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初探

时间:2022-09-08 06:39:06

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初探

【摘 要】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任务是主要任务,而且任务很重,而识字是学生学好汉语母语的基础,因而如何让学生识好字,并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常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识字 识字能力 识字袋 识字本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课堂积累字词

在语文课中,安排时间给学生识字。首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即识读句子。老师拿出一定时间教学生认读1―2乃至几个词,词以卡片形式出现。这些词语,有的贴近学生生活,他们潜意识里已有了模糊记忆,有的与课文联系紧密,因此基本属于再现巩固。领读3--4遍后,老师将词卡贴入“识字天地”栏目。过一些时间,老师马上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出现,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指导学生读句。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如“在、着、啊、哪、呀”等,即使以词的形式出现,学生也感到陌生无趣,而如果将它们融入句子,教学将事半功倍。在教看图学词学句时,笔者补充了这样的一些句子:这座山可真高啊!你爱画画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通过范读、领读,学生既学会了读句的语气,又认识了标点符号,还识记了“可、啊、之、在于”,可谓一教三得。

二、课余识字袋巩固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大量识字,容易出现回生字。为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新学期开学就让学生准备识字袋,与课文同步,每课一袋。每天识记的词先让家长帮助写在纸片上,慢慢地由学生自己学写,写好后认读几遍,投入识字袋。学生可随时随地复习。老师每周检查一次识记情况,表扬激励,比一比谁的识字本领强。隔一个月就全班交流一次,举行识字活动:学生拿着识字袋里的字,随意考自己想考的同学,当一当“考官”;把袋子里的字拼成句子,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的有了识字袋,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三、课外识字本拓展

每人发一个本子,由学生自由利用参观、阅读等机会,认识一些字,再在家长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下记在本子上,也可剪贴,还可以画写,他们千方百计集卡识字识词。老师隔一段时间就抽查一次,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本领强。同时,还组织展览、交流,把优秀的课外识字本展示出来,还请内容丰富的课外识字本的主人当解说员,把自己的识字故事讲给同学听。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看看自己的学习成果,听听人家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故事……他们笑在脸上,甜在心里,乐此不疲。

四、阅读诗、文延伸

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古诗词又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学期我们精选20首古诗,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背诵。每周一诗,贵在坚持。自由读写课E,经常进行背诗接力,表演背诵,学生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课外又自选了很多诗歌自觉背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午读报时间,安排学生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另外还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获得知识。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按上述方法识字,慢慢地喜欢识字,识字的本领也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只要老师用心去引导孩子识字,孩子的识字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对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会起到坚实的奠基作用。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彭山县黄丰小学)

上一篇:难忘的日本行 下一篇: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