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家庭治疗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07 11:49:36

联合家庭治疗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比较研究

摘 要:家庭治疗领域流派众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治疗模式是联合家庭治疗与结构式家庭治疗。文章从多个方面(包括理论基础、基本观念、突出特点、治疗过程、治疗目标、治疗师的角色)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联合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94-01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一、理论基础、基本观念和突出特点的比较

1. 联合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和突出特点

(1)理论基础。联合家庭治疗是由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维琴尼亚・萨提亚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又称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属于经验式/人本家庭治疗流派,是以系统论、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

(2)基本理念。萨提亚家庭治疗提出了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两种相对立的世界观、人性观。在由父亲、母亲和孩子所组成的基本三角关系中,萨提亚积极提倡以下三个方面:1)提倡高自尊的成长模式。2)提倡表里一致型沟通方式,不提倡不良的沟通方式,即忽视“自我”的讨好型、忽视“他人”的指责型、忽视“自我”和“他人”的超理智型,以及忽视“自我”“他人”和“情境”的打岔型,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间不良的沟通方式。3)提倡由内而外的治疗过程。

(3)突出特点。联合家庭治疗是一套以成长为取向的治疗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家庭关系背景下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帮助个体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个人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使家庭达到和谐与幸福

2.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和突出特点

(1)理论基础。结构式家庭治疗是由美国的米纽钦及其同事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属于结构式家庭治疗流派,是以系统控制论、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是以家庭为治疗对象,通过对标签病人进行观察,扰动家庭的固有结构、情感等级、行为模式来帮助家庭扩大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张力、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

(2)基本理念。结构式家庭治疗关注的核心是家庭结构,家庭问题深植于强有力而不可见的家庭结构中,引起家庭问题的不良家庭结构主要有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个人的症状必须在家庭的互动模式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要想消除或减轻症状就必须改变家庭组织或家庭结构,也就是重构家庭。

(3)突出特点。结构式家庭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治疗的行动而非理解,它用行动去改变家庭。它提供一个机会引导家庭成员接受新的体验,并改变家庭组织结构。它以行动先于理解的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说,由行动导致新的领悟、理解及结构的重新排列。

二、治疗过程、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目标的比较

1. 联合家庭治疗的治疗过程、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目标

从实际干预过程出发,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接触期、转变期和巩固期。每个阶段治疗师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治疗目标。第一阶段:接触期。治疗师主要扮演的是家庭连接者的角色,治疗师通过连接各个家庭成员来促进家庭中的互动。主要治疗目标是:要与案主家庭建立信任关系,观察案主家庭的交往互动方式,与案主进行沟通。第二阶段:转变期。治疗师主要扮演的是中介者的角色,在家庭成员间来回穿梭,发挥澄清、鼓励和支持的作用,帮助家庭建立真正的沟通。主要治疗目标是: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帮助案主认清自我,并推动案主及其家庭的改变。第三阶段:巩固期。治疗师主要扮演的是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主要是协助家人间的直接互动,必要的时候发挥引导作用。主要治疗目标是:巩固案主已经取得的专业治疗效果。

2.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治疗过程、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目标

在实际干预过程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加入、诊断和介入。每个阶段治疗师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治疗目标。第一阶段:加入。加入贯穿治疗的整个过程,加入既是家庭治疗的开始,也是家庭治疗的基础。在加入环节中,治疗师主要扮演以下三种立场和角色:(1)贴近的立场和角色:治疗师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有目的地表达自己对家庭结构、联盟、规则的一些看法。(2)中间的立场和角色:治疗师扮演家庭问题的调查者或研究者的角色,站在中立的、主动聆听的立场,具体了解家庭成员的看法、感受,以及相互间的来互动关系等。(3)远离的立场和角色:治疗师扮演专家、导演等角色,让家庭重演他们相互交往的模式或指导他们尝试用新的交往方式去沟通。加入的治疗目标是进入家庭的现实环境,观察家庭的言行与交往方式。第二阶段:诊断。诊断与介入通常同时进行,它是一个整合的、持续进行的部分,也是动态性的过程。在诊断环节中,治疗师扮演旁观者的角色,从家庭成员谈话中探讨、分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但并不融入到家庭中去。诊断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地收集有关家庭方面的资料,具体了解、认真剖析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地方和原因。第三阶段:介入。介入是治疗过程的最终环节也是核心环节,是促成家庭系统转化的过程。治疗师扮演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主要是协助家庭成员间的直接互动,必要的时候发挥引导作用。介入的治疗目标是在改变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和定义的基础上,改善家庭的结构,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洪幼娟.结构式家庭疗法的应用技术概述[J].宜春学院学报,2010(05).

[2]祝平燕.结构家庭治疗法[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下一篇:试论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