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矛盾分析法对无锡方言的发展情况的分析

时间:2022-09-08 03:09:40

用矛盾分析法对无锡方言的发展情况的分析

【摘 要】方言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除了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之外,还起到了促进本民族团结和本民族和谐发展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和普通话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趋势。在文章中,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来对无锡方言的使用现状做一个分析,并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使得无锡方言和普通话能够共同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无锡方言;普通话;对策

一、研究背景

方言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除了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之外,还起到了促进本民族团结和本民族和谐发展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由公民社会变为原子社会,而要改变这个原子社会的现状,一个地区的方言能够使得这个现状有所缓解,有调查表明,方言能够增强人们之间的认同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但是,国家为了促进不同区域的人们的沟通以及社会的整合,实现祖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198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要使用祖国统一的语言――即普通话。随着这一规定的推行,地方性语言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某些地区出现了地方性语言与普通话此消彼长的趋势。

笔者的家乡――无锡,这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的古城,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大米市之一,它是我国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邻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和沪宁铁路从中穿过。无锡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著名诗人郭沫若的“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就是赞美的著名的江南名城――无锡。现如今的无锡下辖六个区两个市,其分别是北塘区,南长区,崇安区,滨湖区(新区现规划于滨湖区),这四个就是我们所谓的无锡城区,其次还有惠山区和锡山区,以及两个地级市――宜兴和江阴。

无锡方言是指在无锡当地所使用的一种地方性语言,无锡属于吴语区的北部,无锡方言几乎具备了所有吴语的语音特征。在无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无锡各地区居民沟通没有问题但是各地区的方言口音并不相同,因此,在本文中所探讨的主要以无锡城区为代表的无锡方言。

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对无锡方言的流传和使用产生了消极影响,无锡青少年与老一代相比,其方言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而对于方言的现今使用状况的变化,国内外学者都有了一定的建树,但是,由于方言这一话题主要是偏重于语言学,所以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方言本身的语音系统的研究,从更为微观的层面探讨方言本身特色的消失现象。而对于方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状况极其发展的研究,学者们研究的较不深入,尤其是无锡这一地区的方言,前人几乎没有做过使用状况的研究,对于如何保护方言,抑制方言逐渐淡出我们生活的这一现象更是没有提出过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在此,笔者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来研究现今无锡方言的使用状况,并希望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对无锡方言的发展提出一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矛盾具有普遍性,正所谓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来对无锡方言的发展及使用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是比较科学的。

二、正确的看待无锡方言的现今使用情况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矛盾分析法来看待问题,这一分析方法需要我们正确看待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在青年一代的使用情况较为不理想的问题。要承认无锡方言和普通话的现今使用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在这基础上制定出万全之策。承认无锡方言和普通话现今使用的矛盾,这是我们能够保留无锡方言文化,促进方言文化和普通话共同繁荣的前提。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在无锡市,普通话的发展对无锡本地方言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经过调查显示,这些年无锡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收效显著,但是与此同时,无锡方言的生存境地让人担忧,在对无锡方言老中青三代的研究中,老一辈的无锡本地人还能够熟练的使用无锡方言,但是在现今一代尤其是90年代之后的无锡青少年,已经不能够熟练得使用无锡方言了,对于无锡比较地道的方言用法,大部分青少年表示已经不会使用。最后,还要善于全面的分析两者矛盾的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这样能够在现今无锡话和普通话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不仅很好的响应了我国全力推广普通话的号召使得这么多年无锡市为推广普通话所做的努力不付之东流,也能够在普通话欣欣向荣的情况下,让无锡方言也能够源远流长。

三、促进无锡方言源远流长的措施

面对无锡方言与普通话此消彼长的现状,并且普通话的推广势必不会停止,那么我们就使用矛盾矛盾分析法来对如何让无锡方言这一瑰宝得以保存来进行探讨。

第一,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发展普通话和壮大无锡方言这两点并不相矛盾,两点论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那么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普通话的发展虽然说一定层面上抑制了无锡方言的传播,但是这在另一个方面也是显现出了无锡方言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采取折衷的、中庸的态度。重点论与两点论是相统一的。现在因为普通话的不断强化,无锡方言的功能不断弱化了,无锡方言是文化中的瑰宝,因此应该发现无锡方言相对于普通话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弥补。由于无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无锡方言具备了所有吴语的语音特点,并且成为了上海,苏州,常州三地中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因此,在无锡本市区中,在不同的区,其语音还有很大的不一样的,无锡以北,如:锡山区,那边的口音就与常州口音类似。在无锡市区内,其口音也有着些许的不同,现在权威的都以无锡城区方言定为标准的无锡方言。因此,无锡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相比较普通话,由于其不统一性使得它的其传承具有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无锡方言自身的语音语调应该尽可能的做到统一。其次,方言的特殊载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够表达无锡方言的一些东西,如:锡剧(锡剧也被叫做“无锡滩簧”,现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著名的锡剧有《珍珠塔》,《双推磨》等。)锡剧曾经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小资娱乐活动,但是如今也只有老年人对他们依旧喜爱,年轻人已经不记得我们的这一瑰宝了。并且现在的锡剧并没有与时俱进,它逐渐的脱离了现在社会的现实,打动不了现在年轻观众的心了,另外对于锡剧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导致小一辈已经很难接触到这一类宝贵的财富了。载体的没落使得方言文化的传承更具有了难度。江苏文化宣传部可以对这些载体进行相对应的改良,比如说在旁边加上多媒体字幕等,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接受无锡文化,并能使无锡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播。

第二,运用内外因分析法。无锡方言的现在不良好的发展从外因来说主要是因为国家强制实行普通话,在学校老师强制学生在课堂还有课下都说普通话,有些甚至采取同伴举报制度,并且在家里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让孩子学会普通话,他们会选择与孩子用普通话进行对话。语言的学习是需要语境的,这使得孩子们的方言学习得不到更好的锻炼。另外,由于上述的无锡方言本身的原因,使得对于方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下降,因此首先政府可以适当的在推广普通话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无锡方言的教育,学校可以加开锡剧观影或者锡剧的学习,无锡话方言大赛等来帮助学生提高方言的认知和使用能力。家庭也可以尽量的和孩子用方言交流。最后我们需要端正公民对于无锡方言的态度。

四、结语

本文从笔者的家乡――无锡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来对无锡的方言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分析,并且运用矛盾分析法的要求来对无锡方言的未来发展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让无锡方言和普通话共同繁荣与发展,使得无锡方言能够起到巩固社会,团结社会成员,增强公民归属感的作用。当然,本文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黄明明.20世纪无锡方言研究综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2] 曹晓燕.无锡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3.

[3] 胡智丹.无锡方言语音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D].苏州大学,2007.

[4] 覃正爱.论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作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 .矛盾论[A].选集[M].人民出版社,1937.

作者简介:陈梦怡(1991- ),女,苏州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上一篇:对淮南永京拳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搞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