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07 12:58:08

试述软土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应用非常广泛,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效果良好。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结构,承载能力低,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给工程造成危害,因此无法满足建筑的建设需求。通过桩基础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难题,本文对软土地基工程中桩基础施工进行探讨,对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部分的施工尤为重要,特别是遭遇软土地基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桩基础可以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施工速度快,效果良好。

一、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分类

从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来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在于桩基的结构形式。目前桩基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称之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桩基类型,另一种是称之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基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结构主要区别在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基,主要是在混凝土预制厂内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预制,桩基的外形、规格以及强度都是按照设计参数执行的,强度和质量有足够的保障。

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时候受到施工地点和施工条件的制约,无法使用预制桩桩基,这时候要达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度,就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基形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先利用钻头将桩孔钻好,然后向桩孔内插入钢筋作为骨架,最后向桩孔中灌入混凝土。这种桩基施工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适应特殊地形的桩基地点,并且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及时调整桩基的数量和深度,实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度,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

二、桩基持力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桩基持力层是决定桩基工程成败的关键。确定桩基持力层,一般是由以下因素决定:

1.桩的承载力

对于支承桩,通常要求桩尖穿过表面风化层,进入新鲜岩层或中等风化层,当然进入表面风化层的深度,将取决于桩的形式、材料及沉桩设备的能力。一般可通过试桩来确定,并在工程沉桩时对贯人度加以控制,通常以10击l~2cm为宜。对于摩擦桩,桩基宜选择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其承载力可根据桩身范围内的土层摩阻力和桩尖土的承载力理论值预估单桩承载力,并由试桩加以验证。

2.桩基的预估变彤

桩基持力层的确定,在满足单桩承载力的前提下,尚要满足群桩基咄的沉降要求。桩基的变形取决于桩端压缩层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性。60年代以前,由于受沉桩设备的限制,桩长及沉桩穿透较硬土层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往往只能选择较浅的桩基持力层,而在桩端下压缩层范围内,尚存在较厚的高压缩性软弱土层,以致桩基变形甚大,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地基的变形要求,确定桩基的持力层。此外,在确定了某一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以后,还有一个桩尖进入该土层的深度问题。许多工程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进入硬土层的深度,对于桩基的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当持力层较厚时,一般希望进入多一些;当持力层较薄,或有软弱下卧层时,进入持力层太多,对变形反而不利。

3.沉桩机械设备的条件

确定桩尖持力层,还需从实际出发,根据沉桩机械的能力,以及沉桩在技术上的可能性来确定。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桩基的持力层,最后通过试桩加以验证,必要时可以按不同的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不同深度的试桩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优选桩尖持力层。

三、软土地基桩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是一种具有强度增长缓慢、加荷载后容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等不良工程性质的软弱地基。软土地基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流土,能够造成结构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陷,并导致结构的损坏,大大降低其使用性能及安全性。因此,选用软土作为地基应用,必须提前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1.置换法

置换法是将建筑物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挖去,回填其他无侵蚀性的散体材料,如:砂、灰土、碎石、粉煤灰、水泥土等散粒材料,从而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种方法。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灰土垫层等,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层层铺筑,层层夯实。垫层的作用是增强持力层的承载力,并可以通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减小垫层下天然土层所承受的压力,这样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量。

2.打桩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时,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一般在施工时是将钢筋混凝土桩打入或灌注入土中,由桩和桩间土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常见的桩基有:钻孔桩、振动桩等。

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软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布置砂垫层、塑料多孔排水板等,使软土地基表层或内部形成水平或垂直排水通道,利用地基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然后采取加压、抽水等措施,加速孔隙水的排出而使土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从而避免基础沉降,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加固土桩法

当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允许预制桩施工,桩型采用经济性优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加固土桩,不同桩径的桩的长径比均控制在80左右。深层拌和的专用机械将软土地基的局部范围用固化材料加以改善、加固,形成加固桩,使加固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设计加固土桩只考虑其置换与应力集中效应,不考虑其固结排水与挤密作用,加固土桩的深度、直径、间距应经稳定性计算,并应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5.深层挤密法

深层挤密法是通过挤密或振动施工范围内的软土,其主要作用是挤密桩周的松软土层,使土层密实。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碎石等,形成砂桩、碎石桩等,当软土层较厚且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

6.粒料桩

在桩的压入过程中,桩身周围土受剪切而发生重塑,土的强度降低为重塑土的残余强度,当压桩过程出现一定时间的停顿或休止时,扰动土部分强度恢复,压桩力常常大幅度增长,本工程二、三节接桩采用砂、砂砾、碎石、废渣等散粒材料,以专用震动沉管机或水震冲器来成桩,使粒料桩与周围的地基形成复合地基,粒料桩对地基有置换、挤密和竖向排水作用。粒料桩的深度、直径、间距,应经稳定及沉降计算来确定,地质条件对施工方法的适应性不清楚时,应通过试桩加以核查。

五、结束语

软土地地基结构特殊,进行桩基施工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才能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进行施工,这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和建筑质量合格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浅谈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的方法 [J]. 山西建筑,2009(6).

[2]张大志,王健.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J].建筑与预算,2009(l1).

[3]李朝辉.淤泥软土地基处理与加固探析[J].湖南水利水电,2009(l1).

上一篇:“遗失”的房产 下一篇:广东大学生骨量与膳食营养体力活动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