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06 10:15:51

情绪调节的研究综述

【摘 要】情绪调节是近几年情绪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在个体生活中,对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唤醒的管理与控制对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是重要的,对个体的环境适应和社会适应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意义。不良的情绪和情绪失调会造成个体间的适应障碍和个体适应障碍。

【关键词】情绪调节 策略 管理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33-02

从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人类行为以来,研究者们就一直对情绪调节这一课题非常感兴趣。近几十年来,随着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和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日趋重视情绪调节研究。有些心理学家甚至认为,情绪调节及发展是社会化和心理教育的核心。

一 情绪调节的含义

情绪调节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看法,Cole、Michel和Teti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发展要求做出反应的能力以及在需要时延缓反应的能力。Masters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Dodge从其执行过程着手,认为情绪调节是激发一种活动来调节(减弱、增强或改变)另一种活动的过程。

情绪调节是一个有广泛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情绪调节的概念有重要的区别。(1)尽管人们通常认为情绪调节就是减少消极情绪,但情绪调节包含的内容实际上却更加广泛,情绪调节包括了个体增加、减少和保持积极和消极的情绪;(2)虽然大多数时候情绪调节都是有意识的,但有时候情绪调节却是无意识的;(3)一般人们认为情绪调节的对象就是个体的情绪,而情绪调节的对象还可以是个体之间情绪的调节。此外,情绪不仅是调节者,还是调节的目标。最后,情绪调节本身并不存在好或坏,相同一个策略可能对一些人有用,但对另外的人却是有害的;同样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可能在某个方面对个体有利,但却可能带来另外一些消极的影响。

二 情绪调节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从主观经验、生理反应和社交情境三个方面进行。

1.情绪调节和主观经验

围绕情绪主观经验方面的情绪调节研究,主要阐述两个问题:(1)情绪调节对主观经验的依赖性,即情绪调节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所经历过的特定情绪。部分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的方法或技能的选择和效能,依赖于所经历过的特定情绪。(2)情绪调节对认知评价的依赖性。部分研究者认为,既然自身认知评价引导了其主观情绪体验的产生,那么有效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涉及如何理解或评估相应的情绪刺激。还有研究者认为,许多需要调节的情绪体验自身都存在认知方面的问题。许多研究者指出,改变认知或学会理性认知,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之一。

2.情绪调节和生理反应

关于情绪调节和生理反应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1)情绪调节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生理唤醒。许多研究发现,情绪调节与高强度生理唤醒密切相关。从生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情绪调节能看作是一个使有机体从激动状态回归平静状态的体内平衡过程。(2)反映情绪活动的生理指标与情绪调节能力或潜力之间的联系。许多研究者发现,情绪的自我调节努力与生理变化之间有某种相应联系,能通过测量一些平时反映情绪活动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瞳孔变化和皮肤电阻等,以此来研究个体情绪调节的能力或潜力。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心率上,许多项研究表明,心脏的基本活动方式标志着有机体抑制体内平衡以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潜能以及自我调节以恢复体内平衡的潜能。

3.情绪调节和社交情境

大多数论述情绪调节的文章都凸显,情绪调节发生在设定的社交情境中,其操作与情境要求以及个体对这些要求的认知评价相关。许多研究者也指出,要弄清情境对情绪调节的整体性影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情境具有多重意义,它既包含直接引绪的刺激物特性,也包含如家庭、学校这样的环境背景特性,还包含情绪产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社交关系的类型特性。许多的日常观察研究表明,人们最容易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妻子、孩子)发火,然而对外人常表现出所调节的情绪行为。这与人们认知上的管制判断相关,因为人们总认为对自己的亲人发火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此外,人际关系影响情绪调节的方式、策略的采选与运用。

三 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进程中开展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时段,形成不同的调节策略。Gross提出了五种情绪调节的策略: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情绪形成的整个时段中,个体最常用且最有用的调节策略为五种策略中的后两种: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1.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是一种先行关注策略,发生在情绪形成的前期,主要经由改变对情绪事项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项个人意义的认知来降低情绪反应。认知重评策略可以合理地对情绪反应进行适当的调节。为了检查认知重评对情绪反应的影响,通常从两个方面考虑:包括指引性的认知重评和自发的认知重评。指引性的认知重评是用引导语的方式要求被试选用重评策略来调节情绪。自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主要查核运用不同策略的个体在情绪体验上的差异,如用情绪调查问卷检测出正常运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观察其情绪调节的影

响。这类研究发现习惯运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负面情绪体验较低。因此,不管是引导性的认知重评还是自发的认知重评,都可以很好地降低被试的负性情绪体验。

2.表达抑制

表达抑制是一种反应关注策略,发生在情绪产生的后期,主要是通过抑制正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从而降低主观情绪体验。表达抑制策略也能够合理地对情绪反应进行调节。有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按表达抑制指导语进行调节;(2)自发地采取抑制策略调节情绪。首先,用引导语要求被试对厌恶刺激的负性情绪进行抑制,被试自我报告其负性情绪体验相对于不抑制的条件更少,但相对于认知重评条件而言,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其次高防御型和高压抑型的被试习惯采用表达抑制的策略,他们因为无法意识和表达负性情绪,所以自我报告的负性情绪体验较少。

四 情绪调节研究现存问题及展望

回顾以往的情绪调节研究,情绪心理学家同样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或缺陷,并认为今后的情绪调节研究将要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核心课题。

1.情绪调节的准则

情绪调节的准则或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以及由谁来决定情绪调节的准则及其实用性,这看似谁都知道,然而谁也说不清楚;这好像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东西,然而落实到具体情境中,又时常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2.情绪调节的内容

以往关于情绪调节及其发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消极情绪范畴,因为许多研究员表明,人们认为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大都是在既定消极情绪的基础提出来的,似乎情绪调节关键与消极情绪体验相关联。现在,该范畴的一些研究员对这种观点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情绪调节不仅是积极情绪的存在或消极情绪的消除,而且在很多的情况下是一种维持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平衡的过程。

3.情绪调节的对象

以往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都集中在大学生群体,而在中小学生及中老年情绪调节方面的研究尚少。情绪是把双刃剑,中小学生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情绪调节的有关训练项目能帮助中小学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形态,有助于他们形成行之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苏俊.情绪调节和记忆的关系理论模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钟建安、雷虹.情绪调节对工作记忆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0(2)

上一篇:高校智慧校园网络安全的设计 下一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