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与中国纺织品贸易

时间:2022-09-09 09:22:32

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与中国纺织品贸易

提要随着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宣告结束,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形成,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发展纺织品贸易的大好机会。然而,欧美国家近期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给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背景

纺织品贸易在世界货物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对竞争力逐渐衰退的本国纺织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1961年开始,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范围内先后形成了《短期棉纺织品协议》、《长期棉纺织品协议》以及《多种纤维协议》,长期针对特定国家实行进口配额限制。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取代了《多种纤维协议》,为最终取消配额限制做出了过渡性安排,将长期受配额扭曲的纺织品贸易纳入世贸组织规则的框架之内。协定规定,经过十年过渡期使全球纺织品贸易分阶段逐步实现一体化。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要求,1995年1月1日起《纺织品与服装协定》附件所列产品中应有16%实现一体化;1998年1月1日起应有17%的产品实现一体化;2002年1月1日起应有18%的产品实现一体化;2005年1月1日起剩余49%的产品全部实现一体化。这就是说,要在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10年有效期内,逐步取消纺织品贸易限制。然而,在长达十年的过渡期内,由于不合理安排和过度保护,欧美等主要进口方履行一体化的步伐十分缓慢,只将30%的配额量安排在已经一体化阶段取消,而将70%的配额保留在最后,且其中大部分是敏感紧俏类别;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宣告结束,实现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这是所有世贸组织成员经过长期艰苦谈判所达成的共识,符合各方的根本长远利益,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推动纺织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以及建立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二、近几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基本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纺织品出口波动较大,1998至2001年出口年度增长率分别为-6%、1%、21%和2%。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持续较快增长,2002至2004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6%、28%和21%。中国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稳步提高,2003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24.5%,比2001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比1995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目前,纺织品仍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但近年来,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步降低。“八五”时期,中国纺织品年均出口28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8%;“九五”时期,中国纺织品年均出口44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3%。2003年纺织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进一步降至18%,比1995年下降了7.6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规模达到9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从产品构成来看,以服装类产品为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35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5%;服装出口616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5%。其中,针织服装出口234亿美元,占服装出口的38%;梭织服装出口267亿美元,占服装出口的43%。从出口市场来看,前五大市场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对这五大市场共出口纺织品611亿美元,占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4%。从国内地区分布来看,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前六大出口省市分别是浙江197亿美元,广东178亿美元,江苏149亿美元,上海116亿美元,山东89亿美元,福建44亿美元,共占全国纺织品出口总额81%。从贸易方式看,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纺织品639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7%;加工贸易出口纺织品280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29%。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

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限制,实现一体化,长达几十年的纺织品贸易扭曲体制得以消除。这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是现行多边贸易体制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众多发展中国家为此做出了重大让步。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符合各成员的长远利益,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推动纺织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以及建立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是在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正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的包括开放货物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各项义务。作为世贸组织负责任的成员,中国不仅有权利享有、更有义务维护并执行纺织品一体化成果。2005年一季度中国纺织品出口224亿美元,增长19.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4亿美元,增长24.8%,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40亿美元,增长15.9%,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从纺织品出口市场来看,对美国出口35亿美元,增长70.5%;对欧盟出口39亿美元,增长48.3%。

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在总体平稳的情况下,对美欧市场出口增加较快,主要是由于在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长达10年的过渡期内,美欧等主要进口方采取不合理安排和过度保护,将70%的敏感紧俏产品配额留到一体化的最后时刻取消,扭曲了全球纺织品的供求关系。但美欧等国却不顾这些事实,试图对中国采取新的限制措施。现在,美国业界正准备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依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简称242段)对目前中国仍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提出特别限制措施的申请,美国商务部表示将修改国内相关程序,接受此类申请。242段明确规定,只有发生“市场扰乱”的事实,并威胁以致阻碍贸易的有序发展,有关成员才可采取限制。因此,如果美国政府接受了此类申请,将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和242段规定,也违反了美国国内实施程序的规定,完全悖离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精神,必将严重挫伤中国企业和民众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环境的信心,影响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并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产生严重负面效应。对此,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长达数十年的配额体制在2005年1月1日完全废除,将使全球纺织品贸易真正迎来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机遇。中国是在权利和义务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加入世贸组织的,目前也正在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义务,包括降低进口关税、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等。纺织品一体化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作为世贸组织负责任的成员,中国不仅有权利享有、更有义务维护并执行该成果。

2005年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及化纤内衣等多种纺织品自主启动保障措施程序。4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对中国纺织品制定了不同程度的年增长率,实质上与配额体制无异。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土耳其在2004年底已对来自中国的42个类别的纺织品实施保障措施。65个国家的115个行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世贸组织关注一体化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问题。总的来看,2005年中国纺织品贸易环境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稳定性将呈上升态势。

四、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纺织品贸易一体化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做出重大让步的前提下实现的,而且纺织业关系到中国1800万人的直接就业。因此,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世贸组织成员通过其他手段变相延长配额体制的做法。但是,中国不鼓励企业通过简单的出口数量增长来开拓国际市场,而是希望通过技术进步逐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以实现纺织品贸易的平稳过渡。为此,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降低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二是下调进口关税税率,提前实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承诺,2005年将纺织品关税税率降至12%,但实际税率已降至11.4%。三是公布了对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政策的国别名单及特惠税率,其中给予免税待遇的商品涉及近200个税则。四是积极调控纺织业投资,将28种纺织业项目列入禁止投资目录。五是进一步推广IS0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标准等行业标准,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水平。六是加大包括纺织品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七是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引导中国企业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八是加强纺织品贸易领域多双边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的对话,加强沟通和理解,实现共同发展。九是从2005年3月1日起对部分纺织品实施出口自动许可管理,引导企业合理安排出口。十是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有序出口。

2005年12月商务部出台8条措施,包括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加征关税,引导企业有序出口、行业加强自律等。同时,对中国特别有竞争力的28项涉及到服装纺织产业限制固定资产投资,限制其生产能力的增长。最近,商务部又实施了纺织品自动出口许可办法。

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于特别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中低端产品,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尊重企业的发展权利,另一方面将适当地给予规范。除当前较突出的纺织品问题外,今后其他领域的倾销、反倾销等贸易争端会不断出现,中国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来做,按照几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来做。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即实现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但由于过度担心今后世界市场被中国纺织品垄断,已有65个国家的115个行业组织签署《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世贸组织关注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问题。作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最主要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纺织品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

面对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过程中的摩擦与不和谐,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各国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确保一体化的平稳过渡,维护一体化的成果。

在全球纺织品贸易格局中,中国产品多为中低档,而美国、欧盟等发达成员主要占据高档市场。发达国家在营销、设计、资金和品牌方面具有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完整的产业链,各国应在纺织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趋利避害,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中国政府和业界一直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政府和行业间的合作,应该说,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纺织领域的合作进展良好,今后仍愿继续加大合作的力度。政府层面要继续保持沟通与对话,着眼大局,着眼长远,通过对话缓解摩擦,鼓励和推动业界合作,避免采取限制性措施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行业组织要通过对话交流,为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加强和促进贸易投资。

在这个问题上,各方应该客观、历史和公正地看待纺织品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坚持自由贸易和纺织品一体化的原则,促进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妥善解决各自关注的问题,才能实现共赢和发展。■

上一篇:资产定价理论实证分析 下一篇:从反倾销角度谈中美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