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和人的幸福感

时间:2022-09-08 11:46:41

教育的目的和人的幸福感

摘要:我国教育的现状是与教育原本的目的有一定偏差,教育实践者和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尽量避免功利思想的影响,关注受教育者一生的成长和幸福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69-03

一、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关注此事的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还有家长及用人单位。各方面的声音都聚集在受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而受关注的最重要(或最主要)的一点是学生的成绩,关于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本人的影响,暂且将高考、中考成绩引起的后果搁置不议,仅就在校成绩而言,中学生的成绩排名对学生和家长造成的困扰也是不容忽视的。即使在目前,“小升初”择校的这个环节,就深深触动着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心。甚至有一些地方的幼儿园教育也受到了此风的波及,原本应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拼音、文字书写和加减运算等内容,竟成了某些名牌小学新生入学的考试内容,所以幼儿园为了让家长满意,只好违背教育规律硬性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无端地给幼儿造成了不该有的学习困难,可能还会影响一些孩子对上小学的美好期待。以上所有做法,其实都是指向一个目标——通过高考上大学。大部分人坚信,或者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不得不信,通过高考上大学(能上重点大学)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诚然,一些学生寒窗苦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幸福感一步一步油然而生。但确实也有另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或干不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工作又放不下大学生的“身份”,成为令人痛心的“啃老族”。

二、教育原本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朱光潜曾指出,“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节目。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善良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他同时指出:“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只有智育被人看重,德育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也还没有人否认,至于美育则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现在看来,朱光潜当年提及的教育不平衡的现象现今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在各方面都有很大改观,在教材的建设、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都做了促进性的改革,成效也是明显的,但唯独在关注受教育者心灵这方面,却一直陈旧未改,缺少明确的导向性(或倾向性)重视,也就是说,在学生接受系列教育这漫长的十多年中,鲜有人明确考虑过他们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也没有特别关注过他们是否有幸福感。在一些学校,从初中开始,教育部规定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干脆被校方取消,或者在原本属于这些课程的时间里安排上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笔者所在的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占一定比重。调查发现,在校生有喜爱艺术类课程的倾向,并且通过这些艺术类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幼师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有效地改善了他们对文化基础课学习的态度。那些能够激发美好情感、丰富心灵的艺术课程为什么会被有些中学取消,原因只有一个,即在中、高考的考试科目中,除了艺术类考生,其他考生不会考这些艺术课程,学校无法看到开设这些课程的直接效果。这就使人联想到一个问题,教育效果体现的是“百年树人”的长远模式,因为要急切看到培养学生的成果,而不顾他们一生成长的需要,违背教育规律,取消了应该开设的课程。除了考虑成绩之外,有一丝一毫顾忌到学生的感受吗?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幸福和快乐感难道不是教育者最根本的追求吗?我国现在大部分教学模式,既不能以学生为本,也很难以教师为本。好的教学过程是在师生心灵之间互相传递动力和温暖,相反则会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冷漠。当教师受到自己收入与学生成绩排名挂钩的考核机制的压迫时,能有一个从容放松的心态吗?他们面对学生会表现出一种连他们自己也不完全认可的逼迫状态,面孔呈现出严肃的表情,如此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学习是一件必须完成的苦差事。另外,当教师面对着数十人的教育群体时,知道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其本身独特的个性特征,若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科学适宜的方式,那这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如果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需要可伸缩的时间和空间的。但为了保证中考和高考的升学率,学校采用的是统一策略,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目标要求,统一的复习卷子。不难想象,这样是照顾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难免就有学生不能适应统一要求,若努力未见效果,这些学生自然就会选择放弃追赶,远远地落在后面。事实上,这些在规定科目学习成绩落后了的学生在学校其实是在浪费青春,把本可以学到的、学好的知识也耽误了。针对此种状况,有良知的教师会心生不安,而更多教师知道无力改变就漠视这样的现实了。

三、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成就感的真正体现

以笔者多年的教育经历,体验到教师最大的成就感并不是教出多少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来自学生飞跃般质的变化,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劣与很多因素有关,教师的教学水平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比如一个粗鲁的学生开始彬彬有礼了,一个粗心大意的学生开始细致了,一个自视清高的学生开始注重与他人的交往了,一个胆小内向的学生开始大方地表达自己了,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在某个阶段内,要求他们将成绩提高并不是客观的期待,这种态度是违反科学教育规律的,让教师和学生做违反规律的努力正是错误的教育观对师生带来的最大伤害。教育观念的正确树立,缘于框定正确的教育目的以及寻求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模式。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找到其喜欢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并能以此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下去;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模式是使受教育者发挥其天赋和才能,学到能展现其优势和才能的知识或技能,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探索的乐趣。

教育如果不从人的幸福感出发,只为社会这个大机器输送零件,那么就会出现社会缺乏人性,个人缺乏灵性的状态,生活的模式会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固定状态。作为教育的实践者,能否对此熟视无睹呢?中国并非无人探索人性的教育之路。北京二十二中已故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就曾作过有益的探索。孙老师做人的准则是:①诚实,正直,正派。②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要为人民多做贡献。③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承认自己是理想主义,并固守着这块阵地。因为我觉得理想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东西。”孙老师对教学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说:“教学的目的不在知识上,而是知识之外的东西,是能力和能力之上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智力素质。”他对于教学目标有一个提法:“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诚然,接受教育会使人获得某种技艺,这是教育必然的作用之一,它使个体获得生存能力,甚至可以获得富裕生活的能力。但如果教育不能使人对生命有深入的理解,不能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把握,不能让人从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是不断追求书面答案的唯一性(或标准性),那么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败笔。因为控制性的教育、流水线式产品的教育会让受教育者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他们除了不能自由享受生命的进程之外,还可能在生命的过程中感受到极度的不平衡,并且难以调整(现实中并不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就一定越热爱生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鲜活的生命体,在共同面临的教育场景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是相互滋润生命的历程;在流淌的语言、表情和整体呈现的气氛中,一道惊奇感受着世界的不同,感受心灵不断受到的触动,因此而被激发出探索世界的动力。而当受教育者独自面对困惑时,又能有足够勇气承担压力,耐心沉静地破解谜团,继续享受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理想的教育,就应当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如一地保持着热爱世界的童心,始终享受生命带给他的不同境遇。

那么站在职业教育者的立场上,就要将每个受教育者视为独立唯一的生命,并且怀着真正平等的心态爱惜这些生命,看得见每个生命的不同,包容每个生命不同的演绎方式。朱光潜指出,“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就不容易拆开。造物不浪费,给我们一份家当就有一份的用处。无论情感是否可以用理性压抑下去,纵是压抑下去,也是一种损耗,一种残废。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和谐的平均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①教师站在讲台上,虽手执材,宣讲着某种学说,但内心不可将学说与世界和生命同等看待,因为世界和生命比学说要复杂得多。面对教育对象,摒弃观察流水线上产品的表情,怀着关注、渴望的心态,不断倾听自己和受教育者内心的声音,在拥有共同时空的场景里,享受着彼此积极的影响。这就是笔者向往的幸福教育。

注释: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04.

上一篇:教师即研究者 下一篇: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