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06 08:44:19

历史课堂分析论文

一、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奇心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读书贵有疑,大疑大得,小疑小得,不疑不得。”可见好奇心对读书是多么重要。在哲学读本《苏菲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每个人求知的动力。每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学生均有着“十万个为什么”。他们从生活中获取了不同的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疑问,其中不乏有着对各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思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不停地向你请教。他们的这些问题在很多老师看来往往是幼稚可笑,甚至荒诞不经的。在一般情况下,老师可能会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问,以“这不是考试内容”为由搪塞了事。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打击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该科目的兴趣大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好能给学生作详细的解答,不能作答的也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即使是再荒诞的问题,也说明了学生对历史起码有一定的关注。我们可以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适当地引导他们去关注课堂内容。只有保持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入门的目的。

二、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人对于他所在群体的集体回忆。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期间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无论是辉煌或是失落,都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特别地注重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主义情感。像遇上“端午节”、“七.一”、“十.一”,“七.七”、“九.一八”这样的特殊日子,即便与当节课文内容无关,我也会抽点时间给学生讲述这个日子对于我们民族历史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明白“了解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意义,抓住一切时机告诉学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辉煌与耻辱的一幕幕事件,并联系今天的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由大到小,落到学生个人的行动上来。比如在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我会顺带提一下我们在建国初击败强大的美国的例子,告诉学生“骄兵必败”的道理,指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在讲工业革命时我会补充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并问同学们“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引导他们思考民族勃兴的道路。通过这些讲述,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学习历史将不再停留于“记、背、考”的层次上,而是用一种了解自己民族过往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讲述要形象,引人入胜

许多学生都会反映说: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历史学科却兴趣不大。其中的奥妙在于我们的教材编得往往会过于枯燥,如果教师又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故此,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讲得生动形象,是每个历史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从内容上讲,要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并不难,只要我们能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即可。我认为初中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主要的,即使用多点时间讲一些课外的历史趣事趣闻,少讲一点书本内容也很必要,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自觉投入时间去学习。譬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中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很多学生只有种模糊的印象,并不能有形象的了解。我举了一个例子说:“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士兵背的是两杆枪,一杆是打仗的火药枪,一杆是烟枪。”通过类似的例子,就可以使得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化枯燥为生动的目的。

四、要采用多形式的课堂教学

有教育分析家认为:一个人可以在嘈杂但单调的机械声中酣然入眠,却往往难以在无规律的较低声音中睡去。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单调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会昏昏入睡。故此,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采取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围绕着“中苏改革成败的原因?”的问题采用辩论赛形式;讲到唐朝民族关系时,我指导学生扮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历史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穿插展示历史题材的图片,有时可以播放有关历史的歌曲,如讲到改革开放时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讲抗美援朝时,可以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让学生在听歌中体验历史;有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备课,上台讲学的模拟课堂形式等等。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更灵活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既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更形象地使学生把握课堂的相关内容,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能在历史教学课堂中,以“好奇心”去引导学生,用“情感”去感化学生,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更为“形象”,并且利用多“形式”的教学去指引学生,则我们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入门,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功。

[摘要]如何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门是学好初中历史的关键。本文总结近十年的历史教学,觉得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是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是讲述要形象,引人入胜。第四是要采用多形式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好奇心情感形象生动模式

上一篇:初中阅读教学分析论文 下一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