘固沙的作用,帮助牧民增加收入;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加强对人畜无害生物农药的研发,诸如,苦参碱和印楝菌素等生物农药,能够有效起到虫害治理的作用,这样在治理虫害的同时,不仅不会污染到周围环境,还可以有效保证人畜生命安全;对虫害实时监测和预报,相关虫害治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尤其是虫害高发区,通过动态监测来分析草原虫害发生规律,从而为后续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提供更为充足的资料。

2.3 强化专业应急生物和生态防治能力

在草原上虫害频发区域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一支专业草原防虫和防火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知识教育和实战训练,不断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草原虫害防治队伍[5]。

2.4 加强生态治理

草原虫害治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长远的规划,采用轮牧、休牧和禁牧等措施,为草原青草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草场生长和发育空间,为荒漠化的草场赋予新的生命力,维护草原生命平衡。

结论

综上所述,草原虫害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严重损害到草原资源,不利于草原放牧业生产活动开展,对此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虫害治理队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消灭虫害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健,陈瑞军.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探讨[J].北京农业,2015,32(3):47-47.

[2] 张焕强.河北省:加大生物防治及生态治理[J].中国畜牧业,2011,27(22):33-34.

[3] 张爱玲.肃南县大力推广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技术[J].中国农资,2014,12(8):269-269.

[4] 燮迹徐林波,高晶等.草原害虫生物防治研发与应用[C].//2011海峡两岸生物防治研讨会论文集.2011:76-77.

[5] 苟存珑.草原虫害的生物及生态治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51.

上一篇: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政策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 下一篇: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