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9-08 02:40:4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 要】阅读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提取信息、获取精神营养的活动,是人类开拓视野、发展智力、认识主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足以令我们认真思考。

一、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法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使用传统封闭的、僵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主演,唱独角戏,而学生是听众,被机械地灌进这七拼八凑的知识,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也许是只具备求同思维和聚合思维,而不具备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庸才。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的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树立起素质教育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否则,素质教育就成为空谈。

二、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材料

阅读是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完整的思维活动,阅读教学又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材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激活其联想和想象力,并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活动,因此阅读的过程更是理解创造的过程。老师不可剥夺学生读作品的权利,要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读得抑扬顿挫,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而且还要重视指导朗读的音高、音生、语速、节拍等。虽然有的教师也明白学生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总也舍不得让他们花时间读,让阅读流于一种形式,无论古文还是现代文,在学生还未充分感知作品前,老师已急不可耐地介入了分析,指手画脚地大谈自己是如何如何理解作品的,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得不到提高,造成事倍功半的结局。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读只不过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最起码的一环,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习惯我们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读、思、圈、划、查、问、批、记。这里所谓的读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指自读提示、课文、注释及思考题在内的所有文字信息;思是指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圈是指圈出不识的、不解的字词句段;划是指划出关键的词句及优美的句段;查是指查找资料;问是指提出疑问;批是指作出句段的理解批注;记是指记笔记并联系生活谈自己的感受。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老师还要有耐心地进行指导、检查督促,经常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地具备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必须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最可靠的保障是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的不同程度的发展,眼睛不能只看到优等生或差生,针对一个问题可以鼓励多种设想,但有些问题又只能限定一个答案的,则可以通过讨论、点拨以求圆满解决。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要淡化表演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鼓励他们运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法,实行“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即一篇文章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若干个问题,老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交讨论问题,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确立本节课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最后由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点拨,当好导演这一角色,问题讨论后再由小组派代表解答。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落实,素质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

四、必须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对于一个问题,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思想来找别的方法,去解决别的问题。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对方法规律的探索是何等的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找规律、导思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因此我们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其能够举一反三。比如: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辨体定向。因为不同文体的文章都有自己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只要我们认真地指导学生对同类文体进行对比阅读,并加以总结,就不难发现,如在议论文中论点的提出方式及所在位置,论述语言及句式的选用等规律性的东西。无论哪种文体,我们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感受的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标题;2. 开头;3. 结尾;4. 记叙文的议论;5. 设问句后引出中心句;6. 文章两层是转折关系,后一部分往往是中心;7. 注意提示性的词语,如“总之”“我认为”“所以”等。另外精彩段落的教学要教给学生品味的角度,如:一段写景的散文可以从下面几点来欣赏:1. 用词的准确;2. 修辞手法的妙用;3. 写作手法的灵活多样;4. 描写的角度层次顺序等。

总之,素质教育不是流行的口号,更不是一时的潮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落实的教育理念,愿我们共同努力开创学科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卢红琴.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5).

[2]舒美蓉. 浅谈提高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几种方法.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上一篇: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几何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