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培养语感

时间:2022-09-07 02:47:21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培养语感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日常教学中既要强化学生的语感实践,又要加强对学生语感实践的指导。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语言的神妙,指导学生加强口语训练并进行语感分析。教师训,学生练,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师生共同努力,语感能力自会增强,语文水平自会提高。

【关键词】核心 语感 指导 实践 训练 积累 诵读 分析

语感即语言感受,是读者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悟。它是一种语文素养,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能力,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敏锐的领会和领悟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淑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成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指语感。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自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必须将语感知识化、技能化,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感实践和语感训练。训练,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训”,一方面是学生的实践――“练”。教师的“训”要靠学生的“练”来实践,学生的“练”要靠教师的“训”来指导。这二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强化学生的语感实践,又要加强对学生语感实践的指导。

语感是自己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获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养成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叶圣陶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自身的语感实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要想将学生的语感实践落到实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感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和语言文字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多看多记则是积累丰富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多看,既要看书又要看生活。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重,接触社会与生活较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博览群书的人实在不多,能大量阅读经典的更是寥寥无几。学生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自然就无从提高。该记而没有记住的东西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等的了解和掌握太少,少得可怜,令人寒心。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本就不多,但在语文教学中还常被忽略。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最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一步。多写,即勤写。要鼓励学生多动手,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随心所欲。教师可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等。写的时候,坚持以正确的语感为前提,讲究文气,便于听读,还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把自己的语言念一念、听一听。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入耳,就得修改。多写多念多改,作文进步就快,语感能力就强。这样,文章上口入耳,语言规章和表达习惯就会变成“熟套”,敏锐的语感自然会形成。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积累的语言材料,感知语言的神妙。多读、熟读,读后深思,一定能有效的激发语感。重复是学习之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便是对诵读功效的评价,实在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层次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朱作仁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生命。”我们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感悟时,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且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诵读、吟咏是语感培养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有语调语气、有节奏、有感情、全身心投入的去诵读,在诵读中接收、积累有关的语言材料,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才能逐步增强。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悟语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良好的语感才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培养学生语感要提倡学生出声朗读,同时还要加强默读指导,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良好途径。

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能言善辩之人,进而增强学生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把口语训练纳入教学轨道。课堂上应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格局出现,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一般教师对于学生,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却应该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点到为止,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口头复述、口头回答、口头作文、改编课文、扩展语段等,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进行说话训练,如开展演讲、经验交流、记者访谈、专题报告等多种语文活动,以指导学生多说。同时,要求学生说得上口入耳,言之有物,说得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正如叶圣陶所说:“无论如何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一定要表达一个意思。”

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语感分析。文学作品不同于自然科学,语言文字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弦外之音或言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不可言,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积淀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领悟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隐含信息,从而形成敏锐而准确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和使用语言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的方式有:

其一:依据语境推敲语言内涵。语境是个别语言赖于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它对语感起直接作用,且包孕着语感。语境确定了语义,只要依据语境进入角色,就能解读蕴藉极深的隐含意义。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作两个事件对比去看待。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武功伟绩”是对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极大讽刺,表现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相互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只有在具体语境提示下,通过揣摩品味,才能领悟其用法用意。

其二,巧借经验,类推语言意蕴。语感分析的最大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叶老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生活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能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走进作者的心灵。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这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就难以领悟“了”字的所蕴含的丰富情韵。

其三:启发联想和想象,意会语言境界。启发想象是获得语感的关键。想象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扩展想象、补充想象、对比想象、典型想象等。扩展、补充可以使想象的画面更丰富,从而身临其境,更加真切地感悟语言;对比、类比想象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从而对文章意境、词语的把握也更精确、典型,可以增强想象的厚度,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引发想象,促使学生触类旁通,感受文学意境,领悟言语的内涵。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借助朗读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的翅膀,领会清华园中的荷塘美景。引导学生依文而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在深刻的体味中语感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总之,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每个学生的良好语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由自发到自觉再到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只有多背多记多读多写,多思考多分析,才能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和语言经验,积累生活经验和语言感受。而学生的语感实践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师生应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勤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学生语感能力自会增强,语文水平自会提高,语文教学自会水到渠成。

上一篇:德恩并惠 桃李芬芳 下一篇: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意外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