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讲究“三味”方“开”学生“胃”

时间:2022-09-07 02:47:26

化学课讲究“三味”方“开”学生“胃”

化学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一堂成功或说名符其实的化学课,应有哪些“味”呢?我认为起码应有以下“三味”;

一、本味

既是化学课,就应有强烈的化学本味。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如何使化学课富有本味呢?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

⒈开足、做够化学实验

这是使化学课本味丰厚的根本保证。 “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广大化学教师更加主动深刻地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大为提高。随着化学教改的深入进行,化学课的实验比例还会增大,实验形式也会不断翻新,学校现有实验仪器可能跟不上需求。作为化学教师不能消极等待,应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通过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或寻找替代性实验的办法,以保持化学课应有的浓厚本味。至于那种完全丧失化学本味,以在黑板上讲“实验”来代替化学实验的做法,是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的,应彻底摈弃。另外,根据中学生分组实验较少的现状,化学教师应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这样边学边做,不仅能增大化学课的本味,更有利于师生配合寻规律,学生积极练能力,课堂教学增效率。

⒉提高化学实验的成功率

化学实验的成功率,是衡量化学课本味品质优劣的标志。如果实验失败了,就会导致本味的变质或丧失,这样不仅不能开学生的化学胃口,反而会大倒其胃口,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保证化学演示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课前做几遍实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③构思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实验的办法,并拟定实验思考题。

⒊改进优化化学实验

或许有的化学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实验,是经过很多教育专家审定的,只要按教材做好实验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改进优化的必要。其实不然,教材中的实验并非个个都十全十美,其中有的实验在取材、原理、步骤、可信度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改进优化。

二、美味

笔者这里所说的美味,是指美学熏陶,即指美育,化学课要有美味,是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正逐渐被化学教师所认识的接受的。那么,如何使化学课富有美味呢?看来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

国内外教育专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实施美育的重大意义就是应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活跃学生的思想,同时也应当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环境。而传统的教育思想是老师讲,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这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更新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不只是多让学生动手动口,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摆在主人的地位,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的激励下,去发现、去创造。他们会发现教材、课堂情境的美,会创造他们心中的美。而且这种发现,这种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当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的时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迅速的充实和提高。因此,可以说,让化学课美味盎然,是化学教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⒉教师须美感在先

著名教育家符・赞可夫说:“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化学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播发浓郁的美味,当然自己得先拥有丰厚的“美源”。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不断加强美学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表达力。有了较高的美学素养后,化学教师在深入钻研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心灵必然会受到深浅程度不同的感染,于是美感触发,激情波动,教法涌现,乃至引起情绪姿态、语气声调的多种变化。教师不能自我陶醉于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实验和语言,再现教材内容,拓宽思维空间,令学生的心智沿着教材的潜思暗构的路径,进入化学的美境之中,知识得到充实,能力得到提高。

⒊教师要怀美而教

化学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学生、教材编者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对谈”和“实做”,是一种思想的交流、知识的融汇、能力的切磋和美感的互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怀美而教”,即要在课堂中注进鲜明浓郁的美感,用这种动人心魄的美感去触动学生平静的心,对他们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观的教育。同时,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美意,表露在自己的教学仪态、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之中。比如,教师上课时总是表现出衣着的优雅,板书的工整,教态的和善,操作的规范,语言的亲切,情意的举动,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美的化身。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受到激励和鼓舞;师生之间就能心心相通,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学生还会“爱屋及乌”,认为教师的一切长处都值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中所蕴含的美感(如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和多样统一美等),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美感并产生共鸣,使化学课堂美味飘逸。

三、趣味

化学课要有趣味,这是人们的共识,因为有趣味是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让化学课富有趣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去努力:

⒈巧设悬念,激发趣味

巧设悬念,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特别是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在学习石灰石的用途时,我引用了明代于谦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学生猜谜语。在这种学生急切想知道奥秘的同时,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极佳效果。

⒉利用谐音,使枯燥的知识生动有趣

化学学习中,有些知识需要记忆。利用谐音,就可以使记忆负担减轻。如教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等,利用谐音说成“茶庄定点收利息”,容易上口,学生也容易记住,并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实验时,学生就不会出错。又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用谐音可记作“贾盖那美丽,心贴吸铅轻,同估一百斤”,这样,记得准记得牢,又能激发兴趣,充分运用知识。元素的化合价,也可用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使记忆趣味化、生动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⒊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小游戏提高兴趣水平

教学体现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调整,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

讲还原性物质时,利用生动的故事语言,使学生印象深刻。可打比方为,小花猫和小白猫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在一起玩耍,后来一只小黑猫叼着一条小鱼将小白猫带走了,小花猫成了孤猫。这样,学生就能掌握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初中阶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除了课堂上注意讲解记忆方法、练习外,还可采取游戏法,如击鼓传纸迅速阅读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化学式,写化学式比赛等。我利用转盘,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收到较好的效果。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作为中心转盘,其次层贴上有关反应物,最外层是生成物,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了一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云田中学)

上一篇:教师博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新途径 下一篇:净化汉语环境,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