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时间:2022-09-07 04:11:33

对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新课改的推进,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下的新情况,在课堂实践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经验,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感悟、用心去经营。新课改追求地是学生充满激情地自主学、随着课时的减少,学生学习时空的增多,仅仅有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有效率的教学是难以奏效的,下面就高中学生有效学习进行探讨研究。

一、在生本课堂上催生学生的有效学习

生本课堂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形成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教为不教”的生本课堂模式,生本课堂催生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从本质上转变了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的学习潜能,在自身的拼搏中明确目标主动学、端正态度自觉学、培养习惯勤奋学、掌握方法科学地学,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获得了学业和人生的双丰收。

1.先学定教,互动合作。“以学定教”是指教师先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情况后,了解学生做练习的情况,包括疑难问题、不同的解法、隐形错误等,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在需要教师的反复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放在大部分学生自学、预习时觉得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备课时自己认为困难的地方。

2.教为不教,内化提升。“教为不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在授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践行、修品、养性、涵养、磨砺等,教会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离开教师还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品质习惯,从容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夺取学习上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在知识上自学、行为上自立、决定上自主、品行上自修、评价上自审、心态上自强、生活上自理的优秀人才。

二、在研究学情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

四种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兴趣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毅力的积极性。

五种智力:观察感受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创造力。

四种能力:听讲与阅读的接受能力、语言和操作的表达能力、学习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研究的主要维度

1.既研究学生的现状,又研究学生的过去和未来;

2.既研究学生的共性,又研究学生的个性;

3.既研究学生成长内因,又研究学生的成长外因;

4.既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又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在发展路径中优化学生有效学习

从四个方面优化学生学习心理和品质,抓实有效学习。就教学抓学习是抓不好的,要先从学生心理、意志品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诸方面抓起。

1.让学生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学习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应有成功的愿望,需要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2.通过不断给不同群体学生的成功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挥自身潜能,支撑起学生的精神大厦。

3.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确定教学起点,从教学环节上加以优化。

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构建“态度、习惯和方法”三结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维品质的优化,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5.在优化非智力因素中支撑有效学习。非智力因素包括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不服输的情感、永不言败的信念,这是学生持久有效学习的支撑点。有了这些,学生就能始终保持永不放弃的学习动力,不断调整自我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利用思想教育的优势,帮助学习波动生、边缘生理智抵抗各种诱惑,执着地为了自己的理念而学习,做到扎实学习不动摇,基础知识不放松,基础训练不马虎,单元测试不应付,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有效学习”应是“三高”的学习。

一是从时空上看是高效率。即花适当的时间取得最大效果。

二是从成果上看是高效应。即学习的结果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是从素质上看是高效益。不仅在学业上有收获,更应在情感、思维、人格、心理、价值观等诸方面产生高效益。

上一篇:我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下一篇:学习群英新思维 体验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