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08 05:40:19

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对策分析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活动状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如何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会计信息的作用、现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指出了当前我国重塑会计诚信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包含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数据输入,系统转换,信息输出”三个有机过程。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和债权人,无论是现在或潜在的投资人和贷款人,为了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

(三)、会计信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企业将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将分散的信息加工成系统的信息资料,传递给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可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决策,采取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输入的失真:会计信息输入的失真,实质上是信息源的失真,即原始凭证的失真,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伪造原始凭证,如制作假发票、假收据等。其二、变造原始凭证,即利用涂改、拼接、挖补等方法对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改制,变更其内容。

(二)、会计信息加工的失真:记帐凭证存在问题,帐务处理不正确、不规范;摘要填写过简,不能说明事由或事由不符;凭证上签章不全,责任不清;凭证不注明附件张数,可以随意撤出或增添原始凭证;故意多提多摊各项费用,挤列成本,从而影响各项税金的计提和缴纳;在会计帐薄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登帐不规范、无证记帐或有证不记帐,甚至以一些过渡性科目作为”防空洞”、”蓄水池”制假,帐实不符,挂帐掩盖真实情况等。

(三)、会计信息输出的失真:会计信息的输出是指报送会计报表,有些单位在会计报表上大作文章,任意篡改会计报表数字,欺骗主管部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甚至职工。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如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惩罚过轻、打击不力、客观环境所迫、控制不全、监督不力等。其主要原因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会计

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金钱观、物质观发生了极大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蔓延,在职业道德教育基本没有的情况下,其心理防线极其脆弱,必然会导致高高挂起的熟视无睹、你情我愿的被动参与、利令智昏的积极谋划。其结果是丧失原则,丧失诚信,丧失了会计的立身之本。

(二)、利益驱使

1、借款动机。向银行贷款时,需要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考虑收益并确定贷款是否安全,而事实上,真正需要资金的恰恰是那些偿债能力弱、无还款保证的企业。

2、纳税动机。所得税费用是以应税所得(会计利润+调整项目)为计税依据来计算的,为了减少所得税费用,众多企业采取了隐瞒收入、虚列费用、该调整的项目不调整等手段降低应税所得,从而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责任动机。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完成任务或体现业绩,在生产经营活动无法获利、无法实现目标的情况下,求助于会计。会计则以与关联方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虚构收入;或单向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不惜假收入、真纳税;或少转、不转有关的成本、费用,故意混淆不同成本项目、费用之间的分类等手段虚构利润,以完成或解除责任。除此之外,还有安全动机、确保职位动机、政治动机、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等。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表现为: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但只是摆设,从不执行;财务部门内部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内部审计没有发挥作用、监督不力;无评价、无奖惩,不能激发积极性。

四、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只有以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方能走出目前的困境,重获社会公众的信任。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会计法律法规建设的科学性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首先,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制约。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给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有余地。其次,受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制约。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判定标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减少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补充惩处条款;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二)、强化三个层次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项:建立健全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完善政府监督体系;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使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无技术性差错,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准确掌握会计准则,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还经常对会计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道德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诚信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建立一套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实现监督评价作用。

(四)、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可靠的信息报告为单位管理层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也保证其他报表使用者依据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做正确的经济决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会计信息产生的违规机会。这就要求各单位从内部控制和财务控制两方面做好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健全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稽核和审计制度,会计人员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等。

综上所述,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使会计行业面临一场“诚信危机”,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重建会计行业诚信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陈汉文。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年。

[2]陈信元等。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 2000年。

[3]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特色旅游经济对中国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