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9-08 03:58:42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以我国近年外汇储备量FR和货币供应量M2为依据,运用Eviews 5.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对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FR and M2, we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eviews 5.0. According to positive analysis about FR and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 M2), we discuss the effect of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on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make relevant policies on this proposal.

关键词: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Keywor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2 monetary policy positive analysis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预期的影响,以及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持续和扩张,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03年到2009年这六年中,我国外汇储备增量将近20000亿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表明了我国拥有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它不仅会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造成外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还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人民币升值,使得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宏观调控能力大打折扣。因此,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刘瑞(2006)认为,巨额的外汇储备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削弱了本、外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我国应该对政策及市场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缓解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徐雁琳(2010)认为,由于大量“热钱”涌入我国,使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样本的确定与数据分析

(一)样本的确定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主要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这两个变量。本文在样本筛选时没有选择利率作为模型的变量,这是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全形成,利率变化并不能直观反映经济现象且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本文只考虑了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所有的变量均采用自2003年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库,共有28个样本。

(二)数据分析

本文分析检验的因变量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自变量为外汇储备FR。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最新数据,经笔者整理得到2003~2009年间季度的有关统计数据。其中,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是根据当年季度平均汇率折算的。

三、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M2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ADF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序列是否差分“平稳”。在金融研究的各种方法中,都要求相应的数据序列是平稳的。实际中的宏观经济数据大部分都具有时间趋势,并显示非平稳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在进行回归或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其他分析前对被分析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本文对FR和M2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其结果见表1。

通过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FR时间序列的(显著性)P值为0.0204

(二)建立回归模型及模型估计

对FR和M2建立回归模型如下:。利用Eviews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我们可以得到M2与FR之间的回归方程为M2 = 12170.88 + 3.057684*FR,这说明了FR与M2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完全线性相关的。其中回归方程的斜率系数的T值为35.94853,且获取该T值的P值为0.0000小于0.05,这说明了这些回归系数是统计显著的。因此,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显著的。

该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80278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其标准误为0.085057很小,即实际值与估计值相差很小,说明该回归方程的代表性大。但DW 统计量为0.369378很低,说明残差序列可能存在自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判断回归估计模型能否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协整(Johanson)检验

协整检验就是检验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了协整的双J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以上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轨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中,无协整关系的检验统计量的P值都小于0.05,则在5%的显著条件下拒绝原假设,说明在序列FR和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至多1个的检验统计量的P值都大于0.05,则在5%的显著条件下接受原假设,说明在序列FR和M2之间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在序列FR和M2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实证分析结果

通过对外汇储备FR与货币供应量M2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

其一,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且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货币供应量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由此说明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外汇储备的变动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其二,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这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M2 = 12170.88 + 3.057684*FR,从该回归方程的系数看,外汇储备每增加一个单位,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3.057684个单位。因此,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长,从而对货币政策造成冲击。

四、结论及建议

外汇储备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但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增加,将会逐步加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当局将无法独立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弱化。因此,货币当局必须协调好外汇储备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得宏观调控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

为了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合理利用外汇储备,提高其收益。第二,促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分流外汇储备。第三,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进而降低外汇储备增速。第四,促进金融创新,为货币当局提供更多的政策工具。最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瑞.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及对策[J].山东经济,2006,11

[2]于菊兰.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负面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学刊,2009,10

[3]徐雁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宏观经济观察,2010,1

[4]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省略/diaochatongji/tongjishuju/

上一篇:从历史的发展展望中国未来的价值观 下一篇:浅析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对回购式股权投资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