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1:29:55

情绪心理学论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兴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延伸,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也从以往对消极情绪、对人类的疾病和弱点的对比分析中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健康情绪体验,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培养与美好心灵的挖掘。

1.积极情绪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由于缺乏情绪管理教育指导而导致大学生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现象的不断频发,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探寻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在解决大学生情绪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为引领,以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重要的功能作用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高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因素。

1.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而目标任务。它以全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将关注心理问题消极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向关心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并将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快乐的人才作为未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提出,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让积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助力正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亮点所在。

2.培养大学生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好学、乐学、勤学与积极乐观向上。运用保护性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充满快乐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运用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感受力,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提升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挥积极情绪管理作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商,让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3.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就要学会积极认识情绪,积极表达情绪,积极地调整情绪。从认知、情境、平衡、社会支持等角度全面调节情绪,达到情绪健康。调节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加油。

4.以积极情绪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理念为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关注负性情绪转向关注积极情绪。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为大学生拥有阳光心态,闪亮青春给力。

三、发挥积极情绪管理策略效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研究价值取向,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以新的启示。随着当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事件不断频发,加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需考虑性别、年级、生源以及产生情绪障碍原因等差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包括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对策就应该不仅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更应该考虑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差异、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差异,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而不是单纯的克服消极情绪,这样才能通过积极心理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大学生人性中的积极情绪的功能。

2.发挥积极情绪效用,增强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在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大学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3.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挫折如影随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作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如何发挥情绪的主要作用,有效利用积极情绪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情绪管理隶属管理心理学,是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幸福程度。

4.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管理情绪要运用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情绪管理策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面的同时,更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调节情绪要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情绪智力的培养,积极的方法手段应对不良情绪,调整解决副性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引领下的正能量学在促进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不仅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是今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将积极情绪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未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发展氛围,才能让大学生拥有幸福快乐的未来。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内 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 现状与分析

1引言

Gross 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基础医学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先后将研究的兴趣放置到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上。医学界是最早关注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学科,它侧重于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抑郁、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教育界学者则通过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探讨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的调节干预研究。心理学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仅始于21世纪初,其主要关注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相关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各学科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一些价值成果。

在知网中,以“大学生情绪调节”为关键词检索到3672篇文献。其中,基础医学149篇,占4%;教育学占1936篇,占53%;心理学1585篇,占43%。 由此可以看到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是比较多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论文进行描述和分析,唤起心理学者对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加深他们对大学生群体情绪调节了解,激发其研究兴趣。

2文献的总体情况

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心理学界的第一篇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研究于2000年。在2000年-2014年间的183篇学术论文中,会议论文集16篇,占10%;学位论文56篇,占31%;期刊文章108 篇,占59%。各年份数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可粗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至2007年,此阶段的7年关注者甚少,平均每年仅有论文5.7篇;第二阶段为2008-2014年,平均每年16.7篇。

心理学专业杂志刊登大学生情绪调节文章情况如下。14年间发表在专业杂志文章共34篇。其中核心刊物《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总共刊登了19篇,且学会一级刊物《心理学报》没有刊登文章。由此可见,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3主要研究内容

心理学文章比较集中关注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关注度最高的是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方式的相关研究,共164篇文章,其次是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共19篇。主要都采用问卷法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研究与质性研究较少。

3.1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及多元化研究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不同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对积极情绪调节多于对消极情绪调节。对消极情绪多用减弱型调节和反应调节,对积极情绪多用增强型调节和原因调节。男生对积极情绪更多采用忽视调节,女生对消极情更多采用宣泄、反应调节和增强型调节,且女生对情绪的自然调节更多。王春花研究发现,在面对不同情绪时,大学生使用的情绪调节方式频率也不同并存在年级差异。面对积极情绪时,大学生所用的情绪调节方式由多到少依次分别为为:情感分享、情感表露、情绪维持、激励、克制、升华;面对消极情绪时同样由多到少为认知重评、发泄、压抑、放松、体验痛苦、转移注意。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多使用情感分享和情感表露的方式来调节积极情绪,男生多用克制、升华的方式。对消极情绪时,女生常采用转移注意的方式,男生则多采用压抑的方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多元化研究主要涉及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抑郁的相关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父亲的过度保护及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更多地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存在正相关;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其子女多采用不成熟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研究发现,大学生正性情绪的分享和负性情绪的转移与人际关系困扰有着负相关关系,正性情绪的克制和负性情绪的发泄、压抑、体验与人际关系困扰有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的压抑、体验和发泄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中重新评价策略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抑郁情绪。大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问题、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检验结果也表明,除抑郁这一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自我肯定、焦虑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可见,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2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采用中文版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512 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为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或痛苦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或愤怒情绪效能感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在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大学生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得分呈现出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外向性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4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评价与展望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心理学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方式的关注虽然比较多,但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不足、理论探讨深度不够等。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注意扩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加强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本届研讨会共举行了三场大会,六场分组讨论会,以及两场学术报告。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五十余篇。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1.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2.音乐教学与学习心理研究;3.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研究;四、音乐治疗学研究。

一、 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

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是本届研讨会讨论的一个重点议题。从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来看,共有近21篇论文涉及这一方面的问题。

周世斌《科学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一文认为:无论从学科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在学科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符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趋势。而我国目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没有体现出各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并存,而是主要依赖于思辨性研究方法。

谢嘉幸《解释学在音乐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实践探索》一文探讨了解释学基于“感悟”认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音乐心理研究中“文本――语境”的基本方法;郑茂平《音乐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方法学探讨》中提出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刘沛《音乐心理学教学纲要与研究性学习资源》一文反思了我国音乐心理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音乐心理学教学体系的构想,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编撰;二是翻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建设。可以一方面发展音乐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另一方面依据紧迫的教学需要,系统的回顾、跟踪和评估音乐心理学的西文著述的历史和发展,选定前沿的内容,形成一套音乐心理学的教学体系;罗小平《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老年精神音乐学》一文介绍了老年精神音乐学形成的背景、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廖家骅《音乐记忆的机制与策略》一文从音乐记忆赖以依存的生理基础、音乐记忆的主要特征、音乐记忆的基本策略三个方面对音乐记忆做了解释,认为音乐记忆的运转机制是以一定的生理条件为基础,经过后天教育、实践等多方面途径而逐渐形成的;赵冬梅《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到适时测量和元分析技术,论述了音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续解(上)》一文取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文献的视角,对这个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心理学中元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心理学的代表性文献做出初步的分析研究,并给予相应评述。

针对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这一议题,还有不少论文对国外音乐心理学发展、研究作了介绍。如:蔡黎曼、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霍橡楠《近年来国外关于音乐才能相关性因素的研究》,蒋存梅《国外关于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德〕弗兰德・劳厄《音乐与个性发展》(金经言译)等。

二、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研究

从提交的参会论文来看,有近三分之一多的论文涉及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心理的研究。代表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马达《论音乐学习中的自我调节学习》一文介绍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并根据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理论,结合音乐学习的特点,探讨了自我调节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陈雅先《当代心理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一文通过考察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这三个心理学派思想对音乐基础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任志琴《利用节奏命名的通感效应挖掘学生用眼去听、用耳去看的潜能》一文指出:在音乐实践中常需要读谱能力(即用眼去听),音乐听觉分析能力(即用耳朵去看),这实际上是人的通感功能在发挥作用。

徐行效教授的论文《念动训练对提高声乐技能的实验研究》,从自己的实证研究出发,论证了念动训练对声乐技能的学习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歌唱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本届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是一批年轻学者和在读研究生的参会,这些年轻学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各自的音乐心理学学习和研究所得。金世余《支架式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一文结合音乐教学分析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色和基本环节,论述了在音乐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引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音乐学科教学所具有的积极指导意义。苏海鸣《视唱练耳与内隐记忆》、李莉《内隐记忆与音乐内心听觉》,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内隐记忆对音乐内心听觉培养的重要作用。黄剑敏《基础音乐教学中关于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奥尔夫教学理念的思考》一文探讨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自我效能感等问题。徐岚《心理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探析》,从心理定势的含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定势及其形成原因、如何克服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负迁移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另有林琳《中小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心理成因分析》、颜艳《缄默知识与音乐教学》、陈佳《依恋理论和构造主义理论对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影响》从不同层面对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作了探讨。

在器乐学习和教学心理方面,以下几篇论文则集中论述了器乐学习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和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初探》,王昕野《论儿童小提琴教学中心智技能的培养》,张新林《小号演奏最佳心理状态培养》,关继文《器乐学习中的情绪和意识初探》、周珏《钢琴练习中识谱过程的认知解读》等文章,分别就各自教学领域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以及良好音乐学习心理的培养展开了讨论。

三、 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研究

关于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张前《再论音乐欣赏方式与心理发展阶段》一文对比了四部相关研究著作①中关于音乐欣赏方式及音乐欣赏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彼此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对音乐欣赏的性质、方式及其心理发展阶段做出概括。

孙佳宾《论心理知觉在音乐审美中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知觉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感性能力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基础,提出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内涵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关键,主张音乐审美理解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前提和条件,认为对音乐的价值判断是音乐审美知觉的终极目标。张莉《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即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探究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文中从两性生理方面的差异、性别模式化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与变化三个方面,考察了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

黄君、张庆林《莫扎特效应研究述评》总结论述了国外有关“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黄虹、蔡黎曼《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部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就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进行调查。

除上述研究成果外,尚有蒋聪《音乐表演心理试验研究综述》、马卫星《音乐欣赏的心理逻辑》、邵桂兰、王建高《试论西方后现代音乐文化的心理模式及其反美学特征》、王放歌《论心理机制是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再创造的重要因素》等论文各自对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相关音乐心理现象做出了探讨。

四、音乐治疗学研究

音乐治疗学作为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和专业的学科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开设音乐治疗学课程。此次研讨会共收到相关论文7篇。这些论文大多从一些研究个案出发进行探讨,没能对学科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周世斌《科学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一文指出:作为音乐艺术与医学科学相融合与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音乐治疗学的学科性质规定了其比其他音乐传统学科更加强调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的有力支撑。

杜青青《关于音乐治疗中音乐取向的研究――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在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了解患者的音乐取向的重要性。

韩扬《音乐治疗对老年情绪障碍干预效应对比研究》,采取前瞻对照性研究的方法对8名老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最后就实验组的4名被试结果得出结论: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情绪障碍的焦虑、悒郁临床表现,恢复和提高积极情绪。

吴继红、万瑛《音乐治疗中的情绪和认知》一文阐述了音乐治疗中的情绪――认知原理及其理论背景,并结合音乐治疗个案加以分析。

李霞、王今《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考试)焦虑的测量与人格特征》一文运用Catte116种人格因素问卷、Zung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971)以及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对北京市六所艺术院校部分大学生表演(考试)的焦虑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徐杰《论音乐综合治疗在高校的试验与研究》一文在进行理论研讨的同时,结合实验研究对在高校进行音乐综合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张卓、余瑾《聆听两段音乐的脑电图(EEG)分析》一文则从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与大脑不同脑区的功能及思维特性具有相关性”这一假设进行了论证。

五、其他方面

此次大会还安排了两场重要的学术讲座:11月25日晚在广州云山国际会议中心,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做了《国际及韩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学术讲座,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当今国际音乐心理学的最新动态及韩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状况。这次讲座为我们了解国际音乐心理学研究前沿的动态及其方法、成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当晚,上海音乐学院林华教授的学术讲座《论逆完形》在星海音乐学院沙河校区举行。林华教授用美术审美的“完形”概念,分析了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深入浅出地为与会代表上了一堂音乐审美心理学课。会议期间还参观了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实验室。

会议改选了“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产生了新一届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张前教授再次当选为新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

① 这里指的是黄自著《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1934年版;〔美〕科普兰A・Copland)著《怎样欣赏音乐》中译本,1984年版;张前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1983年版;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2003年版。

马达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疗法 研究现状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论依据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给他们巨大冲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包容并存。但他们处于思想容易裂变、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价值体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与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标准评价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求个体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压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据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自卑、惰性、厌学等等。[2]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故此,作者提出“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将旨在通过诗歌心理疗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生。

1 研究现状

目前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诗歌心理疗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点在于抑郁、焦虑、恐惧等人类缺陷,属于“消极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创立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心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促进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数,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系统[3]。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是让个体多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让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快乐的主观体验。积极的社会系统包括民主政治大环境和温馨团结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他俩在整合人类各种优点的基础上,把积极人格分为美德和积极品格两大类:第一,智慧和知识(能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第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意志的情绪品质)正直、勇敢、毅力、热情;第三,仁慈(有关“照料他人与他人成为朋友的人”的人际交往品质)善良、爱、社会智力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第四,正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公正、领导力、合作、原谅;第五,节制(谨慎处事的品质)谦逊、谨慎、自我调节;第六,卓越(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总结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情况。第一类的论文有:高强的《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与继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积极人性论思想,在研究对象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渊源。[4]吴晶的《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论证了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包容并蓄。[5]孟维杰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6]、张秋颖的《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7]陈虹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8]三篇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第二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这类论文有:王倩的《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9]施利承的《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10]刘孝群的《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11]刘桂芬的《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12]翟媛媛的《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双虎的《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等一系列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品格的培养。此类论文主要论证的是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作用,对应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则没有提及。

现代意义上的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是阅读疗法与写作疗法的一种,即在治疗师的选择下,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与歌(通俗歌曲),让个体或团体阅读、诵读,或直接让病人参与写诗,帮助治疗师发现问题。并通过宣泄、领悟、净化、升华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方法两方面:诗歌疗法的具体应用:段扬的《诗歌疗法》简介了西方诗歌疗法的应用。[15]陈敏的《诗歌疗法》介绍了古代中国应用诗歌疗法的情况。[16]王万昌的《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介绍诗歌疗法应用的案例。[17]但是这类论文数量少,并且显示我国对诗歌疗法应用还很少,研究不够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诗歌心理疗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本课题的诗歌疗法中的诗歌包括了诗与歌,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与个体、团体咨询中,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具有不同疗效的诗歌与歌曲,让学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内容做出反应。可以是对整首诗歌作出评价,也可以对其中一句话做出评价,咨询师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对于你有何意义?”、“是否哪句诗让你特别感动或唤起了自我的觉醒?”最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或歌。从这些诗与歌中,治疗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诗宣泄压抑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质量,建立积极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尽管人格是源自个体身上稳定的行为方式与内部过程。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对人的消极人格进行纠正,对积极人格进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卑、自控力差、厌学、惰性。所以他们需要建立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好学、勤奋、自控力强。

3 课题理论依据与内容

在本课题中的诗歌包括:诗与歌。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情绪具体化,是人类强烈情绪的投射,诗人则是人类情感的代言人,人们在诗歌作品里与诗人共鸣。歌,特别是优美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优美的诗。流传广,易于理解。而大学生处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属于“诗歌”的年纪。同时作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诗歌传播知识基础。所以利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是可行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利用诗歌疗法进行大学生个体、团体心理咨询、编写诗歌心理治疗手册。具体内容与方法是: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设立不同的积极品格主题,如自信、梦想、坚持等。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在进行心理课程讲授中插入老师推荐诗歌或学生收集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解读,找出自我心理问题,发现解决方法。同时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培养积极品格。第二,本课题将采用“诗歌个体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有特定治疗目标与要求的诗歌写作、解读的培训,让求助者通过诵读、写作诗歌,宣泄压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积极品格。

综合上述,中国目前对积极心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不够,应用诗歌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课题将结合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验、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观察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故此“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来,任春亮.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9,(3).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强.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

[5]吴晶.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6]孟维杰.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7]张秋颖.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陈虹.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0]施利承.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J].交通医学,2010,(6).

[11]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2]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13]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4]方双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15]段扬.诗歌疗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陈敏.诗歌疗法[J].科普天地,2009,(9).

[17]王万昌.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J].新课程研究,2004,(1).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21世纪初;国际;研究;特点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在罗马的成立,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近40年来,运动心理学发展迅速,其研究组织不断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方法逐步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科学中有广泛影响学科之一的观点,已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所达成共识。尽管处于“不惑之年”,但运动心理学仍是一门年轻而又新兴的学科,仍有诸多的疑惑需要我们去澄清。本文分析了近四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文特点,以期能对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所借鉴。

1 研究方法

本文对上述244篇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大期刊研究领域各有侧重 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可从宏观上分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又可分为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锻炼三大领域。笔者在做本次统计时,将没有具体规定研究对象的研究都归为基础理论研究,即其研究的内容对运动员、学生和大众健身者都实用。从本次统计来看(表1),竞技运动领域独占鳌头,共计148篇,占61%;基础理论研究紧随其后,共计53篇,占22%;大众锻炼位居第三,共计31篇,占13%;而体育教育领域最受冷落,仅有8篇,只占3%。显然,以高水平运动员为中心的竞技运动研究受到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而体育教育研究却显得相当薄弱。

四大期刊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JASP)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走在了其他期刊的前面,并将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如演员的表演和特警的压力处理;《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最多,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这其中有很多关于运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IJSP)对大众锻炼投入了最大的兴趣;《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JSEP)对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锻炼三大领域均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相对来讲,研究领域较为均衡。当然,其中的统计结果与《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IJSP)2001、2002年的论文以及《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2001年的论文没有计算在内有关。

2.2 四大期刊的研究热点 从总体上讲,四大期刊研究具体领域涉及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运动自信、运动认知加工、运动社会心理、流畅状态(高峰体验)、心理耗竭、多元文化、赛前状态、优秀运动员心理品质、影响运动成绩的综合因素等多方面,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详尽的系列研究。而过去较热的运动员的个性研究却受到冷落。笔者在对每一文献研究内容归类时,择其主要内容予以归类,如对“应对策略”的研究,尽管也涉及到情绪,但主要内容是心理训练技能方面,则将其归为心理技能。笔者对四大国际心理学期刊的研究热点前五项作了统计(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受到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青睐,这五项之和达到了总文献数的52.5%。

关于运动动机,主要集中在内部动机及成就目标方面的研究。动机问题成为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首要热点,值得我们探讨。“动机研究并不是中国运动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流,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可能同整个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传统有关。动机问题是体育运动实践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关于运动情绪,主要集中在心境状态和运动焦虑方面。《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对心境状态量表作了一系列的综述研究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从角色模糊、任务凝聚力和剧烈运动情景等角度对状态焦虑作了探讨。

关于心理技能,以应对策略、目标设置和表象训练的研究居多,并致力于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辅助训练。心理训练的内容因任务、项目和对象而异。一般包括:运动员成就动机与必胜信心(理想、信念);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出色的专项认知能力(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运动感知觉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目前各国普遍应用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技术主要有行为矫正和认知调整两大方面: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目标设置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

关于自我,则围绕自我形象、自尊和运动自信来研究。自我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自我效能最早出现在1977年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997年出版的《自我效能:控制的运用》一书,对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系统的建构。自我理论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有:在运动技能获得和运用中的作用,对运动能力的调节,对体育锻炼的采纳和坚持的影响,团体自我对个体的影响。

关于运动认知,则多与运动项目相结合,侧重于某一认知理论的检验。对运动认知的研究热潮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认知运动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与母科学中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有很大关系。认知运动心理学目前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认知运动心理学主要运用计算机模拟法、流程图示法、口语报告法、内隐联想测验法来对运动员的知觉、注意、预测、判断等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研究。

运动社会心理尽管在表中没有列出,但仍是关注热点之一,多集中在运动员的社会支持、运动员的组织压力、团体凝聚力、团队建设、运动员角色尝试、运动攻击和暴力运动中的领导行为、对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甚至是婚姻关系也予以了极大关注,进行了相关的个案研究。

四大期刊研究热点是:《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JASP)把运动情绪的研究放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2.7%。并有较多的文献集中于心境状态量表的检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JSEP)对运动动机的研究排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6.1%,其次为运动认知,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3.0%。《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USP)对运动认知的研究排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1.3%,其次为心理技能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7.0%。《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位居第一位的研究是心理技能,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4.2%,另外的关注点便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4.5%。对研究热点的取向不同,反映了四大期刊各自的特点。

2.3 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 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有用的

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研究方法是我们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可否实证角度讲,可以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以观察资料作为研究起点(而非理论假设),具有描述性、探索性、情景性和主体性的特征。“定性研究是资料驱动式的研究,从问题开始,以假设结束,与定量研究正好相反。”定量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通过测验与测量计算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或作出因果解释。从研究性质来看,可分为描述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如现状与对策研究;实验研究是指根据研究假设,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模拟、变革等手段进行观察,从而取得被研究对象特征及其属性的一种研究;理论研究则是对复杂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三种研究各有侧重,描述研究主要是体现问题;实验研究主要是找出可行办法;理论研究则侧重于预见性地构造某一体系,或予以总结、概括,使其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又要使用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量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研究评价法、个案研究法和元分析等等。

四大期刊使用的具体方法(表3),实验法仍是研究的首选,而且实验多以真实情境为主,以追求更好的生态学效度。它与量表问卷调查之和超过了半壁江山,说明了以量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个案研究也受到重视,涉及到高水平运动中组织压力、运动损伤、运动员新旧方法的快速校正、运用心境状态量表的自行车选手高强度训练的监控、个案分析方法、教练与运动员的婚姻关系等方面。另外,元分析的方法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文献综述的客观性。有对心境状态量表和运动成绩的元分析、对竞赛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元分析、对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身体意向的比较的元分析以及对身体锻炼、竞技运动和体育课中因果关系的知觉点的元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文献分析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考虑到几乎所有的论文都要使用这一方法,本次统计没有将其列入。

2.4 研究对象有待丰富 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都有自己的研究主体。竞技运动领域研究的主体是运动员,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主体是学生,而大众锻炼领域研究的主体当然是体育锻炼参与者。如果撇开这些基本的主体不谈,看看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关注了哪些特殊对象,可能会对我们开阔思路有所借鉴。笔者对研究的特殊对象进行了统计(表4)。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被研究者当作了首选对象,这可能与大学生生活相对规律、聚居相对稳定、控制难度相对较小、求得大样本量相对容易有关系。教练员与运动员朝夕相处,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还涉及到了奥运会运动员、奥运冠军、残疾运动员、裁判、儿童、心理咨询师、表演艺术家、自杀倾向者、特警部队以及同性恋者。预示了应用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然而,我们也看到,对于运动员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残疾运动员的研究尽管有所涉足,但研究的质与量却“相形见绌”,说明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2.5 研究项目有待增加 运动心理学既然是研究体育运动的学科,按理可能会涉及到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但事实并非所想。这除了与刊物版面有关,还与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笔者将244篇论文中涉及到的所有项目进行了统计(表5)。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所涉及项目较为分散,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足球、篮球、网球、曲棍球、橄榄球、高尔夫、田径、射击、冰球、排球。这些项目的研究关注度高,与这些体育项目在西方国家所受欢迎程度和开展范围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仍有一些运动项目未被提及,如:羽毛球、击剑、跳水等项目。

3 结论与建议

1)研究领域从早期的研究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的竞技运动领域,不断地扩展到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和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但是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

2)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的一直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流畅:状态及心理疲劳也受到了较好的关注。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系列研究。

3)实验法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量表问卷的研究也是势头不减,说明了以量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从研究的功能来看,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受到重视。科学研究常常从描述与预测功能发展到解释与控制功能,这也是科学成熟的表现之一。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受到重视,说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日渐成熟。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临床运动心理学;内容分析;运动表现发展;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损害;运动退役

临床运动心理学(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于美国,本世纪初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建立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注册制度。2005年,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召开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大会[1]。2006 年,首部《临床运动心理学》专著出版[2]。2007 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创刊,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开辟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东西方观点(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丛书出版[3]。

我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从基本情况、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按照一定维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判,可提供学科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4]。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之中。

(一)论文取样

本研究从1981年至2010年的13个目标期刊中选出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680篇。心理学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体育学期刊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

(二)内容分析的维度

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5,6],按照以下程序设计了内容分析的维度系统:(1)精读2007~2008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全部文献,初步制订分析维度;(2)对2009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文献进行试分析,修订分析维度;(3)征求相关专家对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意见,修订分析维度;(4)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对2010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文献进行独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说明该分析维度系统信度较高,可为研究所用。对评判者容易出现分歧的维度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由27个因素构成。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且熟练掌握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6名研究生对论文进行独立的内容分析,每篇论文有两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终录入数据时检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认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全部变量的频次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基本情况

1.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

表1.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对比(%)

院(所)性质

中国

外国

体育学院(所)、体育教学部

91.7

34.3

心理学院(所)

4.9

37.4

医学、护理、健康学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计

100.0

100.0

表1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首作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而心理学、医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与国外学者相对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分析,这种情况多年来(尤其是2004~2010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的参与。

2.论文的篇幅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的篇幅统计显示,平均每篇论文篇幅为4.21页,且多年来论文篇幅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论文平均篇幅为16.5页[7]。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期刊对篇幅的限制制约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响学术交流的深度。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相关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以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3.论文参考文献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显示,平均每篇有9.63条参考文献,图1显示1995年起参考文献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06年开始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7条左右。目前,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条数不及美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论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文章参考文献为42条)[7]的一半。参考文献较少导致研究难免低层次重复前人的工作,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就相对较少,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纵深发展。

图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发展趋势

(二) 论文内容

1.研究领域

图2.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图2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表现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4年以前占绝对优势。运动功能障碍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长,近年来出现与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对运动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脱离仅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发展为中心的情况,越来越关注普通运动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比(%)

研究领域

中国

外国

运动表现发展

37.2

17.2

运动功能障碍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运动功能损害

3.5

21.2

学科发展

3.2

13.1

运动退役

2.2

2.0

合计

100.0

100.0

表2显示,运动退役是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较,我国临床运动心理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运动表现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对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少。运动表现发展研究较多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竞技体育发展有关。运动功能损害指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临床心理问题,引起其严重的情绪紊乱和行为失调,导致其无法投入训练与竞赛[8]。运动功能损害研究被忽视与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大都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有关。

2.研究的理论基础

图3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以认知行为理论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出现理论逐渐丰富的趋势。这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情况基本一致[7]。认知行为理论在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绝对优势,与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性强,更易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有关。

图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

1.论文类型

表3显示,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类型以调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论述较多,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与国内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大多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有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识到临床运动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体育科学的训练而相对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所以,更容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综述和理论性研究,而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表3.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类型对比(%)

论文类型

中国

外国

调查研究报告

36.3

32.3

实验研究报告

11.8

15.1

测验研究报告

6.3

6.1

质性研究报告

4.8

19.2

质性+量性研究报告

0.4

2.0

论述

25.7

18.2

文献综述

14.6

7.1

合计

100.0

100.0

2.研究设计

表4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病理机制研究与国外一样,存在过分依靠相关设计的现象,而更能确定心理变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设计与质性研究设计较少。因此,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关于病理机制的研究设计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运动者心理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干预研究以文献综述为主,侧重具体介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设计较少,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61.5%的干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干预的效果。实验研究能为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提供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运动心理服务的科学性。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加强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表4.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研究设计对比(%)

研究设计

机制研究(中国)

机制研究(外国)

干预研究(中国)

干预研究(外国)

描述性研究设计

16.0

相关研究设计

44.9

75.0

实验研究设计

10.2

12.6

26.7

61.5

质性+量性设计

0.6

3.1

0.5

3.9

质性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说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试

表5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更关注大学生运动员和少年运动员。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高度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与我国现阶段注重竞技体育的现实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心理服务的及时介入,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如果等到运动员形成了心理障碍再介入治疗,其难度就会很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少年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关注。

表5.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被试对比(%)

研究被试

中国

外国

29.0

24.3

高水平运动员

15.9

10.1

专业运动员

11.2

6.1

混合

9.0

8.1

体育专业学生

8.4

2.0

大学生运动员

7.4

20.2

少年运动员

5.9

11.1

学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计

100.0

100.0

4. 资料收集

表6显示,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资料收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较多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而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仪器测验法,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学者更多采用工作经验法和文献法,较少使用访谈法。我国研究者较少采用非常适合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与他们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关。

表6.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对比(%)

资料收集方法

中国

外国

问卷法与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经验

20.4

13.1

文献法

19.6

12.1

三种以上方法结合

7.8

16.2

仪器测验法

6.4

3.0

访谈法

2.6

13.1

观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计

100.0

100.0

5.结果分析

表7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国外。心理现象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表7.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结果分析方法

中国

外国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统计分析

39.0

30.3

多元统计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计

100

100

中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现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论文。元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独立的多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报告给予定量统计分析而综合评价某一主题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证医学实践证据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9]。自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治疗兴起以来,元分析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7]。元分析对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出现元分析的论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够支撑元分析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统计方法的训练不足。随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四)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

纵观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30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明显差别。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以帮助研究者厘清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内在线索,并能够据此展望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有9.9篇;研究极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参考文献量少,许多论文根本没有参考文献;研究内容以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占绝对优势;最突出的论文类型是说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经验法(21%)和文献法(13.8%)收集资料;论文的结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资助项目出现逐年增长趋势;论文的参考文献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报告超过理论型论文,说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调查研究报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相对降低,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迅速上升;经验总结法下降,量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定性分析逐渐减少为47.1%,多元分析上升为10.7%。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规范阶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较前两个阶段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年均达45.3篇;平均每年有16.3个项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5.4条;在研究内容上,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发展三者呈并驾齐驱之势;69.7%的论文为研究报告,说明文进一步减少;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达到60.6%;量表测验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成为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经验总结法的应用萎缩;定性分析减少至33.7%,30.3%的论文进行了多元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吸引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理学院(研究所)和医学院(研究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学院(研究所、系)和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学者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只有他们的加盟,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为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鼓励心理学院(研究所、系)与医学院(研究所)中的临床心理学学者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调动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学院(研究所)要有意识地引进具有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关注临床运动心理问题。

2.加强对运动功能损害与运动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3.5%是关于运动功能损害,而国外21.2%的论文涉及运动功能损害,其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有四个属于运动功能损害,即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物质依赖和运动损伤后心理障碍。纵观我国极其有限的运动功能损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与运动相关的攻击(冲动控制障碍),研究类型主要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10,11],实证性的临床研究报告极少,仅有杨士荣(2010)就我国运动员的饮食障碍进行了调查研究[12]。因此,建议中国体育总局体育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编制课题指南时关注运动功能损害问题。同时,专家学者也要主动介入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切实维护我国运动者的身心

健康。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2.2%是关于运动退役问题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举国体育体制,且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未普及,所以,我国运动员对运动退役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运动退役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黄志剑和姒刚彦(2008)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对运动退役及角色转换的准备不足[13]。王进(2008)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退役运动员的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认知下降,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应对退役的策略主要为回避;运动员在退役后的1~2年内社会支持感低,孤独感高[14]。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虽然意识到运动员退役相关的心理问题,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现状调查、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但针对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很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过分依赖认知行为理论有悖于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且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受益于不同的处理[15]。跨理论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1991年,《心理治疗整合杂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创立,为临床心理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许多治疗师在治疗中采用整合治疗方法[16]。因此,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应广开思路,在注重认知行为理论的同时,注意吸纳近年来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开展跨理论的整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诚然,后者受到循证实践验证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质性研究与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被试以高水平运动员最多;研究中较少使用谈话法、观察法、仪器测试法收集数据;数据的多元分析较少,未出现元分析论文等。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开展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时注意以下问题:加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更多关注青少年运动员;丰富资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访谈法、观察法与仪器测试法;加强多元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准备。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 现状、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邓铭一, 季浏, 常波. 运动攻击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26(3): 5559.

[11] 石岩, 王莹, 赵阳, 等.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 [J]. 体育科学, 2007, 27(1): 2440.

[12] 杨士荣. 不同类型运动员饮食障碍的比较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3): 8792.

[13] 黄志剑, 姒刚彦.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5): 393395.

[14] 王进.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学报, 2008, 40(4): 496506.

[15] Cooper M, Mcleod J. A pluralistic framework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J].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2007, 7(3): 135143.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积极心理学;生命意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84―04

20世纪40年代,心理治疗师Freakl首次将生命意义从哲学领域带进了心理学领域,提出了生命意义的理论和概念,并确信人类需要生命意义和追寻意义的动机,人会不断地寻找和实践生活使命,发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他认为“造成现代人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人们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如果人们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生活的意义,就会陷入一种精神上的空虚而无法自拔,势必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生命意义感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心理感受,有了它就意味着个体有了更多的活力感、充实感、幸福感和快乐感。良好的生命意义感意味着当个体直面自己所遭遇的困苦与迷茫之时,能够从其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缘由,找出夯实存在意义的更多途径;意味着当个体鼓足勇气在战胜各种困难和威胁的基础上去追求美好生活之时,感受到更多的生命的精彩;意味着当个体对诸如死亡和各种危难事件进行反思之时,能够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从实质性的层次分析,生命意义感其实就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下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

在社会变革所出现的深层次矛盾以及现实压力和冲突的影响下,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由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的矛盾,使研究生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各种负面事件屡屡发生,比如“某工大研究生遇刺事件”、“武汉高校一研究生在图书馆开水房向两名女生水杯内投放催眠药物事件”、“某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事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在各种具体事件中的体现或发泄。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他们常常感到无助、迷茫、痛苦,出现了“消沉”、“冷漠”、“空虚”等不良状态。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研究生若能审视自身的生活心态和价值追求,并不断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就能够最大限度了解和认识到生命意义的深刻内涵,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一、当代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分析

压力指的是个体所认知到的威胁。当个体在一定的情境或者压力源中认知到威胁之时,情境或者压力源就会给个体带来压力感。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正处在人生转型期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在享受所谓的“文凭光环”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陈江波、吴明君在其研究中总结出了构成研究生压力的八个因子,包括论文要求压力、专业发展压力、相貌和经济压力、环境和心境糟糕压力、学习任务压力、担忧未来压力、人际孤单压力、身体健康压力等。在程利娜、吴筱玫的研究中,提到了一年级研究生的总体压力比较大,而且压力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少;来自农村的比来自城镇的、男性比女性、还未参加工作的比工作过的研究生有着更大程度上的经济压力;未婚研究生较之于已婚的在爱情婚姻上的压力比较大。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证实,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有着更高的婚恋与就业的压力感,且文科类的研究生尽管在学业上的压力少于理科生,但在就业方面却有着更大的担忧。还有,在面临压力之时,不合理的压力认知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拿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大学投毒事件”,无法挽回的悲剧令人痛惜,引发该事件的原因究竟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家长的忽视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我们不得而知。但若投毒者在当时的压力情境下,能够有比较合理的认知,就不会产生诸如极端思维、情绪化推理等非理性的认识,就不会由于心理异常与困扰而产生极端性的行为。压力一旦突破了一定的度,就很有可能促使研究生出现自我调控能力变低、实现目标的主动性遭到挫伤、创造性思维被抑制等状态,不利于研究生的自我实现。

尽管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但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对其问题行为和症状的考察方面,很少对诸如研究生的生命意义等积极性的深层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将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探讨生命意义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联系、生命意义教育的作用以及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合理对策,从而为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二、生命意义与积极心理学

生命意义是个古老而深刻的概念,最早并不是以心理学的形式出现的,在哲学领域中很多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论述和研究,例如,叔本华、尼采以及爱默生等。后来,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和探讨生命意义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关生命意义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对于生命意义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少研究者都从目标或者目的角度去界定生命意义,例如,Crumbaugu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给予个体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Reker认为生命意义的组成涵盖了目的感、连续感和顺序感的结合情况,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概念。弗兰克尔则将生命意义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标和目的的认识和追求,也就是说,人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要有着自己对未来规划的清晰认识,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并且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努力。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Seligman.1998)认为,要以更加欣赏和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能力以及动机,去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在强调人的价值的前提下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生命意义有较强的影响,这说明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服务。如此看来,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生命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而且,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如“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与生命意义的三个维度――认知、情感、动机的研究有着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看作一种积极心理的研究,将意义治疗类比为积极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使其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要想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在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提供更多的视角与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研究生生命意义教育的作用

Das认为,生命意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我们的行为评判提供标准;给予我们生活的目标;凸显自我的价值;提供一种对生活事件的控制感。生命意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现实情况分析来看,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不仅是来自于就业、人际关系、他人评价等方面,还起因于对自我的期待和对理想的追求,研究生不可能一直心无旁骛地追求学业的进步,他们仍然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若不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生命意义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效应,也是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例如,Zika和Chamberlain对日常慢性压力源以及包含果断、内外控和生命意义等三个人格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生命意义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是十分显著的,生命意义能够持续性地对心理健康进行预测。Steg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和喜悦等积极性的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正相关的状态,而与抑郁、伤心等消极心境和情绪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从个体层面分析来看,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以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飞速发展的社会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他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落差,从而使其产生失落、悲观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研究生所面对的压力还涵盖了人际交往、情感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他们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有些研究生常常独来独往,孤僻的性格促使了自杀和杀人等心理扭曲现象的发生。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能够提升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认清自己存在的价值,提起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迷茫。

2.从社会层面分析来看,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能够促使其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社会价值。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祖国繁荣的进程中,研究生是走在学术前沿的主力军和精英群体,因此,应使其认识到所肩负的使命,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研究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对策

(一)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包括对过去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对现在的愉悦感以及对未来的建设性的认知等,具体表现在忠诚、希望、主观幸福感、乐观等方面,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他们对生命意义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

1.要培养研究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发扬乐观主义的价值。乐观是各民族文化价值系统中被重视的一种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概念之一就是乐观主义。积极心理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正如赛里格曼所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研究生作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精英群体之一,其乐观与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借助于更加客观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以及职业成就感等。因此,通过多彩的活动、舒适的谈心、创新性的学习模式等合理的手段,引导研究生养成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坚定不移地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正向预测,并且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2.引导研究生体验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关于幸福的研究,哲学、伦理学、宗教以及社会学等都曾经涉足过,几十年来,强调人的主观评价、遵循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并采用实证方法所进行的主观幸福感研究逐渐成为幸福感研究的主流。Diener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征:主观性、整体评价性、积极的情感体验。研究生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由于忽视了主观幸福感的体验而认为生活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幸福无处不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对积极幸福感的追寻是生命意义的获得源泉,在不同的场合、时间和地点,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充满意义的生活才能给人们带来相对长久的幸福感。因此,要引导研究生体会和感悟幸福感,比如,完成一篇论文时的成就感、取得理想成绩的骄傲感、受到表扬时的满足感等,让研究生去体味有意义的幸福的滋味,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在幸福情感的引领下激发出更多的正能量,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发掘促使其前行的生命意义。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幸福和乐观仅仅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样本。研究生只有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情况下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断培养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才能逐步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引导研究生正视消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从消极心理转向对积极心理的研究,虽然被看作心理学研究中的一次革新力量,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否认了消极心理的功能和价值。

我们在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消极情绪的合理引导。具体说来,消极情绪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保护功能和提醒功能。其一,就保护功能来讲,当一个人有了“我能力不够”等消极思想时候,他就会降低对自己的期望、降低别人对他的期望,在所有的期望值都降低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期待感也就没有那么强烈,而一旦获取了一点点成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小惊喜和快乐。其二,就提醒功能来讲,在通常情况下,一些心理上的矛盾是潜藏在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就有提醒我们去正视这些矛盾的功能,比如,内疚可以唤醒个体潜意识中的正义和良知,使个体变得更加明智;不满则可以使我们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为我们的未来打好基础。如此看来,消极情绪的正能量还是很明显的。根据积极情感的扩展建构理论,消极情绪也能够起到调节或巩固积极情绪的作用,使人们在积极情绪中获得的技能和资源在消极情境下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很难更加清晰地去体会和感悟幸福,但当消极事件发生的时候,“对比”效应就发挥了作用。更进一步地说,人面对顺境的时候,积极情绪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在逆境之时,平时并不起眼的积极情绪也会通过“对比”效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以,消极情绪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但前提是要以正确的心态应对这些消极情绪。

弗兰克尔在讨论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的问题时,曾提出在人的一生中,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人不仅能够在经验和创造中实现其生命的意义,也能够在痛苦中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在受挫后会产生厌世、轻生、颓废的痛苦情绪,若不及时排除,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将困难和压力看作一种人生有意义的历练,并以乐观的心态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就不仅能够调节应激条件下的一般健康问题和自尊、忧郁情绪,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调节作用。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痛苦、挫折与磨难,或是学业压力,或是生活上的经济压力,或是关于爱情婚姻的压力,抑或是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成为其生命中的“难”。当面临这种“难”时,研究生应更加积极乐观地处理这些消极情绪或者事件,既然选择了这条学业深造路,就要抱着风雨兼程的坚定的信念,做好将压力转换成前行动力的准备,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三)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分类的,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倾向于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外在刺激给予自己的解释,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人格。但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比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媒体等。尽管人格没有好坏之分,但积极的人格能够促使人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自己和他人,正确地对待顺境和逆境,朝着更加自信、自强、幸福以及自尊的自己迈进。因此,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则主要依赖于以下途径:

1.培养良好的自尊。具有高自尊的人能够自己指导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能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坦然接受别人的期待和评价,并且在更加有意义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因此,培养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自尊,能够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和创新性,在对待他人之时也能够更加的宽容、诚实。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认为,自尊是个体在一些重要领域中对超越自己期待的成果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用公式“自尊:成功的结果/抱负”来表示。自尊的高低与个体对自己的抱负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所以说自尊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领悟的,因此,要逐步引导研究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摆正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良好的自尊,为积极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2.增进其积极的生命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积极体验是指所有能够激发个体产生倾向或者接近的情绪,弗兰克尔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有意义,而积极的生命体验是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是个体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系瞬间性的深层察觉。引导研究生进行积极的生命体验,能够促使他们在产生积极情感的同时学会欣赏自我、爱护他人。既有助于他们正确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避免由于定位不准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也有利于研究生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学业、情感、经济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困难。同时,还要逐步引导研究生在闲暇之余理性地思考“我是谁”等哲学问题背后的意义,在实践与行动中反思,主动承担起对生命的追问,理性地接受和评价自己的经历,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贾林祥.意义与人生:意义治疗的理论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5.

[2][8]郑勤.生命意义文献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3]唐晓鸣.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04-605.

[5]陈江波,吴明君.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子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6]吴筱玫,程利娜.研究生心理压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6).

[7]姜松梅,傅安洲.研究生压力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

[9][11]张姝,许燕,杨浩铿.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756-1761.

[10]Zika S,Chamberlain K.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British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83):133-145.

[12]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段海军.追寻生命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乐观主义价值[J].心理学探新,2011(3):9-13.

[14]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3-55.

[15]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787-794.

[16]张楠.消极情绪背景对积极刺激的放大作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0-12.

[17]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82-102.

[18]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5).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政治学;心理学;政治心理学

我国的政治心理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引进和借鉴外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创的,大致经历了恢复、初步发展、深入发展三个阶段。随着核心价值、公平正义、幸福指数、满意度等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国内政治心理学研究也兴起了一轮热潮,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本文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中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近十年(2005年-2014年)国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

1 政治心理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探讨的政治心理学基本问题包括政治心理学的定义、体系、研究对象、范式、方法论、作用、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政治心理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是推动政治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科学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扩展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1.1 政治心理学的内涵

政治心理学是一门政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定义在学界没有分歧,但不同学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郑建君认为,政治心理学是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学与心理学领域中共有现象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学科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交互影响。同样,季乃礼也认为,政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政治过程和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这都改变了以往将政治心理学简单理解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政治,强调了政治学与心理学这两种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当今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这一时期,对政治心理学研究的作用或意义阐述最全面、最深刻的是学者季乃礼。季乃礼分别探讨了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方法论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说,政治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评判社会的标准(心理需求),且能够补充和修正一些重大的政治学理论;从现实意义来说,政治心理学研究能够预防社会危机发生和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方法论的意义,主要在于政治心理学研究给传统的政治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法。对政治心理学研究意义认识的深化有利于政治心理学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

1.3 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郑建君认为,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群体与组织、社会与国家以及文化四个方面。季乃礼则进一步指出了当前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治认知和政治人格,并认为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沈传亮则批评以往学者只重视政治心理对政治行为的影响,却忽视了政治行为对政治心理的影响,认为应该要做到两者兼顾。在政治心理学研究方法上,郑建君将政治心理学研究方法路径总结为三种:理论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实证性研究方法,并认为新兴的认知神经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政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国内学者在政治心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所做的探讨和反思,有助于国内政治心理学的成熟。

1.4 政治心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李蓉蓉指出了当前中西方政治心理学研究存在的困难,包括缺乏科学的逻辑起点、针对性强而普遍性弱、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研究方法的局限,并认为只有为“政治心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以及将政治心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才能走出困境。尹继武则澄清了政治心理研究只是关注非理性因素的误区,从政治心理学发展进程出发,表明了政治心理研究中的“心理”不仅是非理性的体现也是有限理性和理性的体现,并认为“中国的政治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不能忽视中国文化和中国特性。文化政治心理学的路径应是方向之一”。季乃礼介绍了美国政治心理学学科名称的由来、教材、课程、期刊、组织和学科训练等方面的情况,揭示了国内在该学科建设上的差距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郑建君则提出了我国政治心理学发展需要遵循“学科建设与交叉合作相结合”、“国际融合与本土构建相结合”、“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三个原则。这些从不同层面提出的对策或建议对我国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政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研究

政治心理学研究要借助于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来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包括人格、认知、态度、情绪、价值、认同等。国内学者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王丽萍研究了政治心理学中的政治态度,她对态度的概念、态度的结构和基础、态度的改变、态度的结果以及态度的测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人们对政治态度的认识提供一个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视角。不仅如此,她还研究了政治情绪,揭示了情绪的信息价值、沟通价值和适应价值,并认为,情绪常常成为理性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尹继武进一步探讨了情绪与理性的关系,认为情绪与理性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情绪理性研究有助于重构国际政治中一些重要的概念。魏万磊则探讨了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他较为全面的揭示了政治人格理论的起源、类型、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并认为需要正确认识人格在政治关系研究中的作用,既要反对人格决定论,也要重视政治中人格的影响。苏曦凌则深入分析了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政治认同形成的结构性因素以及政治认同提升的过程阶段。薛洁则深刻阐释了信任与民主的内在联系,从政治心理的角度揭示了民主的信任与不信任的悖论:一方面,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对统治者不信任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民主制度的维护与完善又离不开信任。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数据来源本研究

在WOS的索引数据库中,以“exercisepsychology”作为主题词,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选择1899年至2011年,一共获得838条论文记录。经过对无关论文的剔除,共保留423条有效论文记录,最终所下载的数据基本包括了从1981年到2011年8月期间研究该主题的所有相关文献。

分析与结果

历年从1981年至今的20年里,在WOS数据库中每年发表的有关锻炼心理学方面的论文较少,且长期维持在每年50篇以下。2007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更是在25篇以下,且只有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达到20篇以上。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际锻炼心理学的发展较为迟缓,在相关研究者群体中且尚未形成研究热点。研究机构,在所分析的423篇文献中,参与完成论文最多的前5位研究机构分别是拉夫堡大学(15篇),北卡罗来纳大学(10篇),埃克塞特大学(9篇),佛罗里达大学(8篇),南阳理工大学和乔治亚大学(各7篇)。各校参与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1.75%~3.55%之间,总和也只占总量的13.24%。说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还是由英、美两国的大学引领,这得益于相关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中心的建立,比如拉夫堡大学建有运动锻炼与健康科学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和乔治亚大学都有人体运动科学系,而埃克塞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分别设有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和锻炼科学研究中心。可是从各大学参与发表的论文比重来看,国外本学科还未形成较集中的研究中心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亚洲的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也出现在了排名前五的位置,虽然没有专门的相关院系,但是从其参与发表的论文作者单位分析中可以了解,南阳理工大学的国立教育学院通过与拉夫堡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得以参与多项高水平锻炼心理学研究课题及论文撰写的工作。这值得致力于提高本领域研究水平的中国高校学习借鉴。文献共引分析以WOS中下载的423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SpaceII软件对其进行文献共引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3~2011年共19年,并以每4年作一个分区,将其分为5个时间分区,在前、中、后三个时间分区中设定引文数量、共引频次和共引系数三个层次的阈值,阈值选择为(2,2,20),(2,2,20)和(2,2,20),(表略)运用CiteSpaceII的路径网络简化(pathfindernetworkscaling)算法[7],对数据进行运算并形成共被引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图略),图中合并网络由434个节点和793条连线组成。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篇引文,连线及圆形内圈的蓝阶描述了文献在不同年份的被引用情况(颜色越深年份越近),节点的大小与共被引次数成正比。通过软件的精简计算,CiteSpaceII找到了12篇关键文献,并在图中饰以紫色外环表示,外环的宽度与其中间中心度成正比。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最短途径上的能力,即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中其他点的“中间”[8]。中间中心度高的点往往位于连接两个不同聚类的路径上,因而可能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7]。各关键被引文献在图谱中的被引频次、中间中心度、作者及发表年份等信息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论、自我效能理论,Deci和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与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共同构成了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来源。这说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理论基础在于社会认知心理学,也反映了锻炼心理学的学科谱系所在。基础理论给予了研究者们观察与认识锻炼行为及其心理现象的特定视角,而研究分析方法却是学科研究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到Cronbach(1951),Cohen(1988)和Sparkes(1998)的论文成为了连接理论和研究实践的关键节点。无论是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验证[9],还是Cohen强调的统计检验中效果量的重要意义[10],或是Sparkes提请研究者们注意质性方法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运用时的效度问题[11],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的努力,如何体现研究的信效度问题成为了核心议题。而从Godin与Shephard(1985)提出《休闲时间锻炼问卷》的简便及具备较好信效度[12],Gauvin和Rejeski(1993)研制《锻炼诱导情绪问卷》[13]的论文可以了解,上述两种问卷是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利用这两份问卷进行的研究较少,而且,只有《休闲时间锻炼问卷》曾由台湾学者李明宪等人(2004)进行过相关本土化信效度评价[14],《锻炼诱导情绪问卷》则由陈坚等人在2007年进行了问卷的信效度初次检验[15]。问卷本土化修订工作的滞后成为使得国内学者研究应用偏少的重要原因。有了理论架构以及研究分析方法,便可对学科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效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有关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实践主要围绕《美国医学学会杂志》和美国健康和公共事业部分别在1995年、1996年发表的《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力活动与健康——卫生部长报告》两份文献中提及的相关议题进行的,比如坚持体育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尤其突出了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对各年龄人群身心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16,17]。在“体力活动与健康”报告中,美国健康和公共事业部部长论述到:“美国引领了全球对体力活动效益的深入理解以及促进其助益的策略实施……”[17],从侧面印证了这两份文献对锻炼心理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锻炼心理学突出的应用性学科特征。共词分析关键词是反映研究主题的重要指标。为解析出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脉络,本文采用共词分析方法,以呈现其知识图谱。在CiteSpaceII中选择关键词分析,应用最小生成树法(minimalspanningtrees)[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绘出包含251个关键词和420条共现关系连线的知识图谱(图略),并将统计分析得出的19个核心关键词以带有紫色圆环的节点形式标识出来,圆环的宽度与其中间中心度成正比,节点大小与其共现频次成正比,蓝彩深度由浅至深代表共现年份自远及近。,19个由软件精简统计出的核心关键词中,有9个词语首现年份是在1993年,说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的发端之初,研究相关的主要议题就已经成形。“健康”、“抑郁”、“肥胖”、“健康促进”和“焦虑”反映了学科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自尊”和“自我效能”表明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为剖析问题的理论基石,“体力活动”和“锻炼”则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干预手段。随后的核心关键词反映了国外锻炼心理学所研究问题、理论和研究对象群体的拓展,如“表现”、“情感”、“负性情感”、“人格”、“成年女性”、“老年人”、“青少年”等。在1997年,“锻炼心理学”作为核心关键词的出现或许体现了1996年《体力活动与健康——卫生部长报告》所开始明确提倡的规律性体力活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成为主要的研究干预方式。而“问题”则说明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不断在对学科自身进行反思。而近年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便表现在方法论,这也让“质性研究”成为了核心关键词之一

结论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21世纪初;国际;研究主题

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四种专业杂志《应用运动心理学》(JASP,Journal of Appiied Sport Psychology),《运动与锻炼心理学》(JSEP,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国际运动心理学》(IJS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运动心理学家》(SP,the Sport Psychol09st))是目前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杂志,能代表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这4种杂志2000―2003年中发表的大部分论文,共计244篇的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总结出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学研究主题归类统计分析

参照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划分标准,并结合最近出版的《运动心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对发表在2000―2003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上的244篇论文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表1的数据,从表1可看出,有关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运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运动参加者的自我完善和运动参加者的心理健康的论文篇数在全部论文数量中占有较高比例(分占39.8%、11.9%、13.9%、11.1%),说明这些内容仍是当今国际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领域,这与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任务是分不开的。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认知过程、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贯穿运动过程的始终,它们直接影响着运动参加者的运动效果,所以对这些领域的偏重研究充分体现出国际运动心理学对竞技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指导作用。王长生和王智的研究表明,21世纪初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也主要围绕着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和健康锻炼心理学这三个领域而展开的,说明国内和国际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是趋同的。

2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各研究主题分析

2.1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 对97篇有关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论文的研究主题归类统计得到表2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有关运动参加者的动力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动机、自我、目标定向、应激、唤醒与焦虑和归因几个方面。

2.1.1 与运动动机、自我、目标定向有关的研究 从21世纪以前,认知评价理论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运用到运动实践当中,在研究运动参与动机问题和运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论文中可看出,社会认知理论(包括自我效能)、目标定向理论(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是有关动机研究中运用较多的理论。在自我效能的研究中,不再局限于笼统的自我效能和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上,而是探索更多与运动有关的自我效能形式与运动成绩和情感的关系,比如比赛和训练自我效能与正性情感存在相关;成功和失败分别会增加和减少自我效能,归因方式能够预测自我效能。

自我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它包括身体自我观念、社会自我观念、学业自我观念等因素。近年来在体育领域研究较多的是身体自我观念和身体自尊,在有关自我观念的论文中,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自我观念的分层模型的进一步论证,自我观念与运动成绩的深层关系,以及不同项目身体自尊量表的修定方面。

在97篇有关运动动力因素的论文中,有12篇论文是和目标定向理论有关的,在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下,成就动机在本质上是自我定向或个人定向的,但在运动成就的实现过程中,存在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两种方式,已往的研究表明,自我定向不利于运动表现,而任务定向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Kavussanu和Robets的研究表明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有较高的自我取向、较低的任务定向、较低的道德功能水平和较多接近于非体育道德的行为。通过对目标定向的跨文化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运动员在任务――自我定向以及个人――社会定向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在倡导集体主义的国家,运动员更倾向于社会定向;影响个体目标定向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的差异因素以及运动水平的差异因素;而且目标定向的选择与主观能力影响着运动员对规则的尊重程度,高能力知觉、低自我定向的运动员表现为最尊重规则和权威。

2.1.2 运动中的应激、唤醒及焦虑 对运动员的应激与应对方式研究也成为21世纪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应对行为的目的,可将应对分为问题定向的应对和情绪定向的应对,探索运动领域的应对量表有助于确定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并对他们进行指导。Giacobbi的研究表明应对反应和特质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高特质焦虑的运动员比低特质焦虑的运动员对压力有更多不同的应对行为(如否定、幻想和自责),而且应对是比较稳定而非情景变量;同时注重运动员对失败的应激应对研究,注重社会支持对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在探讨运动员的组织压力源以及对压力的认知评估、应对策略和应对效果方面也作了相关的研究。

2.2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心理特征 表1显示,有14篇论文是研究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心理特征的,但其中只有1篇是研究运动员的智力特征,2篇是研究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其余是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特征。由于运动员的人格和智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一直得不到定论,而且单纯的人格和智力测验已不能满足运动实践的需要,所以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更多地转向行为评估,而且特别注重对优秀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特征的调查和记录,重视个案访谈方法的应用,在确定各个专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的方法上,运用因子分析更显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具有低焦虑、低紧张、低抑郁、低气愤等心理特征外,还应具有心理坚强性,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运动心理学家关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流畅状态和高峰体验,并探索使运动员能达到流畅状态和高峰体验的方法与策略。

2.3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包括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注意状态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由于它贯穿了运动参加者整个运动过程的始终,是关系到运动参加者的技能获得的关键因素,所以对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认知过程的研究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研究内容上,重点是对和运动有关

的认知问题进行研究,比如运动知觉,时间知觉,注意方式与注意状态,运动中的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运动技能获得中的认知建构和心理表征以及如何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运用脑电技术对优秀运动员的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发现其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殊性。

Davids和Button等人通过对技能习得的系列研究提出了动作与意向之间关系的理论,认为意向是一种纯认知―心理加工过程,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控制行为过程,在学习和技能获得过程中,在主观知觉、评估条件的基础上会形成意向,从而促使动作的流畅联结和协调。这种对技能的潜在内部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学指导。

2.4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自我完善过程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自我完善过程包括心理技能训练、比赛的心理准备和心理咨询。心理技能训练和比赛的心理准备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心理技能训练主要用于帮助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提高运动成绩。现在运动心理学家的兴趣变得更为广泛,他们关注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和生命发展,而且还关注参加体育活动的健身者,所以参加心理技能训练的对象不断扩大,实施的干预手段不断科学化,在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过程中,综合地考虑环境、生理、认知、运动情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有计划多形式地进行心理技能训练。通过对各种心理技能训练策略研究并得出了很好的结果,mane和Baltes运用自由设置目标训练来提高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通过对运动员赛季中的自由设置的目标可以预测赛季后的运动成绩,以前的运动成绩可以预测赛季中的自由设置目标。Munroe从实证的角度提出了表象训练的4W概念构架,即何时、何地、何因、何事而采取何种具体的表象方式来辅助提高运动成绩,从而提高了表象训练的效率,Cumming和Hall的研究表明,运动员赛季后表象应用存在着竞技水平的差异,季后期运动员做的身体和技能准备越多,他们运用的表象就越多。

2.5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心理健康 21世纪对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现在不断发展锻炼行为理论,发展了四种锻炼行为理论:信念―态度理论、能力理论、控制理论和决策理论;有关个体锻炼参与的理论包括:健康信念理论、动机保护理论、理和计划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控制点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锻炼行为理论的发展有助于深入理解锻炼行为。在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涉及到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体育锻炼对心理神经免疫的影响;锻炼产生的心理反应与社会形体焦虑功能的关系;锻炼对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关注为促进锻炼行为的改变而发展一些干预手段的问题。对锻炼方式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慢跑和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而是扩展到对抗性和集体性项目当中。但目前对锻炼的积极效应研究的多,对锻炼的消极效应研究的少。

2.6 运动活动参加者的社会互动 运动参加者的社会互动主要包括运动团体的凝聚力,教练员的领导及与运动员的关系和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从2000―2003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的论文主题来看,更注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研究,并研制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问卷和教练员的行为量表,Bakerd和Cote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7种教练行为(心理准备、技术技能、目标设置、身体训练、比赛策略、个人亲善和消极的个人亲善)是预测执教满意感的主要变量。Price和Weiss考察了教练员疲劳、教练行为和运动员心理反应的关系,得出高情绪疲劳的教练员提供较少的训练、指导和社会支持,以及较少专制、更多民主决策。同时教练员较多的训练、指导和社会支持,积极的反馈、民主决策和较少专制的风格与运动员更多积极的和更少消极的心理反应有关。

3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分析

3.1 研究主题趋向多元化,研究的问题不断细化和深入 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到运动动机、自我、目标定向、应激与应对、焦虑、技能获得、心理技能训练、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等,几乎涉及到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大领域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还向社会其它领域扩展,充分体现了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实践、体育教育、大众健康的指导作用。

3.2 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研究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对象涉及到了大学生、奥运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儿童体育参加者、心理咨询师,同时还涉及到社会其它领域,比如表演艺术家、特警、商业团体。说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断扩展的同时注重其社会应用性以及和其它领域的相互借鉴性。但对老年人身体锻炼的心理问题、特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问题研究较少。

上一篇:老年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糖尿病护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