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0:16:42

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甘草;内生菌;根瘤菌;菌根真菌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其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野生甘草资源的急剧减少,且国家明令禁止采挖野生甘草,使甘草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对甘草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及栽培甘草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人工甘草种植面积的逐年加大,提高甘草的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关研究表明,植物有益微生物可以产生促植物生长的活性物质,提高植物固氮性能,促进植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加强系统的生态平衡,保证寄主植物健康生长。因此本文就近年来甘草有益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提高栽培甘草的质量有指导意义。

1甘草内生菌的研究现状

内生菌是指一生或至少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能进入活体植物组织内,并且不引起明显组织变化的真菌或细菌[1,2]。1993年,Strobel等[3]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Nutt的树皮中分离出二百多种微生物,其中有一株内生真菌Taxomycesandreanae能产生紫杉醇,这一研究结果引起学者对内生菌的广泛兴趣。目前,人们已经从长春花、千层塔、银杏、厚朴等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内生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有学者对甘草内生菌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内生菌对甘草产生一系列作用。宋素琴等[4]对采自新疆的健康野生胀果甘草不同组织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并纯化得到149株细菌和2株真菌,鉴定得出149株细菌分属于13个属,2株真菌分属于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有学者发现内生菌可通过拮抗病原菌促进甘草生长。饶小莉等[5]从乌拉尔甘草健康植株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到内生细菌98株,并采用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出6株菌株,其对植物病原菌有明显体外拮抗活性,鉴定这6株拮抗菌株分属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atrophaeus)、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Paenibacillusehimensis。龚明福等[6]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从野生健康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的根、茎、叶、种子、根瘤等组织中分离出内生细菌(Endophyticbacteria)125株,其中31株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这31株内生细菌分属于气芽孢杆菌属(Aerobacilluss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黄单孢杆菌属(Xanthomonassp.)、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s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sp.)。另有研究发现,从甘草中分离的有些内生菌还可产生活性物质。韦革宏等[7]从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中共分离得到68株内生菌,从中筛选出一个来自乌拉尔甘草的菌株Mesorhizobiumsp.CCNWGX022,从该菌株发酵液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十八烷酸内酯Rhizobialide,是第一次从内生菌中得到此类物质。另有学者研究了内生菌在甘草不同部位及不同月份的数量变化趋势。林世利等[8]分离出不同月份苦豆子、骆驼刺、苜蓿、铃铛刺、甘草不同部位的内生细菌,研究阿拉尔地区豆科植物内生细菌种群动态。结果显示5月份的苦豆子和甘草植株、8月份的苜蓿植株、9月份的铃铛刺和骆驼刺植株的内生细菌的种类最多。内生细菌种类的分布规律依次为苦豆子中叶>茎>根>种子>花,苜蓿中根>叶>茎>花>种子,铃铛刺中茎>叶>种子>花>根,骆驼刺中根>茎≥叶>种子>花,甘草中茎>根>叶>种子>花。5种豆科植物生长期中总带菌量平均值在各个月份变化趋势不同,并且各个月份的带菌量处于交替变化之中,说明不同月份5种豆科植物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同种豆科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2甘草根瘤菌的研究现状

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根瘤菌分快生和慢生两种类型,为化能异养菌。目前有学者已经从甘草中分离得到根瘤菌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

目前对甘草根瘤菌的研究多体现在根瘤菌的分类上。杨雪颖等[9]通过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68株甘草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和抗逆性分离研究,发现1个新类群和1个具有较高抗逆性的菌株。对新类群的中心菌株CCNWGX022和高抗性菌株CCNWGX035进行16SrDNA全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CCNWGX022和CCNWGX035与中慢生根瘤菌属内参比菌株的16SrDNA相似性分别大于96.8%和98.3%,判定它们均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谷峻等[10]采用表型数值分类、16SrDNAPCR-RFLP分析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甘草根瘤菌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菌株在数值分类聚类分析中约85%的相似水平上产生2个表观群,有11株菌未与已知参比菌株聚群。16SrDNAPCR-RFLP分析表明,供试的20株菌共产生14种遗传型,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BOX-PCR指纹图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与甘草共生的根瘤菌的基因组也具有多样性。由此得出结论:在中国北方地区与甘草共生的根瘤菌在Sinorhizobium、Rhizobium和Mesorhizobium属中均有分布。

3甘草菌根真菌的研究现状

菌根是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凡能引起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大部分属担子菌亚门,小部分属子囊菌亚门。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建立相互有利、互为条件的生理整体,并各有形态特征,这是真核生物之间实现共生关系的典型代表。根据形态和解剖学的特征,又把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大类。有学者对甘草菌根真菌进行研究发现菌根真菌可促进甘草的生长。饶小莉等[11]分离了甘草的VA菌根,并用三叶草进行单孢繁殖,将繁殖后的菌根真菌回接甘草,结果发现接种了菌根真菌的甘草植株笔长、根粗、茎叶干重和根干重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并且不同处理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同,得出结论接种VA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甘草的营养生长。JingnanLiu等[12]用两种AM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与Glomusversiforme接种甘草,结果显示接种的甘草相对于对照组在生长的早期和晚期有显著提高,叶摄取磷的量比对照组多,并且根中甘草酸的浓度有所升高,但根部氧化酶活性相对降低了,由此得出结论接种AM菌根真菌有可能成为提高甘草药用价值的有效途径。

4甘草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甘草微生物学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谢毛成[13]利用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以光果甘草种子胚萌发形成的实生苗不同部位为外植体,成功诱导出光果甘草毛状根,并利用TLDNA中rolC序列中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对光果甘草毛状根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并利用理化手段对毛状根转化后产生的冠瘦碱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定,从不同水平上证实了光果甘草毛状根核基因组中已整合了外源Ri质粒的T-DN段。燕飞等[14]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对药用植物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Bat)进行转化,诱导其产生发根。在发根诱导过程中,分别用不同菌液浓度、不同浸染时间对胀果甘草子叶、胚轴进行转化处理,统计、比较各条件下的发根率,结果表明,用稀释2倍的菌液浸染子叶8min时,发根诱导率最高,为56.49%。何晨等[15]用一株产β-葡糖醛酸酶的菌种HC-12对甘草进行液体发酵转化。通过对菌种复合诱变以及应用系统数值化及灵敏值系统调控技术优化了发酵工艺,把甘草中不足0.1%的甘草次酸的含量提高了20倍以上。经过柱层析及HPLC及1HNMR鉴定分离得到了甘草次酸纯品,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发酵甘草于未发酵的生品对照甘草具有抗炎活性和镇痛作用显著性效果。

5小结

内生菌对甘草的有益作用体现在:①内生菌有促进甘草生长作用,内生菌可与病原菌竞争营养或直接产生拮抗物质而抑制病原菌,从而促进甘草生长。②有些内生菌可产生活性物质。③内生菌在甘草不同部位及不同月份的数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另有研究表明,内生菌能产生与宿主相同的活性物质[3],王兴红[16]推测内生真菌可能与中药的道地性有密切的关系。这些成果对于甘草内生菌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根瘤菌对甘草的有益作用体现在:根瘤菌能够通过与甘草共生,引起甘草根部或茎部结瘤,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NH4,从而为甘草提供氮素营养,促进其生长。

菌根真菌对甘草的有益作用体现在:甘草和菌根真菌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交换各自所需的物质,甘草借助菌根真菌吸收水分、养分和生长促进剂,而菌根真菌也从甘草中摄取自身生长所需要的糖分和其它有机物。菌根真菌是根系的延长和扩展,且比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大得多,可促进甘草的营养生长,提高甘草的药用价值。

微生物转化对甘草的作用体现在:对甘草进行微生物转化,可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用药效果可得到提高。

总之,微生物是个潜力巨大、尚待开发的资源,对甘草相关微生物进行研究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提高甘草的质量,对于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重大作用。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PertiniO.Fungalendophytesoftreeleaves[A].In:AndrewsJH.HiranoSS.eds.MicrobialEcologyofLeaves[C].INewYork,Springer-Verlag,1991:179.

[2]WilsonD.Endophyte-theevolutionofaterm,andclarificationofitsuseanddefinition[J].Oikos,73:274.

[3]StierleA,StrobelG,StierleD.TaxolandtaxaneproductionbyTaxomycesandreanae,anendophyticfungusofpacificyew[J].Science,1993,260(5105):214.

[4]宋素琴,欧提库尔玛合木提,张志东,等.新疆胀果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和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867.

[5]饶小莉,沈德龙,李俊,等.甘草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700.

[6]龚明福,林世利,张前峰,等.拮抗棉花枯、黄萎病菌的甘草内生细菌初步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2):49.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2篇

这么说起来,荷兰的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Antonie vonLeeuwenhoek)在300多年前的成就,直接延长了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寿命,而他还有着下至手艺人、市政府门卫,上至皇家学会会员等各种身份。他是如何游走在这各种身份之间?一个看起来并没有接受什么专门教育的家伙,为什么能率先带来早期最成熟的显微镜,并成为微生物学的第一人?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作为手艺人的成长

虽然后期的发展和研究成绩都十分显赫,但列文虎克的出身却很不怎么样,以至于我们在几百年后基本找不到他童年都干了些什么的资料,只知道他出生于1632年10月24日,并且出生和去世都在自己的老家代尔夫特(Delft)。他的父亲是编制篮子的手工艺人,母亲则来自酿酒家庭,双亲都和手工艺密切相关,这也直接影响了列文虎克此后的爱好和特长。小时候的列文虎克还是接受了一些基本的教育,不过在1648年列文虎克16岁这一年,随着父亲的去世(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父亲是在列文虎克6岁的时候去世的,另一种是16岁的时候,这是比较多的说法),列文虎克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被迫退学,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一家布店里当学徒,然后在四年之后,20岁的列文虎克又回到了老家,用自己在布店里学到的东西开了一家绸布店。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这怎么看都是又一个“少年辛苦为家庭”的苦情故事。

不仅有着在手工艺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动手能力,列文虎克对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也十分敏感和充满兴趣。在阿姆斯特丹打工时,旁边的店是一家眼镜店,工作间隙,无聊的列文虎克就会跑到这家眼镜店去看工匠的操作,看玻璃片是怎样被磨制出来的,并向工匠师傅了解操作的方式和技巧。在知道通过磨制的玻璃片(凸透镜)能够放大物体,让人看到比本来的物体大很多倍的效果时,列文虎克来了兴趣――能够看到更多平时都看不到的小世界,对于一个刚出身社会、还充满着不少梦想的青年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于是,列文虎克白天在布店里而好好工作,到了晚上,就开始用白天在旁边的眼镜工匠那里学来的一点点磨制镜片的技巧,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磨制镜片的工作――挑灯夜战为一件也许和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完全不相干的事,这真是每一位Geek年少时都有过的经历啊。

列文虎克毕竟是手艺人家庭的孩子,做起这些靠手艺的事情来完全游刃有余。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迅速地掌握了磨制镜片的技术,并且在尝试当中不断地改进工艺。有一天他折腾出一块透镜,直径只有3mm,但却能够把物体放大200倍,这让列文虎克觉得很有成就感。他把透镜镶嵌到木头当中,形成一个小支架的样子,然后开始用来观察那些细微的物体如昆虫等。在镜片下,所有东西都完全改变了本来的样子,小蚂蚁的大腿也变得又大又强壮――事实上在镜片质量和放大倍率等各方面,列文虎克当时都已经做到了很高的水准,这使得他观察的结果在过去都从未有过,书上没有记载,科学史上也还没怎么有先例。有了这样成功的作品,列文虎克的兴趣更加浓厚,制作显微镜这件事也就此伴随了列文虎克的一生。

我给政府看大门

首都还是不好混,在打工了四年之后,列文虎克回到老家,先拿出自己在首都学到的卖布方面的本领,开了一个小布店。后来他又慢慢觉得,当小老板还不如当公务员来得舒服,于是就关掉店铺,在老家代尔夫特的市政厅当了看门人(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列文虎克到了中年的时候才当上看门人)。虽然现在我们看这看门人的职位不怎么样,但是在当时,一方面给政府做事收入非常稳定,另一方面工作也很轻松,这让列文虎克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兴趣。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列文虎克在显微镜制作和显微观察方面的研究全面推进。

给政府看大门还有不少的好处,比如能认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列文虎克一边自己研究,还一边通过很多渠道来获得更多的资讯与新的工艺。荷兰在14世纪之后就一直是欧洲的眼镜制造业的中心,透镜的磨制、各种组合方式一直在快速发展,能够帮助近视眼调节视力的近视眼镜也很早就出现。另外,列文虎克也并不是第一位发明显微镜的人,但第一台显微镜在推出时也被认为只是玩具(主要用来看跳蚤,因此当时的显微镜也被称为“跳蚤镜”),科学价值没有被人看到。也许正因为不受重视,显微镜、透镜方面已有的成果对列文虎克的研究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让列文虎克可以继续遵循着自己的兴趣走下去。

无论如何,列文虎克始终只是一个小人物,除了给政府当看门人,后来列文虎克还陆续做过酒类产品的化验员、政府小职员和财产保管员等工作,这样的过程当中,唯一不变的是列文虎克对显微镜研究的热情。在同时期的荷兰,除了磨制透镜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相关的物料也是非常丰富,为了提高显微镜的工艺,列文虎克在自己简陋的实验室里测试了当时最好的玻璃、水晶,甚至是钻石这种现在都堪称奢侈的材料,都被列文虎克用在了实验当中,真是看门人也有大雄心。

小人物也能做大事

没有任何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同时出身和家庭环境也都不怎么宽裕,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坚持着一项完全不是一个看门人应该有的梦想,单靠自己的兴趣而前进,这确实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从在阿姆斯特丹打工开始,列文虎克在显微镜方面的设计研究从未间断,他的每一步提高都非常扎实,得到的成果虽然他自己不清楚,但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同时期当中列文虎克已经走在了前面。列文虎克后来成为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列文虎克毕生的发展和努力所积累出来的。

列文虎克一开始磨镜片的时候,还是受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阻碍,其实就我们这样的外行人来看,一块玻璃要怎么磨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列文虎克不仅直接在眼镜店向师傅取经,并且长时间盯着看师傅怎样磨制,同时自己也非常仔细和耐心地实践操作。当时缺少相关的资料,不像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来查询;磨制玻璃的文献也极少,并且主要用拉丁文记载,只会荷兰文的列文虎克完全没办法看懂这些技术文献,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实践摸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列文虎克磨 制的镜片越来越漂亮,相比早期显微镜整体做工粗糙、镜面不光滑导致成像模糊等,列文虎克的镜片质量在当时就已经算是顶级。

有了镜片之后,列文虎克顺带做了一个简单的架子来支撑镜片,后来他又在透镜的下方装上了一块铜板,铜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小孔透进来照射所观察的物体,这成为列文虎克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完整的显微镜设计。虽然它的造型看起来非常简陋,但原理上已经很成熟,现代的显微镜不过是加强透镜的品质或者增加不同倍率透镜,给观测者更多的选择;用人照光代替了铜板小孔引进来的自然光;以及做一个更加漂亮和方便使用的支架等等。而且列文虎克这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当时已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只是他自己并不知道。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给了列文虎克极大的信心和乐趣,列文虎克搞来了很多小虫放在显微镜下面看,这为此后他发现微生物并将其发展成一门学科奠定了基础。然后,列文虎克辞去工作,把家里一间空房改造成自己的实验室。在此后的几年时间当中,列文虎克的显微镜越做越好,细节越来越精致,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两三百倍的放大倍数已经非常稳定。在他的朋友医生、解剖学家德・格拉夫(Regnier de Graaf)到访并说服他之前,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都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准。后来有资料称,列文虎克一生共制造了491台显微镜(只有10多台保存到了现在,不过也是不得了的数字了),虽然产量高且品质出色,但列文虎克并没有把显微镜当做是自己的谋生之道,同时他也遵循着手艺人的习惯和传统,那就是不展示给其他人,只是自己在实验室爽。外人绝大多数只知道列文虎克在“做什么镜片”,却不知道列文虎克在制造显微镜的同时,已经开始用显微镜观察更多的内容――不只是看昆虫们的腿毛,列文虎克也把镜头对准了血液、雨水之类的物体,这铺开了后来列文虎克全面的显微观测之路,列文虎克正在从一个高水准的显微镜工匠,向一位理论联系实际、成就更加辉煌的科学家转型。

不过,要转型科学家,需要有更多的支持,与英国皇家学会打交道是必然的事。列文虎克的朋友德格拉夫除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身份之外,他还是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他鼓励列文虎克把自己的显微镜设计以及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内容记录整理出来,交给皇家学会来发表。对此列文虎克一开始当然非常警惕,虽然不靠这事吃饭,但真要被窃取,也是很不爽的事情。不过最后他仍然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和邀请,开始准备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明和发现。

全面的显微观测之路

一个人在家埋头研究多年的“技术宅”要真的整理自己的成果,那必然是相当丰盛的。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了列文虎克的来信,信件厚厚一叠,全部用荷兰文书写,标题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信是来自小地方,列文虎克在科学界没有任何名气,这封信的标题也非常Geek,一开始皇家学会的成员们都觉得有些搞笑。不过在慢慢看下去之后,他们显然被列文虎克观察到的显微世界给吸引了。当时显微镜不受重视,而且即便有学者用过显微镜,但是那些显微镜和列文虎克的相比,工艺水平相去甚远,能看到的内容当然也差得远。因此对于这些已经在学界有名有影响的学者来说,列文虎克的世界无疑是全新的,是他们从未看到过的。

当时的科学界显然也比较客观公正,好的发现马上就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列文虎克的发现当时就得到了大家很高的评价。不过因为列文虎克的发现皇家学会没有人真正见过,皇家学会需要先派人来核实这些发现。但对于列文虎克和他的研究来说,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列文虎克的报告当中,除了制作精良的显微镜,重要的部分在于通过显微镜发现的微观世界。列文虎克在广泛地观察各种动物、材料和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东西之后,他发现了不少过去的科学家、生物学家都没有见过和记录过的“微动物(Animalcula)”,后来他遵循论文都用拉丁语写的规矩,把这些“微动物”命名为了“狄尔肯(Dierken,拉丁文里意为“细小活泼的物体”)”,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微生物”了。

不只是将一篇论文提交给皇家学会,列文虎克还在实验室里不断地整理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德格拉夫也在皇家学会活动,让更多的学会成员对列文虎克的研究感兴趣,并为列文虎克争取可以持续提交论文的机会。而列文虎克的论文也不断地在皇家学会掀起波澜――列文虎克介绍自己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能担保在一滴水当中有270万个“狄尔肯”,即便只是一颗沙粒,里面也有100万个“狄尔肯”,而且这些“狄尔肯”还在良好生长并且活跃地进行繁殖,这当然让皇家学会的学者们大开眼界而又半信半疑。为了确认列文虎克所说属实,皇家学会派出了两位科学家来与列文虎克一起工作,希望搞到一台列文虎克做的最好的显微镜,并进一步证实列文虎克的报告为真实的。

这两位科学家也是大有来头,一位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的发明人罗伯特・胡克,另一位是植物学方面的权威格鲁(NehemiahGrew)。两位科学家为列文虎克的研究进行了佐证,随后列文虎克的研究和成果得到了皇家学会的肯定,学会派人把列文虎克的报告翻译成英文并进行发表,列文虎克自己也在]680年被吸收为皇家学会会员。在晋升为皇家学会会员的前后,列文虎克很多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爆发:]674年,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用这台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血红细胞,这也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科学家通过仪器来进行研究求证的模式;同时,在1673年到1674年间,列文虎克用自己的显微镜集中研究血红细胞,他完成了一项生理学研究方面的里程碑――他洋细记录了两栖动物、鱼类、人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的血红细胞,并把它们都画成了图,这在当时推动了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发育史方面的研究,而到现在,这对于生理学和医学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后,1675年,列文虎克把镜头对准雨水,他记录了雨水当中的微生物的情况,继续对最开始提交给皇家学会的报告当中对微生物的论断进行核对和求证;一两年后,列文虎克又和他的学生哈姆(Ludwig von Ham)一起,共同发现了人、狗以及兔子的,也是由于这些发现,一直帮助列文虎克的德格拉夫也得到了好处,他在胰腺分泌物、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突破,并首次提出了“卵”这个概念,让他在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列文虎克发现和德格拉夫提出“卵”的概念,两者的结合迅速在人体生理和生物学界带来了突破。列文虎克认为从微生物到人体等生物都基于精 子与卵子的结合,并且当中存在着真正的胚胎,孕育着胚胎,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在有性生殖的过程当中,卵子主要是给在里发育的胚胎提供营养,这一观点与当时流行的“卵生论”相悖。“卵生论”来自简施旺麦丹(Jan Swammerdam,有观点称他也许才是观察到血红细胞的第―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卵才是动物个体形态发育的开端,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后来,以简施旺麦丹为代表的“卵生论”派别和以列文虎克及其支持者的“微动物论”派别之争,足足持续了此后的一个世纪,他们共同推动了生理方面学科的发展,促进着人们去发现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更多秘密。

时间继续向前,在正式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之后的1683年,列文虎克把显微镜对准牙垢(天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发现牙垢里面充满着“比微动物更小的生物”,这些生物“就像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怎么感觉这才是列文虎克发现的呢……)。这比之前在雨水当中发现的单细胞微生物还要小,并且超过了当时的显微镜能放大看到的极限。列文虎克虽然简单地画出了这些小生物的形态,但无法进一步确定它们是什么东西,只是在记录当中说到“在人们口腔当中生活的动物,数量加起来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多”――200多年之后,人们才发现当时列文虎克发现的东西就是细菌。

在列文虎克所有的观察和研究当中,证实毛细血管的存在也是他很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他陆续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的血液循环来发现毛细血管。在1688年,列文虎克记录了蝌蚪尾巴的血液回圈,他分辨并详细记录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情况(“如果它们把血液送到血管的最远端,那就专称为动脉;而当它们把血液送回心脏时,则称为静脉;在许多地方,血液还会通过极其细微的血管从尾巴中央传送到边缘”)。再加上他率先观察到的“孤雌生殖”的现象,列文虎克的成就已经为生物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直到19世纪,显微科学、生物学等很多学科的研究才超过列文虎克当时所达到的水平。

最后:每个Geek,都能改变世界

说起来,我们介绍了不少牛逼人物的成长史,但要说Geek度,可能谁都没有列文虎克这样有代表性。列文虎克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基础,他也不靠科学研究维生,研发和不断改进显微镜这件事纯粹是兴趣,一个又一个显微世界的新发现也完全来源于列文虎克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在很多史料记载当中,列文虎克的头衔之一就是“杰出的观察家”,而这样毕生的观察不仅让列文虎克成为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最终也改变了世界。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癌症,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古代直观朴素的唯物论;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R734.4 文献标识码:A

1科学离不开思维,因而科学也离不开哲学

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33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科学研究正确的思维方法。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不能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现成的答案;它不是教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现代医学对癌症的诊治方法存在那些问题

2.1现代医学理论是以西方医学理论为基础的 对癌症的诊治方法存在形而上学地看癌肿的片面性问题。从局部、表象和止地看癌肿;不从整体、内在和动态地观看癌肿的本质。利用现代先进仪器可以看到细胞癌变,但没有进一步分析细胞为什么会癌变?在什么条件下细胞才可能变异成癌细胞?停留在研究癌瘤局部的生理、病理变化上,不见癌症患者的血液污秽、整体功能失衡、免疫功能低下才可能患癌症的本质。得到的是"细胞基因突变"引发癌症、"癌细胞不会死"等违反自然规律和癌变因果关系不明的结论,形而上学地看癌肿是产生片面性的根本原因。

2.2西医学认为"癌细胞永远不会死"等于宣告"癌症是绝症" 西方医学理论认为"癌细胞永远不会死"等于宣告"癌症是绝症",这对患者是巨大的精神打击,使患者失去治疗癌症的信心,恐癌已是癌症死亡的主因。从2007年起,广东肿瘤学界就流传一句话:"广东的肿瘤患者,50%是死于对癌的恐惧,30%是死于放化疗过度,15%是死于其它治疗方法的过度使用。"句话说,只有剩下5%的人是死于疾病。 从实践结果与发展趋势看,三大"攻击"疗法是要改革的。2013年6月28日《参考消息》报第7版以"癌症治疗革命将让化疗寿终正寝"为题。转载【美国《时代》周刊网站6月26日报道】题: 告别化疗?医生们说这并非那么不着边际(记者: 艾丽斯帕克):"癌症治疗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而这可能意味着化疗的寿终正寝"。

2.3中医学对癌症的诊治方法存在那些问题 中医学认为癌肿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血,痰,毒,虚造成。即是气血不和,痰湿不化,毒邪为患和脏腑虚损为主因。这是中医用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直观性观察癌症,未能阐明气,血,痰,毒,虚引发细胞癌变形成癌肿是生物进化反应的结果。

因此,无论中医或西医都是要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才能看清癌症的本质。都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西医优势互补"病证结合"治疗癌证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3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才是正确认识癌症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揭示了细胞内部遗传与变异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对癌症的医疗实践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仪器,扩大和增强了医师们感知现象的能力,人类还在实践中创造了电子计算机作为人们理论思维的得力助手。正是实践才使人类有了动物所没有的认识能力,离开了实践既无法感知事物的现象也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因而也不可能有认识及其发展。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医疗实践活动才能拨开笼罩在癌肿表面的现象的迷雾而暴露癌肿的本质。自然科学材料的大量积累,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胚胎学的出现和细胞的发现,显微镜发明日益使人们感到要精确地认识癌症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进化和退化之间、生物遗传与变异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近现代诊治癌症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暴露了癌症的唯物辩证的本性。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切期望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以揭示癌症发展的规律,才有广东肿瘤学界流传癌症是死于恐惧和治疗方法过度使用的那些话。同时,自然科学中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R・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也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能科学认识癌症提供了客观可能。人们在认识癌症和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选集》第1卷,第273页)。

4癌肿是人体新进化的寄生物种

什么是寄生物? 《现代汉语词典》[1]说:"即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取得养份,维持生活"。我们已知人体细胞是生物,癌细胞也是生物,因为它仍然是有生命的物体。但它的外貌变了,它原来是人体组成的一部分的细胞功能也变了,变成过度(亢进)繁殖,低级分化,扩张转移,可逆回健康细胞,既依赖人体养分维持生活,又排出分泌物毒害人体新进化的寄生物种。它具有生物普遍存在的应激性,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新陈代谢等生命现象。美国也有科学家认为盛行的癌变理论是误的。如:中国《考消息》报转载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导:"生物学家认为,癌症是新进化的寄生物种。盛行的癌变理论是误的。癌肿的起因不是少数基因突变引发细胞以不受限制的速度生长,而是整个染色体发生紊乱"(中国《考消息》报2011年7月29日)。

既然是新进化的寄生物种,对其治疗的原则应是:笔者在公开发表的《癌肿是什么-探讨癌肿的本质》[2]论文中提出了新的治癌原则:"治疗癌症必需遵循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综合应用现代细胞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将中医自然平衡疗法、提免疫力疗法、增强自然自愈力疗法与现代生命科学、细胞工程免疫学、微生物免疫学相结合为主要治疗原则"。

5一般都是出现肿瘤才发现患癌症,人体癌肿是怎样形成的?

除了精神因素之外,人体内外还存在致癌因素过百种,存在于食物,生产作业环境,医药,农药之中,无论是从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最终都是造成血液污秽而致血液酸化、毒化、血液凝化,使细胞紊乱、变性,免疫器官功能弱化,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免疫系统遭破坏,人体细胞才可能变成癌细胞。不然,细胞开始变异还未变成癌细胞之前就会被免疫细胞噬,躲进癌窟中形成癌瘤。这个原因具有普遍性、经常性、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失去平衡性。这是致癌的主要矛盾。细胞是为了生存而变异,如果所处的环境改善了,癌细胞又可以逆回健康细胞。它揭示了细胞内部遗传与变异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

综上所述,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癌症形成的过程的主要环节如下:①诸多致癌毒素引发患者自身血液酸化、毒化、凝化、变性,迫使细胞癌变;② 癌细胞代谢能力强,吸收多,分泌毒素也多,使人体血液系统污秽,神经系统被抑制,消化系统失衡,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被破坏。③当癌细胞与免疫细胞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前者源源不断在血液中得到癌变的兵员增缓,而人体免疫细胞的司令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器官却受到癌细胞毒素抑制.免疫细胞处于孤军作战状态,难以抗衡癌细胞,于是癌细胞就在人体最虚弱的部位建立了避难所--肿瘤。

以上三环节各具有内在矛盾、症状和体征。它揭示了人体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肿瘤抑制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机体免疫抑制的重激活途径.为设计肿瘤治疗提供新理论。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看各个环节都是一个范畴,是气血不和;或痰湿不化,毒邪为患;或脏腑虚损所形成的范畴。范畴是认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即是医师认识癌症各个环节的现象;待医师们综合分析上述三环节之后便形成概念--确诊癌症。概念则不是现象了,而是癌症的本质。即癌症是全身性疾病、是血液病、过程极为缓慢的疾病,一个癌细胞经过1?郯5年时间,成倍增殖20次后,可以形成1万个不正常的细胞团,这时瘤体只有针尖大小,仍然是很容易被人体免疫细胞消灭的。

以上是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癌症形成过程的主要环节,是癌症发生的病因和病机,是治疗癌症需要医疗干预的技术路线。

6治疗癌症要抓主要矛盾,上述三环节中那一环节是主要矛盾?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要看本质,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会迎刃而解"。换句话说"诊断癌症要看本质,治疗癌症要抓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会迎刃而解"。树有根,水有源,癌症的根源在患者自身血液污秽引发细胞癌变。上述三环节中的第一环节,即诸多致癌毒素引发患者自身血液污秽,迫使细胞癌变是主要矛盾。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采用解毒排毒,净化血液, 截断滋生癌细胞的源头;对已经变成的癌细胞要抑杀其亢进繁值。细胞所处的环境改善了,癌细胞开始逆转,癌肿停止生长或缩小。然后再考虑治"标"的方案.不要确诊癌症之后,都先进行"攻击"疗法,增加癌细胞扩散转移的机会,加重病情,危及生命!癌症病患在没有净化血液之前,中医的辨证治疗也难以充分发挥其阻止癌细胞源源不断从污秽的血液中滋生出来。因为辨证论治虽然是中医的核心技术,但这项技术对癌症是生物进化的本质的把握尚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支撑.癌症病患的血液和体液犹如一池酸毒性的污水,细胞是无法在这样污秽的血液中生存的,才迫使人体细胞不断地癌变。而且已经变异的癌细胞分泌的毒素不断地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现行中西医治疗癌症都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如果中西医优势互补,"病证结合" 按照癌症形成的主要环节设计治疗癌证的技术路线,攻克癌症是可能的。

7中西医优势互补"'病证结合'平衡逆癌疗法"治疗癌证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病证结合'平衡逆癌疗法" 课题已经广西医药情报所查新报告,并由北海市中医医院与北海市海洋生物研究所联合申报 2014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计划类别:科技攻关计划 指南代码: BC1503,项目名称:广西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技术创新,课题名称:"病证结合"平衡逆癌疗法及临床应用。

按照癌症形成的主要环节而设计治疗癌症的技术路线如下:①从解毒排毒、净化血液,截断滋生癌细胞的源头;用自然食物和自然疗法是最好的医药,如饮用自然水、醋、茶、蔬果汁等强化新陈代谢;口服海洋珍珠粉或珍珠层粉、深山灵芝粉,解除血液和细胞中的脂褐质毒素,使人体毒素从大便、小便、汗液、痰液、呼出废气等渠道排体外。②抑杀癌细胞的亢进性;限制癌细胞的亢奋繁殖。可用口服海洋珍珠粉或珍珠层粉、深山灵芝粉,解除血液和细胞中的脂褐质毒素的同时,这两种物质具有"安神、镇静" 功能,可使亢奋繁殖的癌细胞安定下来。对于机体虚弱又需抑杀癌细胞亢进繁殖的病人,需要用能扶正又抗癌的物质。如辨证使用具有扶正作用的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灵芝、珍珠、茯苓、耳、珍珠耳、桑木耳等免疫增强剂,又具有抑杀癌细胞亢进繁殖的作用;对于机体"本"虚"标" 实 的病患,需要清热解毒,又要抑制癌细胞亢进繁殖的患者;则辨证使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腥草、马齿苋等性味寒凉的中草药. 具有抑杀癌细胞的亢进性,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不要过于苦寒,禁肆意攻伐,以"和" 为"贵"。不要过度寒凉,达到限制癌细胞增殖,不伤害健康细胞为度,促其逆转或为免疫细胞吞噬。可根据人体有排异功能,针对异体蛋白,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自动对癌细胞进行识别并将其杀死。③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可利用人体有遗传本能,自动抗衡细胞变异的功能,但患了癌症该项功能也被抑制了。可以继承中医药的优势,创新研制获取小分子遗传因子生物天然活性物质, 能通过"血脑屏障",从多耙点多渠道多功能作用于人体,化与激活人体自身存在的这些遗传本能,修复与激活已遭损害的中枢神经细胞,内分泌器官和免疫系统,整体调节功能平衡。北海市海洋生物研究所正在执行【基金项目】(广西北海市科研与技术开发计划研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北科合201203019).[3]。同时,研究发现,正常细胞每分裂一次,其染色体末端的DNA便要缩短一些,经过若干次分裂之后,端粒消耗殆尽,于是细胞不再分裂而老化衰亡。而癌细胞由于端粒酶的保护作用,因而使癌细胞具有了亢进增殖的能力。而生物及其寄生物的天然活性物质能造成保护癌细胞的端粒酶失去活性,促使癌细胞在增殖后自然凋亡。因此,要根据生物遗传与变异相互制约作用的规律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寻找能产生大量刺激因子,破坏癌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使癌细胞增殖后衰亡。所以,治疗癌症不需要使用直接杀死癌细胞又杀死健康细胞的中、西药,那是很客易找到的,如:动物的斑蝥、植物的钩吻(断肠草)、矿物的雄黄等都可以杀死癌细胞。难点在于杀死癌细胞又要保护健康细胞。还需要加强自然疗法尤其是下列方法;④健康饮食辅导;⑤心理平衡辅导;⑥适度运动辅导,整体调节功能平衡等途径治疗癌症,

8治疗癌症使用非杀伤性的疗法亟有可能攻克癌症实现中国梦

如果中西医优势互补,"病证结合" 按照癌症形成的主要环节设计治疗癌症的技术路线,攻克癌症是可能的。因为我国除了采用现代医学的医疗保健模式外,还拥有传统的医学资源,丰富的中草药及海洋药食同源资源,价格比较低廉。我国具备攻克癌症的有利条件,只欠东风。东风就足需要国家的统一领导,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病证结合"对癌症先从解毒排毒、净化血液,截断滋生癌细胞的源头。抑杀癌细胞的亢进性;限制癌细胞的亢奋繁殖。利用人体有遗传本能和排异功能,在自然界中筛选抗癌物,研制生物制剂新产品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克服恐癌心理;加强健康饮食辅导;进行适度运动辅导;便可挽回大部分患者的生命!然后再根椐病情考虑治"标"的方案。沿着此方向研究亟有可能攻克癌症!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601.

[2]林其溪、单华、林等,癌肿是什么-探讨癌肿的本质[J].中国保健杂志,2011,19(32):207-209.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开题 信息源 信息检索 信息分析 信息利用

研究生开题是研究生位论文工作的起始,开题前需要收集整理大量文献信息与资料,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寻找课题设计的科依据和思路。这就需要研究生能准确描述课题背景的信息需求,广泛识别和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巧妙运用各种检索技巧,获取所需文献;经过分析、对比与综合,挖据文献信息中的精华,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完成科研究的任务。

本文以生命科研究生开题为例,介绍了研究生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信息资源,如何独立、有效、准确地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根据开题阶段的特点,将研究生开题之信息基础技能和晋级技能融入实践中,描绘开题的信息技能导航图,为开题提供充分的准备。

1 研究生开题之信息基础技能

研究生开题阶段必须具备的信息基础技能包括准确界定与表达研究背景的信息需求,识别和选择合适的信息源,综合运用多种检索技巧,从而准确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

1.1 准确描述研究背景信息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信息资源飞速发展,生命科也由传统的生物研究转变为一门实验性的科。研究生在开题阶段,需要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信息,为课题的创新提供基础。在了解研究背景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重点关注国内外的同行与相关研究机构。要深入一个研究领域,了解哪些人正从事此项研究,以便进行相关信息跟踪,也可将他们进一步发展成为合作对象或竞争对手。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是文章的执笔者和研究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而通讯作者则是整个研究的策划者、指挥者和术带头人。从第一作者可以了解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从通讯作者则可了解整个研究的思路。除了这些在公开出版物中能找到的研究者外,还有一些正在从事相关研究但尚未有成果发表的研究者,他们或是团队新成员,或是交叉研究的执行者,从他们所在的研究机构可挖掘相关信息。②要了解整个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借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通过信息的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跟踪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而认真策划自己的研究,使成果富有创新性。③要详细了解国内外相关或相似研究中所使用的材料与实验方法。生命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实验材料的优劣、实验方法的好坏是决定研究生位论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相同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材料,实验结果不尽相同;相同的方法,稍加改造,移植于不同的材料,尤其是同种属间的材料,可以为研究成果的创新提供途径。研究背景信息需求的描述如图1所示:

1.2 识别与选择合适的信息源

信息源是指获取信息的来源。随着科技术的发展,信息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生命科研究中常用的信息源有:①期刊文献。通常为原始文献,研究成果的直接报道;信息更新快,如月刊、半月刊、周刊,甚至有些生物期刊每天会有部分online而未正式出版的文献;信息量大;比较分散,每篇文献都自成一体。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有Nature、Science、PNAS、Cell等;会的期刊有JBC、Microbiology、Plant Physiology、Neurology等。②专著。专著的内容比较详尽、系统,但出版周期长,新颖性不够。在研究生开题阶段,专著不失为了解研究背景与经典实验操作的捷径。常见的专著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基因工程原理》、Gene、Genome等。在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Wiley和Net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很多的电子图书,缩短了专著的获取周期,为信息的快速更新提供了条件。Springer电子图书(Springer-Ebook)每年收录约3 000种新出版的专业图书,Wiley在线实验指南中则包含了14类实验室操作指南,涉及生命科、医药与健康、化等科领域。③会议文献。定期举行的国际国内大会,是以一个研究为主题,召集国内外的顶级专家来探讨交流,如国际生化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国际遗传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则每年在美国举行,研讨国际动植物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因此,会议文献标示了一个研究领域的“风向”。④专利文献。一般指专利说明书,详细阐述发明的目的、用途、技术梗概和专利权限。从专利文献中可以了解某领域的技术水平及发展的最新动态…。全世界每年发明成果的90―95%在专利文献中可以查到,其他文献中只能反映这些成果的5―10%,因此,专利文献是查找技术应用及数据的重要文献信息源。生命科领域常见的有基因或序列专利、技术方法专利和药物专利等。⑤专业数据库。是以专业数值、数据为收藏对象的数据库。专业数据库更新快,数据量呈指数增长,数据库使用频率高,应用性强。生命科领域的专业数据库很多,如各种基因组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各个模式生物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中的高通量信息也是其他资源所无法取代的,如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是一套生物信息整合系统,既有PubMed和PMC等文献数据库,又有GenBank和EMBL等核酸数据库、MMDD等蛋白质和大分子结构数据库,可以从中获取蛋白质/核酸序列信息以及基因组图谱信息。⑥科研基金资助信息。科研基金对促进科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金资助项目是科研活动中常见的重要形式,往往反映着某一领域前沿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表明了国内外同行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工作,这比公开发表的术成果或会议信息要提前不少时间。国内常见基金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和重大专项等;国外常见的基金项目有美国国家科基金(NSF)、美国农业部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NIH)、德国国家科基金(DFG)和日本振兴协会的项目等。⑦实验记录。是实验设计、操作与结果的完整记录,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总结,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信息源。由于实验记录是各个课题组内部的资料,只能通过同组成员之间的传递,因此,外界较难获取。⑧术论坛。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术论坛的搭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国内比较好的生物论坛有小木虫、丁香园、生物通、生物谷等,国外比较好的论坛有bioforum、biology online等。论坛中可以就自己关注的信息发表评论,跟同行进行交流。生命科研究

常用信息源如图2所示:

1.3 综合运用检索技巧,制定检索策略

常用的信息检索途径有关键词、主题词、题名、作者、研究机构和出版项检索等,但这些检索途径不是完全独立的,可利用信息检索技术进行相关组配,缩小或扩大检索范围。常用的检索技术有三类:①布尔逻辑组配检索,如and,or,not;②字符串匹配检索,如精确检索、模糊检索和截词检索;③位置逻辑检索,如邻近关系、字段关系和从属关系。通过对作者名字和研究机构或主题词/关键词进行相关组配,找到所需的文献。

检索策略是指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实施的方法。制定检索策略需要:①进行研究课题分析,弄清检索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检索词如关键词或主题词等;②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如期刊文献、会议文献、专业数据库等;③确定检索途径,可以选择主题词/关键词检索、研究机构或来源出版物检索等;④科合理地安排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位置关系及相应的检索步骤。检索策略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修改与完善,直至查出的信息尽可能地全、准,尽可能地贴近课题研究的需要。检索策略的制定过程如图3所示:

1.4 多途径获取研究所需文献

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来源,如何快速高效地锁定所需文献?文献的获取途径有多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先中文后外文;先文摘数据库后全文数据库;最后再在其他数据库、基金、个人或机构网页以及一些科研社区或论坛中补充相应信息。文献检索结果可借助工具或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以便优化检索与利用。

生命科研究中重要的文摘数据库主要有ISIWeb of Science、Biosis Preview、Medline、Pubmed、Facultyof 1000 Biology,这些数据库涉及的科比较全面,信息的质量比较高。ISI Web of Science(SCIE)收录了6 800多种核心期刊,涉及自然科、生物医和工程技术等170多个科领域,数据回溯至1900年,每周更新;Biosis Preview是国际公认的查阅生命科最权威的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了会议、报告、评论、图书和专论等多种文献,期刊论文来源于100多个国家的6 000多种期刊;Faculty of 1000 Biology荟萃了2 300多位全球顶尖科家对生物领域24个专题论文的评估、推荐、分析和评比,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论文信息及研究趋势。文摘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初步比较后筛选出比较重要的文献,可在全文数据库中获取全文或申请文献传递。常用的全文数据库有Springerlink、Elsevier、Wiley Intersci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OUP)、Nature,Science、PNAS、Annual Review、CSHL、BMC、PLOS、中国知网和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其中,Annual Review系列刊为每年一期的综述,对于快速把握某一研究领域的动态非常有效;Springerlink检索结果可以按出版日期、内容类型、科、语种等再次分类;Elsevier检索结果可以按内容类型、期刊名/书名、主题、年份等限定或排除相关文献。常用会期刊有PlantPhysiology、JBC、Microbiology、Neurology等。

不论全文数据库还是文摘数据库,都是收录了已经公开出版的期刊文献。由于写作、投稿、出版、,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因此,期刊文献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这不能完全满足科研的需要。会议报道、大会交流及术沙龙PPT等弥补了这一缺陷。会议摘要或会议录,按主题汇聚了同一领域的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尚未发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国际会议信息可在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即ISTP和EI中检索,中文会议可在CNKI中检索。

从国内外的基金资助信息中,可以了解国内外同行已经完成、正在或将要进行的工作,挖掘某个主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研项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对于特定的数值数据,如基因信息、蛋白质结构、基因组信息可在科专业数据库中检索,常用的专业数据库有核酸序列数据库、大分子结构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模式生物数据库等。Wiley Interscience在线实验室指南中提供了部分实验操作的技术参数与步骤,特定的研究内容与技巧方法还可以查阅相关位论文、专利和标准文献。网络信息与灰色文献如社区论坛、个人主页等则是对以上所有资料的补充。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如图4所示:

2 研究生开题之信息晋级技能

研究生的信息晋级技能,主要表现为利用前期获取的信息,准确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技能包括科研信息的跟踪能力、管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2.1 文献信息的跟踪

信息检索后,检索策略可以保存,用于信息跟踪。数据库中的信息跟踪主要有两种形式:Alert和RSS。Alert是重要的网络信息定制与通报服务,用户需要注册登录,选定研究主题领域或设定关键词,当有相关最新文献出版时通知用户;也可选定期刊,及时了解最新出版的期刊文章,跟踪某篇特定文章,获取最新的引用信息及研究进展。定制信息可以html或text发送至E-mail中。RSS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RSS订阅可以获取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文献信息。研究生在开题阶段可根据检索需要建立RSS文件订阅,利用自己的RSS阅读器自动获取数据库中更新的文献信息。

2.2 文献信息的管理

信息管理可借助于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完成。Endnote可与文献数据库平台相结合,用于组织和管理术文献,辅助科研究。Endnote中可以按照研究专题将文献分成多个不同的组,便于管理与查找;可记录文献阅读心得,如技术方法与研究思路,便于研究过程中的利用;可在写作过程中根据目标期刊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style)生成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除了End―note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管理软件,如医文献王、NoteExpress、RefWorks、Quosa等。

2.3 文献信息的分析

信息分析是基于信息的知识生产和智能活动。信息分析存在于科研究中信息活动的各个阶段,如信息需求的产生、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挖掘等。信息分析的目的在于获取研究的背景与概况、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研究中使用的技术方法,分析可以继续的研究和拓展的内容等。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创造极具个性,不同的分析方法,产生的信息增值不同。

信息分析按内容可以分为信息联想、信息综合、信

息预测和信息评估。具体来说,信息联想,是从表层信息中识别出潜在的信息,发现文献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产生新的信息;信息综合则是在分析各种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科概括与有机组合,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本质和规律;信息预测是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运用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研究的发展做出科预测;信息评估指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经过选择和比较,最终产生满足科研需要的新信息的过程。

信息分析按处理方式可分为数据库分析、文献管理软件分析和专业软件分析。数据库分析是指充分利用一些文摘数据库的附加功能,如ISI Web of Science的“分析检索结果”和EI的“精练检索结果”,进而将文献信息中的作者、关键词、地址、出版物和出版年代等相关信息提取,借助于excel图表的直观显示,发现研究的重点和趋势、国内外同行和研究机构。数据库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对本库检索的信息分析处理,对于其他来源的文献信息,可以借助于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点击subject bibliorgraphy,也可按作者、关键词、出版年代、地址等进行相关分析。专业软件分析则是指借助于Citespace,Refviz,Omniviz,TDA等进行的科文献可视化分析,从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为洞察研究或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研究战略和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文献信息分析情况如图5所示:3构建开题之信息技能导航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位论文则是全面衡量研究生综合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准。开题是位论文管理的重要方面,开题阶段的关键在于文献调研,因此,快速提高研究生开题的信息基础技能和晋级技能至关重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生开题之信息技能导航图,以方便研究生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中比对、参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信息技能导航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研究生准确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后,要综合运用多种基础技能,广泛收集信息,然后充分利用信息晋级技能,对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分析与归纳、演绎与综合,对最新的研究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吸取文献信息中的精华,从而理清研究思路,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与研究策略。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研究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为位论文的顺利开题与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殿启.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教育.南京:南京大出版社,2008:174―176.

[2]张帆.发现与创新――ISI Web 0f Knowledge在科研究全程中的应用.[2010一12一11]..

[3]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北京:科出版社,2007:58―62.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点学科;影响因子;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16-04

一、影响因子的概念及意义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1972年由美国SCI创始人加菲尔德(Garfield E)率先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是利用引文分析法评价科技期刊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以期刊为对象,统计一定时域内(通常为两年)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其公式为:影响因子= 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总数。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占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例,是用来描述期刊被引用情况的计量指标,或者是用来描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反映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作用的指标,可测度当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学术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对核心期刊的遴选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科技期刊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影响因子越大,表明该刊所载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从而说明该刊所载论文的影响力较大和水平较高,因而该刊的质量也高。

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依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其主要受三大基本要素的影响:时间、载文量、被引频次。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对使用影响因子非常谨慎地说明,尽管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的非常实用的工具,但在使用时(主要针对学术评价)应该慎重,必须考虑到期刊类型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文献款目类型差别、自我引用的频率、期刊是否被收录、期刊名称是否有过变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期刊的IF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用它评价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时,必须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它的局限性。

二、重点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馆藏重点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情况

什么是重点学科?教育部将其定义为“应承担教学、科研双重任务,要逐步做到能够自主地、持续地培养和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博士、硕士、学士;能够接受国内外学术骨干人员进行深造;能够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促进学科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我校经教育部(教研函[2007] 4号)审核批准的国家8个重点学科是:作物学一级学科(含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农业经济管理等六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在中国尚属首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将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

(二) 影响“影响因子”的主要因素

1.有学科差异的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与期刊所属的学科领域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成熟程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一个正在发展的学科和一个古老成熟的学科。一个理论研究型学科和一个应用研究型学科在引用动机和引用规范上有很大差异,一个大学科(有众多研究者或热门研究领域)和一个小学科在引用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论文倾向于互相引证,影响因子值的差异当然也很大;各学科在研究规模、研究水平、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水平上的差异;同时,不同学科由于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不同,期刊数量差异很大,从而使收录的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差别很大。

由于学科(领域)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等差别,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章被引频次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不同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缺乏可比性。从表1、表2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于其他学科刊物,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中刊查阅利用率、中外文期刊复印利用率和平均影响因子方面基本上都是最高的,作物学学科排第二,其中果树类期刊最低。同样是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前十 位的,值却有明显区别,某一学科最好期刊的IF值可能比另一学科最差期刊的IF值还低。这主要与学科的发展动态、历史以及引证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影响因子的大小与期刊所属学科的性质和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期刊的历史长短、知名度大小有关,还和其内容是否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有关。

2.有发表时滞的影响。期刊被引频次中两年的时间限制可导致不同刊物论文的被引次数有较大差异。对于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因为最先发表或公布的成果最容易或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而被引证,相当一部分引文就因为文献老化(超过两年)的原因而不能被统计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再者,不同学科论文的引证行为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成果在完善或验证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段可能很不相同,如对于分子生物学方面具有创新研究的论文来说,则可能很快引起较大的影响并被引证,因此有研究证明,中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的被引高峰期存在明显差异。

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容易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所以缩短刊期,可以提高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刊期的缩短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期刊论文更快更多的被引用。科学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新知识不断涌现,这种现状必然要求期刊缩短刊期。缩短刊期,减少出版时滞,可使刊载的信息尽快地传递给读者,从而为文章的及时被引创造条件。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江西农业学报》为例,这三种期刊在不断缩短出版周期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也稳步提高。

然而,如果评价一项科研成就或一位科学家的贡献,就更不能只看那个期刊两年里的影响有多大了。最优秀的科学成就都不是以一时影响面广,而是以影响的深远取胜。比如,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一百多年后还在广为传播;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黄昆提出的缺陷导致x光散射的理论,六十多年后也仍然被同行所引用。这些具有开拓性的成就有一个共同特点,影响的持续年限很长很长。

3.有期刊类型的影响。期刊的办刊方针不同,期刊类型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类期刊大致可分为学术类期刊、技术类期刊、研究进展类期刊和科普类期刊四类。学术类期刊主要刊发综述论文和研究论文,技术类期刊主要刊发技术应用论文。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论文类型也会不同,有的为基础研究论文,有的是应用研究论文,因而形成了多样的期刊类型。文章简短且出版周期短的期刊通常有一个较高的快引指数,对于评述、综述类期刊,快引指数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要在出版后许多年才会达到被引用高峰。综述类期刊的绝对被引数非常高,其平均影响因子往往超过其他类型的期刊。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经大量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其被引高峰期有明显差异,一般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研究三年后才出现引文高峰期,如数学期刊被引高峰期大于两年的占62%,被引半衰期较长;而应用研究论文因知识更新快,一般引文高峰期为两年,被引半衰期短。这样两年影响因子,应用研究类期刊明显占优势,像生命科学期刊的平均IF值在2.5左右,而数学期刊的IF值却在1.0左右。《中国农村经济》IF值2.743与《中国南方果树》IF值0.159相差甚远。因此,每一类期刊由于各自发表的论文类别不同,引用率和引用习惯各不相同,导致每类期刊间的影响因子差别较大。在比较影响因子时,必须考虑到期刊及其所刊载文章类型的不同。

另外,专业期刊、交叉学科期刊和综合性期刊IF值的差异,限于某专业为主引用的期刊,根本不可能被数十种或数百种期刊所引用,交叉性、综合性期刊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会被广泛引用。

4.有统计差异的影响。不同的源期刊库对载文量的统计不同,有的将全部文章视为载文量,有的仅将综述、研究论文算作载文量。一方面在IF的计算中,被引用总次数(分子)统计了相应期刊中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而总数(分母)则只统计论文、综述类栏目的文章数,对评论、来信、简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实际上,这些未被统计部分的被引用频次对IF值的贡献很大,影响了IF值的准确性。其次,对于一些科普类、工程技术类等期刊,根据不同期刊的不同办刊宗旨和服务对象,这些期刊的被引用次数可能不高,但是他们的实用技术被广泛采用,在生产中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期刊的被引率并不完全等于利用率。再者,在自然科学类期刊中,学术类综述性文章多由相关专业资深专家写作,具有权威性,且多数十次上百次地引用文献,包括自引,这就自然增加了引用的次数;另一方面,作者从事课题研究时,往往是从阅读综述性文章开始的,学术论文引言部分也常引用综述性文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这类文章的被引频次。加菲尔德给出1945―1988年43年间的100篇高引论文,第l篇被引187 654次,第100篇被引3 204次,这些被称之为热门论文的高引率提高了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值。同一刊物中不同论文被引频次的差异源来一是论文类型的差异,二是论文性质的差异,三是论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快速发展的或较新研究领域的论文比相对较成熟研究领域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研究领域间的相互引证并不等价。

5.有源数据库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期刊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价,因此其来源期刊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来源期刊中,很有可能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来源期刊学科、语种分布的不平衡,这就造成了该数据库在影响因子统计上的失均衡和全面。如SCIE目前只收录了约7 000种期刊,而全世界总期刊数达210 000种,其中只有3.8%的期刊被其收录。IF反映的是一种期刊在源期刊库范围内的影响,不同的期刊库有不同的源期刊。所以,源期刊库是对IF值起决定性的一个因素。现在的大型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出版地、语种等是非均衡的,很难全面公正地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语种和不同规模期刊的情况。例如SCI收录各国的期刊数极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喜欢引用自己最容易得到的最熟悉的语种的文献。由于SCI收录中国期刊量小,所以国外作者对中国期刊的引用就少,而同国科学家之间因研究成果传播的快捷性、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等因素而倾向于互引,如美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引证可提高美国论文被引证频次的30%。另外,研究表明,同语种刊物的相互引证概率较大,由于SCI更倾向于收录英文期刊,这就使得其他语种期刊在SC1中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

对某一特定期刊而言,由于其所在的期刊库收录的期刊构成不同,因而统计的IF值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源期刊库的数量及侧重点不同,同一期刊的被引频次在不同的引证报告中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计算出的影响因子也有差异。依据《2008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200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统计数据,《中国农业科学》总被引频次依次为4 746 、5 941、6 014,影响因子依次为1.519、1.871、1.889,差异较大。这是由于这三个库收录的来源期刊不同所造成的。笔者认为,在讨论刊物的影响因子时要考虑统计来源库是否具有真实的代表性。

6.有引用行为的影响。在影响因子对中国期刊的评价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自引对相应刊物影响因子的贡献过度的问题。自引主要有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有的期刊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期刊尽快提高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通过各种途径要求或示意作者增加对该刊的引证量。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些期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要求作者尽量引用本刊文章的情况,其目的显然是为提高自己期刊的被引率,一旦此刊排在前列,往往可以收到广告性效果。自引可以增加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正常的自引体现了研究的继承性,但是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自引,即便不是“ 人为” 结果,也至少反映了期刊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般自然状态下学术类刊物自引率不会高于20%,过度自引是不良行为,但又不肯放弃这一“广告”手段。同时,一些组织或部门对期刊绩效的评价时过分地强调影响因子指标的评价作用,对过度自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引用行为及引用动机复杂多样,存在伪引(未用而引)、漏引(用而不引)、错引(尤其是期刊名缩写错误)、集中标引、过度自引、负面引用、中性引用等一些不规范的引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不正确的引文统计结果,从而使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失真。

参考文献:

[1]李炜.浅谈期刊影响因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2]刘笑达,牛艳萍.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客观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8).

[3]沈思,张红英.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学术评价中的作用[J].情报探索,2009,(8).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艺生态学;方法论;天人合一;类比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3-0067-05

不言而喻,探取文艺生态学源头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探明文艺的起源。文艺的起源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历来的解说多种多样。现成的种种解说,如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之类,不是着眼于天(客体),就是着眼于人(主体),都是从单一的视角溯源,归源于单一的存在。这在统观天人,主张在天人互动的辩证关联中溯及文艺源头的吴济时看来,都不大可靠,不足以取信。“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相对,一向被用以区分中西文化。可见“天人合一”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从大量中国古典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在“元典”如《周易》,儒家经典如《礼记》,以及众多有名的史籍文论中,都不难找到相关的论述。吴著《文艺生态论――文艺生态学纲要》在导论部分说明,《周易》视自然为一大活的生命体,认为“三才(天、地、人)”相融互动,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古人在观察、揣摩天地万象及其运转的过程中,发现天地万象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存状态有着一一对应的关联,因而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由天人交通看文艺的起源,任何单源论无疑都是片面的,根本站不住脚。吴济时以《周易》有关包奘献靼素缘拿枋鑫例,证实最初的人文符号就来源于人天的互动。

人文符号的源起如此,人类美感的源起何尝不是如此!人类的美感和美感经验同样来自天人的互动。离开了天地万象,离开了天人互动,人类的美感和美感经验便无从谈起。吴济时认为,美感是人类观察自然、受到自然启示的产物,人类在对虫鱼鸟兽、红花绿叶的关注和感悟中滋生美感,产生审美意识,进行审美活动。人类只有拥有了美感经验,才有可能合目的地挑选模仿对象,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文艺作品。美感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先天的,审美意识的根扎在自然的沃土之中,审美活动的动力出自一定的社会环境。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不是法力无边的上帝,主客体的共感和彼此呼应,才是人类审美活动和文艺作品的活水源头。人类的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主客体共感共生的一种生态运动,天人或主体与客体只有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才能达成协调和统一。这种协调和统一凝练的表达叫“师法自然”。我们知道,“师法自然”至少是“庄禅美学”一路追求的“至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溯及人类美感和美感经验的源头,或者说,审美活动(艺术创作)的源头,也就是溯及文艺生态学的源头。这是因为,文艺生态学原本就是一种以文艺为核心探讨天地人如何关联互动的学问。我们发现,吴济时对20世纪的西方文论也有所涉猎,他注意到了一味从文本层面论述文艺的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文论的“偏至”,单纯从接受角度论述文艺的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的偏向,强调只有统观天人,注重整个文艺生态,才能看清文艺发生、发展的真相。

“天人合一”一向被我国学界视为中国珍贵的特产。吴济时显然也持有这个看法。他说,在外国,直到近现代才有了“类似的文艺观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①。言下之意显然是外国原来并不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举以为证的是法国史学家泰纳的《艺术哲学》。《艺术哲学》是西方文艺学中的一部“正典”,其时代、种族、环境三要素说早在“五四”时期便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泰纳以自然气候类比精神气候,以植物类比艺术,以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类比精神气候与艺术的关系,直接把美学看成一种“实用植物学”。吴济时认为这完满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果真如此吗?不一定吧?《艺术哲学》脱胎于实证主义时代,透着浓重的机械论气息,无处不可以窥见科学主义的幽灵,与以直觉经验打底的颇为神秘的“天人合一”观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仅就类比而言,我们就能轻易地见出牢牢盘踞在泰纳头脑中的实实在在的“天人相分”的观念。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并无共感,共生更是无从谈起。人感天识天,是单向的,天理或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类比,只不过是泰纳(人)感知进而理知天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一种论述“策略”。

其实,“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中国以外的地方又何尝不曾存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古埃及人就笃信由人格化诸神所控制的自然具有无边的魔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宇宙是神性的活的生灵,人类的生存与太阳和月亮的运动,与季节转换的节律,是联系在一起的”②。 宗教是美索不达米亚人生活的中心,是他们理解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三才)的思维框架,诸神是肉眼不识的无所不在的超人,支配和引导着宇宙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无一不关系到老天爷的喜怒哀乐。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名著《原始思维》,30多年前就有了中文译本,“集体表象”、“互渗律”和“原逻辑思维”这三个关键词渐为我们所熟悉。“互渗律”亦被译作“混沌律”,意指物我互渗、天人混成的认知法则。这种认知法则是原逻辑或前逻辑的,不关理性,带有诗意化的神秘色彩,由此形成共同的认知表象。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所认知的物我或天人,岂不正是这种彼此共同认知的表象!人类原初认知天人的路径,差异也许永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何况万物有灵的观念和泛神论,并不仅仅存在于远古的东方或西方。那些原始思维的遗存,如现今仍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萨满教和与宗教同源的神话,就是人类认知遵循同一路径的最为有力的物证。意大利思想家维柯的名著《新科学》,全称《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原则》,其中论及“诗性智慧”,说原始人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性彩(隐喻),以物观物,使物物连类相通(类比)。这个说法既可以拿来印证《周易》有关包牺氏“始作八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生动描述,也可以用来参证昔贤从《诗经》中提取的比兴说。因时地转移,人类的认知分了岔,产生了不同的路径,出现了不同的思维取向,譬如中国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天人相分”。浸透在希腊神话和罗马基督教中的理性精神,与逻格斯中心主义相得益彰,早已传达出人天相揖别的消息。在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理性王国至高无上,主体极度膨胀,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被启蒙论者推向极致。在我们看来,晚清以前的中国文化之所以被许多学者认为有别于西方文化,恐怕主要是因为它还没有隔离天人、分辨主客,一直是在物我互渗、天人混成的直观思维中构造的诗意化的“集体表象”。黑格尔也认为,与西方解析式思维相区别的是中国诗性的直观思维。试想:中医在天人同体的认知支配下形成的察颜观色的诊治方式,中药对于动植物原料的依赖,是不是与中国人对天(物、自然)的感悟和崇敬有关呢?这种尽物性、顺天意、替天行道的做法所体现出来的诗意化的中国智慧,与庄禅美学返朴归真的审美旨趣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不难理解,作为1950年代跨入学界的老一代学者,吴济时不可能不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基本的理论依据,论及“天人合一”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看到,他在行文中不时要顾及物质和存在的第一性这个原点。至于这个原点如何与历来被中国学界用作唯心主义例证的《周易》达成“契约”,天人如何与客主体结成“同盟”,却惜未详加阐说。我们想,吴济时在说到泰纳的《艺术哲学》完满地体现了“天人合一”观的时候,是不是就无意间忽略了天人与客主体同一的关系呢?既然“三才”互渗相通,那么物质第一性明显就成了一个问题。而打通“三才”,依据“天人合一”的观念探取文艺生态学的源头,相对于单源论的劳动说、模仿说和游戏说,历来被认作唯心论的巫术说岂不是理应成为最令人信服的一个学说!因为巫觋的基本职能就是沟通天人。马克思与巫术说,无论怎么说也是联系不到一起的。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马克思从来就不相信在天地万象中潜藏着什么神灵,更不可能相信神秘莫测的“天人感应”说。把出自不同思维路径的两种互不相干的东西搅拌在一起,要想自圆其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天人合一”能否运用于在“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中形成的如文艺生态学这样的学科,这是问题的前提,也是问题的要害所在,其次才谈得上如何运用的问题。我们觉得,运用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就像把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转换成现代学术术语一样困难。不构成矛盾的双方,相反而不相成,谈同一,谈融通,几乎是不可能的。吴济时似乎就碰上了这样的困难。我们发现,吴济时对于文艺生态系统要素的分解,对于文艺生态运行法则的探讨,其理论视角就游离于“天人合一”之外,而以与之关系不大的生物生态学为基本依据,始终在文艺生态与生物生态的异同类比上做文章。

吴著对于环境的分类以及文艺生态系统要素的分解,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吴济时沿用其旧著的分类法,把环境分成大、中、小三种。大环境是指作为文艺之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气候,中环境是指作为文艺之流的各文艺品种及其作品在相互作用中所构成的环境,小环境是指构成文艺生态系统的三大要素,即作者所说的三大功能类群――文艺生产者(作家、艺术家)、消费者(接受者)和分解者(文艺研究者),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环境。大环境不用多说,很容易理解,从文艺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阐释文学是我们惯用的一种方法。中环境也不用多说。作者把名目繁多的文艺品种分成五大艺术种群,即语言文字艺术种群(各种文类)、造型艺术种群(绘画、雕塑等)、表演艺术种群(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种群(电影、电视、戏剧等)和实用艺术种群(建筑、书法等)。这种分类很有意义,但分类取不同的标准(介质、形式、功能),也许并不妥当。

需要多说一点的是吴济时对文艺生态系统三大要素的分解。这三大要素的关联互动,关联互动的三大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天人合一”有关系吗?作者给出了说明吗?没有。要素是系统论中的一个概念,在文艺生态学中,作者称之为功能类群。功能类群这个提法来自生物生态学。据作者介绍,生物生态学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的分法,生产者是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者即植物,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绿色植物有机物为食物的异养生物,分解者是细菌、真菌一类的微生物,这三大功能类群与环境共同构成生物生态系统。仿照这种分类法,作者把与环境共同构成文艺生态系统的要素也分为三大类。吴济时认为:“文艺生态系统的运转与生物界的生态系统运转表象是基本相同的。”③ 这个“运转表象”是: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三大功能类群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转换。称“表象”可见作者的谨慎,表明作者意识到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既然说“基本相同”,那么区别只能是无关紧要的枝节。其实,区别是实质性的。这种实质性区别的关键,在我们看来,可以归结到一个字――人。人际关系跟动物与植物、跟动植物与微生物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吴济时在对生物界和文艺界的“残留物”作类同比较时,好像就产生了“不很恰当”的疑虑。要知道,动物“残留下来”的屎溺和腐尸经转化会无迹可求,文艺消费者和分解者“残留”下来的审美经验经传承则会永世长存。接着他论述二者的区别,引证的例子还是“残留物”。这意味着作者取用了同一个证据论证二者的同与不同。到底是“基本相同”还是基本不同?这成了一个怎么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我们以为,仿照生态系统要素分解的方法辨识文艺的功能类别未尝不可,但论述文艺生态系统各功能类群之间的关联互动,一一加以机械类比,则不无胶柱鼓瑟之嫌。文艺生态系统的运转含有远比生物生态学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和诗学等学科的内容。事实上,接下来论述文艺生态系统运转的独特性,作者就不时或许并非自觉地从生物生态学中跳脱出来,更多地从社会―历史层面进入论题,更多地援引古今中外文学的史例,更多地运用诗学的理论方法。文艺生态的独特性,作者论列了三点: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功能类群角色的可转换性。生产与消费相依为命,生产者与消费者唇齿相依,离开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并且有可能在相互作用中实现角色的相互转换。然而,我们发现,作者在跳脱出来的时候并未忘却机械的类比。要知道,作家、艺术家不是植物,文艺受众也不是动物,文艺研究者更不是细菌、真菌一类的微生物,进行机械类比,没有这个必要。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无论怎么看也难以看出它与文艺三大功能类群的关系相同的地方来。就此而言,恐怕连使用类似这样一个词都显得过于牵强。动物取食植物转化为微生物,文艺受众享用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能转化出什么来呢?而作为分解者,文艺研究者分解出来的难道是屎溺和腐尸?

毋庸置疑,文艺生态自有其并非生物生态学可以解释清楚的独特的运行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密尔顿出于像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创作《失乐园》,能动地展现了他的艺术天性,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一个自行歌唱的歌女如同密尔顿,也是非生产劳动者,如果她被剧院老板雇佣歌唱则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的是资本而不是艺术。在康德那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相似的论述。康德在区分艺术品与手工艺品时说,前者是自由的艺术,后者则是雇佣的艺术;因为前者的生产“好像只是游戏”,是一种使自身感到愉悦的工作,后者的生产则是一种为谋生赚钱使自己“困苦而不愉快”的劳动。④ 马克思和康德都认为艺术生产的本质是自由,艺术生产纯粹出于艺术家创造的天性,按照康德的表述,就是艺术生产无目的而带有合目的的性质。他们显然都考虑到了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动机和目的。这种生产过程牵涉到消费,与生产者的动机、产品的效用有关,因而也就牵涉到诗学、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考察这样的生产过程,我们实在看不出生物生态学可以从哪里下手发力。艺术生产别有蹊径,艺术品的消费和分解也应该别是一种情境。这里仅示一例。一部外国名著进入中国,首先须经译者消费和分解,然后译出流通,再经受众消费和研究者分解。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涉及时空或社会―文化语境的转移,不是生物生态学能够解释清楚的。如果有多个译者,出有多种译本,又关系到不同的译者不同的艺术修为和旨趣,多种译本的市场效应也应当有所不同。为什么要翻译这样一部作品,在什么情况下翻译这样一部作品,译本在流通或“文化旅行”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异,原著与译本在来源国与目标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怎样不同的际遇……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比较文学中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接受美学和阐释学肯定要比生物生态学具有更大的效力。

当然,吴济时在论述消费者(接受者)时也有限地运用了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如前所述,接受美学的视角在作者看来是单向的,并不能满足笃信“天人合一”说的作者的理论诉求。接受美学有一个说法,是说一个文艺作品出来并不表明它已经完成,完成它的是接受者,换句话说,一个文艺作品是作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的。接受者无法指使作者怎么写,作者同样无法限定接受者怎么接受。接受者接受文艺作品是主动地参与而非被动地接受,接受者会根据“前理解”“改写”文艺作品,对文艺作品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在文艺作品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艺术嗜好。英国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说,这可印证接受美学这个富有创意的说法。1950年代中国学界讨论人物形象的典型化问题,何其芳提出“共名说”以解答文艺作品的典型人物为什么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也会引起共鸣的难题,他举的例子是阿Q。罗曼・罗兰说他在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阿Q,越南人说在他们那里也可以看到阿Q,这说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限于个别国族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阿Q成了这个世界上所有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现象的人的“共名”。前“异”后“同”,二者之间,从文艺作品接受的角度看,实际上并无差异,都能吻合接受美学的相关命题。

文艺生态与生物生态在运行法则上的不同点,吴济时认为达尔文揭示的生物界“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法则,并不完全适用于文艺领域,文艺的生存竞争,“优胜是常见的,但‘劣’并不一定都被淘汰掉”⑤,自然灾害可以导致某些物种消亡,社会灾难反倒可能促使某些艺术品种进抵更高的艺术境界。当初他讨论当代戏剧的危机及其出路,认为当代戏剧在遭遇生态危机时存活下来的唯一理由是葆有自身的独特性。十多年后他仍持这个看法。他说:“经过反复思考后,我认定任何文艺品种,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独特性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⑥

问题的关键在于,独特性或唯一性固然是任何一个文艺品种安身立命的根基,但绝对不可能是它永盛或永生的根由。湖北原来有很多流传地域有限的地方戏曲品种,现在有幸留存在世上的还有几种?就算有幸留存下来,如天沔花鼓(荆州花鼓)、汉剧和楚剧等,也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政策保护和资金支持。即便如此,这些地方戏种仍然境遇堪忧,再也难现昔日的盛况。湖北地方戏曲的衰落只是全国戏曲衰落的缩影。哪怕是覆盖面遍及全国的京剧,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由此可见,独特性并不足以保证一个文艺品种永盛或永生,一个文艺品种“活着还是死去”、兴还是衰,完全取决于它所赖以生存的变动不居的社会。湖北那些戏曲品种的消失,是城乡结构变动、人员流动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讨论任何一个文艺品种在文艺生态的变化中所面临的危机及其出路,着重点都应该放在追索它在困境中为求取生存的权利而谋新图变之上。重要的不是刻意坚守自身的独特性以获取新生,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自我更新,以“变”来应对文艺生态的变化。

在我们看来,文艺生态学模拟生物生态学就像制造飞机潜艇假手仿生学,文艺生态不是自然生态就像飞机潜艇不是飞鸟大鱼,自有其特殊的运行轨道。借壳生蛋,相似而不相同,只是一种策略而已。一一比对,牵强附会,吃力不讨好不说,还容易模糊我们的视线。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天择”,完全是被动的;文艺的兴废进退则取决于“人择”,完全是主动的。被动的如恐龙无可作为,主动的如文艺却大有可为。就拿源远流长的诗歌来说吧。诗歌从口耳相传到刻写于龟甲青铜,到笔书于竹帛纸张,直到靠互联网传播,其形制“转益多师”、屡经变通而呈现千姿百态。再看小说。小说从最初的“丛残小语”到魏晋志怪,到唐传奇宋话本,到明清说部,直到“五四”以来的白话小说,“文变染乎世情”,“兴”亦“系乎时序”。与小说和诗歌有所不同,戏曲“合歌舞以演故事”(王国维语),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定型经历了一个由分到合的漫长的变化过程。戏曲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决定文艺命运的是顺应时移世易的变通。

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迅猛,极大地改进了人类的交际方式。人类的交际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交际即面对面交际,一类是间接交际即通过媒介交际。间接交际最大的局限在于缺少现场感和交互性,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间接交际的所长正是直接交际的所短,而间接交际的所短正是直接交际的所长。我们认为,克服间接交际的局限,吸收直接交际之长,回到直接交际的现场,无疑是推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交际方式的这种变化证明,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本能的视听欲求所诱发出来的创造力。与人类交际方式的改进相应的,是文艺生态的巨变。上世纪后期,紧随戏剧危机而来的是电影的不景气,紧随“诗歌死了”的惊呼而来的是“文学死了”的哀叹。近年来,且不说报业呈现了怎样的衰相,就连曾经占尽春光的电视也有了日薄西山的暮气,电视开机率直线下滑,“电视将死”的悲观论调充斥于电视业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因于媒介的更新或创新。新媒体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所谓媒介融合,说到底,是旧媒体屈尊向新媒体靠拢,被迫吐故纳新,而不是相反。新媒体强势进入旧媒体世袭的领地,致使长期以旧媒体为载体、一向自视甚高的文艺感到“”受到侵犯,地位下降,有失尊严,面子挂不住,于是发出这死了那死了的悲叹。其实,这是杞人忧天,于事无补。新媒体不但没有葬送文学,反而为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网络文学之所以有别于传统文学,只因为它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新媒体新增的现场感和互动性这两大特长。那些极力捍卫传统文学的权利和尊严的人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如今尚不入主流的网络文学将会有着一个怎样广阔的发展前景。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可以推断,如今网络文学至少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文学。至于网络文学在体裁、题材和语式上令人称奇的翻新,凡是接触过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人,都是不难体验到的。不是穷则思变,这个道理在这里不管用。文学什么时候步入了穷途末路?网络文学不是文学还能是什么?说“文学死了”,是只拿纸载的文学当文学,就没把网络文学放在眼里,充满了歧视的意味,却并不符合事实。事实是文学是不死的精灵,它借助新媒体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总之,动物的生存法则并不能机械地套用到文艺领域。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于文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区别二者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③⑤⑥ 羌檬保骸段囊丈态论――文艺生态学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101、10、10页。

② 佩里等:《西方文明:思想、政治与社会》,霍顿・米弗林公司1989年版,第16页。

④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9页。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3.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通过在科室轮转过程中的跟随名师学习,一方面接受祖国医学“大医精诚”思想的熏陶,一方面注重传承名医的诊疗思辨方法与技能。将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结合起来,实现了名师传承、临床技能全面化与专门化的统一,促进中医教育出好人才,早出人才。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8篇

一、回顾西医学和西药学的发展史

近500年来,西医药学随着化学、光电工业、生物学、计算机和相关学科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16世纪开始从人体解剖学进入器官病理探究,17世纪从发现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生理学探究,18世纪开始实验探究,19世纪开始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探究,20世纪开始基因、分子医药学的探究。西医药学建立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基因图谱和基因工程、研制磺胺类、抗生素类、阿斯匹林等化学分子药物和疫苗、旦白质、DNA、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首先为人类消灭和预防烈性传染病作出革命性贡献,并建立了基因—分子医药学的先进理论。西医学不仅深入探究生命物质的微观世界,而且也广泛探究产生和影响生命物质的宏观世界,即从细胞、基因、分子等体内物质到社会、地球、大宇宙等体外环境,从神经、体液、器官等结构到生理、心理、活动等功能,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传染到流行病学、免疫学、药物学等诊疗,从流行病学、临床学、实验学、化验学、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多学科揭示人类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体征、症状,到为人类医学史上建立了科学的诊断学理论和针对病因病位的治疗学理论。在治疗学方面,除了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之外,还开展了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纳米药械的等多种治疗手段。现在正在探究基因组学、基因图谱、蛋白质图谱,应用基因工程,优化遗传基因,消灭遗传疾病,研制基因一分子可控药物,修复病损基因和消除人体毒害物,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的遗传学、保健学和治疗学作出第二次医学革命大突破。

二、回顾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史

中医药学是在一个国土最大、气温带最广、人口最多、天然药源最丰富、应用天然药物防治疾病经验最丰富的中国,逐渐创立和发展的最优秀传统(人类)医药学。历经数千年,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专业医药人员不断采集、治疗、体验和总结,终于在公元前221-220年秦汉时期就出现了30余种本草书目,记载了各药采收、应用、食禁、配伍、炮制、性味等等内容,到公元1552-1558年由世界四大科学家之一的李时珍编写出200万字的“本草纲目”巨著,收药1892种,绘图1109种,附方11000多首,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大成,对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最近20多年来,中药学发展迅猛,建立药物实验探究,将药物探究提高到分子水平的物质结构及生物活性的探究,编写了一系列“中药系统工程体系”的巨著,总结了前人和当代中药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的成就。也在公元前2世纪秦汉防时期我国就有了中医学首部著作—“内经”,记载了望、闻、问、切四诊,“治末病”的预、确立“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以扁鹊为代表的伟大医学家,总结了以“内经”为代表的诊疗理论。公元141-1746年,先后由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为代表的中医药学家不断继续和创新,分科分病分药越来越专业。另外,针灸学也由战国时期著书“灵枢”,至晋代皇甫谧继著“甲乙经”,以后迅速发展到国内外。古代中医学坚持“天人一体”、“五脏一体”、“形气神一体”的科学整体观念和“全身审机论治”的综合病机诊疗,以及重视“治末病”和“病后调理”的防病保健理论,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即人类医学模式的奠基理论。这是继中草药理论之后中医学科学理论对世界医学科学理论的又一伟大贡献。其中有关阴阳平衡的理论,要求人体营养素需耗均衡、心态平衡、动静平衡、维持食用物和环境清洁卫生的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四大平衡”科学理论。这是中医学对世界人类保健学的伟大贡献。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上,对于产生现代人类死亡主因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摘要: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Ⅱ期糖尿病、重型乙肝、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肾炎等难治病,采用针对多病因多病变的中医中药综合治疗,均优于西医西药的单病因疗效。这是中医学对多病因慢性病的诊疗优势。在诊疗学方面中西药学的主要区别是摘要:

中医学着重探究来自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多病因物质的综合功能和人体被损害系统组织的综合病机,以及为消除这种病机而采用具备多疗效的中药复方及配合生活饮食心理气功针灸等作全身综合治疗——这是中医药学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优势,但也有缺乏针对单病因单病种特效治疗(如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的优势。

西医学着重探究一种致病物质的最小病因物质的结构和人体被损害器官或组织的最小病理物质结构,以及为消除病因和修复病损器官而采用具有单一非凡疗效的西医分子药物治疗或手术等作局部病损组织治疗——这是西医精通生物医学的优势,但也缺乏针对多病因多损害疾病的综合治疗(如上述多病因的慢性病)的优势。

若将人体比作森林,中医西医比作园丁,那么中医就是在天空中守护、西医就是在森林里守护的园丁,一个看得远,一个看得细。若加现代化信息网联系,两者不同岗位的功能就会得到互补。建立中西医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新医学,将是在更大范围内研用中西医现代科技成果,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这也是现代中国医学对世界医学的另一贡献。

以人为本的医药学,需要中西医药学优势互补,实行20世纪50年代由和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方针。实践已经证实,实行中西医结合之后,中医药又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实行开放改革之后,更有利学习和引进西医学的先进科研成果和先进诊疗技术,以及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制药设备,建立了基础实验基地和临床实验基地,编写了中药系列工程体系专著,出版了大量具有中西医药学水平的巨著。近五年来,还创新了不少超过西医西药疗效的新型方药摘要:如摘要:联用“三参化瘀汤”和“拔毒攻坚散”,在治疗93例各期胃癌,治愈率可达34%,应用“胃徵散”方药治疗41例胃癌,5-7年以上生存率可达51%,“健脾化结汤”治疗5例胃癌,治愈率可达20%。有的科研单位研制了糖血宁、压旨康、心欣舒、脑塞安等新型中成药,可治愈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难治病,有的中药厂研制便于携带和服用的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等小型中成药也很受患者欢迎。有了先进的中医中药参加WTO竞争,我们就有机会占领较大的国际市场。

三、我国中医的现有地位和我国中药的现有市场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强了和世界各国交往,中医药在世界地位逐年上升,首先在华人集居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受到欢迎和重视。他们有的在政府部门设立传统医药管理机构,有的开办中医院校,学习中医专业课程,有的将中药作为药品,答应列入医疗保险使用。但在欧美国家尽管中医中药有越来越多的群众需求,但仅当作“补偿疗法”或“辅助疗法”,不被列入医疗保险范畴。

中药和中医的地位是相辅相助的,中医未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之前,中药的销售也是极有限的。2000年我国中药年出口额仅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2%,占世界药物市场0.18%,按金额年出口额仅有几个亿美元,直到2003年才提高到7亿美元,出口中药材约占75%,中成药仅占25%。世界中药市场,90%以上已被日本、韩国、德国等占领,国内市场也被外国占领1/5,因为他们中成药产品符合国际GMP标准。

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策略探索

我国是建立世界传统医药学最先进的国家,也是世界中药材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为何会变成中成药市场最小的国家?随着我国人世后大幅度降低进口“洋中药”关税,国内“洋中药”市场还会继续增大,中成药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摘要:由于西药(即化学合成药)研制成本高、毒付功能大,天然植物药价低、多无毒付功能,所以近几年来欧美各国植物药销售量呈年均8%-15%的增长率递增,现在日、韩和欧美俄各国都在加紧投资探究和开发天然植物药。日本向我国购买廉价中药材,搜集我国中药情报,投入3万多名科技人员,设立12个科研机制,建立200多个中药厂,实施GMP标准,生产像救心丹和柴苓汤这样高效、平安又便用的全球通产品,打入世界各国市场,使日本的中药生产规模、水平和出口数量,均居世界前列!其次是韩国和西德,也像日本一样,大量研制“洋中药”投入国外市场。韩国的高丽参、德国的银杏叶制剂、新加坡的红花油、香港的洋参丸、美国的仙妮蕾德等等外国洋中药产品,年均进口额均超过我国中成药出口额!使我国中医药面临全方位挑战。我国目前科研机构170余所,符合GMP标准的工厂车间仅有100多个,中成药产业人员仅有20多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仅占2万多人,投入高科技产品的科研资金严重不足,符合国际GMP标准的优质产品极少,包装又差,加上医古文和中医药术语缺乏规范译法,这些不利因素均会削弱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中医中药如何走向世界?笔者认为除了依靠增进政府间合作、国际间学术交流、在国外创办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院、广泛宣传介绍中医药优点,提高中医药在国外知名度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包括科研、教学、临床、栽培中药、研制中成药均要实现现代化,非凡是中药材栽培和生产,均要按GAP标准,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策略有摘要:

(一)建立现代化中医学。我们按照“天人一体”、“五脏一体”、“形气神一体”和“阴阳平衡”理论建立的古代中医学理论,基本上已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论。西医学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理论,还只能划在生物医学理论小圈内,但它在这个小圈内,依靠先进的化学、光电学、机械学、计算机学等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已对人体细胞里面的生命物质和损害人体组织的各种病因物质,以及消除这些病因的特效药物,都进行了深层次的全面探究。在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中医学是远远落后于西医学的,在利用中药研制分子特效药物方面,中医药几乎空白。故此,要实现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首先要认真学习和弥补这方面不足,学习和应用西医药学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其次还要不断继续发展中医药学独特又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才能创立起更先进的现代中医学理论。例如既用西医学病毒病因及其损害部位诊断感冒、肝炎的疾病,又用中医学寒热、阴黄、阳黄等证候,区别病机,更有利于治疗。

还有对早期无症状的肿瘤和许多慢性疾病,由于采用中医师手目口耳四诊感觉不到,应采用西医先进仪器检测,或借助循证医学诊断,或计算机仿真诊断更能避免医生主观差错。中医术语要尽量改为清楚、易懂,能和西医术语统一的尽量统一,不能统一的要保留。如中医取名功能系统的“肾”,就不能和西医器官组织的“肾”等同。还有中医理论,一定要用牵强数字,如“阴阳”加五行、“脏”加五、“腑”加六等等,使本来科学的辩证唯物论变成形而上学的机械论,限制全面客观地反映物质运动规律,应尽量摈弃。中医不以一种病因和体内一种病损物质的结构诊断疾病,而以系统功能、全身病机诊断疾病,故此,应将“辩证论治”改为“审机论治”更科学。只有以“审机论治”定义,才能代表和阐明中医学的诊疗本质,才能将以“病机”(人体反映疾病本质的病理机能状态)诊疗疾病的中医和以“病因”(导致疾病的物质)诊疗疾病的西医,清楚地区别开来。“审机论治”和“天人一体”、“形气神一体”的人类医学模式相适应。现代人类医学模式是中医学特有的首创的整体观念的医学模式。中医药现代化,不仅需要保持和发展自己先进的科学理论学说,而且还需要吸收借鉴西医药微观实验科学的成果和先进技术,应用国际通行的术语、规则和方式,才能保持自己特优,融入世界共同市场。

(二)建立现代化中药学。在中药学方面,不仅要重视对单味中药的探究,更要重视对中药复方的探究,因为中药复方是集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精华和武器,是治疗多病因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最有效方药,也是我们参和WTO竞争的主要产品,所以我们要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复方进行多指标、多学科的综合探究。既要根据前辈医药学家从临床上对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所作的功效、性能、归经、配伍、用量、毒性、禁忌等记载,又要再通过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的手段,验证复方和单味药的药理或其中某种化学成分的药理,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单味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提高中药配方质量。中药寒、热、温、凉之性,究竟是由哪些化合物产生?活血化瘀类中药,含有哪些共同化学成分?寻找出和中药功效、性味相对应的化学成分,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建立现代中药学。

(三)研制高效、平安、稳定、可控、便用、低成本、符合GMP国际标准的优质中成药。只有创立达到或超过现代医药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中医药理论,才能快速推进中医药理论步入21世纪的世界大门;只有研制超过现代西药和传统中药疗效水平的中成药产品,才能快速占领21世纪的世界中药市场。该如何研制超过现代西药和传统中药疗效的新型中成药产品?笔者认为可利用以下捷径和办法摘要:

1、要了解和把握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具有以下十种药理特性,避免研制新药走弯路摘要:(1)单味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多种药效功能。如人参皂甙Rg1对中枢神经起兴奋功能,人参皂甙Rb1起镇静功能,人参三醇型皂甙会增强心肌收缩功能,二醇型皂甙起扩张血管功能。(2)单味中药有双向调节功能。例如当机体处于低压休克时,人参起升压抗休克功能,当机体处于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时,人参又起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功能。还有灵芝、赤芍、穿心莲、大黄、山茱萸、五加皮等均会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功能。(3)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会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不同而不同。(4)单味中药药效不一定会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即量效关系不呈1+1=2的线性关系。如人参用小剂量会起兴奋功能,剂量过大,反起抑制功能。(5)传统中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反复验证而保留下来的医药结合成果,所以,要探究和创新传统中药复方,是不能脱离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6)中药复方的药效不一定是复方中每味中药的药效相加,或是复方中有效成分的药效相加,即中药复方量效关系也不呈线性关系。例如单复方,是按照中医学理论和方剂学理论(按君臣佐使配伍和证法方药原则)组方遣药用人参或单用知母,各有明显降糖功能,若联用二药时,反而降低降糖效果,且人参用量比例越大,降糖功能越弱。(7)复方在煎煮、制备或口服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影响了药效或毒付功能。(8)复方中多种单味中药之间或多种有效成分之间,会起协同或拮抗功能,使复方增效减毒,或减效增毒。因此,在复方中要作选药配伍及影响溶出率的实验,以达增效减毒目的。如四君子汤,每一味中药对胃癌抑制功能较弱,但将二味、三味、四味相加一起的时候,将逐渐增强抑癌效果。四君子汤起益气健脾功能,若和起补血功能的四物汤联用,就会加强四物汤的补血功能。如在四逆汤中起强心功能的只有附子中的消旋去甲乌头碱,但单用附子时,既不明显也不持久,若加入无强心功能的甘草、干姜之后,不仅使强心增强、持久,而且避免单味附子所产生的异位心律失常,使毒性下降四分之三,这是由于甘草和附子同煎,使附子中的乌头碱溶出率减少22%。又如在三拗汤中,经过实验探究,起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功能的仅有麻黄中的麻黄碱、杏仁中的苦杏仁甙、甘草中的甘草皂甙等三种化学成分,但用三成分代替三味中药,其疗效就不持久,且又有耐药性。又如在参附注射液中,加入行气的青皮之后,就会加强回阳救逆的功能。(9)复方药效往往和方中单味药剂量配比有关。如在四君子汤中,当炙甘草用量超过全方总量1/3时,抑癌功能明显降低。如在白虎汤加人参汤的方剂中,知母和人参剂量为5摘要:3时有降糖功能,达到5摘要:9时,便丧失了降糖功能。如在四逆汤中,干姜和甘草用量宜小,附子用量宜大。如在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120g治疗组缺血性中风有效率可达100%,黄芪用30g治疗组有效率仅达84.6%。又如笔者在抢救重型肝炎时,根据患者病机拟方选药,并按当时主害病因和主导病机以及“君臣佐使”原则确定各药量比,选择大黄、茵陈、虎杖、黄芩、车前草或白茅根、丹参、赤芍、黄芪、西洋参或生晒参、白术、茯苓或猪苓、甘草、陈皮、厚扑、枳实、败酱草等药,自拟健脾利胆解毒汤,将其中大黄加至30-50g,茵陈加至60-80g,黄芪加至30-80g,再配合西医全身营养和保肝支持疗法,并随症加减中药。在笔者从医30多年期间,曾用此方经治7例阳黄重型肝炎均获临床治愈,每一例治愈均和选择主药、把握主药用量和辅药合理量比有关。(10)复方中成药或汤剂,在经过人体胃肠道吸收、代谢、排泄过程,往往有部分药物或有效成分,会跟人体生物因素(细胞因子、消化液、酶、激素等)起相互功能而引起药效变化,或产生新物质,因此,对于中药复方,还要进行体内动力学实验探究。

2、要学习和应用方剂学理论,主要是学习和应用“君臣佐使”配方和“证法方药”选药的理论,提高选药组方水平。

3、学习和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和“审机施治”的理论,提高针对标本兼治的医药知识水平。

4、使用前辈经过几千年临床应用筛选的19000余种单味中药,非凡是要学习和应用有分子结构鉴定和药理记载的400多种常用中药,作为提取药用有效成分的最便捷最丰富的药源。

5、使用前辈经过几千年临床反复验证和更正的60000多种复方,非凡是几百种疗效较好的常用复方,作为筛选单味药物配伍组方的最便捷最丰富的药典。

6、依靠化学实验、药理实验、临床实验(包括体内外实验、药效学实验、药动学实验、毒理学实验)等多种相辅相成的对应实验,提高药物探究项目和质量。

7、要根据国内外市场情况,立项研制有竞争力的独特产品,并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购置省时、节能、高效的先进设备,生产符合GMP标准的中成药产品。

8、要充分应用现代先进的分离提纯技术、微芯生物开发平台、基因图谱、蛋白质图谱、高通量药物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等先进技术帮助,研制疗效更高、毒性更小、成本更低、可控又便用的基因一分子特效药物。选择低成本又无毒性的中药材,研制可修复病损基因,可消除体内有害物质的新药,这是21世纪中医药的创新方向。

我们所继续和创新的中医药学理论,正是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理论,她如同永亮不灭的灯塔,照亮中医药继续发展的道路!我们所致力研制的中成药,正是治疗多病因慢性病的特效良药,她如同德高技精的名医,到处深受患者欢迎!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章太炎;语言文化观;身份确认;亚洲同盟;大日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 I2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2―0082―07

Abstract:Zhang Taiyan has his own original idea as to the oriental languages . He relates language to the fate of its nation, regarding that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root of a nation but also its nation’s cultural identity. Therefore, language is the link that unifies Asian nations to resist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Zhang Taiyan’s understanding on the oriental language,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his oriental language and culture outlook, has a failry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Japanes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ur study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Zhang Taiyan’s oriental language and culture outlook and Japan is considerably crucial and meaningful to realiz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n Zhang’s thought, and the complex configuration of oriental world at the time.

Key words:Zhang Taiyan;language and culture outlook;authentication; Asian alliance;Japanese imperialism

一 东方语言文字与“身份确认”

章太炎认为语言文字是一国的精神根基,“语言文字亡,而性情节族灭,九服崩离,长为臧获”[1](P61)。由此,章太炎将语言的存废上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语言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紧密联系一国人民文化认同和民族心理同构的纽带,语言亡则国家亡,种族灭。章太炎为强调语言文化在民族存亡中的重要意义,他以东方民族――印度亡国的教训加以说明。章太炎表达了对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推崇和仰慕,并以印度文字为参照,对中国的文字发音、起源等进行考证,他认为语言的产生是“不冯虚起”,而且“诸言语皆有根”,“皆以音为表者也”,并且“以印度胜论之说仪之,故物名必有由起。”而“其在人类亦然,异种殊族,为之特立异名。如北方称狄,南方称蛮、称闽,其名皆特异”,[2](P31-32)他实际是指出因种族或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事物名称的不同。他还就中国、印度语言的发音特点和字型变化给出自己的理解:“中国以外,匈奴、西域、印度诸过国,虑无不有麻部者。声气凑微,发如机括,虽古之中何以外是?”“余观印度十二声势,音阿可反,此径直音也;阿音阿个反,此引音也……中国上世无引音,发声易直,固曰放郑声。”由此看得出,印度语言文化的博大丰富及章太炎对悠久的印度语言文化的熟悉程度,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辉煌历史文化的东方民族,却正遭受异族铁蹄的践踏,语言历史文化消亡殆尽,“梵文废阁,未逾千祀,随俗学人,多莫能晓。所以古史荒味,都邑殊风。”[2](P8)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指出,印度因本土语言文字受到英殖民者的抑制,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力受到极大影响,“印度政府转入英人之手的后果,英帝国使英语而非波斯语成为帝国行政的官方语言,并且给西方文学以优于波斯语和梵语文学的地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媒介,这个政策对印度文化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彼得大帝的西方化政策对俄罗斯文化史所发生的影响一样”[3](P194)。另一国粹派人士黄节也关注到,英俄灭印度裂波兰,亦“皆先变乱其言语文学,而后其种族乃凌迟衰微”,结果是“学亡则国亡,国亡则亡族”[4]。此期中国士人对异族入侵的手段似乎形成一致认识,“外人之灭我国也,必并灭其宗教、灭其语言、灭其文字”。

章太炎撰写鸿著,对印度沦为英殖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用意在于“且以印度情状比之中国”[5](P363),望国人引以为戒,避免重蹈邻国印度之旧辙。印度与中国同为东方民族,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章太炎对印度文明也特别推崇和仰慕,而印度语言文化的悲惨现状让其受到极大刺激,这也让其对汉语言文字所面临的危险境地,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20世纪初,吴稚晖等人提出废除汉语,采用世界语的主张,欧西文字与此期国内大肆流行的日语一并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存亡提出了挑战。基于对印度语言文化的悲惨现状和本国语言境况的认识,章太炎的汉语存亡危机感愈发强烈,文化自觉意识和身份意识骤然倍增。他急于从本国文化传统中找到确认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标识,建构一种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因为“身份确认对任何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内在的、无意识的行为要求。个人努力设法确认身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努力设法维持、保护和巩固身份以维护和加强这种心理安全感,后者对于个性稳定与心灵健康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P332)章太炎确认,语言文字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身份”,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形成“文化认同”的纽带。章太炎撰写《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规新世纪》等文,斥责部分中国人士鼓噪用外国新语(世界语)取代汉文的主张。他大骂这些人“彼欲以万国新语剿绝国文者……挟其功利之心,歆羡纷华,每怀靡及,恨轩辕厉山为黄人,令已一朝堕藩溷,不得蜕化为大秦皙白文明之族。其欲以中国为远西藩地者久,则欲绝其文字,杜其语言,令历史不燔烧而自断灭,斯民无感怀邦国之心。”[1](P50)指出这种以外来语取代汉语的急功近利的主张无异于自毁长城,无疑会削弱人民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削弱民族凝聚力,阻碍一国一族的历史文化传承。章太炎从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发音、字的构造等方面入手,坚决反对用万国新语取代汉语,他在《自述学术次第》中明确指出:“不可贸然变革”,“身以己为典型,而不能取之域外。”[7](P647)他嘲讽“万国新语”只不过是“欧洲新语”罢了。[8](P8-9)亨廷顿指出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他们认同部落、种族集团、宗教社团、民族,以及在最广泛的层次上认同文明”[9](P4-6)。章太炎面对以万国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文化的汹涌进攻,他意识到以语言文字作为确认“文化身份”、建立“文化认同”的工具,对于保护东方民族文化传统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本质上,章太炎认为语言文字代表着一种文明的秉性,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他看重的其实是语言背后的“国性”,“从根本上说,章太炎是以文化,而不是以血统来定位中华民族的”[10](P147)。

当然,仔细分析此期章太炎辨种姓、亲日本、远西方的思想,除了与此期的大亚洲主义有关,还与此期的“黄祸论”息息相关。19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知识界形成了亚洲人=黄种人的共识。严复虽有赴英留学的经历,但他持黄种人=亚洲、白种人=欧洲的观点[28](P86-87)。梁启超1897年6月写道:“彼夫印度之不昌,限于种也。凡黑色、红色、棕色之种人,其血管中之微生物,与其脑之角度,皆视白人相去悬殊。惟黄之与白,殆不甚远。故白人所能之事,黄人无不能者。日本之规肖西法,其明效也。日本之种,本出于我国。”[29](P13)章太炎认为“天地以五大洲别生分类……故自唐尧以来,以里海乌拉岭为戎索,以绝亚、欧,以区黄人、白人。”[24](P5)张之洞在1898年的《劝学篇》中说“西人分五大洲之民为五种”,而亚洲人“同为黄种,皆三皇五帝声教所及,神明胄裔种族之所分。”[30](P37-38)但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对黄白人种论的理解和接受,均与日本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早在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在他们的通信中鼓噪所谓的“黄祸”(德文为GelbeGefahr)。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则激化了西方人的黄祸恐惧心理。1904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旧金山的报纸中,表达了对“日本人的组织和统治能力”与“庞大的中国人口之巨大劳动力”结合的巨大恐惧[31](P163)。1905年,日本在对俄战争中获胜,令西方人更为恐惧黄种人的势力。德皇威廉二世大肆散播黄祸论;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大白色舰队”(the Great White Fleet)巡航世界炫耀势力,并进驻远东地区保持警戒状态。而日本岛内,近卫笃O发表世界范围内爆发种族战争的猜测言论,呼吁日本联合同种人,加强中国问题研究,为黄、白人种的最终决战,未雨绸缪[32](P113)。梁启超很快就对此做出回应,他在《清议报》的首刊上提出:“自此以往,百年之中,实黄种与白种人玄黄血战之时也。然则吾之所愿望者,又岂惟平满汉之界而已,直当凡我黄种人之界而悉平之……以与白种人相驰驱于九万里周径之战场,是则二十世纪之所当有事也。”[33](P83)甚至唐才常也认为“今则VV欧种与亚种争之势”[34](P468)。另外,日本岛内流行的“中国人种西来说”对章太炎的黄种人等同亚洲人的意识,起到了极大影响。法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中国的黄帝起源两河流域的君主尼克亨特(Nakhunte),他后来率领巴克(Bak)部族人经昆仑山,东迁至中土而安居下来,“巴克”即“百姓”之意,为汉民族之前身。此一说法为章太炎、梁启超等中国知识分子广为接受。一定程度上,日本岛内传播的拉克伯里学说为章太炎种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坚实了他对黄种人=亚洲、白种人=欧洲的认识。总之,世界政治格局令在日的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士,民族意识高涨,同时也诱发了他们亚洲人等同黄种人,应共同抵抗西方白种人入侵的观念。梁启超说:“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35](P12)“日本之异国,我犹以同种同文之故,引而亲之”。[36](P36)章太炎说:“夫自民族言之,则满、日皆为黄种,而日为同族满非同族”。[37](P98)在章太炎和梁启超看来,相对欧美诸民族而言,亚洲各族都是黄种,是一个大民族,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白种人的入侵。虽然,章太炎的亚洲同盟观有中国中心主义的特点,但在联合东方民族抵制西方文化入侵,维护东方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这一点上是有着可取之处的。

综上,章太炎以东方语言文字为纽带建立亚洲同盟对抗西方文化的思想与其种族之辨密切相关,而这种黄、白种人的观念和以亚抗欧的思想又与日本此期国内思想及章太炎的大亚洲主义有着莫大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章太炎的种族观念、现实政治局势尤其是欧洲语言入侵的直接刺激促使章太炎在文化范围内选择优秀的东方语言文字作为与之对抗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同时,我们仔细分析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可以发现,章太炎以语言文化为核心建立亚洲同盟虽是为了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意志的现实需要,但从根本上而言,他是反对全面否定主体性文化本身,而主张在主体交互性的基础上,重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关系。

三 东方语言文化观与“大日本主义”

近代中国人在走近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与非西方国家日本的接触成为他们重新认识西方、反省“自我中心”的世界观念的一个重要契机。一定意义上,日本是近代化初期中国人观测西方的最重要窗口。日本还是中国人观察世界、评价西方、把握自己国家的一面镜子。中国人正是通过认识日本进而认识西方,明白了“亚洲”和“世界”的概念,并进而有了关于世界的总体认识。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也是在其与近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密切接触后,逐渐形成的。

近代日本人接触西方后,逐步形成日本人特有的“世界观念”,并先行于同期中国人形成西洋・日本・中国的思维模式。这种特有观念推动了日本近代化国家进程,也刺激了“大日本主义”意识的日趋高涨,日本人逐步形成强调“世界”之中的“日本”这一思维形态。甲午战争中,日本倾尽国力战胜老大中国,日本人的民族意识膨胀到极点。日本人在战胜中国后,内心深处滋生出日本对中国的优越性,进而狂妄自大,自负到梦想一统亚洲,萌生将亚洲从西方白种人手中解救出来的“豪情壮志”。在这种民族心态下,蔑视中国、轻视中国文化的言辞在日本岛内风行开来。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就指出此期(甲午战争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五十年间)日本人,“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或文化上都轻视中国,并侮辱中国人为‘清国奴’(chankoro)”[38](P11)。幸德秋水曾记述道:“在对华战争时,日本人的爱国主义空前极端地发展起来。他们藐视中国人,骂中国人软弱无能,还痛恨中国人,而且这些不只是用言辞来表达;从白发老人直到幼童都对这四亿人满怀着血腥的敌意。”[39](P348)“大日本主义”意识在日本岛内的兴盛可见一斑,日本人进而出现蔑视亚洲国家或抬高欧洲的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发展到极端,就为后来日本岛内甚嚣尘上的“亚细亚一体论”和“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甲午战争前,日本羽翼未丰,对清政府实力尚存忌惮,不敢贸然与华发动正面冲突,以曾根俊虎为代表的日本人士提出“亚细亚连带论”和“兴亚论”,表面上支持中国抗击西方列强,实际上是妄图独自控制中国。甲午海战后,日本人的“大日本主义”意识达到顶峰,但尽管如此,日本仍没有独占中国的实力,陆羯南等人炮制“支那保全论”和“亚洲一体论”,掩人耳目,真实意图在与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上述“亚细亚连带论”、“亚细亚一体论”等理论极具欺骗性,蒙蔽了一部分中国人士,让他们对日本产生幻想,误以为日本亲善中国,轻信日本会支援中国,亚洲一体,共同对抗西方列强。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就与此期日本岛内的“亚细亚一体论”、“亚细亚提携论”密切相关。这从《论亚洲宜自为唇齿》(1897)、《上李鸿章书》(1898)等文中,可窥见一斑。章太炎认为日本与中国属“同种”,且在地理上有相依相偎之关系,互为依靠,“中依东,东亦依东,冀支那之强,引为唇齿,则远可以敌泰西,进可以拒俄罗斯,而太平洋澹矣。”这样一来,“庶黄人有援,而亚洲可以无踬”。[24](P5-6)章太炎从亚洲人=黄种人的人种论认识出发,表现出“亲日拒俄”的思想,此思想似乎与日本黑龙会的早期目标达成了一致。日本黑龙会的“趣意书”这样写道:“展望东亚大局及帝国天职,为阻止西洋势力东渐,当务之急是对俄一战,将其从东亚击退,然后创建以满洲、蒙古和西伯利亚为一体的大陆经营的基础。”[40](P245)章太炎亲近或者认同日本早期右翼团体、侵略扩张急先锋黑龙会的思想。这从章太炎与黑龙会人士的密切交往,可以得到证实。章太炎还对日本文化给予极高评价,“在亚细亚者,礼义冠带之族,厥西曰震旦,东曰日本,佗不得箸录。”[23](P65)他对日本国民素质和社会新气象,予以肯定和公允评价,“日本维新以后,以新道德与旧道德相参,其奉法守节,胜于往古。”[23](P155)鉴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欣欣向荣之势及心理上“同种”的亲和感,章太炎也由此相信东方民族会和日本一样,经过改革后走向强大。他对以日本为首的东方民族共同抵抗西方,充满了积极乐观的调子。章太炎早期的日本观,是非常模糊或者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章太炎虽然从种族和语言文化角度出发对日本保持了较信任的态度,但其在建立亚洲同盟会时,并没有邀约日本加入。其中就与政治上的“大日本主义”发展使日本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对中国的傲慢和蔑视态度有关。尤其是日本在研究汉学上的轻蔑态度为对中国语言文化有着高度自信和积极提倡国粹的章太炎所不能接受。“大日本主义”的这种政治心理投射在学术上,就是一部分日本汉学者在西学“哺育”下滋生学术上的自负和傲慢心理,以及在研究中国学问上的“舍我其谁”的心理优势。日本大正时期是中国传统汉学向现代中国学转型的重要时期。日本汉学者吸纳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理念后,自信心日益高涨。他们摒弃传统以汉学为尊的思想,摆脱往昔盲目崇拜的心理,传统儒家汉学不再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学术研究对象。因此,日本此期学者得以“轻装上阵”,放手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展开研究和批判,明治至大正时期,日本学界批判传统汉学缺乏科学精神和否定传统汉学的声音,不绝于耳。如日本史学家桑原骘藏受近代西学影响后,抨击中国传统学者治学缺乏科学意识。他在《观第一卷第一号之发刊宣言》中说,中国清代考证学者所做实事求是之学问,表面精致,实内容空疏,观点不充分,论证不完善,少比较研究意识,弊端甚多,新一代中国青壮年学者对上述缺陷,亦深表认同。[41](P130)日本史学家白鸟库吉依靠西方科学史学方法审视中国上古史,提出了震惊日本汉学界的“尧舜禹抹杀论”。日本学者在与西学“接轨”后,颠覆以往的以汉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敢于对传统汉学思想发起挑战。那珂通世认为传统的中国史资料,如《元史》等,缺乏可信度,像《十八史略》等汉文典籍应该被抛弃,而且,他在《支那通史》撰写中积极引入西方的汉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在叙述中国通史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包括蒙古、突厥、女真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内容。这较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无疑是跨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打破了传统儒家史学观,开创了新的中国史研究范式。这对后来的日本中国史研究家而言,具有示范引领性作用。而稍后的桑原骘藏的《中等东洋史》,讲述的内容就不仅包括中国还涉及到印度、中亚的历史部分,将传统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东洋”的范畴。正是这种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以及西方史学观念的强烈影响和刺激,日本史学家将中国史的研究上升到“东洋史”的高度,中国史只是整个东洋史研究的一部分,从而使得中国在整个“东洋史”研究体系中的地位陡降。[42]

概言之,日本汉学人士伴随着“西化”的进程,他们“产生出来的另外一种趋势,是在许多日本汉学家的心底也渐渐生出一种对抗的乃至于压倒的意识,正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心理。”[43](P106)而从此心理出发,“日本人做学问的方法都尽显不与中国人的一样,有意无意间有一种高于中国人的优越感”[44](P97)。诚如王晴佳教授所言:“毋庸讳言,西方‘汉学’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产物”。[45](P80)此期日本中国学家的中国学研究,也很难排除这种内心深处的隐因从中作祟。日本中国学家研究中国学的背后,日本人这种重建亚洲新秩序对抗西方列强的心理,甚少为人提及,但却值得我们关注。谙熟日本文化的周作人就指出此期日本学术转型的真实背景,一方面确有出于学术和求知的目的,但另一方面的原因,“可以说为实用的,而其实用又是拓殖的准备。”[46](P1-2)戴燕女士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发生在甲午战争前后的这样一种学术方向的转移,当然有它十分现实的背景。对于国力迅速增强的日本来讲,重建亚洲新秩序以对抗西方列强,包括走所谓‘日支提携’的路线,已成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这种形势之下,对中国的现状及其历史,都需要在更广阔的亚洲视野甚或世界格局下面重做研判。”[43](P105)

随着章太炎居日时间的长久,以及《民报》被查封,日本政界和思想界人士对中国不怀好意及其狼子野心,让章太炎对日本人的真实嘴脸有了清醒认识,他对日本的认识也逐渐变得理性起来。日本中国学界对中国文化的极端傲慢和蔑视的心理,使得他很难认同日本汉学家的中国语言文化研究并给与积极评价。“日本几个老汉学家,做来的文字,总有几句不通,何况这位儿岛学士。”[47](P31)“日本人自己的佛学,并不能比中国人深,那种华严教、天台教的话,不过把中国人旧疏敷衍成篇。”“日本人对着欧洲的学说,还不敢任意武断。对着中国的学说,只是乱说乱造,或者徐福东来,带了许多燕、齐怪迂之上,这个遗传性,至今还在?”[23](P355)不难看出,章太炎对此期日本的汉学研究是不屑一顾的,颇为看轻。他对中华文明有着高度的自信,充满了主体自身的文化优越感。这也是他在倡导以东方语言文字为纽带,团结亚洲各国建立同盟对抗西方的活动中,没有提及或邀约日本加入的重要原因所在。所以,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一方面与其自身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和此期日本岛内“大日本主义”民族情绪日趋高涨相关,另一方面,也正是“大日本主义”心态在汉学研究上的傲慢体现,使得章太炎后期没有在语言文化层面上认同日本,而是保持了轻视的态度。

总之,章太炎东方语言文化观的形成和建立,以及以语言为纽带工具,团结亚洲国家抵抗西方的思想,近代日本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章太炎.规新世纪[N].民报,1908-10-10(24).

[2] 章太炎.语言缘起说[A].傅杰编校.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 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 黄节.国粹学报叙[N].国粹学报,1905-02-23(01).

[5] 章太炎.印度独立方法[A].章太炎全集(4)[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 乐黛云.文化传递与文化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A].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 章太炎.新世纪[N].民报,1910-01-22(117).

[9]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国家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0]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英]Martin Bernal.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M].刘静贞译.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

[12]汪荣祖.康章合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3]章太炎.正名杂义[A].徐复.书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4]章太炎.汉字统一会之荒陋[N].黄季陆主编.民报(第六册),1983.

[1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C].北京:中华书局,1989.

[16]王代功.清王湘绮先生]运年谱[A].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六辑)[C].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17]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N].国粹学报,1907-03-04(26).

[18]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9]汤志均.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傅钝根.虾夷字[A].南社丛刻(第一卷)[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

[21]朱维铮.马相伯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3]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4]汤志均.章太炎政论选集(上)[C].北京:中华书局,1977.

[25]章太炎.论黄种之将来[A].五洲时事汇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缩微资料复制中心,2006.

[26][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大的影响[M].姚小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

[27]马勇.章太炎书信集[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8]严复.保种余义[A].严复集(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C].北京:中华书局,1989.

[30]张之洞.劝学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1]Richard Hofstadter .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1860-1915[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45.

[32]Marius Jasen, “KonoeAtsumaro”, in Akira Iriye,ed.The Chinese and the Japanese: 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M].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33]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C].北京:中华书局,1989.

[34]唐才常.各国种类考自叙[A].觉颠冥斋内言[M].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3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6)[C].北京:中华书局,1989.

[36]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5)[C].北京:中华书局,1989.

[37]章太炎.正仇满论[A].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1)[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38][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原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3.

[39]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0]黑龙会俱乐部.国士内田良平传[M].东京:东京原书房,1967.

[41][日]桑原骘藏.读陈垣氏之元西域人华化考[A].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2]肖百容.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3,(10:162-181.

[43]戴燕.乡关何处[J].读书,2005,(7):105-106.

[44][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M].钱婉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45]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J].历史研究,1993,(6):80.

[46]周作人.日本期刊三十八种中东方学论文篇目附引得序[A].于式玉编.引得特刊之六[M].北京: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1933.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儒释道;融合;后现代;思潮;佛教;道教;儒教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120-08

本论题并非西方霸权话语的挪用或引申,而是民族文化自洽性和合法性的求证。也并非西方话语霸权挤压下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变异或自恋,而是世界文化多元化中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与普遍性融合的寻找与思绎。如此方能摆脱西方话语霸权,争取民族文化的话语权力。我们不必忌讳后现代性叙事在中国的传播;不必忧虑发掘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资源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以至于把它视为对后现代性理念碎片的简单攀附;不必回避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的自我认同途径以至于把它视为寻求自身存在合法性的“思想大逃亡”, 甚至也不必拒绝后现代性在某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叙事范型和叙事策略。

之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近代以来在中西方文化的冲撞、抗衡、对话、融会的过程中, 无论因对“西方宰制”或“后殖民”的担忧还是因对“西方化”、“美国化”的可能危险的警觉都形成了深自锢闭的思维定势,而让民族主义成为抗拒西方文化的情结。而不是在平等对话中达到视域融合、臻至优势互补。

具体到儒释道三教融合研究,笔者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的论著上截至2013年10月2日的研究文献(论文、论著),以后现代视域探讨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献竟无一可得。

后现代思潮揭橥于西方,但是后现代思想却早已丰富、深刻和多维度地蕴藏于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正因为如此,西方后现代大师皆坦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塑自身后现代思想的重大影响。过程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军人物柯布(John B. Cobb, Jr.)认为“在根蒂深处,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而且主张 “中国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根基的儒、道、释所倡导的天地人和、阴阳互动的价值观念,不仅是生态运动的哲学基础, 也应成为未来后现代世界的支柱性价值观念”。同时希望中国借助自己得天独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一条新路,即“后现代化”之路或者说“生态文明之路”, 并坚持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1〕

而世界著名过程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卫・雷・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 )则认为:“怀特海后现代哲学,通过与传统中国价值的结合,能够为致力于提高全球化民主的中国人提供一个把其传统价值与现代和后现代思维模式联系在一起的框架。”〔2〕

一、儒释道反对实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共同本体论特征奠定了儒释道三者之间乃至儒释道与其他宗教、文明融合的本体论前提 西方的实体思维方式认为整个世界皆由实体构成,“实体”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还是作为最高实体的上具有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的属性。进而认为存在优于生成;独立性优于相关性;事物优于过程。于是存在的相关性和动态性受到忽视、压制和排挤。“所谓实体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为了生存,它除了自己,一无所求。’所谓实体思维,就是强调世间存在着独立不依的,永恒不变的终极实在。这种‘独立不依的,永恒不变的终极实在’就是‘实体’。” 〔3〕 而对这种独立不变的实体的追寻又必然进一步导致对存在的本质、同一、普遍、永恒、抽象的渴望、设定和推崇,对现象、差异、个别、变化、具体的敌视、否定和贬抑。由此走向了实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实体主义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思维模式。所谓实体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以世界的二重化为前提,以追求万物根底为宗旨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把经验世界与本体世界对立起来,即主客二元化,把现象与本质对立起来,即‘虚’‘实’二元化;然后认为变动不居的经验世界只是一种现象,是虚假世界;绝对不变的本体世界是本质,是真实世界。”〔4〕

怀特海的机体哲学认为:整个宇宙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到电子、原子、分子都是由层级不同的基本机体和复杂机体构成。机体是连续不断的、整体联系的和进化发展的具体的实在;机体具有一定形式的价值性和目的性,机体在持续不断创造性活动中吸纳环境或其他机体中有利因素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生生不息的演化。机体就是现实实有。

因此机体哲学在本体论上认为构成现实实有的基本单位不是物质实体或原初物质而是过程和关系。因为活动构成机体的根本特征,而活动又必然呈现为过程。“一个现实实有是如何生成的,这决定了该现实实有是什么;因此,对一个现实实有的两种描述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它的‘存在’(Being)是由它的‘生成’(becoming)构成的。这便是‘过程原理’。” 〔5〕 同时机体内在实在性和相互性(包括机体之间和机体内部)不可分离。 从根本上说,是关系构成了实体。

这就是怀特海以“机体”“过程”和“事件”“现实实有”取代西方传统的“实体”“广延”的意指所在。

怀特海认为现实实有作为机体的存在通过“摄入”和“连结”实现既保持自身的本色又与其它有机体融合。“一个现实实有的实质仅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它是一个摄入物。”〔6〕 “每一事件都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该事件将其他事件的状态摄入其自身统一体的模式;另一种是其他事件将该事件的状态分别摄入本身统一体中去的模式。”〔7〕现实实有内部和它们之间能够互相包涵、融合就是因为它们的互相摄入。

如果我们以怀特海后现代机体哲学的视域阐释儒释道融合的本体论上的内在机理可能会获得与以往不同的视界。在此视阈下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视为与 “社会机体”、“自然机体” 、“人工机体”等同时并存的复杂的精神机体,将儒释道视为此机体下的基本精神机体。 将儒释道三者、它们各自内部各流派乃至各流派中不同思想家视为更为基本的精神机体。

儒家的“天”是机体,不是实体。天如果是实体又如何与人合一?儒家的天或天理、天道、天命都是功能性、活动性的机体。如此才能具有不断创生演化、生生不息的功能,《周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8〕 《论语・阳货》: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9〕 这种活动性、过程性、功能性、创生性的天,可以作多维度的解读。它既可以是主宰之天,也可以是自然之天,又可以是义理之天。同时这种天既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之天,也不是纯道德的义理之天,更不是纯人格化的主宰之天。它具有自然之天的客观性,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也有义理之天的道德性,具有推动宇宙趋向至善的力量;同时也有主宰之天的主体性。这也许就是引起儒家之天诸多歧义的原因和儒家宗教性纷争的根源。实体性思维方式使儒家功能性、过程性、创生性的机体之“天”按照不同的“性质”割裂成为不同的界限分明、功能特定的诸天。主宰性就不能义理性,义理性就不能是自然客观性。正如一个人作为机体存在的现实实有,可以也必须从生理、心理、精神、家庭、社会、国家等多维度进行解读,但人又不可能是纯生理的、纯心理的、纯精神的、纯家庭的、纯社会的或纯国家的。就是儒家中被公认为最具经验性格的荀子,其天也并非如徐复观先生所认为的“因为荀子是经验的性格所以他所认定之天乃非道德的自然性质之天”。〔10〕 “在天那里找人的行为的根据,在荀子认为是一种无实际意义的混乱”。 〔11〕 《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12〕, “天如是纯然的自然之天,礼为什么要以之为据,事之又有何用”。〔13〕也就是说荀子之天也有义理品格。荀子还指出:“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14〕 为什么人有德行天就不会毁灭他?荀子还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15〕 天之所以为什么是立君以为民而不是立君以虐民?这样的天不就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后主宰?这说明机体的内部不是统一的、普遍的、不变的而是差异的、具体的和创生的。儒家之天亦复如是。如果是前者,儒家之天就不会与时偕行而成为儒家日新又新的本体基础。

正因为儒家之天是机体之天,它不是实体之天,不是独立不依、永恒不变的实体。因此才能不断容纳、吸收异质宗教、文化的元素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一,儒家之天从不与人隔绝而是天人相与、相合。方东美先生以“超自然的形而上学”(超绝的形上学)和具有内在超越性的形而上学(超越形上学)简别中西本体论。他说:“有一种是超绝的形上学(或称为超自然主义的形上学),……在世界哲学史上,古希腊,中世纪以及近代欧洲,在哲学上都与希伯来宗教有类似的作法,借用怀特海的名词来说,就是运用对比原理的方法,由逻辑看来,这就是以二分法把完整的世界、完整的人生划分为两截。比如希腊,一方面是形而下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是法相世界,即真善美的价值世界。这二分法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两层世界隔绝了,……就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世界中间,很难建一座桥梁加以沟通。于是使绝对的真善美的价值世界很难在这个世界上完全实现。”〔16〕 这种“超绝形上学”所产生的“二元论”使价值世界与事实世界、理想与现实、上帝与人、形上与形下隔绝为界限分明、不可逾越的彼此两岸。而中国儒释道却是“同人性配合起来,以人的努力使它一步步实现”。〔17〕 “‘超越形上学’在价值理想的完全实现方面看来,又一变而为‘内在形上学’,一切价值理想都内在于世界的实现,人生的实现。”〔18〕 中国儒家之天不是人遥不可及、在它面前战栗忏悔的实体对象而是人可以参赞化育、与它感应道交的机体。这样的天既有源初性又有后得性。《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9〕

第二,人的参与使天的源初性与后得性相互激荡内蕴日益丰厚。天的价值因人的认同、肯定、阐扬与参与而确立、丰富、发展。同时人的价值以天命的形式获得了无比的庄严与高贵。《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0〕而天人之际就是要人特别是统治者顺天、效天以实现天人合一。

第三,正是由于人的参与,儒家之天得以容纳、吸收道家、佛家和其他文化中有利自身发展的肯定性因素,使儒家之天充满活力、生生不息。每一时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可以从原始儒家的机体之天中解读出新的意蕴以因应时代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每一时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可以赋予原始儒家的机体之天以新元素。而这种“读出”与“赋予”的出场路径和思想资源常常正是道家、佛家等中国其他文化。由此,儒释道融合的本体依据得以确立。以宋明理学为例,宋明理学融合“天道”“天命”“天理”与“人性”“心性”“良知”以实现“天人一体”“天人本无二”,其实就是儒释在本体层面的融合。从而使儒家之天从原始儒家之天推进到本体层面,无论是朱子的理本体、陆子的心本体还是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通书》所构建的宇宙本体论显然融合了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元素。这已成定论。〔21〕 而融合的旨趣在原始儒家中依然具备《周易・谦・象》中说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22〕 为什么要亏盈、变盈、害盈、恶盈,因为盈满无法吸纳、无法创造、无法生生不息!

“道”是道家之本体,它同样不是实体。尽管与儒家之天相比似有更多的客观性。但它依然绝不是独立不依、永恒不变的普遍性、统一性、不变性的实体。“在老子哲学中,‘道’可说是实存或实在而非实体,就是说,‘道’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独立的、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绝对单纯者或不变者,也不是构成万物的最后基质。综观《老子》全书,并没有西方式的实体论思想,而是一种有机论的境界形态的哲学思想。”〔22〕

老子的道是“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都启示我们老子之道不是实体。但是道也不是虚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激,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24〕 “他实际上是说‘道’的无规定性和无限性。无限性当然不能有任何具体规定,但是一切有规定之物即在其中,或者在其中发生。正因为‘道’是无限性存在,没有规定性,所以叫作‘无’。” 〔25〕

方东美先生进一步将道“无”之特性与创生功能联系起来。“道家将所有被特定情况所牵制的相对和有限的一切均转化为无,自发之无具有绝对的无限性和高深莫测之神秘。无乃是创生万物的真之又真的本真形式。”〔26〕

因此,道家否定了在万有背后寻求某种不变的本质、牢靠的基础和固定的实体的存在。但道家并不将道本体虚无化。“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27〕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 ” 〔29〕 这些又极其明确告示我们道的实在性、创生性、过程性、功能性与包容性特质。道的包容性并非否定道的价值性,道家反对据天下为己有;反对战争;关爱百姓;反对掠夺;尊崇以德报怨。这些都表明道具有召唤人参与其中,助其实现价值的创生性、过程性特质。因此失道之“有”决不能长久。 也就是说道作为机体的存在具有功能性的推进宇宙向善的力量。 决不会导致后现代的虚无主义、相对主义、个人主义。

通过上述的阐释可以看出:一方面,道突破了一切“有”的规定性和有限性,成为无规定和无限性。它不允许任何的具体规定性独占道的境域从而使道成为有限和物的境域。因为任何规定性都会割裂道的完整性使形而上者之道, 变异为形而下谓之器。这样无限的道的境域就为一切的“有”的存在、创生、演进展拓了无限的前景。 另一方面,道之无又与有不可分离, 体用相即,有无相生、道器相资、显微无间。无离有之无;无离无之有。这又为一切的“有”的存在、创生、演进提供了道的本体依据。只要不是失道之有,皆是“无”的显发。有开显了无的路径,道不排拒一切之有,道不疏离一切之有。因此,道作为机体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平等性。

道机体的这种包容性、平等性构成了道家融合儒释和世界其他文明的本体基础。以全真教为例,老子以无为宗的作为机体存在的道同样构成全真教的本体基础。宋元之际产生的全真道倡导三教同源、三教同功、三教平等、三教并用。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30〕,“王聚徒宁海洲,立三教平等会,以《孝经》、《心经》、《老子》教人讽诵,而自名其教曰全真”。 〔31〕

佛家以“空”为本体,这个“空”本体同样不是实体,不设定任何规定性,是典型的后现代所言的“过程构成实在”、“关系构成实在”。只是佛家将这“过程”“关系”称为“缘起”。“性空”不离“缘起”, “缘起”不碍“性空”。 “缘起”的因在于如来藏。 龙树菩萨造的《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在佛家看来,宇宙间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都有其产生的依据。而这个依据正是第八识如来藏,它出生可法。如来藏第八识体现在有情众生上就是“业”。这就构成了佛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伦理的本体基础。在“空”本体的关照下,一切有利于众生证得“空性”、超出轮回、获得解脱的缘起无论是言语、行为还是思想(身、口、意三业)都受到肯定。无论是性空唯名系、真常唯心性还是虚妄唯识系在这一主要旨趣上都如此。也因此“空”成为佛家融合道释和世界其他文明的本体基础。华严宗就是典型例证。华严宗融汇儒道铸成一家。它把儒道作为佛家的人天道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完善了自身,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

同时因为佛家的“如来藏”本体超言绝相,认为“凡所有相,皆是妄”(《金刚经》),认为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都只是文字般若而非实相般若 。因此甚至说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实相般若是证得真如实相的智慧。它是不可言说、言语道断的。所谓“实相无相”,离于言说,方证实相。因为实相就是空相。 既然如此,佛家还会用自身的言教去与其他宗教、其他文明论争不休吗?当然,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论争不断的客观事实。但这主要是争取存在合法性的论争,而不是三家本体的相互否定。而且,我们可以说儒释道本体上共同的反对实体主义、本质主义的特征是三家最终得以融合的根源,也是以儒释道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融合的依据。

二、儒释道持守视角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共同方法论特征奠定了儒释道三者之间乃至儒释道与其他宗教、文明融合的方法论前提 视角的多元性、多面化是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方法论基础。视角主义( perspectivalism) “认为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和互不等同的概念体系或假设体系,在各自的体系里都能解释世界,因为不存在权威性的客观的选择方法。”〔32〕 视角主义方法论存在的先决条件是对认识论上事实与价值二元论所设定的纯粹的“客观事实”概念和“客观性思维”的摒弃,而以“视角的客体”还原“客体”、以“为我的存在”取代“存在”甚至将事物等同于意义,存在等同于文本,否认存在离开主体价值的纯粹“客观事实”。从而给出世界的丰富性、多义性和多元性。

在视角主义看来,传统西方哲学的“实体”“存在”“本质”“统一”也只是价值关照下的“事实”的无数可能的视角之一。理论只是解释事物的框架,梅洛庞蒂甚至将视角视为事物的属性乃至本质属性而不只是感知主体对感知对象的观点。由于不同的感知主体的条件性限制,不可能存在对事物的全面、同一的认知。这就使世界呈现不完满性,充满神秘性。因此,后现代哲学家怀特海主张事实世界即价值世界。因为现实世界产生自身内在价值同时成为他者或未来主体的工具价值。 视角主义的主要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中早已有丰富的蕴含。而且正是它们构成了儒释道相互融合以及与世界其他文明融合的方法论基础。

儒家的视角主义可以说滥觞于孔子。“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3〕 不主观臆测、不固执己见、不固化僵硬、不自以为是,其实就是对多元、多维视角的承诺。而后儒家则以心学的形式继续多元、多维视角之源流。心学的思想源头可以溯及至孟子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34〕 心、性在孟子而言具有了本体的地位,赋予人生、宇宙以终极的价值。 孟子根本不承认有离开主体价值之心而独立存在的万物乃至儒家本体之天。尽心、知性就是知天、事天。而尽心知性不是向外探索寻求知识、发展主体知性的努力,而是反身而诚、涵养德性的功夫。

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35〕 否认有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粹客观世界,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不再区隔。儒家之视角主义进一步凸显。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融合为一是儒家心学将本体之天心性化即心性本体化的理论必然。而价值的主体性则必然使不同主体呈现的事实世界各各不同。这已经为多元、多维视角的存在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尽管我们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化儒学排斥异己的历史事实。但是这与儒家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都相背离。我们从先秦儒家特别是郭店竹简可以窥见儒家对多元、多维方法的运用及由此而来的与道家等其他学派思想的融通。

王阳明的“心”构成世界意义的源头。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人是世界万物的“展露口”,宇宙万物在人这里展示了自己。在王阳明则是“心”展示宇宙万物的意义。我们现在再来看王阳明心之本体的涵义。“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而又亲切简易。”〔36〕 心乃天地万物之主,当然不是存在论意义的“主”而是价值论上的“主”。心就是天,就是昭昭之天,天无所不该,这就是心体。既然宇宙间天地万物鬼神的意义是人心之本体所赋予的,那么“心即理”、“心外无理”也就是合乎逻辑的推导了。就是在这个现象学的意义上,王阳明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37〕自我心之本体或良知是宇宙间天地万物鬼神存在的价值归依,宇宙间天地万物鬼神因自我心之本体或良知的感应而朗现出意义。这就把个人的主体性发挥到了极致。〔38〕 而主体因对良知的不同体悟而具有不同的视角。

道家常常被指称为相对主义,而实际上只是视角的相对,不是道本体的相对和价值的虚无。在老子看来道是的 “惟恍惟惚”而“混而为一”的“混成”的有机整体,但不同的主体对道体的体认却不同。“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0〕天地人神以及人之中不同个体的不同视角就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或曰道境。

庄子将这视角主义从道体推向宇宙万物。庄子的齐物论实际上论证了万物因主体视角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世界,这样主体的价值世界就与事实世界融为一体。齐物论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41〕 就是说万物无不存在彼此不同的维度。从“彼”一面看便看不见的维度,从“此”这一面就能看出。 彼此是相待而成、相对而生而不可分离的。再加上时间元素万物就会导致彼此是非“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的不确定性。 这就允诺了多元视角的合法性。也因此庄子反对各家纷争,认为“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42〕,因为“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43〕

最好的视角是道的视角,而不要以一己之见全盘肯定自己而全盘否认他者。因为彼此是非都是变化无穷的,不要在彼此是非间作出全然、断然的区隔,而要超出彼此是非的二元对立去把握到的枢纽,照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跃入道的境域。道的境域不但是对彼此是非的超越,而且是事实与价值的融通。“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44〕 物化就是以道境化物。庄周与胡蝶本是二物,然以道观之并无分别,在道的世界中融通为一。境界不同视角就不同;视角不同世界就不同。

佛教唯识学认为每个人视角中的世界或者说所缘的境界都是众生自己的阿赖耶识的变现。阿赖耶识即藏之义,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称为初能变,它蕴藏着变现万物的种子。《唯识三十颂》曰:“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45〕 由共业种子变现为共相;由不共业种子变现为不共相。所以每个人生活的世界既有共同的成分又有不同的成分。也就是说既不存在完全独立于众生的纯粹客观世界,也不存在完全独立于生命个体的纯粹客观世界。每个人的世界都由自己的共业种子与不共业种子共同变现而成。种子不一样面对的世界就不一样。转化成我们议题的话就是主体的价值世界产生事实世界。主体的价值世界提升了,事实世界也才会提升。修行果位从初地到十地皆依主体价值世界的提升程度而确定。 不同的主体价值世界所呈现的事实世界完全不同。佛家常说水一物有四相, 在人看来是普通的水,在天人看来却是琉璃,在饿鬼看来则是脓血。在佛家看来即使在同一个地球,各类众生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业力所感应的事实。而不是世界的所谓实相。实相本无相。每个人的事实世界都只是自己心识的变现而决不是实相。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大千世界都是心识的法相而已,它们并无所谓自性。“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唯识宗为多元视角存在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儒释道皆因事实与价值的融通的主张而肯定了多元视角的必然性、合理性从而奠定了儒释道三者之间乃至儒释道与其他宗教、文明融合的方法论前提。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儒释道皆否认先验的、超验的自我存在,以后现代的话语表达就是罢黜主体的王位,否弃绝对的主体,使自我本身成为一种解释。这就为宗教、文明的融合扫除了主体的障碍。在儒家心学一脉典型地体现了这一今天被指称为后现代的思想。王阳明对自我之心的否弃通过两条思想进路得以实现。一是下降的进路,使心具体化为多元、多样、多重的感应之几上。王阳明一方面强调“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46〕 似乎主体之心就是先验的自我。但是同时他又说“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47〕 指出天地鬼神万物与我的灵明相生相即不离不弃。这个灵明之“我 ”决不是先验的独立的主体。“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48〕 心本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这样这个“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的心体就多样、多元、多重,就不可能是纯粹个体的独立单一的先验意识,不是笛卡尔式的先验自我,而是以天地鬼神万物为感应对象的、具有社会现实内容的心体。于是,主体之我就成为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所谓的“自我的死亡”。良知本然情感的无滞、无累、无执、无碍使“至善”成为“真己”的本然的情感状态,消解了任何有执的实体之我。另一条进路是上升之路即通过扩充心体使之成就“大人之心”弥满天地宇宙以去“我”执。“大人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必若是,其与天地而为一也。”〔49〕

庄子的心斋、坐忘的理论鹄的就是对绝对自我主体的摧毁,从而达到忘我入道。“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50〕 自我如气一样无形无相虚怀待物就会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颜回悟到“未始有回”所以孔子赞叹说“尽矣”。而坐忘一节则更将自我彻底解构。“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51〕 (庄子・大宗师)自我在这里是无形无知的存在,既忘去生理的存在,忘去心理(认知活动)的存在,又忘去知性的存在。如此才能与大道汇通为一。

佛家以“如来藏”为本体,必然以“无我”为主体。“无我”既是佛家看待宇宙人生的方法,也是修行的目标。在佛家看来,一切有情都没有一个常住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存在,而是与万物一样的因缘所生法!无论是构成有情众生生理组织的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元素,还是构成有情众生心理要素的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依如来藏而有如来藏出生万法。万法是生灭法。系刹那生灭的。有人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存在,而且据之以造“身、口、意”业就是“我执”。而“我”之执是一切贪嗔痴烦恼的根本,轮回的动力和解脱的障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西方本体论上的实体论,认识论上的事实价值二元论,方法论上“客观性思维”和“中心化主体”不同,中国儒释道本体论上的机体论,认识论上的事实价值相即不离,方法论上视角多元论和主体无我。使得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得以相互融合而且可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融合。

三、儒释道崇尚差异、阐扬和谐的共同价值论特征奠定了儒释道三者之间乃至儒释道与其他宗教融合的价值论前提鲍曼认为西方现代性的核心就是对秩序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所有的差异、矛盾、反常、无序都必须通过“规划”“分类”纳入主导的分类系统以消除混乱、获得秩序。因而分类统治就成为现代性追求的目标。 这种主导的分类体系将分类获得的“合理化”强加给世界。同时对于不可“规划”“分类”、“规训(福柯语)”以纳入自身分类体系的他者加以否定――要求对“他者”去合法化。“典型的现代实践( 即现代政策、现代智力、现代生活之实体) 乃是为根除矛盾性而作努力, 是一种为精确界定―― 并为压制和消灭不能或不会被精确定义的一切而作的努力。”〔52〕这就不但涉及到了符号暴力,而且破坏了世界的丰富性,同时又制造了更多的混乱。对他者的压制、不宽容成为现代性完成自身不可能完成即建立秩序的前提。

后现代在现代性的缺陷处生长,它崇尚差异倡导和谐,以差异求和谐;以和谐促差异。差异构成和谐,和谐保障差异。后现代主义能够“允许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存在深度差别而不用否定它们各自宣称的基本真理。尽管亚伯拉罕传统中的上帝(被典型地看做超越的实体)明显不同于佛性(全然否认这样一个至上的实体),但它们具备一些共同之处:都反映了实在的一些特征。 两者皆有极其重要的生存意义,但专注于一者而非另一者却产生了对实在和人于其中地位的不同感觉”。〔53〕 柯布以此说明“多样性是可接受的,人们应学会带着多样性在相互欣赏中生活”。〔54〕 并且认为“肯定如此多样经验的实在与如此多样信念的真理正是多元论的本质”。〔55〕

后现代哲学的这种崇尚差异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实际上也是以儒释道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明一直以来崇奉的价值观。正是拥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儒释道才能在不失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充分容纳、吸收异质文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元素,实现融合。

道家主张无为不争、抑己利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56〕 但不争不是放弃自身独立性的随波逐流而是因为不争才能身居善地、心处善渊、与人善仁、行动善时,不争才能没有过错与道接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7〕 不争才能与天下和谐相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58〕不争才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不争是道体的作用方式而不仅仅是策略。所以天之道是有利于宇宙万物而不加伤害,而圣人之道是有所作为却不争执、争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59〕

庄子的道包容万物。“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形德仁义,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为之累;天下奋柄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60〕 而且庄子还从道的视域肯定了万物差异的合法性。在《知北游》中道在屎溺的极端论断揭示的正是万物不离道,道不离万物。在世间人眼中卑下之物如蝼蚁、稗、瓦甓、屎溺都与道不离。万物都因为不离道体而拥有存在的合法性。所以千差万别的宇宙万物的差异性就受到了肯定与欣赏,而不是否定与压制。在道的视域中没有大小、贵贱之分,没有任何异己的存在需要排除。“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61〕

儒家的大人与天地日月鬼神相容相合而不违。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62〕

儒家反对消除差异、强求同一。在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朱子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63〕就是说君子以道义为准则,所以既能心胸坦荡、容纳异己,又决不人云亦云,阿谀附和,最终达到团结和谐。

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承认阶级、阶层的差异、职业的差异、利益的差异等并力求在此差异上通过制度的安排及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实现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向大同社会进化。“人之生, 不能无群, 群而无分则争, 争则乱, 乱则穷矣。故无分者, 人之大害也; 有分者, 天下之本利也; 而人君者, 所以管分之枢要也。”〔64〕

正是因为能够崇尚差异、吸纳他者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元素,儒家才能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生生不息、与时偕行。儒家在自身内部容许差异乃至崇尚差异,才有儒家自身的绵绵不绝。在孔子的学生中“先进”与“后进”同列,尽管孔子认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65〕 但是对二者一视同仁。最终前者成为孔子思想的践行者,而后者成为传承者。孔子的学生中“狂者”与“狷者”皆有,但孔子依然欣赏。“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者乎!” 〔66〕 孔子的学生中“下学”与“上达”不一。虽然孔子主张“下学而上达”。〔67〕 但孔子也并不求全责备。最终使孟、荀沿着“下学”与“上达”的不同理路在不同的方向上推进了儒家的思想,并影响到理学与心学的分化,丰富了儒家思想。在与道家、佛家等其他宗教、文明的关系上,儒家并不排除异己,而是充分吸纳其中积极因素。佛教传入中国之前,董仲舒对道家、阴阳家思想的吸收;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宋明理学对佛家的、道家的吸收都表明了这一点。当然如前所述我们清楚,历史上三家之间为争取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空间曾经相互攻击、斗争。但是这种攻击、斗争由于不是理论本质(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的不同使然,因而最终能够相互融合。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开诸子百家之先河。先秦各家大都由儒家分化而来:墨子之学出于儒;韩非之法源于荀卿之礼;兵家吴起亦以儒为师。在分化中,孔门弟子修缮并完成了儒家思想体系;在分化中,孔子获得了诸子殊途同归的认同;经分化而发展,一个百家争鸣、群星丽天的新时代勃然兴起”。〔68〕

佛教传入中国后也以其崇尚差异阐扬和谐的理论品格充分吸纳儒道等中国文化中有利自身生存、发展元素,最终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与儒道鼎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长期渥溉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东汉三国西晋时期,佛教东传初期,中国佛教就积极调和儒释道三家关系。无论是本体论、价值观还是政治观。“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69〕 将老子道本体的特性赋予了佛,使佛与黄老道家的“神仙”趋近。同时将儒家纳入自己的视域,“吾既睹佛经之说。览老子之要。守恬淡之性。观无为之行。还视世事犹临天井而窥溪谷。登嵩岱而见丘垤矣。五经则五味。佛道则五谷矣。吾自闻道以来。如开云见白日。炬火入冥室焉”。〔70〕

到了东晋时期,慧远明确提出佛儒之间“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71〕,隋唐佛家更以无比宽广的胸襟吸纳儒道发展自身。这种融合的品格终于使佛教融入中国文明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主干之一。同时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对作为差异的他者的佛教肯定、认同、欣赏与吸纳也使它们自身得以发展。

崇尚差异阐扬和谐的理论品格还使中国佛教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了中国佛教内在的分化、发展。隋唐时期,天台、法相唯识、三论、华严、律、净土、禅、密等八宗并弘,春兰秋菊,竟放异彩。而一宗之内枝条新发,争奇斗艳。禅宗分为南能北秀。南宗慧能之后又分南岳、青原二系。而后沩仰、临济、黄龙、杨歧、云门、法眼、曹洞百花齐放、各溢其芳。同时各宗不忘继续融合儒道。如天台宗对道家丹田、练气之说和儒家人性论的吸收。华严宗对儒道思想体系的整体吸纳。迄及宋明三教融合已成为国人文化之共识。真可曰:“学儒而能得孔氏之心,学佛而能得释氏之心,学老而能得老氏之心,……且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实也。实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而有不同者,名也,非心也。”〔72〕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因儒释道崇尚差异倡导和谐的价值观而花木扶疏、芳香四溢!

〔参考文献〕

〔1〕 〔美〕 柯布, 〔中〕 刘昀献.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 〔美〕大卫R.格里芬.新千年的怀特海、中国及全球民主 〔J〕. 蔡仲译.求是学刊,2002,(5).

〔3〕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20.

〔4〕杨寿堪.实体主义和现象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

〔5〕 Whitehead .A.N. Proeess and Reality,The Free Press,1978,P23.

〔6〕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卷一)〔M〕.周邦宪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6.

〔7〕杨富斌.七张面孔的思想家―过程与实在译者序言〔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7.

〔8〕 〔64〕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69,21.

〔9〕 〔19〕 〔20〕 〔36〕 〔65〕 〔66〕 〔69〕 〔70〕 〔71〕 〔宋〕朱熹.四书集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13,44,27,131,175,71,147,75,187.

〔10〕 〔1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7,227.

〔12〕 〔14〕荀子.荀子〔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325,12.

〔13〕 〔41〕叶青春.儒家性情思想研究〔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52,262-265.

〔15〕管曙光.诸子集成〔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224.

〔16〕〔17〕〔18〕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 20,16,18-19 .

〔21〕陈鼓应.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家学脉关系――兼论濂溪的道家生活情趣〔J〕.哲学研究,2012.(2).

〔22〕阮元.十三经注疏: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

〔23〕〔28〕蒙培元. “道”的境界―一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4〕 〔25〕 〔26〕 〔27〕〔30〕 〔42〕 〔43〕〔59〕 〔60〕 〔61〕 〔62〕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3,226,73,126,93, 221,229,161,326,226,349.

〔29〕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24.

〔31〕 〔44〕 〔45〕 〔46〕 〔47〕 〔53〕 〔54〕 〔63〕 〔67〕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306,21,21,37-38、42,42,109,188,217,179.

〔32〕〔33〕白如祥辑校.王重阳集〔M〕. 济南:齐鲁书社,2005.9,253.

〔34〕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9.

〔35〕小约翰・B・科布.怀特海的价值理论〔J〕.张学广译.天津社会科学,2006,(6).

〔37〕 〔38〕 〔40〕 〔49〕 〔50〕 〔52〕 〔明〕王阳明.传习录〔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48-149,410-411,344,20,356,255-256.

〔39〕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7.

〔48〕 济群.认识与存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7.

〔51〕〔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68.

〔55〕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 邵迎生译.上海: 商务印书馆,2003.12- 13.

〔56〕 〔57〕JOHN B. COBB. Postmodernism and Public Polic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p.52,p.52.

〔58〕JOHN B. COBB. Christ in a Pluralistic Age, Westminster Press,1975.p.27.

〔68〕王庆环.真正的“和”在于整合差异〔N〕.光明日报,2007-11-01.

〔72〕真可.紫柏老人集〔M〕.钱塘许灵虚重刊本,1878.31.

上一篇:中生物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物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