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中小进出口型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09 04:40:21

人民币升值对中小进出口型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摘 要: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贸易环境的转变,对于中小进出口型企业而言既是危机也是挑战。在充分认识贸易环境的情况下,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合理规避风险,顺利度过贸易环境转变期,是中小进出口型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中小进出口型企业 影响 企业应对措施

自2005年7月实行汇改以来,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当时的8.11:1,到2013年1月的6.2897:1,人民币升值约30%。这就是说,如果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商品,与2005年相比,价格在下降,而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与2005年相比,价格在上升。针对这样的进出口条件的改变,笔者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小进出口型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企业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小进出口型企业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中小进口型企业的影响。(1)部分商品进口量将增加。人民币升值后,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品以及在进口环节所花的外币,兑换为人民币,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当商品富有弹性时,即Ed>1时,需求量对于价格的变动是比较敏感的,也就是说需求价格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稍稍的下降都将引起进口量的巨大增加。由于各个行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进口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如珠宝、豪华汽车、高级化妆品等)需求弹性大。

(2)因进口产品成本降低提高进口型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相对于国内同质产品,当进口产品的成本有所下降时,势必会形成成本优势,简单的说就是进口的商品相当于打七、八折。这种由汇率变动形成的成本优势,将提高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势必提高进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人民币升值使得部分相关进口型企业获利。人民币升值将使部分商品进口量有所增加,进口成本又有所降低,市场占有率也有一定的提高,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相关进口型企业将从中获利。

(4)增加能源消耗型产品的进口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增长。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我国进口的货物中,价格依存度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钢铁、石化、交通运输、电力设备等能源消耗型商品,人民币升值将使这些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增长,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是一个重大利好。

2.人民币升值对中小出口型企业的影响。(1)部分商品出口量将减少。由于出口价格弹性的不同,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出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差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受价格因素的变动,终将引起需求量的巨大变动。因此,由价格弹性理论可知部分商品出口量将有所减少。

(2)因出口产品成本增加而削弱我国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同时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费用终将导致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这就意味着中国产品在国外的价格竞争优势将有所下降。

(3)出口型企业利益受损。因为升值导致相对价格以及人工、流通成本费用的上涨, 从而缩减单位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加之出口量的减少,以及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因此,在短期内,出口型企业将蒙受一定的利益损失,短期冲击难以避免。

(4)出口结构的重新调整。201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接近4:5,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举发展的国家。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其实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一些弱小的仅仅依靠规模扩张和低价劳动力优势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另外,在出口产品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很多出口产品或将由外销转为内销,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势必会从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转向强调质量、技术和效益的经营模式,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我国出口结构将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二、中小进出口型企业的应对措施

1.资金准备。人民币实际汇率增长,出口企业应有一定的现金准备。准备一定的现金,可说是救生要义。资金短缺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瓶颈,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这就要求中小型企业自身应有一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如果可以,中小型企业借助大中型企业贷款融资的平台,以货抵资的方式,差额支付大中型企业的资金占用利息。这种方式,需要有几个条件,一是中小型企业有货,而且跟大中型企业有贸易往来,二是大中型企业贷款便利且有一定优惠,三是企业间彼此信任,相互间的客户信用度都很高。

2.进入自贸区。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自由贸易区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同时,自贸区享有兑换、结算、通关等优势,进入自贸区的企业,将拥有先发优势。如果规模足够大,直接到签订自贸协议的境外设立机构,可将摩擦成本降到最低。

3.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中小进出口型企业多是既做进口也做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短期内,进口行业获利多而出口行业损失多。因此中小进出口型企业可以调整进口与出口的比例,多做获利多的进口产品,少接损失多的出口产品。对于签订远期合同的出口合同,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办法规避汇率变化的风险,如果可能,可以考虑以进口国的货币单位作为结算货币单位,本币结算转外币结算。同时,可以寻求外汇管理部门在外汇管理政策和服务上的支持,采用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方案,提高外汇资金运作效率、节约结算成本、简化结算流程,达到规避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目的,减少损失。

4.转变贸易方式。中小进出口型企业可以采取外销转内销,传统贸易转电子贸易的方式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营困境。面对出口量的减少以及出口成本的增加,企业可以将外销转向内销,打通国内销售渠道,建立国内销售市场。另外,企业应及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传统贸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是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据相关调查显示,最近三年,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美国买家数量从200万增长到700万,英国买家的数量从36万增长至160万。另外,据商务部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0.6%的增长率,国内电商平台发展,与全球大多数贸易商在线交易相匹配。这就说明,国内外很多商家都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如果企业不参与,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个竞争机会。

5.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小进出口型企业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比较优势行业,可到产品出口国进行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同时企业根据需要,尽可能地加大国外先进设备、原辅材料的进口,以人民币升值的进口获利降低进口原料的成本,从而冲抵出口损失。

6.研发新产品。任何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上谋求发展,必须加强研发力量,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只有让企业获得新鲜血液,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活力,企业的发展才有保障,新产品的开发问世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强发展后劲。 但是对于中小进出口型企业而言,因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是每种产品都适合中小企业出口。理想的产品策略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生产满足供给能力的产品。中小企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要量力而行,不要出口那些超出企业生产能力的产品。其次,选择个性需求突出、具有特殊性的出口产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市场上各种特殊的需要能做出快速反应,大企业由于更注重标准化,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而小企业则可利用其小、快、灵的特点生产满足顾客特定需求的产品。最后,出口的产品必须具有竞争力。出口产品的性能要么比同类产品好、要么有特色或者价格比其他厂家产品价格低。另外,新产品开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供应、生产、技术、财务、销售等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应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而不是各自为政、朝令夕改的随意组织。

三、结语

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引起中小进出口型企业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既是新的危机也是新的转机,谁能够挺过这个危机,把握这个机会,进行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谁就能够抢占行业先机,率先发展,成为行业巨头。

参考文献:

[1]叶檀.出口企业请准备三块救生板——草根网http://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中华会计网校http://

上一篇:中国服装核心标准落后本末倒置制约发展 下一篇:WTO背景下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法律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