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新食品危机?

时间:2022-09-07 02:03:57

如何化解新食品危机?

今天,我们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虽然已经不再为吃饱担忧,但吃好、吃出健康仍然是国人永远的话题。再加上互联网无与伦比的传播力,来自网上的传言如果有关食品,可以在顷刻之间走上千百万张餐桌,从而影响人们的胃口。最近,这种传言迫使《人民日报》在三个月内连发三篇“求证”文章来加以讨论。

喝牛奶会喝出癌症否?

首先在网上遭到质疑的是人们最常见的牛奶。网上有人撰文认为,“喝牛奶可能致癌或促癌”。其理论依据,是域外某些专家的研究结论。三聚氰胺事件余威犹在,难道没有三聚氰胺的牛奶也有危险吗?

质疑者的主要怀疑对象为牛奶中含有的两种物质,一是IGF-1,另一是酪蛋白。

神秘的IGF-1

网文称,“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活跃生长与繁殖,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早在2009年,蒙牛的“特仑苏”就曾卷入是否添加IGF-1的风波之中。

IGF-1是什么物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乳品标准委员会副主任杨月欣教授告诉记者,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对人体而言,其在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多肽。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类激素多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液体里,包括人体的母乳。一般饮用的情况下,牛奶中的IGF-1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官网上可以看到,该机构的最新审查报告回应称: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因素。人体本身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10毫克)。据测定,人奶中的IGF-1含量为13~40纳克/毫升,市场上的牛奶样本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都微乎其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结论也基本与此相同。如此看来,如果IGF-1致癌,岂非母亲哺乳也在散布毒素?!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学系教授余海虎介绍,每天喝牛奶的人,血清内IGF-1含量会比平常人稍多。不过,对于IGF-1是否直接致癌,余海虎说,学术界没有共识,目前也没有权威论证证明IGF-1是有害

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的调查显示,在畜牧业发达的蒙古国,其前列腺癌、乳腺癌发病率为2.4/10万和8/10万,是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2009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近10年研究,了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领域最权威的信息,该报告由23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权威专家,对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研究进行评议后完成。报告认为:牛奶降低结肠癌证据充分;降低膀胱癌证据不足;乳酪对促进结肠癌发生证据有限;奶油与促进肺癌发展证据不足;奶和奶制品与提高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证据不足。

酪蛋白的功与罪

还有网文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导致乳腺癌,加速癌细胞扩散。据称这一信息来自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两组大鼠在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和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素诱发癌症。

据介绍,酪蛋白广泛分布在天然乳类中。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酪蛋白占80%以上,酪蛋白分子量大,是携带矿物质的载体,如酪蛋白磷酸肽就是其水解产物,能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利用。100克牛奶中约含3克蛋白质,而我国每人每天从一日三餐平均摄取的蛋白质有70克,酪蛋白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表示,一些媒体报道未完整呈现坎贝尔的上述动物实验,完全没有提及加入黄曲霉素这一致癌物。陈君石指出:“假如没有致癌物,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认为,实验当中,酪蛋白用量非常大,日常喝牛奶远不可能达到这个数量,所以不能用这个动物实验来类推奶类的促癌效果。

据专家介绍,即使是柯林·坎贝尔曾任顾问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也没有认同“牛奶致癌”的观点,在他们的关于食物与癌症关系的科研证据总结中,红肉、酒精饮料、含糖饮料被作为“有一些证据显示增加癌症风险”,但没有提到牛奶或奶制品。

事实上,2006年12月,坎贝尔在美国接受人民日报社《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他的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即使是其中的酪蛋白,坎贝尔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

所以,关于牛奶的价值,陈君石教授称,“一切都是量的问题”。在营养学家眼里,食物从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怎么搭配,在于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就像很多人说红烧肉这样的东西油脂含量太高,有致病风险,但一般人每周吃一两顿又有什么关系?可是,你不能天天吃、顿顿吃,那样身体也会受不了。”这个道理放到牛奶上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是喝得不够,需要增加,使我们的饮食结构、营养搭配更合理。这和美国人喝得太多需要限制是一个道理。”

吃猪肉等于自杀?

如果说来自域外的牛奶警告尚比较遥远,那么以“一个刚从四川出来做护工的农村妇女”的口述写成的网文则击中了更多人的胃。她有板有眼地声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五六个月出栏,长期食用该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所以养猪人都不吃自己养的猪肉。再配上“农妇警告: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这样极具杀伤力的标题,自然就能在互联网上迅速传开。

于是《人民日报》决定派记者前往生猪养殖大省四川省深入调查,并采访农业部负责人。

生猪多久能出栏上市?

通常情况下,生猪长到多重能出栏上市?成都市新津县七星养猪场负责人余忠说,从经济效益出发,生猪达到100千克左右就该出栏了,因为此时生猪的日增重最多,耗料最省。

成都市新都区优胜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饲养的生猪品种以外三元为主。“从仔猪开始,160天左右就能出栏,每头猪出栏时一般在100千克左右。”该负责人表示,外三元品种的猪160天左右出栏很正常,国外更好品种的猪出栏周期更短。

对于养猪人不吃饲料喂养的猪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宜宾普安乡农民连素芳。她说,自己每年要喂四五头生猪,除留一头过年,其他都拉到市场上卖。“自己留在家吃的猪跟外卖的猪都吃一样的饲料,哪有闲工夫给某头猪单独开伙食。”连素芳说。余忠也告诉记者,他们养猪场过年时杀了头猪供员工食用,也是随便从猪舍里抓出来的,没有单独养殖。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宾军宜考察过四川各市、州的数百个养猪场和养猪户。他总结说,生猪生长快、育肥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三好”:猪好、料好、圈好,即生猪品种好、饲料营养安全、养殖环境改善。报社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我国商品猪生产主要是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三元杂交生产体系,猪从出生至100千克上市养殖周期为150~180天。利用地方品种进行杂交生产时间相对较长,平均生产周期为180~200天。总之,“五六个月”就出栏再正常不过了。

安眠药、尿素等能否用来喂猪?

报社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网文中提到的各类添加化合物分为两类。其中,苯巴比妥属于镇静催眠、抗惊厥类药物,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的物质;尿素、砷制剂和铜属于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物质,但都有相应的限制性规定,不得随意使用。

成都一名猪饲料经销商王江称,“通过添加安眠药让猪多睡少动、快速长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圈养的生猪本身活动量就很少,不需要使用镇静剂。”

“尿素有毒,猪吃多了肯定就死了。”对于“给猪吃尿素等化肥可以给猪催长”的说法,四川简阳东溪镇农技员袁勇告诉记者,尿素是高氮化肥,若少量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是有作用的,可以被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所分泌的脲酶分解后,合成蛋白质从而被吸收消化。而猪根本没有瘤胃,尿素中的氮就难以利用,用量过大甚至会造成生猪中毒死亡。

对于添加铜的作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邹成义说,饲料中只有适量地添加铜才能促进猪的生长。允许适量添加的具体标准为每1000千克饲料中铜制剂添加量不能超过200克。

“传言说‘在猪饲料中加入无机砷,猪会显得皮肤红润、毛发光亮’,这种说法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宾军宜说,饲料中加入的是有机砷,而不是无机砷。有机砷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抗病能力有着明显作用。目前,除中国外,美国等很多国家也批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机砷会从粪便排出,在生猪的机体组织中残留极低。而无机砷是剧毒物质,俗称砒霜,对生猪等动物的危害性很大,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

饲料安全,猪肉也安全

宾军宜说,某种物质能否成为添加剂,必须经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检测和饲喂试验,由畜牧专家根据结果对其安全性进行评审,完全通过后才能被列入《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而且一般来说,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比重不会超过4%,网帖中说‘100斤粮食拌几十斤添加剂’纯属无稽之谈。”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则指出,目前,从未批准过激素类药物用于动物促生长,已批准的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种畜繁殖和产科疾病,这与欧盟的规定是一致的。截至目前,农业部只批准了土霉素、黏杆菌素、杆菌肽等20多种抗生素可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并严格规定了使用的动物品种、用法用量、停药期等,规定内容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2002年以来,农业部每年都组织实施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抽检对象涵盖饲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环节,抽检产品包括猪、禽、牛、羊、水产等各种动物的饲料,抽检指标既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也包括激素等禁用物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猪饲料质量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0.1%、95.2%和97.4%。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方面,近3年只有1批次检出。从监测结果看,猪饲料质量安全总体上是可以放心的。

速生鸡迷案

正当“吃猪肉自杀论”引起的争论热火朝天之际,中国经济网又引爆一枚网络炸弹:它以山西南部一则宣传广告——“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为据,指控为肯德基、麦当劳以及诸多大型超市提供原料的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证言来自该公司饲料厂车间工人:“这些饲料配了药,有添加剂,具体是什么不知道,但对人体肯定有害,周边的苍蝇都毒死了,年轻人都不敢在这里干活。”

此报道一出,舆论哗然,不但是网络热闹,各路纸质媒体也迅速跟进。粟海集团也算反应快,次日即通过公司网站给出六点声明:“一、我公司使用的是中国肉鸡行业普遍使用的白羽鸡,45天属于正常生长期;二、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对肉鸡养殖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肯德基和麦当劳通过官方微博的回应亦在此后到来,前者强调粟海集团供应量仅占鸡肉采购量的1%左右,后者干脆声明“报道中说到的供应商不是我们现有鸡肉供应商”。

但这样的回答并不能说服媒体,更不能说服消费者。问题的焦点集中在:速生鸡是怎样长成的?食用这样的速生鸡,是否会危害健康?

“速生鸡”45天出栏正常吗?

几乎所有的畜牧专家众口一词地指出,这非常正常。农业部家禽品质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玉时表示,对于养鸡来说,并非想让它速成就能速成,因为不同品种的鸡生长周期不一样。一般的草鸡,45天才能长到一千克左右,用再多的技术手段,比如灯光照明、添加剂也没有用。而现在养殖场用的白羽鸡属于肉鸡,都是从国外比如美国引进的,是用科学技术通过筛选挑出来的鸡种,这种鸡不仅长得快,而且胸脯肉多,因为国外消费者只喜欢吃腿肉、胸肉,不像中国人还吃鸡爪和内脏。

事实上,世界养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肉鸡40天左右出栏(指长到可以宰杀的重量),在世界范围都属于正常水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计算,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都是在42~48天出栏的,其中最常见的是45天出栏。

通过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近7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肉鸡生长性能是如何稳步提高的:在1935年,肉鸡成长到1.3千克的体重需要耗费90天,而到了1986年肉鸡仅需45天就可以长到1.8千克,而根据2005年修订的《中国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肉鸡在42天的体重达到2.42千克也是正常的。

“速生鸡”怎样做到45天出栏?

专家们也一致总结了此类“速生鸡”的长成秘诀是:科学育种,合理配比的饲料,标准化的管理。与某些人的臆想相反,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根据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动物饲养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的说法:“激素的成本不仅高,技术要求复杂,而根据众多实验数据表明,添加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

倒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值得忧虑。但国家规定,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设置停药期,使得肉鸡体内的抗生素自然代谢,降低至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可出栏宰杀。

散养鸡比“速生鸡”更安全吗?

至于受人们青睐的散养鸡与人们所疑虑的“速生鸡”哪个更安全些,“腾讯网”的专题文章指出,从安全性来说,柴鸡(即散养鸡)和柴鸡蛋实际上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农户饲养的柴鸡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无人监管,而由于现在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有些农户为了防止黄鼠狼、老鼠偷食农作物,还会使用老鼠药等有毒药物,这些都增加了柴鸡摄入有毒物质的风险。

台湾成功大学一份研究表明,柴鸡蛋含有的污染物二噁英要比普通鸡蛋高出5.7倍,这与欧洲的一篇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一致。由于散养的柴鸡跑动不受控制,食物较杂,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种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反而更不安全。

公共食品安全的解决之道

有关“速生鸡”的乌云并未散去,粟海集团还在继续向媒体及公众解释,媒体则继续聚焦此事。然而,从上述腾讯网专题文章后面所作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虽然腾讯网所持“肉鸡45天速成有何不可?”的态度非常鲜明,但网民认为45天的速成肉鸡安全的仅八千余人,而认为不安全者则有五万人之众。

这就提醒我们,要使这类牛奶、猪肉和鸡肉之类的问题不会一再成为众所瞩目的话题,一要靠科学,二要靠民主。

当城市居民的平均科学素养和对养殖业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要让他们相信“速生猪”、“速生鸡”之类属正常现象确实勉为其难。就以笔者而言,比起许多几乎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城市人来,可以算是经过8年“抗战”的“老农民”了。如果不是认真阅读许多资料,了解许多数据,我也难以相信现代高科技已经如此深入地渗透到养殖业中,我也难以接受如此“速生”的猪和鸡,因为它们与我心中的“常识”背道而驰。因此,我们一再说科学普及任重道远,其言非虚。

当然,人们之所以疑窦重生,还源于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以及某些“位置指挥大脑”的专家的极端不信任。那也怪不得公众,“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无一不折射出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者懒政的危害之巨。解决的办法唯有改革,使有关信息披露严格透明,一旦发生问题严肃问责,久而久之,也许就会缓解公众的信任危机。

当然,即使如此,一些国人对“传统饮食”的无限怀念,对现代食品工业存在的偏见和认识误区,仍然会驱使他们去追求所谓的散养鸡,以及我相信很快就会问世的“散养猪”以至“散养牛奶”等等,但那只是个人的嗜好和选择,与公共食品安全无关了。

上一篇:万花丛中的一枝独秀 索尼VAIO Duo 11笔记本电... 下一篇:说说化验单上的“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