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中职电气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时间:2022-09-07 11:12:51

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中职电气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摘要在我国大力提倡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开始探索,或“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本文将探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中职电气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bl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lectrical

Class Teaching in Work and Study Education Mode

BAO Erfeng

(Doumen Thir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uhai, Guangdong 519100)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 proponent of work and study in China, almost all vocational schools start to research,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or "work-study programme".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lectrical class teaching in the mode of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Key wordscombing work with study; problems; teach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实施工学结合以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实施的都是全日制的教学,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生产实际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学校培养的学生和工厂要求的工人还有较大的偏差。因此要提高中等的人才培养量,就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推行新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已成为各职业学校的航标。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我校从2007年就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我所教授的专业是电气技术应用。转眼之间已经经历了5年,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以及我对其他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情况的深入了解,我认为现在开展的“工学结合”模式,尤其是电气类专业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来自企业的压力。实施工学结合,势必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由于是工学结合,需要教学场地,这就占用了企业本来就很紧张的场地;对学生的管理又有别于普通工人,这给企业管理增加了负担;很多学校现行的工学结合在学生实习满之后基本上会撤离工厂,这会给工厂的生产带来一段真空,影响到工厂的生产效率。

(2)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工学结合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实行多元化和开放的教学体系,多元化主要是指教学场地的多地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师队伍的多源化。然而,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办学理念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观念也不够开放。学校面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不能面向岗位设计课程,不能面向岗位培养技能,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

(3)教学实施条件不完善,教学方法落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场地、师资、课程、教材和经费等教学条件。根据很多职业学校(例如很多粤西的学校)办学实力不足,导致教学实施的条件较差,教学方法受到相应限制,只能实施比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缺乏跟岗位要求紧贴的课程与教材,缺乏融教学、实操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无法实行岗位制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在我国开展才一段时间,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展肯定会存在不少问题。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认真总结。下面笔者将结合过去实践中的探索和吸取他校工学结合的经验,谈一谈中职学校工学结合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在教学中的一些对策。

1 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开放、合理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从电气类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工学结合模式下所制定的课程,是依据“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所确定的岗位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设计课程体系。我校电气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1 减少基础课的课时数,优化基础课的设置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有学习语、数、英,职业中学的学生不需要考大学,这就没有必要再按原来的模式学习语、数、英。所以我们就减少了尤其是语文和数学的课时数。我校电气专业只在一年级学生集中开设了一些基础课,而且所占课时数比较少(每课只占两个课时),旨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外我们还根据社会对电气类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开设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设计、体育、计算机操作等科目的学习。并开设了10多个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比如工业产品设计、家电维修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其将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开放合理的教学体系

分析职业学校学生智力类型,他们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掌握学生的这个特点后,我们全部电气专业的老师一起讨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开设电气专业英语、计算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课程,并要求学生按不同课程做一些小制作。第二学年根据现阶段各个工厂对电气技术工人的要求,开设电工技术、工厂供电、电机与变压器、可编程控制器等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并会组织学生下到工厂参观,了解这些课程在工厂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并考电工上岗证证书、3+X证书。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到联合办学企业进行集中顶岗实习。并在顶岗实习的工作之余实施完全开放的教学体系,工厂需要什么知识,就组织学生学习什么课程,并请工厂的师傅教学,实现师资的多源化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规划,学生有了学习目标,也有了学习动力,也容易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2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实施岗位化的教学

我校从2006年起,不断建设实训实习场地,现在就电气类专业就拥有800万的国家级实训基地设备。根据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完善相应的实训室。所有专业课老师亲自参与实验室布局、实验设备的组装与调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一共拥有PLC、电工实训、电子实训、家电维修、单片机、智能楼宇等21个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尽可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把课堂搬进实训室,通过边教、边学、边做,实现课程的教学及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工作就是确立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工作项目,并指导学生工作,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验、评价各方面进行指导,以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思路,同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3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训模式,认真抓好学生的顶岗实习,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我校这几年先后和深圳德爱、广州建兴光电、珠海伟创力等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根据协议和计划我校的实训中心将按企业生产和教学双重的职能设置。即“实训中心企业化、实训教室车间化、实训学生工人化”,在教学上以实训为重点,以岗位成才为目标。在学校的实训中心开学初机电专业的学生就进入实训中心进行入门性的实训。通过合作,企业为学校机电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训提供技术、管理经验、耗材等。不仅降低了学生实训成本,更为学生认识本地企业、学习企业技术、融入本地企业创造了良机。

我校实行的是“2+1”的工学结合模式,第三学年需要到相应校企合作的企业顶岗实习。经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关键是他们能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能够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下半年是企业最忙的季节,特别是出口创汇企业,工人加班加点也不能完成订单产品,学生的到来无疑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我校顶岗实习完的学生只要愿意将继续留在该企业继续工作。这样不仅为企业的后续强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也为提高学生本地就业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范次猛.“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上一篇:探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 下一篇:物理中的对称性与守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