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地理教学方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09 02:39:12

改革地理教学方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会学习,会不断更新自我的人,毕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学生也不可能永远不离开学校和老师,他们更多的知识的获得还要靠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所倡导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主动学习”又是“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又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终又恢复到原来的模式。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景、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正能力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知识,基本上能够回答导学问题,但也会有一些疑难的问题,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帮助答疑解惑、扫清自学中的障碍,帮助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辩和修正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提问情况,或个别答疑,或集体答疑。比如,学生对淮河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在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在下游挖掘入海新河这一措施理解不深。我就采取展示淮河水系治理前后两张图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比较图上治理前后入海处河道数目以及上、中、下游水库数量多少的变化。引导学生、看书、读图、思考、讨论,归纳出治理淮河的主要措施在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是为了调节水量;在下游挖掘入海新河是为了分散水流。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豁然开朗,积极性高涨。至此我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同处北方地区的黄河在治理时下游是否也可以采取开挖入海新河呢?学生对知识的修正、分辨能力得以锻炼,创造性思维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当然创设情景、激疑启思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演示实验、利用地图等直观手段;也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各种矛盾的事实的现象,提出各种假设性的地理问题等方法,使学生的已知同必须掌握的新知间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矛盾激化,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自学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自学方法

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自学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易于学生接受的自学方法,要让学生感到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不少,这样学生对学习才有自信心,有成功的体会,才能乐学。例如:在学习“亚洲的气候”一节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就设计了自学的环节,自学的题目由易到难,如: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找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这个题目大部分学生自己通过读图就能完成,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说出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同学们跃跃欲试,热情高涨,有很多学生就会自己利用《亚洲地形图》来完成,拿不准的同桌一起研究也完成了。再深入一点,概括亚洲气候的特点、影响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等问题,自学了一阵子,觉得有困难了就通过小组之间讨论来完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感到,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交流和讨论要有效

教师可经常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先是组内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由组内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言。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大了地理信息输入量,使学生的地理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要及时进行知识的再巩固,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检测,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自主学习知识的掌握。优异成绩的获得可以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享受,自主学习的热情得到进一步调动,学习中薄弱甚至错误的地方得以反复加强,及时补救。自我测评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口答练习题、笔答练习题、学生自检自测、学生间的互检互测等等。例如,学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区和特征”后,将顺序打乱的自然带的名称、代表性的动植物名称组成三块连线题板,学生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评、比较,给小组打分,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又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辅导的运用和研究,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普遍增强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运用地图的能力,地理观察、观测能力,地理计算能力等地理能力,学生的地理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高中教学中越来越常用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借助多媒体这个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以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等等。

总之,地理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改进方法,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河南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下一篇:把握语言关,强化计算机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