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探索

时间:2022-09-07 08:16:48

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探索

摘 要: 本文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着重论述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对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在此项工作中,努力寻求好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中学数学 素质教育 学习兴趣 素质观

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数学教育严重地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等教育,数学老师往往是在灌入枯燥无味的内容后,配以大量的作业,同步训练,习题精选等大搞题海战术。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校都逐渐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片面教育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既发展学生智力因素又发展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培养浓厚的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发现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在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把矛盾带进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学生对这门学科缺乏学习兴趣时,应通过巧妙的教学艺术,调动一切刺激因素逐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抱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去学习这门功课,使其逐渐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在讲授等比级数求和问题时,我就扣紧教材讲述了“锡拉和锡塔”的故事:锡拉是古代印度的皇帝,传说锡塔是64格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为了奖励锡塔的发明,皇帝问他希望得到什么?锡塔说想要点麦子,皇帝说要多少,锡塔说:“棋格64格,第1格要1粒,第2格要2粒,第3格要4粒,第4格要8粒,……依次增加下去,要求得到64格里所有的麦子。”皇帝大笑,说他的要求太低了,讲到这里,我问学生:“要求到底低不低?”学生议论后回答:“不算高。”随即我走到黑板前写出18446744073709511615的数字,并说明这就是锡塔要得到的麦粒的总数。这些麦子如果用高8尺、宽10尺的仓库来装,仓库的高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学生听后惊讶不已,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紧接着一阵沉默。“可能吗?如此庞大的数字!”每个学生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此时,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讲解等比级数求和公式,教学效果很好。

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数学素养的要素为依据,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上狠下功夫。

1.数学“双基”教育和品质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数学“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使学生拥有丰富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基本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数学品质素质教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力求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把习题演练,问题探讨作为培养数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强化训练的设计,让学生从训练中、实践中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解题前,指导学生认真想一想解决这类问题用何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做完一类习题后,应进一步思考这种思想方法体现的是何种数学观念,等等。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强化数学观念的训练,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固化和定型。

3.数学教学要大力开展学习指导活动,寓学法指导活动,寓学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会”,要从“学法”的角度研究专利法,即把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重点,把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如何教会、学会,如何理解数学,如何记忆数学,如何解决数学问题正式纳入课时计划,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例题和习题时,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目的特征,如何理解题意,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寻求解题思想,如何归纳和提炼在解题过程中隐含的规律与技巧,如何比较例题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何提示和体会例题的意图,等等。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使教学与学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分层递进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和目标时,必须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既提出统一要求对全体学生负责,优化整体素质,又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教学要求符合每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例如,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学时,要求全体学生掌握“(1)已知二次函数图像上任意三点的坐标(或自变量及其函数的三对数值)求解析式;(2)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议程,函数最值)和图像经过某一点,求其解析式;(3)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时,求其解析式。这三种基本题型是统一要求,在这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认识能力。如:(1)已知二次函数图像过点(1,-1),(3,-1),且函数的最小值是-2,求其解析式;(2)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是(3,4),且图像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是6,求其解析式。让学生把较为隐蔽的条件充分利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灵活地转化成前三种基本题型,寻找最简捷的解题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只花几分钟时间就解决了后两类问题,从而培养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转变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有不同地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上一篇:小议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下一篇:谈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