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之夏与希望之秋

时间:2022-10-28 08:26:33

电荒、天气异常加上对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忧,势必将让大宗商品度过一个动荡之夏。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终结,

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见顶,尤其是规模最大、也最为活跃的原油和黄金市场。

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这个夏天并不好过。中国中央政府将继续实行紧缩政策;电力、零配件和劳动力的短缺,预计将继续干扰制造业,并侵蚀消费者信心;而能源价格走高预计也将削弱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电荒不仅仅发生在中国,由于电力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印度和南非也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局面。

热煤:“电荒”下最具活力

尽管原煤产量强劲,中国煤炭销售渠道不畅以及高企的煤价依然加剧了煤炭供应紧缺的局面。过去两年,政府始终贯彻限制电价的措施并抑制通胀,从而导致许多电力企业现金流紧张且压低了盈利,有时还会使电企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所需的煤炭库存。近期发改委公布的电价上调措施缓解了这一局面,但估计仍有近20%的电企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国际煤价走高,2011年进口煤炭的缺口加剧了中国南方的煤炭供应紧缺态势。预计随着国内煤价走高以及国际煤价的下滑,下半年煤炭进口量将大幅增长。据此,热煤将成为这个夏季最具活力的大宗商品。

中国出现电荒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区的旱灾。受近50年来最严重干旱的影响,尽管发电能力持续增长,夏季的水力发电量很可能还远远低于以往的峰值。而在东部省份,由于新建火电厂受到更为严格的环保监管和漫长审批流程的拖累,导致发电量无法满足强劲的用电需求。新电厂的建设延期意味着东部地区的供电失衡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天气、经济加剧不确定性

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天气异常也给其他主要农业大宗商品带来了不确定性。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干旱以及包括威胁到美国主要西部玉米产区密苏里河部分流域的洪灾,都将推动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价格在2011年下半年大幅上涨。全球粮食库存可能会减少近10%,出现近5年来最糟糕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推涨全球玉米、小麦和大豆的价格,并反过来令市场继续担心食品通胀。

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加剧了这一态势。美国5月的就业数据令人失望,二手房价格指数大跌,工厂ISM指数从4月的60.4降至5月的53.5―表明美国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要弱于预期,瑞银已经将美国二季度的经济增幅从3.0%下调为2.5%。近几个月全球汽车销量的下跌也凸显了对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忧。

石油、黄金价格将见顶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便没有提振大宗商品的价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其稳定。然而,随着6月底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向有可能发生转变。近期美国经济疲软也促使部分市场预期“QE3”政策的推出,从而延长流动性的注入。不过,美联储主席近期已经明确表明不会推出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对大宗商品具有深远影响。QE2的结束将造成美元融资套利交易不再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元凶)。美元走强的预期也将令美元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相反,如果美国推出QE3,或将重新提升投资者对于大宗商品类资产的兴趣,从而推动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

我们仍然认为,美国将能承受住夏季的经济动荡而无需求助于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见顶,尤其是规模最大、也最为活跃的原油和黄金市场。

油价的表现将继续左右市场对大宗商品的态度。随着沙特开始担心高油价对整体石油需求所产生的影响,未来数月原油供应量将有所增加。其他地区,如中东北非局势的缓解以及利比亚出口的可能上升,加上俄罗斯和伊拉克等主要产油国的产量增长,应继续缓解供应对油价产生的压力,并将削减当前油价中的政治风险溢价。

不过,出于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通胀的担忧,金价的表现很可能会更为坚挺。由于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加上政府和央行的支持态度,使得黄金成为稳妥的投资对象。不过在传统的夏季淡季中,黄金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直到9月黄金买入才会再次抬头。我们认为中国对黄金市场的支撑将会部分抵消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影响。

作者贺培德(Peter Hickson)系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原材料全球策略师。

上一篇:理财产品高位求变 下一篇:下半年:迎接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