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趋势下的出版新思路

时间:2022-09-07 08:30:29

阅读新趋势下的出版新思路

在国外,阅读电子图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说在纽约,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校园里,无论是在上班途中还是用餐期间,随时随处都能见到拿着电子阅读器或手机看书的人,而开车的人也喜欢用电子阅读器来听小说或者其他类型的图书,甚至还有人使用这些设备听《圣经》。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在这不可阻挡的阅读新潮流的推动下,图书出版业正在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变革。

一、阅读与出版的关系

人类对文字的创作活动和对阅读的需求使得出版活动获得诞生与发展,同时,出版活动的发展与壮大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阅读需求,扩大和普及了阅读活动。

1.阅读需求影响出版变革

自古以来,阅读与出版之间就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此,只要有阅读的需求,就一定会出现出版业的兴起与发展。

近年来,国外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兴起激起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这类数码产品已然成为圣诞节期间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礼物,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图书的需求也悄然增加,这极大地推动了出版业向数字化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复制手段得到革新,阅读习惯随之颠覆,出版观念也需要转变。

2.出版变迁推动阅读

从出版变迁的角度来看,阅读方式的改变与发展受到读物形式与出版方式的影响。古登堡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出版界的大革命,这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图书越来越容易被获得,阅读也变成了越来越方便和平常的事。

进入数字出版时代,图书以手机阅读、在线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多种形式出现。形式载体的本质性改变,使得电子图书的复制手段不再依赖印刷、造纸行业,读者在第一时间就可通过数字化的拷贝获得新的阅读内容,乐于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二、国外最新阅读趋势

数字出版的出现和发展结束了几千年来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为复制手段的传统出版方式。在数字出版的影响下,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环境

首先,读者的阅读环境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前,读者大多选择在书店、图书馆或是教室阅读传统图书,而现在,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或者电脑存储和下载任何想要阅读的电子图书,除了电脑外,其他设备皆轻便易携带。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感到无聊的时候,读者可以打开手机阅读当天的报纸;在公司午休的时候,读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线阅读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晚上休息之前,读者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玩一会儿游戏,听一首喜爱的歌曲,或者是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和继续的阅读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体验。

2.阅读体验

其次,读者得到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数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人类在版式设计方面的聪明才智受到纸张的限制,现在进入数字时代,图书的版式设计不受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的限制,电子图书出现了更生动,更灵活的设计。因此,种种与传统图书截然不同的独特审美表现随之产生。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阅读设备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我们可以在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不同的平台上阅读同一本书;在纯粹的电子图书阅读之外,部分电子阅读设备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娱乐方式,例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电子图书的文本形式从传统文本发展至超文本,大量与图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同时,阅读的选择也更多了,读者不再拘泥于传统图书,而是通过互联网阅读许多尚未出版的内容,例如博客、原创网站和论坛。

3.阅读兴趣

再次,读者的阅读兴趣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教室、书房、图书馆之类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花上很长的时间阅读大部头的经典作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这样长而连续的时间越来越少,在仅剩的零碎的空闲时间里,读者往往选择流行阅读来放松心情,由此,神秘、浪漫、科幻类的小说,以及娱乐性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

试想,身在一个嘈杂的充满诱惑的环境中,面前是一网的电脑,桌上放着手机,读者还能专注于一本措辞既复杂又晦涩的杰作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看了几页书之后就会上网逛逛社交网站,看看娱乐新闻,发发短消息,甚至打个电话和朋友聊聊天。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一目十行”的娱乐性作品自然更受读者的欢迎。

4.阅读效率

最后,快餐式浅阅读代替了精读,读者的阅读速度变快,但效率并不高。在零碎的时间里,我们能够进行的只有跳跃式和浏览式的阅读。在阅读设备上,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不必从头开始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若是一时忘记了或者想重新回味一遍之前的精彩内容,可以随时选取一个点返回重新阅读。

从另一个角度看,读者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变快了。在网络空间,文档中不同部分以关键词相链接,一本固定不变的书变成了四通八达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文档中的超链接轻松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因此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阅读享受。

三、出版应对措施

数字时代诸多阅读事实告诉我们,出版社只有正视这些改变,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读者的需求,才能避免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

1.出版业对数字阅读需求的态度

面对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出版社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读者的需求并不是出版社能左右的。在数字阅读的大潮中,出版社若是一味固守传统出版,消极面对电子图书逐步取代大部分纸质图书的现实,就只能一步步走向衰弱。因此,出版社只有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新的情况下积极求新求变,才能做好出版。

在这一点上,许多国外出版社的态度和经验往往值得借鉴。例如兰登书屋,这个拥有将近90年历史的图书出版公司,早在2005年便开始向网络读者提供内容服务了,之后更是由内容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率先在读者中确立了良好的口碑;再如企鹅公司,紧跟数字化潮流,相继在各个国家推出电子图书业务;还有麦格劳一希尔集团,改变了传统教材模式,进行教育出版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2.出版业应对数字阅读的选题新思路

第一,多种媒介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阅读不再局限于书本,数字阅读内容的碎片化使得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信息,出版社应该准确定位数字时代出版内容选题。例如美国的麦格劳一希尔集团,其选题概念已不再局限于图书选题,而是外延到与出版相关的信息选题,转化成为信息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第二,出版社赖以生存的价值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传统出版社必须搞清楚哪些内容适合数字阅读,有选择地开发新产品。以少儿图书为例,国外出版社往往针对儿童的心理,改编传统文学作品,甚至是中国的《三国演义》,推陈出新,做到立体化、声像化、娱乐化,寓教于乐。

第三,出版社除了在选题上要下苦工,在图书的宣传方面更需要走出一条全新的路。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微博、手机阅读大行其道,图书原有的宣传方式在新的环境中也逐渐显得落后了。对此,在各大受欢迎的网络平台上为新书开展宣传活动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好方法。例如,出版社可以在官方微博上定期推荐新书,上传新书的封面和简短的内容介绍,以较小的篇幅吸引读者对新书的注意。

第四,脱离了纸介质载体,出版内容透过屏幕所呈现的效果至关重要,出版社必须满足读者对阅读界面设计的需求。在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文本元素,以及按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界面灵活、生动,也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获得立体的空间感,享受到完美的阅读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这个时刻发生着变化的时代,每个出版社乃至出版人,都要转变观念,扩展视野,提高技术和能力,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推陈出新,顺应潮流,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享受,而非一味固守着传统老旧的理念,忽视读者真正需要的内容,甚至与读者的需求背道而驰。

(作者单位系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巴诺的纠结 下一篇:关注国际收支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