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17 03:54:12

浅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成为信息时代的尤物。知识经济的延伸及发展的基本框架都是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因此,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水平,对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Teaching

MEI Yuan, GUO Shansh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Librar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From the date of birth, computer is destined to become a cre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man who has mastered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grasped the golden key to the door of the century. the basic framework of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is decided by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o,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omputer teaching quality and adapt to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ew time.

Key wordscomputer; teaching; importance

目前,我国各种层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都把计算机课程列为必修课,因为不管是在业者还是待业者,如果不熟知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势必就将成为新一代“文盲”。但是,反观计算机高等教育的现状,又不能不令人担忧:学员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无论在宽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很难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以致用人单位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学员自身也不满意。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就在于多数计算机教育仍是沿袭工业时代的传统模式,而未能与知识经济时代同步。本文就开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1 知识经济时代离不开计算机教学

1.1 计算机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1)计算机的发明与发展是人类知识的结晶。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它不仅仅是科学家简单的劳动的产物,更是知识积累的结果。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更新周期短,功能日趋丰富完善,机型千差万别又极具个性化,所有这一切技术成果,都离不开思想的产儿――“知识”二字。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计算机技术促成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尽管目前人们对知识经济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但谁也不能否认知识经济的内核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方式。进一步讲,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表现为数字技术的生产力和网络技术的生产关系。在非计算机时代,人类活动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而不是知识,即知识的地位是低层次的、附属性的。而在计算机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的智慧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这一时代又被称为信息时代。知识是高层次的、主导性的,这也就必然促成经济型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而知识经济的诞生及其发展的基本框架都是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的,所以离开计算机,空谈知识经济是毫无意义的。

1.2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

新时代下,大多数经济活动是围绕计算机为中心而发展开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它可以用来解决航天、军事、气象、地质勘探、高能物理等复杂的计算问题;也可以有效合理管理企事业单位财务、人事、工资等数据;也可以实现机械加工、产品检测方面的自动控制;也可以模拟人脑,完成某些人工智能活动,如机器人、CAD、CAM等;它还可以通过联网,实现全球个人通信。

2 计算机教育方略

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从以下方面具体体现:

2.1 师生关系的改善

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模式,克服教学氛围中的思想教条,提倡师生人格平等。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组织者、知识传授者、形象塑造者和学生技能培养的引导者,而不能成为驾驭学生言行的执鞭人、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和控制学生成绩的主宰者。教师应该是学生良师益友,而不能成为学生的对立面,否则教学活动就要失谐。

2.2 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思维方式的转变。努力纠正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不断开发右脑的思维功能。这是因为左脑主管抽象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计算机技术本身是由0、1所派生出的模块化的框架知识体系,如程序流程图、桌面、窗口、菜单等概念。右脑思维是开放式的、创造性的,应大力提倡运用。

教学方法的改变。坚决杜绝灌输式,即一味按照教学计划,不看对象、不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而单方面施教的方式。应针对不同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下转第89页)(上接第47页)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譬如,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做到三点:一题多解(师生探讨);趣味程序练习(寓教于乐);应用程序的开发(有奖竞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励学员成才。古语云:“数子不过,不如奖子一功。”学员基础差是个事实,也不否认个别学员混文凭的思想,但教师不能放弃“教书育人”的大原则。对待学员,要善于鼓励,不能因为所谓的“笨”而放弃努力。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潜意识,关键在于引导。

2.3 提倡全面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纯知识化的。从教育的大目标来看,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渗透德、智、体、美、技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计算机课程内涵十分丰富,教学实践中,可以按以下要点贯彻这一思想:

2.3.1 德育的渗透

DOS命令――对与错,选择人生的红绿灯。

文字录入――由慢到快,体验人生的艰辛和曲折。

程序设计――成功与失败,享受人生的乐趣,磨练人的意志。

软件――真与伪,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病毒――破坏,医治丑陋的心灵。

窗口――变化,扩大人的视野,舒展博大的胸怀。

2.3.2 智育的渗透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一种流动的技术,学习也相应地成为动态过程。如果要成为计算机优秀人才,智力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智力的培养有两个要素:第一,留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营造右脑思维的环境。比如,在讲解五笔字根的记忆方法时,不要向学员推荐“顺口溜”,更不能把字根与字母的对应关系强记下来,而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方块)和字母在键盘上的分布规律(图形),在大脑中形成视觉反映,教学效果就会炯然不同,而且不易遗忘。

2.3.3 体育的渗透

上机操作,强调坐姿、指法。实习课后,要求学生整理机器、打扫机房卫生。

2.3.4 美育的渗透

程序结构――感受事物的变化,体会自然界的严谨与和谐。高级语言――架设人与机器沟通的桥梁,遥想心“芯”相印的美好情趣。软件开发――探寻奥秘,体验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和快乐。

2.3.5 技能的渗透

技能本身是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和学习过程中的,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掌握计算机技术,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操作技能。技能的培养,不能采取“一锅端”的方法,而应发现和控掘学生的特长,有的放矢,各自提高,相对进步。譬如,有的学生擅长操作系统,有的学生喜欢钻研程序语言,有的则偏好电脑维护。应有针对性的引导,使每个学员都有收获,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上一篇:浅谈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双语教学 下一篇:探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