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浅析

时间:2022-09-08 02:07:56

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浅析

民事诉讼中的公告送达在完善民事送达方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务中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与问题,分析其原因是制度设计还不合理,使公告送达往往流于形式。为此,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法。

公告送达 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

一、公告送达现状、问题笔者在法院民事审判庭担任书记员工作,在实务中会遇到一些法律难题,因为对法律有深切的热爱,所以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我觉得诉讼文书的公告送达问题有非常大的探讨空间,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诉讼文书送达对于当事人权利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让当事人知悉其权利义务,及时参与到诉讼中来,更好地运用法律工具,维护其合法权益。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文书送达也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尤其是对公告送达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公告送达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也就是说在穷尽了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电子媒介送达、转交送达等其他送达手段都送达不到的情况下才可以公告送达。公告送达在实务中所出现的问题是最多的。例举两个案例:一个案子是法院因联系不上被上诉人陈某,依据上诉状中所载明的地址邮寄送达诉讼文书。由于陈某已外出且无亲人,邮件无人签收,所以邮件被退回,法院决定公告。由于公告只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或法院报刊登,所以陈某无法知晓案件已经上诉,自己成为被上诉人,更何谈维护自身权益。结果原审本来有利地陈某的一审判决被改判,陈某成为承担主要义务的一方。为此陈某不断进行申诉、上访,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份子。从这个极端个案中我们看到了公告送达的不合理部分。另一个极端案子是李某想离婚,趁其妻子外出打工2年后,向法院恶意提出诉讼,并称其妻子下落不明,法院通过直接送达也送达不到,通过多方途径也联系不到其妻子,所以进行公告送达诉讼文书,后来法院判决离婚。1年之后,李某妻子知道这一情况,非常气愤与无奈,因为判决离婚不能申诉。对于这些情况已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必须对公告送达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二、公告送达没有达到效果的深层原因深入分析公告送达出现诸如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基层法院在联系不上当事人,所登记的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找不到人,当其亲属朋友也不提供联系方式及地址时,法院就采用了公告送达的方式。 二是有的上级法院,因为下级法院的材料没有提供新的当事人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或者下级法院曾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通达邮寄送达的方式寄出诉讼材料,邮寄件被退回,就径直采用了公告送达的方式。三是一部分当事人为了拖延诉讼,故意逃避法律制裁,与法院躲猫猫,穷尽其他所有送达方式也联系不到当事人,也只好采用了公告送达的方式。

三、公告送达取到最佳送达效果的有效途径公告送达的初衷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使当事人知道其诉讼权利。可是在实践中,真正通过公告参与到诉讼中来的非常少,所以公告送达往往流于形式。现在公告送达的弊端已十分明显,需紧跟社会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一是、完善公告送达的方式,不要轻易采用公告送达,并且扩大公告范围。公告送达必须在穷尽其他所有送方式也无法送达到当事人的情况下采用,法院不能为了贪图方便随意采用,这会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公告的行文应该具体指明当事人的具体信息,具体的诉讼权利,时间的起止点等信息。因为当事人有重名的情况,指明具体信息能够将当事人加以区分。还有时间起止点也应该重视,比如公告中写明在公告期满之日起第三天(遇法定节假日顺延)在某法庭开庭。这个开庭时间法官与律师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所以要明确载明是哪一天。公告刊登的载体可以更加丰富,除了法院公告栏上、法院报上、以及法院官网上,可以增加在当地电视媒体的投放,这样更能使当事人知晓,或通过别人告知到当事人,让其能及时参加到诉讼中来。二是完善其他送达方式,做好基础工作。完善其他送达方式是减少公告送达使用频率的有效途径。当事人向法院提讼,需要向法院提交诉讼的相关材料,第一步就是将这些材料交给立案庭。这就需要立案庭审查好当事人提交诉讼材料中有关当事人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正确性,诉讼中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电话联系方式,以及通讯地址必须是可用、有效的,而不能不经审查,让原告随意写上对方当事人的联系方式以及联系地址,如果不是正确的、有效的,应该告知其补上,不补齐将不予立案。在审理阶段,这些信息有变更也要及时告知法院。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现今社会通信设备很发达,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利用网络或手机,所以加强与工商局、公安局、电信部门的信息化联网,有当事人涉案,法院可以向工商局与公安局以及相关部门申请查询当事人邮箱地址及手机号码,向当事人直接短信等方式告知,这就更有利案件诉讼进展情况的告知,这将会是有效的探索。〖KG0*1〗四是对于公告送达的时间可以进行相应的缩短。法律规定自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这个六十日时间太长,因为公告一般刊登在报纸上,或张贴在法院公告栏,或被公告的当事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刊登在报纸上一般的人只会看近期的报纸,而且法院报的专业性太强,一般都不会去看;张贴在法院公告栏里也是看的人不多,而且容易被破坏;张贴在当事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也会因为风吹雨淋,张贴的公告可能一个星期就没有了。反过来,如果真有心想看公告内容会及时看到。另外,之前笔者所提出的通过电视媒体、广播、发短信等方式其实更能达到文书送达的效果,所以可以缩短公告期。笔者认为二十天更为合适,因为一个是可以节约诉讼成本,另一个是也能保证最大程序地让当事人知晓诉讼权利。

参考文献:

[1]张晋红,蔡伟珊.物业管理合同关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5).

上一篇:浅析篮球运动员心理对抗的表现形式和训练对策 下一篇:大漠温润美 善良宁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