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境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07 05:55:08

融情境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根据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背景,创设适合学生欣赏特点的教学情境赴学生置身于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去领略、体悟和品味音乐的力量与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与创作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只偏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掌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激发。因此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积极性是摆在音乐研究工作者和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课堂情境教学

一、音乐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引领学生进入美好的音乐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体态都会给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后乐教师要注重衣表大方得体,同时注意音乐教室环境的布置,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丰富的音乐情感世界,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浓郁的音乐氛围从而使自身的情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多利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讲到慷慨处,语言应顿挫激扬,语气铿锵;讲到凄婉处,语言应婉转迂回,意味悠长;讲到动情处语言应情感充沛意韵绵长。例如教唱《长江之歌》要用语言创设情境赴学生感受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丰厚的历史积淀“同学们冷天我们学习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长江,日夜流淌奔流不息,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汇集力量,流入大海。千百年来,她哺育着中华儿女滚滚向前。长江是力量的象征,是信念的象征,是中国华民族的象征。中华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复兴,为了祖国的强盛都在付出不懈的努力,执着前行。让我们从这首激昂的歌曲当中,感受热情、感受豪放、感受执着、感受中华民族信念的力量”。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音乐学习的氛围赴学生在语言营造的富有感染力的环境中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未用心感受音乐领略音乐的魅力。

二、引入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感受优美的音乐魅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优美的音乐欣赏情境,让学生真正得到音乐美感享受提高他们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而多媒体集声音、光影、色彩于一体在创设音乐情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与目标要求,合理的引用多媒体介于课堂教学会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音乐情境中,更深切地感受音乐的洗礼与熏陶。例如在教唱《牡丹之瓢《茉莉花》等歌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功能将繁花似锦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视频美好情境的陶冶,从而对于音乐的优美有着更进一步的理解、领悟与品味。

还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的韵律,给视频配唱,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与模仿能力,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赴他们在营造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为他们拓展自主活动的空间。

音乐情境的创设还有利于学生了解音乐背景加深对于歌曲的理解,从而在视唱的过程中情动于衷,引发共鸣。例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通过播放一些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场面再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国家的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面从而深切感受国歌的庄严、激昂、高亢的旋律使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表现形式与情感表达内容的高度统一。

三、创设音乐活动情境拓展学生音乐技能的锻炼空间

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体验能力沧设音乐活动情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我在音乐教学中,为了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并且通过检验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根据音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因为音乐不仅是一门欣赏的艺术也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满足他们的求知和表现欲望。例如,我定期在班内组织“歌咏晚会”股立“班级艺术节”组织学生搜集健康向上的音乐素材等活动。学生们踊跃参加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展现自我。达到了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表演中鉴赏在表演中体验在表演中提高技艺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在作出具体指导,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出改进的建议。学生在这样“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艺术氛围中思维活跃启觉接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这些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掌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力性和创造力在表演实践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

四、利用生活情境,以音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任何艺术都是来自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音乐艺术也不例外。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活是音乐的源泉,从而让学生树立用音乐视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用音乐去净化美化生活。

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我引领学生感悟生活中鸟儿动听的鸣叫;在欣赏《赛马曲》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马儿奔跑的姿态;在教进行曲时,我让学生感受军队进军中队列的齐整步伐。这样河以引领学生找出存在于生活中的音乐原型。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创作必须要以精心的观察生活为基础才能创造出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家的创作故事。例如王萃创作《歌唱祖国》的故事经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来源于生活。树立从生活出发感受音乐、寻找音乐、创作音乐的观念。这样就把音乐的创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觉到音乐作品其实离他们并不遥远只要认真观察加强学习与研究,自己也可以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

结论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使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受到音乐艺术情的感染、美的陶冶。使学生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焙养音乐鉴赏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晨,初中音乐教学之探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02

[2]门雪晶,浅议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堂[J].音乐时空,2013/15

[3]邹文重,中学音乐课程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初探[J].大舞台,2010/11

[4]张慧丹,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冶情”、“提能”、“增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选项教学 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