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慢性咽炎42例

时间:2022-09-06 09:48:20

推拿治疗慢性咽炎42例

关键词 咽炎,慢性 推拿治疗

慢性咽炎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是耳鼻喉门诊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各种不适感觉,主要症状有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等。特别在春天比较容易发作。

中医称为“虚火喉痹”、“帘珠喉痹”,归属喉痹范畴。《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是对本病的最早论述。病机可归结为痰热、虚火、津不上承。西医则称为慢性咽炎。笔者临床工作数年中,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该病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其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5岁,其中26―36岁8例,37―46岁15例,46―55岁19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4年。

2 治疗方则与选穴

2.1治则滋阴养液、清热化痰利咽。

2.2选穴太冲、合谷、肝俞、肺俞、肾俞、廉泉、天突、人迎、气舍、扶突、风池、风府、肩井。

2.3操作(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其右侧,先用拇指指腹由廉泉揉至天突穴,往返10次:再用拇指桡侧端自廉泉推至天突,往返10次;再由扶突推至天鼎穴,两侧各5次,以宣利肺气,清喉利咽。(2)用双手指自人迎穴推至气舍穴,往返5次,以通络散结,行气利咽止呕。(3)用一手拇指与食、中两指相对捏住患者气管两侧,进行自上而下的指揉法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揉按、点颤廉泉穴及天突穴各5分钟,直至咽部有热感,可收以润喉利咽,行气化痰解瘀,滋阴养液之效。(4)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其左侧,先在其背部施双掌揉法约5分钟,然后在其颈部沿膀胱经自上而下指揉3―5遍,重点点按肺俞、肝俞、肾俞,各1分钟,酸胀得气为佳,以调和脏腑功能,行气解郁散结,清肺化痰。(5)用一手拇指点按患者合谷穴,同时另一手拇指点按同侧太冲穴,约3分钟,有祛风解表、宽胸理气、清热化痰、疏肝解郁、补气益血、补肝益肾之功能。(6)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身后,先点按风池、风府各1分钟,以祛风醒神,再提拿两侧颈肩5次,以温通气血。

上述治疗每日施行1次,以7次为1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1天,一般治疗4个疗程判定疗效。嘱治疗期间停用激素、抗生素及其它用药。

3 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咽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消失,无分泌物附着;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咽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明显消退;好转:自觉症状好转,咽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明显消退;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本组42例中,治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多数患者治疗一疗程即感症状明显减轻,一般2个疗程见效。

4 讨论与体会

4.1慢性咽炎为慢性、反复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其主要的病变特征是一咽部的粘膜发炎。此病多发生于成年人,发病较缓,逐步发生,病程长,症状顽固。常伴咽喉干燥,咽部异物感,以咳嗽来清除分泌物,清晨常吐出黏稠痰块,易引起恶心。当用力咳嗽消除咽部分泌物后,症状有短暂缓解等症状。

4.2中医认为多由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蒸灼于咽所致,亦可因久病失调,脾肺气虚等导致宗气不足,无力鼓动声门;另有咽喉炎病后余邪未清,结聚于喉或过度发音,火气伤阴,咽喉脉络受损,皆可致气滞血瘀;或因心情抑郁,肝气郁结必乘克于脾,脾失健运则积湿生痰,痰气互结阻于咽喉。

4.3西医认为一般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而转成慢性,或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多用嗓工作、其他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降低等原因引起。

4.4临床治疗时,手法轻柔,时间亦较长,约30分钟。阴虚者可加三阴交、太溪、神门,以滋阴养液;肺脾气虚者可加点揉气海、关元,以补益肺脾;气滞血瘀者,可加三阴交、膈俞、血海;痰气互结者可加膻中、公孙、内关、行间、丰隆,以行气活血、化痰利咽。

4.5施术过程中,如患者感觉喉内有分泌物排出时,应暂停治疗,令其吐出,切勿咽下,同时在治疗期间,应提醒患者注意戒烟限酒,减少发音。注意口腔卫生,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禁食辛辣刺激和寒性食物,宜吃清淡、酸性、有甜味、滋阴的食物,可经常含服润喉片等。

上一篇:推拿配合体育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一篇:按摩配合足反射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