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高位求变

时间:2022-09-08 10:16:11

理财产品高位求变

商业银行频发理财产品回收流动性,不仅引发产品发行数量的井喷,更导致预期收益率的水涨船高。其中,另类理财产品的风生水起或将推动国内理财市场的产品结构变革。

2011年6月20日,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再创历史新高。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银行的资金压力日趋增大。

中小型商业银行推高预期收益率

由于揽储能力有限,存款准备金的持续上调给中小型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2011年4月19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11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表示,要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要求商业银行向监管部门每月报备月末日均存贷比。

实施月度日均存贷比考核以后,如果银行连续出现存贷比超标,监管部门将对其信贷规模等各方面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如此一来,银行可运用信贷资金将受到存款总量的影响。显然,此举对许多中小银行的冲击要远大于网点众多、揽储能力强的国有大型银行。日均存贷比监管实行后,中小型银行所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大,由此形成了旺盛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的CPI指数一直在高位徘徊,5月CPI指数上涨更是高达5.5%,创出年内新高。居民纷纷为手头现金及银行存款谋求出路,试图战胜高企的CPI,由此形成强大的资金供给。

理财产品因其天然优势顺理成章成为以上资金供求的无缝对接点―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应对资金压力正好契合了居民的投资需求。而作为新进入理财产品市场的机构,中小银行为了大量发放理财产品,只能“以价取胜”―不惜推高收益率来争夺市场。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5月30日-6月5日,华夏银行发行的一款28天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6-5%;光大银行发行的10天产品,根据投资起点不同,年化收益率可达4-5%;兴业银行的5天期限“端午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3.6-4%;中信银行29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2%。在一些股份制银行的推动下,目前一年期理财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已高达6.2%,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最高3.25%的水平。

为了以高收益率招揽投资者,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更是积极推进针对高端客户、风险相对较高的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一般通过引进私募作为次级受益人,采用优先次级的结构化设计,并利用预警线和止损线的设置来降低投资者风险。光大银行则发行超过50款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而且,期限也多在1-2年,预期年收益率高居5.5-6.5%。而民生银行所发行的证券类理财产品则以高收益著称,分别于2011年3月18日、25日、28日限量推出了非凡财富资产管理(增利型)理财产品。其中,9天产品(20万元起)预期年收益率高达4.5%;14天产品(50万元起)预期年收益率为5.8%;7天产品(50万元起)年收益率可达到6%,远高于同业当前同类型产品。

面对中小型商业银行凌厉的攻势,国有大型银行也开始积极介入理财产品吸储大战,理财产品的发行步入疯狂境地。根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不完全统计,2011年前5个月,个人理财产品发行多达到7525款,平均每月发行逾1500款,超过2010年平均每月发行数的50%。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数据则显示,2011年5月23日-29日,共有308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较前一周增长32.2%,成为近期以来理财产品发行最多的一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2011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4万多亿元,同比增加3万多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万多亿元。

另类理财产品或促产品结构变革

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出现井喷的同时,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初步统计,在2010年1-5月发行的7525款理财产品中,超过6000款理财产品属于货币市场以及组合资产类理财产品,占了市场的80%。而且,这类理财产品基本是批量发行,主要投资于国债、票据资产以及信贷资产等风险较低的工具。

面对同质化竞争与预期收益率不断攀升的压力,与大宗商品、白酒等挂钩的另类理财产品风生水起,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理财市场的产品结构。2007年,民生银行首次推出投资艺术品的理财产品,两年投资期满后,投资者获得了25.5%的实际收益。2008年的股市低迷、基金缩水和楼市扑朔迷离让另类理财产品着实小火了一把。如今,随着理财产品的井喷,另类理财产品再次迎来发展小高潮。

与大宗商品以及相关产品挂钩的理财产品成为2011年上半年另类投资理财产品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由于全球通货膨胀与日本灾后重建预期,2010年以来,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迎来数涨,因此,不少银行将目光转向了大宗商品,如东亚银行发行“步步为盈1”抗通胀金属投资保本产品,挂钩的大宗商品为钯、镍、铂、铜等;恒生银行推出“节节胜黄金挂钩保本投资产品”和“节节胜商品挂钩保本投资产品”。然而,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令以此为挂钩标的的理财产品风险暴露无遗。

作为商品货币,澳元的汇率波动与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密切相关,成为另类理财产品标的物的优先选择(附图)。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2011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5883款,其中澳元产品157款,可查到到期收益率数据的142款,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83%;2011年5月22日-5月29日,交通银行发行的两款181天澳元债券类理财产品到期实现了6.30%和6.05%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另有一款3个月期澳元债券类理财产品到期实现了5.30%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中国银行发行的6个月期澳元债券类理财产品到期实现了5.30%的最高预期收益率;2011年6月6日-12日到期的理财产品中,两款澳元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

此外,酒类理财产品成为另类理财产品的又一热门。2011年4月22日-5月3日,工行推出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绝版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该产品主要投资于四川信托有限公司设立的“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绝版酒)收益权投资(一期)集合资金信托”。信托计划将买入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2万坛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绝版酒”的收益权。投资者都可选择以现金或实物白酒形式获得理财本金和收益,如选择理财产品到期,可获得最高4.7%的年化收益率;如选择在理财期内以实物形式支付理财本金及收益,则理财本金通过提取实物白酒的方式支付,客户可获得“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绝版酒’”,同时,客户在理财产品到期后还可获得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6.7%的收益。在红酒期酒市场上,张裕、中粮长城、云南红等国产红酒品牌联合银行发行红酒期酒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5-6.5%。

除了大宗商品和酒类之外,低碳环保概念也在理财市场刮起一股小旋风。2007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曾推出国内首款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两款挂钩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的一年期产品分别实现了7.345%与14.125%的最终收益。但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内3家银行推出的6只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却大多以低收益率甚至零收益率惨淡收场,低碳环保概念在理财市场步入冰河期。然而,随着理财市场的繁荣,碳金融再次“被复苏”。2011年3月,工商银行与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围绕碳排放权项目开展的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工商银行正式推出碳金融合约交易业务,“低碳”环保概念再次走进理财市场。

据银率网统计,截至2011年5月,国内银行共发售了13款投资酒类、茶品、艺术品的另类理财产品。随着理财市场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另类理财产品将在国内理财市场亮相,不仅极大地丰富国内理财产品系列,也将促进理财市场的结构化变革。■

上一篇:笔记本开启“云”时代? 下一篇:动荡之夏与希望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