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观念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07 07:35:50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观念改革研究

摘 要:在旅游管理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和“知识”的权威在广大师生头脑中仍然是一种思维定势,“以学生为中心”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情况下流于形式,缺乏切实具体的内容。在本问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思想的改革做一些分析,并根据实践教学课程的特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进行探索。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引言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旅游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另外,据一些旅游企业反映,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偏重于知识积累,理论功底较扎实,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独立完成实际的管理工作。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实践性学习较少,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较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成为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使旅游专业教学面向未来,适应当前市场,为我国旅游蓬勃发展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现在面临着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旅游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实践,构建旅游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是能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能力,从而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对于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施无疑能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发现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践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但是实践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是各旅游院校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未制定独立的实践教育教学计划。目前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只以专业方向确定实践内容、规定实践教育的学时、学分,究竟每项实习的目的是什么,实践活动设计是否可以实现培养目标,都未明确,更缺乏深入研究;二是实践活动安排集中。依然是理论集中学,实习集中做的状况,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理解,也难有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实践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饭店、导游、旅行社、景点实习时间长度不等;另一方面实践岗位结构不合理,饭店实习,学生在一个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几个月,缺少对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了解,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

2.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以往的实践教学以认知性实践为主要目的,从已毕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看,旅游饭店实习几乎都是一人一岗,完全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缺少对饭店经营管理方面的训练;旅行社实习则完全成了导游实习,学生只了解旅行社接待服务这一块儿;而野外实习主要是旅游地认知实践,如到武夷山进行野外实习,只是验证书本所学的丹霞地貌,领略武夷山自然文化双遗产的风貌。而对武夷山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等求知性的内容尚无具体要求。浅尝辄止是目前野外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校内实践教学难以支持实践教学

由于条件限制,旅游管理专业室内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及相关视听资料严重匾乏,模拟教室简陋、设施设备缺乏行业规范。简陋的模拟教室造成学生对星级饭店环境的负适应性,认为星级饭店的客房本该如此。在模拟客房中只能开展极为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模拟餐厅经常出现设施不完备,导致训练结果不规范。《酒水知识与服务》课是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课程,但教学中不能进行实际演示(没有模拟酒吧),即使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平再高,也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可能理想。同样的问题在其它课程中也会出现。

4.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各旅游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发展明显滞后。与校外企业建立的实习合作关系是一种松散型的,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靠实习教师个人及同学自己联系,缺少稳定性和可控性。企业仅根据自身的需要接纳学生实习,往往因企业的效益、积极性和责任,不接受或有选择的接收实习生,严重影响实践教育目标的实现。由于各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条件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的实习效果差别很大。另外,由于一些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饭店在接受实习学生时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可用性,那些条件略差(如身高、外形、语言等方面)的学生较难安排旅游饭店实习。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一)培养学习兴趣、保护学习信心

兴趣和信心是影响学生对一门课程学习行为强度的关键因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最根本的学习内驱力(成就动机),信心则决定诱因值。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C.J.Piaget)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兴趣具有始动的作用,具有定向的作用,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他的发展方向,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可是,随着社会生活中高强度诱因刺激的增加,学习越来越被大学生视为一件艰苦枯燥的事情,从而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较中外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常明显的区别是国外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重视。例如将实践知识与身边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更为可取的是设置了大量的 “防止陷阱”和“快速测试”等精彩栏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习题的难度尽量降低,以保护学生的信心。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成败归因调查”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教学的课程太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信心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太注重知识性和逻辑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远离生活实际而倍显抽象,例题、习题的设计偏重于逻辑思维的训练,追求难度,一相情愿地希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实际上却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的案例比进行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所获得的成就感更大。

(二)尊重认知规律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主动学习

如前所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对事物意义的内在建构,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并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学习的本质在于其建构性,即主动学习。

从学生和学习出发,重要的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习得多少,而知识的真正理解是在真实的情境下,在交流、讨论和解释中完成。美国的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教改项目中就有“少意味着更多”的思想一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少了,而学生收获的内容反而更多,因为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完成对客观真实世界的理解――“顺应”。

我们的传统教学思想中一直认为课堂讲授的知识越多越好,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知识全面无遗漏、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组织严谨等等。实践教学因为其内容丰富,更是普遍出现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满堂灌”现象,教师只怕遗漏任何知识点没讲,没有时间留给学生。促进主动学习,首先要掌握学生己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实施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映,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阐述。

笔者的体会是课堂上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上台讲解(不是简短的回答)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对一个问题的解答,或对上一次课的内容作概括性的复述。只有能讲得出来,阐释得清楚的知识内容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记忆,才具有个性。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我们在实践课程开课后四周左右,将论文选题公布,学生选择或自己立题,课程结束前呈交作为该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由师生共同组织论文讨论会,进行总结、交流和评价,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普遍觉得有意义、有收获,肯花心思。

(三)营造开放和平等的教学环境

当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倡导的“互动式教学”、“诱思探究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和“提问卡式教学”都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学习的认识和积极应用。课堂上打破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模式,增加互动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主动、大胆提问,大胆假设、探索等成为我们教学的追求。

但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一是“互动”、“诱思”、“提问”等很多情况下是在教师的操纵、导演下进行,并没有真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二是由于受长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待加强。笔者曾在实践教学的知识讲解课堂上尝试过让学生上台讲解,响应者寥寥无几,有的班即使在激励之下也无人上台,学生的思想包袱太重,缺乏自信;也曾试过“提问卡式教学”,但只有不到10%的学生提了问题,有的问题还是从教材的思考题中找的。可见,学生的学习已经习惯了依赖老师和教材,主动性严重萎缩。因此,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切实执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还要积极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思想,促进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要真正实现从学生、学习出发,就要打破“教师权威”和“教材权威”,突破“教师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教学观。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放下威严的架子,和学生一起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做一个真正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营造一个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课堂的互动环节,教师不能满足于吸引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探究、评判。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即使幼稚或错误的)应该有充分的宽容和鼓励,正确的应积极采纳,实现教学相长。

开放的教学环境还有另一层含义,即鼓励质疑和创新,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上重视对不确定知识的介绍,如金钥匙服务;重视科学争论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如旅游中对于旅游概念的地理距离界定的争论等。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意识,如课堂讲授时故意留下一些错误和陷阱,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课堂上欢迎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而不在意教学被打断;我们甚至在考试中设置陷阱,如选择题没有正确答案,结果在两次测试的接近500人次中只有一个学生将正确答案写在答卷上。这说明由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训练,使得学生缺乏独立见解和质疑精神。要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的教学就不能满足于一个静态的、严谨的、固化的知识结构,而忽视其生成发展性-一结构的开放性(要让学生在质疑中不断进取和创新),因为很多的知识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

综上所述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着力于形成旅游管理专业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编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材以及加强产学合作等措施,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实践与能力。为进一步促进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可以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认识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芬,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 职教论坛,2010年1月

[2]崔剑生,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五期

[3]孙海琴,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J], 当代旅游,2009年07

上一篇:巴塞罗那1997 下一篇:机场生存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