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时间:2022-09-09 06:41:09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引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为了不出现砼有害裂缝,为了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在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应尽可能的利用有效的技术和措施去控制裂缝的出现,使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宽度和数量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可以接受的一种现象,但是要控制在有害成都的范围内。混凝土是多种材料共同组成的混合体,属于脆性材料,在不同压力、温度和外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是正常现象。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构件都是带缝的,但是混凝土裂缝会导致其内部的钢筋等材料被外界腐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抗渗能力及耐久性降,影响建筑物外观,降低使用寿命减断。事实表明许多工程事故都是由于混凝土裂缝引起的。但是国家混凝土使用规范明确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实际施工中应尽最大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及其发展,使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或尽量减少数量和宽度,最为重要的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保证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的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本身特性、混凝土施工、外界因素。

1.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施工时造成的裂缝主要有一下几种:1.模板洒水不当造成的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2振捣施工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3支设和拆除模板造成的裂缝;4压光混凝土收面造成的裂缝 5后浇带施工造成的混凝土产生裂缝;6养护造成的混凝土裂缝 。

2.混凝土自身造成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自身因素导致的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混凝土内部自作用导致的裂缝;2由于混凝土自身的塑性收缩导致裂缝 ;3由混凝土自身水化收缩导致的裂缝 ;4由混凝土自身干燥收缩导致的裂缝;5由混凝土自身收缩导致的裂缝 ;6混凝土干湿性导致的裂缝 ;7混凝土内部温度导致的裂缝

3. 外界因素导致裂缝

外界对结构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也是非常多的,施工中和使用工程中都可能出现裂缝。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必须额外注意钢筋的配置,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的标准;尤其是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在钢筋数量和质量上都应特别注意。如果无法回避设计中结构界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必须对局部进行处理。合理的留设施工后浇带将可以使混凝土自由的收缩,从而大大减少收缩应力,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由于在整体结构中所有的构件之间都是约束与被约束的交叉关系,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处理好刚性柔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设。受约束强度和产生足够形变的余地成反比,受约束越强,产生足够变形的余地越小,就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这种相连构件之间的约束关系。禁忌只追求柔性或刚性,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柔性和刚性并用。

2.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在对大方量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必须提前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并且要得到有关方面的同意。在方案中必须明确标注一下内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次浇筑的方量、浇筑方向、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施工缝的处理办法等,应避免冷缝的造成和因新、旧混凝土咬合不完全而导致局部薄弱界面,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都会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泵送混凝,还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将温度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制定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必须详细。因为浇筑量、运输及振捣、施工工艺、位置及构造、施工缝间距、浇筑时间等都是由施工方案确定的。除非是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必须要注意,一般来说,因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砼的受压区,浇筑时间应避开高温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气温较低的天气还是不错的选择。炎热天气施工,则应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要根据规范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对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需要根据室外气温来确定养护方案。冬、夏两季,应在混凝土表面加盖草包、塑料薄膜等对其进行防护。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需要进行浇水养护。如果混凝土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浇水养护必须大于7d;对于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必须大于14d。

要从两个方面对待关于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方面,从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使结构设计更合理、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好、施工工艺更先进和施工环境更适合混凝土的后期的各种变化,从而提前制定预防措施方案,使混凝土裂缝降到国家和地方规范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另一方面,对已经出现超过规范允许范围的裂缝,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利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补,从而实现风险和损失最小化。

(作者单位:河南求实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赵延伟(1986-),女,河南平顶山人,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求实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陈亚丽(1973-),女,河南平顶山人,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求实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上一篇:纤维艺术与现代建筑中装饰设计的融合 下一篇:乌头类中药炮制配伍减毒增效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