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信息技术原理类教学的成与败

时间:2022-09-06 07:47:28

例谈高中信息技术原理类教学的成与败

笔者最近组织了一次高中信息技术赛课活动,课题是《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这是典型的“信息技术原理”类内容。对于这一类教学内容,笔者认为与其他课程的“理论性知识”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往往并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定义、定理等“理论”,而是对具体技术现象的背景及原理的介绍,这些技术原理一般都较为复杂、抽象,且专业性强。事实上,这些内容多是从大学相关专业教材中“移植”过来的,受制于基础教育学段选修课程的有限空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这些内容往往做了尽可能的缩减,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幅令人头疼的景象:缺少必要的前后关联与展开、高度抽象与概括、充斥着生硬晦涩的专有名词与术语。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常态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常常都被教师们进行了特别处理,要么一带而过,要么把其中与考试相关的要点拎出来,要求学生记住。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尽管是一种无奈的事实,但也很有必要对这一类型的教学做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笔者以此作为赛课的课题,并连续观察了九位教师的教学,经过思考与分析,形成了一些体悟,与大家分享。

教材的难点不等于教学的重点

以《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一课为例,“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体系” 是其中的两个小点,却占了教材的大部分篇幅,尤其是前者,因其繁复的“七层结构”成了众所周知的难点。可能基于此,在这九节课中,我发现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这两个内容的教学,讲解、演示,提问、练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来是难点的内容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了教学的重点。重点、难点是教学中需要准确把握的两个要点,而且在常态教学中,也确实存在许多教学重点与难点相重叠的情况,但未必都是如此。笔者并不认同教师们在这节课中的做法,反而认为原理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力求让学生去理解技术原理与方法,而对于其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尤其是专业性过强的知识,只是第二位的。以本课为例,在开头处提出的首要目标是“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然后才是“了解OSI模型、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

笔者认为这样把握更加科学、理性,不妨让我们深入到这节教学的内容构成中再作一些思考:“在协议约定下的分层合作”是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也是建构OSI参考模型、建立TCP/IP协议体系的基本方法,很显然,它是一条贯穿全课内容的主线。顺着这条线索,“网络通信问题的源起—通用概念模型的确立—实用协议体系的应用”这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脉络就显得愈加清晰了。准确把握这条主线,我们的教学就能突出重点,对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体系的教学才会走出“记住一些名称、功能”的低层次,迈向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技术现象去体验和理解背后蕴涵着的技术方法、原理的更高层次。关于“信息技术原理”这一类型的教学中,孰轻孰重,笔者的观点非常明确,而且认为这在原理类教学中是有一定的普适性的。

教学的难点要突破,不一定要突出

原理类教学难就难在所谓的“原理”,放置到教学中去考量,要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将这些复杂、抽象的原理分析清楚并让学生完全理解,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许多教师的想法,这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面对“难点”。在这个问题上,多数教师都选择了突出、强化的办法。例如,对于OSI参考模型这个难点,多数教师都作了充分准备,在课堂中逐层讲解每一层的名称、功能,详细描述数据在每个层次的传输与交换过程,教师讲得特别细致、卖力,但是结果并不完全是学生对这个模型的理解。我常常发现,随着这个冗长、费解的讲解持续,学生表现得越来越“不理解”,要么漠然发呆,要么低头小憩,令我这个听课者都感到这样的课实在无趣。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教学中,难点依然还是难点,不仅没有得以突破,而且因为过度强化,对于教学的负面作用也被同步放大,加剧了教学的无趣、枯燥,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驱力,进而对后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许多课从这个环节往后,学生多是一声不吭,教师只能自说自话地唱着独角戏,在沉闷与失败的氛围中结束,对教学的整体效益造成了损害。

我们常说,教学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二者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如果搞混了,就常常会出现上面所列举的尴尬。心中没有对教学难点的化解之道,只是机械地、反复地强调,不仅于事无补,也常会落得一个“越描越黑”的结局。但在这次赛课中,面对OSI参考模型这个难点,也有一位优秀教师成功地“突围”了。

教师先前已成功地组织学生通过模拟快递过程,初步体验了网络通信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师:刚刚我们模拟的就是网络通信的基本流程,大家从中可以发现它也是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的协作与标准,技术源于生活。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流程,实际的情况要比这复杂一些,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由专家们设计的模型:(出示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图)。在大家初步认识了网络工作模型、原理之后再来看这个OSI,就会觉得也没什么了。只不过它分的层比刚才的多,层层之间的协议也多了而已。

要求学生短时间阅读文本后,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

师:你会发现个模型,本质上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构建的?

生:分层协作和标准。

师:非常好,这就是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现在我们通过一个Flas来完整地看一下整个工作流程。

笔者认为,他的成功首先在于他精准地把握住了教学的主线,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入手,从思想方法层面去看待、认识这个模型,而没有过分纠缠于细节。其次,Flas用在此处画龙点睛,它对网络通信过程的表现、基本原理的阐释是任何言语无法比拟的。笔者认为,这确实是我们突破“信息技术原理”类教学难点的一大利器。

活动化是教学的良策,但不一定都有效

在这一类型的常态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拘泥于教材中关于原理的介绍与说明,教学只是对说明的再说明。更有甚者,紧扣省级会考中的考点不放,在教学中强行灌输,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因此,针对教学的核心目标,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再开发,尤其是指导学生通过系列体验活动,从活动中获得的感性体验着手去认识、理解技术原理,这也是这一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为这是一次赛课,参赛教师也都意识到了体验活动的重要性,他们在设计阶段也都认真研读教材,设计了各类活动。这其中,有通过活动对网络通信原理心领神会的,更有越加“找不着北”的。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以此为例,对信息技术原理类教学活动化的设计与开展作一些探讨。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缘木求鱼式。教师出示OSI模型图,以快递为例,逐层讲解后,要求学生在Word文档中画出这个模型图。画的过程大约持续了5分钟,至于画得怎么样、通过画达到了什么效果等,全都不了了之。我们也不妨替学生设想一下,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得到些什么?也许学生大概知道模型图中每一个层次的大体名称,但画的过程给学生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应该是:怎样用Word中的一些工具来制作流程图。

照猫画虎式。等教师将全部内容讲完后,学生终于盼来了一个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将OSI参考模型每一层的名称与各自对应的功能进行连线。这个“连线活动”能让学生对网络通信原理产生感性体验吗?不能!这只是帮学生记忆的“变式”,显然是“为活动而活动”。

南辕北辙式。为了让学生理解网络通信的分层结构,教师请四个学生当众模拟快递的过程:填写快递单包装物品运输物品签收验货。殊不知,这仅呈现了一种线性结构,很难将其与分层的U型结构对应起来。这样的“活动体验”对于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还混淆了视听,起了反作用。

正因为信息技术原理比较抽象、专业,所以需要通过活动得到一种感性的体验,然后在后续的研究与思考中上升为一种认识,进而真正理解这种技术原理。因此,这种活动的核心所指就是基本技术原理,而非其他琐碎的知识点;这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获得体验,而非画图、连线这类操作;这种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学生将感性体验与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发生“联结”,在思考中提升认识。所以,一个成功的活动就应该能有效地促成学生由体验转向深入思考。例如,还是模拟快递的过程,另一位教师组织学生一边模拟,一边思考和研讨:由于角色行为规定,快递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在只有用户自己知道快递目标的情况下,各个角色是怎样配合,实现正确传递的?这些问题非常贴切地“映射”出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很成功地启迪了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上一篇: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 下一篇:第10届全国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