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产危机

时间:2022-09-08 07:52:25

美国的中产危机

现在,“中产阶级”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臭大街的词,学者在研究,媒体在爆炒,商家在争取。而世界各国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又莫过于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们向来被认为是稳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因其优越的生活成为他国人羡慕的对象。只不过,现在有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中产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美国中产正在消失

马克・弗里曼,52岁,仓库发货员,和做麻醉师的妻子住在明尼阿波利斯的一个绿树掩映的街区,他过着典型的美国人的生活,他有饭吃,有空调吹,可以上网冲浪,也可以每周卡拉OK一下,他们每年有7万美元的收入,这比美国家庭平均收入高出了1/3。但是2010年,他们仅仅拖欠了3个月的贷款。银行就试图收回他们住的房子。而他们的儿子安迪的健康保险又出了问题,要想恢复的话,就必须再付一大笔钱。“我们日夜工作,想为退休后攒下一些积蓄,但是除了从街道上领取一两张薪水支票之外,什么都省不下。”

比起马克,麦克莱恩要幸运得多。她和她的丈夫每年共有10万美元的收入,他们没有信用卡债务,不考虑昂贵的假期,也不开豪车,最大的孩子正在州立大学上学,费用为每年1.6万美元,而且还勤工俭学来补贴自己的零花钱。即便如此,她仍然表示:“我们是月光族,要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我们的收入是很紧张的。”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数据,自1973年以来,占美国家庭总数90%的底层家庭年收入基本上没有变化,在过去的37年里按现值计算才涨了10%,而同时住房、教育和医疗保险等基本需求成本却在持续上升。比如,在十年前,美国家庭的每年医疗保险支出约为979.1亿美元,现在这一数字达到了1.88万亿美元。但是要注意,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占美国家庭总数1%的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已经翻了3倍。1973年,主管级别员工的平均收入是全体平均值的26倍,现在是300倍以上。

CNN的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5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但是其中10.4%的人说,他们很费力才能使自己保持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而其中只有6%的人觉得自己能够向上移动,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高通胀的年代里,美国中产所面临的除了收入增长停滞的压力,还有经济衰退带来的失业的危险。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奥特在2010年的一份白皮书中写道:适合“中等技能的白领和蓝领”的工作机会减少的情况要比高技能白领工作或者低技能服务岗位“严重得多”。从2007年到2009年,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就业形势基本未发生变化,而像护工、清洁工、擦车工等低技能服务岗位的工作也相当稳定。

但是经济衰退和国际竞争正不断摧毁中产阶级的工作。因为缺乏特别专业化和稀缺的技能,销售、行政助理和办公室文员之类的白领工作,在经济衰退的最初两年里几乎每12个岗位中就有一个消失。又由于为数众多的工作机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因此制造、手工艺、修理和机械师之类的蓝领工作,每6个岗位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中产阶级的新力量来自亚洲?

在美国中产阶级式微的呼声日渐高涨的时候,不少新兴国家的人正在过上体面的生活,也正步入世界中产阶级的行列中,而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国和印度。

2011年9月7日,联合国人口司及高盛集团了一项预测:在一代人时间内,中国中产阶级将大约是美国中产阶级人口规模的4倍。也就是说到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将会达到近14亿人,而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将仅次于中国,在不到20年之后将高达10.7亿。在此之前,亚洲开发银行一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也曾做过类似预测,称中国已经有8亿中产阶级。

在世界银行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发展中国家中产的标准:年收入介于巴西和意大利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人群(分别约为4000美元和1.7万美元即3万元至12万元人民币)。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人群。并且将人均收入在70个最穷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线(每天消费2美元)作为下限,而美国的贫困线(每天消费13美元)为上限,划定了“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另一个标准。而目前的这份联合国的预测就指出,按照世界银行设定的中产阶级划分标准,未来20年内中国全部人口都将成为中产阶级。

美国中产阶级到底是谁?

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出版了《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把“白领”和“中产阶级”的概念推介到了全球,并使之泛化成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而今,白领与中产在中国的热度恐怕要超过自己诞生的故乡美国。虽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小奢侈品,可以购买耐用消费品如移动电话、汽车、摩托车、冰箱,也许拥有自己的房子,能享受度假和休闲,能给予子女很好的教育,享受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但是在中国恐怕也没有谁像传说中的中产那样真正地为自己的生活感到过无忧无虑,更没有几个人能界定谁是真正的中产。

有趣的是,美国人自己也搞不清中产到底是什么。

杰瑞・奥勒布里斯基是一家酒店的业务员,家住印第安纳州的梅里尔维尔市。他和妻子的年收入大约为7万~9万美元(1美元≈6.38人民币),夫妻二人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在上大学。他们有自己的房子。4辆车和4个高清宽屏电视。“我想我这样就算是中产阶级的一员了。”杰瑞说。

按照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说法,年收入5万美元在美国是中等家庭收入。但是家庭收入无疑是受到所在地区、家庭规模和身体状况影响的,因此,5万美元对于一个住在小镇,家庭成员少而健康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财富。反之,在大城市就仅仅是杯水车薪。

2011年初,美国国会要求下属的研究机构重新调查和定义美国中产阶级。最终,研究人员认为,数字并不能充分反映那些自认为是中产阶级者的真实情况,从数据上只能看到有人认为每年4万美元就可以打造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有人年收入20万还觉得自己是个生活紧张的中产阶极。

美国的中产阶级似乎主要是一种心理状态,人们渴望得到一个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因为那是一个“美国梦”,是足以保证自己一定的身份和向邻居、朋友炫耀的东西,是精神上的靠山。但是孩子的教育、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巨大开销却并不是住在一个漂亮的街区就可以解决得了的,因此,“最令我好奇的是我们美国人怎样耗费如此多的精力努力维持富裕的表象。实际上,我们为了买昂贵的汽车而住在差劲的房子里,仅仅为了显示我们是‘中产阶级’。”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一位策划人写道。

最终,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定义从各个方面都未能达成一致。因此这份报告的研究人员写道:“无法在‘中产阶级’上做出正式的官方定义。中产阶层的构成是相对的,主观的,不容易界定的。”

上一篇:他们不是遥远星球的孩子 下一篇:中国急需伦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