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稍稍“乱”起来

时间:2022-09-08 07:43:39

让课堂稍稍“乱”起来

摘 要: 课堂秩序“乱”,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恶性的“乱”,一种是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的“乱”。教师要正确区分这两种“乱”,要敢于直面“乱”,不为表现的“流程”所惑;要善于制“乱”,不为“乱”而“乱”;要恰当掌握“乱”的尺度,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秩序 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发现学生参与的面大了,课堂显得很乱,会发生孩子不听老师的命令自由发言致使教室里此起彼伏、声浪不断。这时候老师就会觉得太乱,赶紧采取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安静下来,实施后面的教学计划,按自己的思路一直走下去。到底如何看待课堂中的乱呢?如果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活动,自由说话,课堂秩序乱成一团,那么教学活动就不能进行下去。课堂秩序的“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使人厌烦的恶性的“乱”,它是有害学生身心的,也是与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顺利实现的努力相违背的,例如学生的起哄,包括学生间的哄闹,以及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打断和戏剧性插嘴;一种是活跃课堂气氛,有益于学生愉快接受知识的良性的“乱”,它主要指学生对老师所讲问题的浓厚兴趣,以及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中性的“乱”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七嘴八舌”,不同的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认为这是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自由散漫的表现,从而加以遏制。但从积极的角度看,有些老师则认为这是学生反应灵敏、有主见、有个性的表现,因而大加赞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行为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不能以老师的好恶来要求学生,而应该允许学生甚至鼓励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让课堂稍稍“乱”起来

面对这两种“乱”,我们应该分别对待。我们可以适当鼓励学生良性的“乱”,同时在必要时多加引导和指点,借此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及其他特长的训练。而恶性的“乱”常常令我们心烦气燥,影响我们的教学心情,甚而影响到班级上课的效果。学生对于明星往往比较喜爱,我们可以适当地把学生的追星变化成纯洁的热爱“先贤”和学习教育。在此,我着重谈谈恶性的“乱”。

“乱”,我认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乱”而“乱”。“乱”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表面的繁华,还体现为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种“乱”,“无风三尺浪”也是一种“乱”,关键看你如何认识“乱”。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从流畅到停滞再到流畅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我认为如果学生“不乱”,就要有本事让他们“乱”起来,然后有本事再让他们“不乱”。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这个由“不乱”到“乱”再到“不乱”的过程中承担着“启”“发”的任务。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调控好自己,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就可以发现乱中有因。

一是老师组织的活动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开始说话,开始打闹,自己玩自己的,以致教学计划不能进行下去。这是真正意义的乱。

二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学生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讲述自己的认识。如果老师太急切地让学生停下来,效果就会不佳。这时,老师应该善待课堂中的“乱”。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说,畅所欲言,不要压抑学生的欲望。

那么如何对待“乱”呢?

一、教师要敢于直面“乱”,不能为表面的“流畅”所迷惑

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的确,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很快就告诉你懂了,可你再问,他们却不知所云,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应打破表面的平静,“潜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处理好结果和过程的关系,要能从表面的“平静、流畅”中找到不正常的东西。

如在教学苏版教材《英俊的脚》一课时,我问学生:“你的脚英俊吗?谈谈为什么你觉得它英俊。”可学生除了说说表面的东西却无法深入下去。这时,我打破常规,让他们“乱”起来:“脱下你们的鞋,好好观察一下你们的脚!”在一片哗然中,我也终于明白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在他们心里,“脚并不英俊!”。“不乱”就得不到真正的信息,“不乱”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学生,虽然教学常规打破了,也许无法完成本节课的计划,但却在“乱”中有了新的生成。我在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之后没有责备,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震惊,而是弯下腰、脱下鞋,把自己的脚展示在学生的面前。陶行知说: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在我的行动下,学生们也都弯腰脱鞋,解放了他们的思想,给了我想要的,在那一瞬间我被自己的职业深深打动了。爱是有形的,但更多的时候是无形的,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即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为了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而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有效的教学活动,找出“背后”的东西,从了解“是什么”到深入了解“为什么”。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能从表面平静的“流畅”中发现不平静的东西,要能打破表面的平静,洞察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以自己的行动说明一切。这其中过程要大于结果。

二、教师要善于“乱”,不能为了“乱”而“乱”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洞悉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而且必须有智者的胸怀,能够面对繁华而不浮燥。的确,新课程给了每位老师一个创造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可以自由发挥,自由遨游。“乱”的度应由教师来掌握,不该为了“乱”而“乱”,“乱”里不该有太多的浮华,若为了一节公开课有意设计“乱”,那事实证明往往是“乱”不起来的,或者说是该“乱”的没有“乱”。应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乱”需要教师的踏实,需要教师的机智,需要教师的爱。看了许多公开课,教师们仿佛力争让自己的课“乱”起来: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却让我看了不明所以然。每一个过程老师们精心设计,可以说呕心沥血,甚至连每分每秒都设计得很好,学生们在教师设计的“乱”下“乱”了吗?座位“乱”了点,身体“乱”了点,可他们却不知如何来“乱”,教师也未能从“乱”里得到启发。我认为这样的“乱”宁可不要。

我在上学期的一节公开课《画感觉》中也精心设计了“乱”的环节。为了让这节课体现课改思想,体现“新”,课前让孩子带来一些糖果等东西,上课伊始,我让他们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品尝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是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结果孩子们面面相觑,不敢在课堂上吃东西,我想要的“乱”变成了可怕的沉默,我只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尝尝老师带来的东西,要求把品尝到的味道能用颜色表现出来,让别的小朋友猜猜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孩子们对这一环节很感兴趣,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了,可是在尝、画、猜的过程中,“乱”出现了,学生终于把先前不敢尝的东西取出来品尝开了,我却怎么也没能控制得了这个场面,几乎是气急败坏地上完了这节课。听课的老师安慰我说:“低年级的孩子,没办法!”我却深深明白了是我自己在没能力让课堂“乱”的时候浮燥了,同样也重重摔了下来,摔得很惨。“乱”需要的是一种机智,是一种智者的豁达,是急不来的,所以,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一定得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否则将付出代价。

三、教师要能合理处理“乱”,给“乱”一个尺度

“乱”需要一把尺,一个度。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个尺度,不要被“乱”所左右,“乱”有一定的难度,“乱”可能打破常规的教学,也可能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按照教学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自己一贯的教学理念,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就可以把握这个“乱”,可以在“乱”中取得成效。

老师们常常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课堂“乱起来”,但在分组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组员的分工,注意强弱搭配。让每个成员都成为小组的主人,每个人都要有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掌握指导。在学期伊始,我都会和学生共同商讨小组分工合作的事,采用自由结合,而后我会提出一些建议给他们,提出他们小组中存在的一些弱点,而他们一般都会采纳并进行一些调整。之后,我要求他们自行在组内进行分工,确定负责组织讨论的人、负责整理资料的人、负责交流的人……有了这样的“预”,那在过程中,我们也就可以放心的“立”了。其次在打破“平静”之前,教师心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打破,自己想要从“乱”中得到什么,而不能盲目地设计“乱”,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正如古人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乱”的这个尺度,过左则会放不下手,则会小心翼翼,也就无心“乱”,只会求“平”求“稳”,使自己失去激情,使教学失去生命;过右则会使课堂一团糟,虽有表面热闹却失去了内涵。所以,把握尺度时教师要能做到“博、审、慎、明、笃”也实在不易,但,既然历史给了我们重任,我们就一定要坦然面对,相信只要敢于面对自我,善于把握机遇,合理处理得失,我们将不负众望。

课堂“乱”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应成为一泓清泉,“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更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一切为了孩子。新课程给了我们发展的机遇,我们就应“让课堂稍稍‘乱’起来”。

上一篇:感悟生活,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下一篇:中小学情感教育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