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

时间:2022-09-06 03:29:42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

中图分类号:G71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5-0000-01

摘要: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做情绪的主人》为例,分析了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通过授课,笔者发现了心理健康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力求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题目是《做情绪的主人》,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有关情绪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调控情绪的方法。其中,使学生掌握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理念,授课方式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也轻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围绕本节课所授内容,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的问题。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有关情绪的基本知识和调节情绪的策略。由于情绪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如何使学生真正明晰情绪的定义,避免单纯的概念讲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此外,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调控情绪的策略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心理学的概念和定义,使难懂的概念简单化、生活化,便于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有关概念。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举出学生身边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理论,将难点化解,从而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教学方法,即:如何教的问题。由于心理健康课的灵活性,使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其弹性比较大,教师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首先,我充分重视导入的重要性,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和教师一起慢慢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第二,在讲解调节情绪的认知重评策略时,结合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的情绪ABC理论,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我们的想法对情绪的影响,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调节情绪的认知重评策略。第三,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在制作课件时,要注重课件的趣味性;注意背景图片的选取和背景图片与内容的契合度;注意背景图片的颜色和文字的颜色要对比明显,使学生能看清课件;还要注意课件内容的逻辑性和课件之间的链接。第四,运用心理小测试——《你的情绪稳定吗?》对学生进行测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为他们调控自己的情绪奠定基础。

最后是教学效果,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问题。对学生“学会没有”的反思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本节课我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实践——师生共同总结”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大多学生的检查,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衡量教学效果不仅仅是显性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还要考量隐性目标,即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好量化的,只能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价值观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通过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本节课中,作为教者的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不集中精神听课,不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不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课堂气氛要么沉闷,要么学生过于活跃,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对学生的把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二,学生的一些失常行为,有些是由价值观因素引起的,还有一些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何将这些因素进行归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将心理健康课与价值观教育联系起来,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心理健康课程中成为本课程中的一个问题。此外,心理健康课与道德教育存在着类似的地方,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落入说教的窠臼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通过一节或者几节心理健康课就可以解决的,教师仅凭上几节心理健康课很难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给心理健康课一个合适的定位,如何找到心理健康课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结合点,也是一个难点所在。

第四,由于心理健康课的特殊性,其教学效果很难量化,因此也比较难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很难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难于对教学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仅仅反映在一节课上,更反映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第五,由于心理健康课中多媒体的应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无论如何,多媒体课件也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只是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和辅助。不能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多媒体仪器不能使用的情况,那教师也要心里有数,善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对本节课的预先设计和课堂的实际教学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对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能够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为学生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成为我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实践中的趋势分析 下一篇:浅谈中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