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话语时代的“市井之声”

时间:2022-09-06 08:08:05

专家话语时代的“市井之声”

现今,随着媒体类型和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媒体在自身定位上自觉地凸现差异化特征。比如,为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有的报纸不断地突出其专业化和权威性的特征,以严肃、公正、客观的姿态传播各种信息。而随着深度报道、解读性新闻的诉求不断加强,不少报纸大量引用和发表专家的言论已成常态。这些都符合信息纷杂时代,读者对权威可靠信息和观点的期望心理,也是报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不过,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普通读者的声音在权威媒体上的表达则相对不足,他们的意见越来越难登上版面。事实上,即使报社通讯员的报道现在也极少单独以个人署名发表。似乎一般的读者,包括过去发挥了积极作用的通讯员,也难以直接参与办报,进入报纸的采编话题。这本身既不利于在同质竞争时代培养报纸的忠实读者,对于报纸可靠信息源的开拓、鲜活民生新闻触角的延伸,也是很不利的。

因此,当前如何把握好专业性和广泛性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汇报历来有重视读者参与办报的传统。早在20世纪40年代,文汇报就以每日一版的“读者的话”创上海报业之先河。著名报人柯灵先生以主编“笔会”、为中国发现数位大师级文豪闻名中国新闻史,而他却将主编“读者的话”视为自己报业生涯的巅峰。

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办好“读者的话”,不仅是继承传统的需要,也是主动参与报业竞争,打造报纸独特资源的积极姿态。

从2008年3月起,文汇报“读者的话”专栏从编辑思想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努力让“话题选择”和“刊出稿件”这一头一尾都直接与普通读者关联。一年多来的实践,所产生的效果超过预期,上海读者积极响应,十多个省市的读者也经常来稿参与,内容上的突破和开拓更让我们欣喜。初步盘点,这一转变至少在三个方向上,以读者感受更为亲切的方式,使这个栏目有了更鲜明的标识性和独特性,有效扩展了报纸的影响力。而这三个方面,也是一张具有70多年传统、现在又定位于社会主流媒体的大报,应该努力承担的使命。

应时而为善尽移风易俗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份重要的报纸,除了向受众宣传、报道各种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外,引入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话题,推广、介绍各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责无旁贷。

“读者的话”当然要由读者来说。这个栏目所涉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很多话题都以改善城市文明、提高市民文明修养为目标。在话题的选择过程中,往往就一个时期以来最具典型性的社会、生活现象,广泛征集市民意见,然后选出大家反映比较集中、强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发起讨论。参与者大都能从不同角度切入话题,讨论热烈而贴近日常生活。报纸择其切合实际、有见地、有启发者刊发,有时还配发读者撰写的有针对性的短评。

这些话题,有的涉及家庭生活的现实问题,如“寒假,如何助孩子消除‘网瘾’”(2009年1月20日),“节庆不为‘盗贼’恼,社区群防最重要”(2009年1月4日)等等,问题虽小,但都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的话题涉及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建设,如“居家养老成主流,社区帮扶应跟上”(2008年5月12日)、“文明乘车事虽寻常,养成习惯还需努力”(2009年4月14日)、“夏日晨练,如何能不扰人清梦”(2009年5月17日)、“电话短信有诈骗陷阱,不贪不慌保自家平安”(2009年7月19日)、“大都市如何更加‘方便’社会资源应整合利用”(2009年8月25日),等等。这些话题的提出,都是为了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从细微处改变我们的某些生活习惯,从而提升文明的生活理念。为了鼓励市民参与,这些话题的展开大都突出了“社区”环境,既显示与每个人的相关度,也便于参与讨论者能从个人经验出发,提出见解。由于话题都是一段时期以来市民普遍关心、具有相当代表性的问题,所以读者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当然,讨论应该亲切自然,不能一味灌输,不是抽象道理的解说,因此栏目也重视读者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某些问题的思考,就不仅仅限制在一个狭小范围里,而是更具开放性,也有了更大的社会意义。常常是一个话题讨论已结束,读者意犹未尽,接着来稿议论。其中有新意者,选发于“回音”栏目,这就形成了编读互动不断的良性循环,既凸现了话题本身的意义,也激发了市民进一步参与的热情。

及时组织提升正面宣传的“贴近”指数

主流媒体承担着正面宣传的重任,但这决不是说,在正面宣传上只是一个机械传达的角色。事实上,在正面宣传上努力创新,找到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国际盛会,在前期宣传上,就应努力突破简单刻板的报道模式,将宣传内容与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联系起来,使大家从感情和行动上觉得自己真正是这一重大活动中的一员。这样,不仅加强了宣传效果,有关行政部门也能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意见。

2008年9月,上海世博600天行动启动。为了在最短时间让广大市民知晓这一行动,文汇报“读者的话”及时策划专版,让本报全国各地的读者为600天行动建言献策。专栏刊发后引起读者关注和热议,广受好评。各地读者就语言交流、交通设施和地图信息更新等诸多问题发表的意见,基本都来自亲身体验。相比专家言论和相关部门的计划,各地读者的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也更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这些细节的集结表达,也使上海市民意识到,世博会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每一个市民都能以其自身力量参与世博的工作。通过影响个人而改变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这恰恰是世博宣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动员环节,通过公共话题的形式,达到了信息面的扩展,实现了民众参与的效果。

同样的例子还有关于“和谐”社会的话题。“和谐社会”是我们宣传的重点,但是,“和谐”也比较容易流于简单化理解,或者抽象阐释,让读者感觉无所适从。在2008年9月的一期专栏中,这个话题被详尽而朴实地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以“志愿者”、“义务和责任”、“帮助”、“服务”这样的话题贴近了市民生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和谐”的概念,同时多元地呈现了其丰富内涵。

文汇报在全国读者中有着独特的传统影响力,所以能吸引全国各地的读者参与讨论。本埠与全国各地的读者就同一话题展开交流探讨,不仅使讨论本身更加丰富和具备启发性,同时也能凸现报纸作为全国性媒体的影响力。就报纸品牌形象的确立、品牌忠诚度的建设而言,这种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无形资本。

发掘潜力传递传统文化的知识光芒

由于历史传承与定位的双重影响,文汇报读者中有不少人传统文化底子很厚,这也是文汇报的品牌优势之一。怎么借用这一优势,既巩固这批读者群的支持,又能借此拓展更大的空间?“读者的话”栏目充分挖掘了这一潜力,给这些读者更多机会,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参与到某些公共话题的讨论中来,为报纸带来了新的亮点。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日渐重要。这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固然具有权威性。但由于太专深,在信息的传递上采取的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势,不利于市民的理解和认同。而那些热爱传统文化的普通读者,他们的言说更平实,也更能贴近市民的心理。

2009年1月间,在讨论春节应该怎么过时,读者来信谈到旧时朋友聚餐,采用“撇兰”方法结账,情趣盎然而不失雅致,启示现代人找回悠远的习俗和文化感。在讨论民族传统节庆时,寻找传统气息浓厚的交往方式,相当积极,又有启发。

在讨论清明文明扫墓时,一读者来信,引经据典,指出吴越之地,传统扫墓本不必赶在清明这两天,而是在清明前一日至节后一月内均可。这对讲究传统而不明究里的扫墓大军而言,是一种及时提醒,对于家庭安排、城市交通都有实际意义。

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民族传统节庆,但许多读者对传统仪式的理解太过单一。而这些建议复原传统气息浓厚的交往方式方面,全面准确地解释传统仪式的内涵,发掘传统的生活方式,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建议。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只有每一个人参与到其中,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体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因此,读者群中的积极力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普通读者的智慧常常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地方闪光。如何更好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对于办出更鲜活、更可读的报纸,是一个值得努力探索的课题。

“读者的话”为市民参与报纸内容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那些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又常常让我们觉得似乎不甚妥帖的问题都可以展开讨论。这种方式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增强了报纸的亲和力。而且,由于投稿者来自全国各地,大家的意见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本身就构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社区之间的交流和启示。

话题的选择很重要,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是话题展开的形式,即以何种方式讨论?这涉及文章的表达和写作。这方面,“读者的话”栏目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比如2008年12月9日的“日常生活细节处,资源节省进行时”中一篇《节约是香港的时尚》是介绍性的说明文;《我是“拼族”,我节约》是一种个人经验总结,采用了第一人称形式,口语叙述,生动活泼;《“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一篇微型议论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多样的形式,既照顾到不同读者的口味,也更有效地调动了不同读者的写作积极性。此外,还经常发表一些漫画和摄影作品。漫画作品大都配合当期的主题,而摄影作品也都来自读者的拍摄,主题都与某种生活现象有关――或者批评某些不适当的行为,或者反映某种未被关注的现实。图文搭配的形式避免了版面的刻板,也可多维度地提供信息,更符合该版的特色。

从话题本身的特征,到写作方式的民众化,都充分体现了栏目的追求:让普通读者的声音在主流大报上有一席之地,由专家权威垄断解读信息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和诠释的思路。特别是在各种新媒体崛起的时候,如果不能有效地挖掘传统媒体的潜力,扬长避短,许多互动性强的媒体将会挤占更多的信息空间。从上至下的传播手段应该自觉调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平台,使各种表达和主张获得相对平衡。从这方面看,文汇报“读者的话”栏目作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系《文汇报》群众工作部主任)

上一篇:公司产业报道之基本面探析 下一篇:国格 报格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