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2-09-08 07:39:14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联系卫生院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说明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要点。结果:通过从加强微生物检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检验人员以及检验质量控制前、中、后阶段的控制,以此来全面做好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加以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检验质量的可靠性。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01-02

在基层卫生院工作中,微生物检验结果在相关病患的预防、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加以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检验质量的可靠性。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也是上级实验室对各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手段。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较好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

1 室内质量控制

1.1 人(检测及相关人员) :微生物检验的主要特点是:以手工操作定性试验为主,且由于微生物的不断变异,一些新的种别出现,检测技术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有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分析判断能力和熟练操作。在复杂的样本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检测人员有清晰的思路,有步骤地对样本进行仔细的分析。

1.2 机(设备 )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人员的业务素质,也取决于仪器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对于实验中的仪器,要定期进行维护、校准[1]。主要仪器设备要有使用与维护记录、使用记录,期间检查记录,仪器设备的受控状态。

1.2.1 常用培养箱 恒温培养箱要求36±1℃,恒温水浴箱可调至56℃±1℃或44℃±1℃、霉菌培养箱25℃±1℃、电冰箱4℃±2℃,低温冰箱-20℃±5℃,所用仪器应恒温准确,要每天观察和记录温度的变化。

1.2.2 压力蒸汽灭菌器 高压蒸气灭菌器的质量控制主要有生物学方法及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利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热的耐受性,把纸片放入高压蒸气灭菌器内,灭菌后取出置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化学方法是化学指示卡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气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卡放人物品中央,经过灭菌后取出指示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1.3 料(试剂及易耗品等) :微生物检验中主要耗品和材料是培养基。从培养基自身的质量来看,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都会存在差异[2]。要求生产企业提供:培养基成分名称及产品编号、批号、使用前的ph、储藏信息和有效期、性能评价和所用测试菌株、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以及必要的安全/危害数据等材料。

1.4 法(检验方法)

1.4.1 检验方法直接影响检出率和检测结果,微生物检验方法应优先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并定期查新,以保证所使用的标准现行有效。

1.4.2 新的检测方法使用前提供正确运用新检测标准的确认备案记录,内容包括:

a、相关方法新的有效版本;b、人员资质或能力证明;c、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相关材料;d、所使用的标准物质、试剂目录;e、原始记录格式;f、包括原始记录在内的两份完整检验报告。

1.4.3 新方法使用需报批。

1.5环 (环境条件) :实验室应布局合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域的不利影响;为防止检测过程中断电,一般采用双路供电,不具备的,应设置自备电源。微生物检验对检测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必须对其检测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各项设施和环境条件既符合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又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才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有效、可靠。

1.6样品 :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标本的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所以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运送和处理至关主要。

1.6.1 标本的采集 (1)注意选择采样的时间,一般选择疾病的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或用药前采集,食物中毒的标本应及时采集可疑食物等; (2)注意采集方法,根据待测微生物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如需氧菌、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等微生物的检验均须用不同的方法采样;(3)盛装标本的容器,除大便、肛拭子、咽拭子和痰等标本外,其他标本均应无菌操作采集,并以无菌容器盛装; (4)标本量,所采集的标本应具有合理的布点; (5)注意安全,标本采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

1.6.2 标本保存和运送 一般样本应就地采集并及时送检,若现场离实验室远,则所采集的样本必须妥为保存,往往采用适当的保存液和保存条件(如保温、冷藏、厌氧或接种人培养基),以避免标本腐败变质;标本运送应有专人负责,特别是烈性传染病样本应密封,并保证由两人以最快的交通工具运送,还应确保安全。 2 室间质量控制 对检测工作来说,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是最基本最有效消除偏差,达到质控目的的手段,对检测结果起到复核和证明作用,通过能力验证,使我们对检测结果心中有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满足质量要求。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应积极参加上级卫生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从而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靖云,张秀珍.不合格采样及送检导致生化指标波动原因的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1):113-114.

[2] 唐细良,史娟,唐紫琳,等.影响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两个因素研究 [J].实用预防医学,2014,27(4):314- 315.

上一篇: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中腹部超声的运用 下一篇:甘肃省静宁县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调查与相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