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艺术断想

时间:2022-09-06 01:42:58

儿童剧艺术断想

儿童剧是少年儿童的戏剧。真正好的儿童剧是为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戏剧,是使少年儿童能够通过舞台艺术形象受到教育和陶冶的戏剧,是有益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使少年儿童享受到美感和愉悦的戏剧。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马卡连柯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来说,与劳动对于成人具有同样的意义。”儿童剧的精神和实质,实在也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训练、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一种高级的、经过艺术加工的游戏。

儿童剧是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正如他们对食物中维生素的不可缺少一样。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儿童剧是多么的重要,也就明白了戏剧工作者所担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戏剧家,然而,著名的儿童剧作家却屈指可数。可以说,儿童剧是最烦难的一种艺术范式,它要求作者不仅要懂得戏剧的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懂得儿童剧的特殊规律——富有儿童情趣。

一部成功的儿童剧,最重要的是要有儿童情趣。所谓儿童情趣,不是别的,就是生活情趣中那部分能够为儿童所心领神会、饶有风趣、足以引起小观众的幽默感和会心微笑的东西。不论写孩子或是写大人,儿童剧都要力求符合儿童的思想感情,都要力求符合儿童的欣赏兴趣,都要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

儿童情趣,对于儿童剧来说,尤如菜肴中的盐,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比儿童剧更美而富于魅力的艺术了,因为儿童剧是用艺术形象的彩线编织成的生活花环。

儿童剧不论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它首先必须是为少年儿童服务的,“为”少年儿童,是儿童剧最根本的特点。儿童剧作家要在这个“为”字上多考虑,在这个“为”字上多下功夫,要“为”了小观众而反复修改,而进行取舍。

一部儿童剧的题材,如果并不需要儿童出场,那么在这部儿童剧中,完全可以没有一个儿童形象,儿童剧《白马飞飞》就是一个典型。这从某个方面说明,儿童剧的题材是很广泛的。如果一个作者的生活积累适宜写儿童感到兴趣的大人的故事,他完全可以在剧中让主角都是大人。与其它艺术一样,生活是儿童剧的创作源泉,而儿童生活不过是这种源泉的一个支流。

有的儿童剧,把小观众的接受能力估计得过高了,其表现是:语言太艰深(玩弄一些绮丽的辞藻,酸溜溜的文言,搬弄一些抽象空洞、难为儿童理解的名词)、内容太复杂(故事线索繁乱,头绪纷杂,人物过多);而有的儿童剧,又把小观众的接受能力估计得过低了,其表现是:语言太浅显(没有了解社会语言的进步,不敢运用新词新句)、内容太简单(情节过于简陋,看了头就知道尾,有的只有情节却没有细节,有的把主题思想借人物之口说个没完,不给小观众任何思考的余地)。这两种倾向,前者是一心想把许多东西给小观众,后者是诚惶诚恐害怕噎了小观众,却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现在,事实上有两种儿童剧,一种是属于孩子们的儿童剧,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剧;还有一种是属于大人的儿童剧,也就是只适合于成人欣赏的儿童剧,这种儿童剧演着演着就忘了孩子,凭着成人的兴趣和主观愿望,而不是考虑孩子们的需要和理解能力,使剧情充满了“成人化”,这种儿童剧实际上只能被称为是“伪儿童剧”。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写了他少年时代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戏的情景:“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许多功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这段描写,把孩子们看戏的心理状态活生生地勾画了出来。孩子们不喜欢那种单调的沉闷的表演,他们喜欢的是运动的热烈的表演。这种儿童审美心理现象,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具有共通性的。写给儿童看的戏剧,可千万不要成为“老旦”模样,那是不受儿童欢迎的。

别林斯基说过:“写给儿童看的书,不是为了教训儿童,而只是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演给儿童观看的戏剧,又何尝不是如此?!

儿童剧不仅仅是反映生活,也实实在在是要帮助儿童建立生活——帮助儿童建立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少年儿童在思想、性格、生活等各方面的成长,与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截然不可分的,大人对他们的影响尤其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描写儿童成长的儿童剧中,绝不应该忽视了这一点。儿童成长的客观环境能否正确地得到反应,体现了一部儿童剧所描写的儿童生活是否真实可信。

儿童剧的欣赏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剧作家在创作一部儿童剧时,首先要考虑儿童能够欣赏,再进一步考虑大人能够欣赏。大人都是从小孩长大的,因此大人在感情上同样可以接受小孩喜欢的东西。一部成功的儿童剧应该是“老少咸宜”的。

西蒙洛夫曾经感言:“戏剧创作没有积极的、精神上优美的、为我们所热爱的正面人物,就会空虚和乏味,正如没有优秀人物生活就空虚和乏味,甚至日子过不下去。”成人对戏剧有此感觉,儿童何独不然?

《古丢丢》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剧,它所传达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关爱儿童,一个都不能少。

教孩子们去欣赏身边的自然美,这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们去发现和欣赏社会的美,因为社会的美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孩子们要深刻地领会人类创造的美,才能够激发他们为人类创造美的事物,从而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也变得美好起来。而儿童剧是教孩子们认识社会美的最好方法之一。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是一种真,同时也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因为它真、它善。”美的儿童剧,必是与真、善为一体的戏剧。“真”使孩子们心明眼亮,“善”使孩子们灵肉健全,“美”使孩子们格调高尚。

儿童剧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儿童剧的接受主体是孩子,成人主宰一部戏的艺术品位,孩子主宰一部戏的最终成败。

送给孩子的食品,如果过期变质,孩子吃了,会生病;写给孩子的戏剧,如果质量低劣,孩子看了,同样会难受。

儿童是单纯幼稚的,但同时又是反应敏感的,他们常常能够在观剧的过程中发现成人忽视了的问题。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艺术家的基本品质是:感觉的敏锐,情感的深沉,心灵的丰满。”一个儿童剧作家,除了要具备这三点,还应加上:对孩子们深深的爱,以及为了这种爱而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

儿童剧作家,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要像母亲了解自己的孩子那样,去了解小观众。

一张平面的画,在儿童看起来,会是立体的;一张单色的画,在儿童看起来,会是五彩的。在成人的眼光中视为“不通”的事物,在孩子的眼光中却是合理的。儿童的视网膜是“特殊”的。儿童剧作家的视网膜,也应该如儿童一样,是“特殊”的。

儿童剧的语言非常重要。其理由在于:儿童剧不但是要让小观众得到娱乐,得到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要让小观众得到教育,得到知识。因此儿童剧在客观上还起着语言教育的作用。如果哪部儿童剧把拙劣的、文理不通的语言强加给小观众,那实在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不负责任。

儿童剧应该善于运用儿童的口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人物的真实感,还能够提高小观众对于剧情的熟悉和了解的程度,更能够表现出儿童剧的特色和风格来。

小观众看了儿童剧后流露出的欢欣鼓舞之情,比成年观众的赞扬更有意义。可我们往往是本末倒置。有多少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呢?

少年儿童和成人一样,也有他们的所好和所恶。然而,由于年龄的原故,他们所好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他们所恶的,也不一定都是坏的。而且孩子的兴趣和好恶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经常变换的。因此,那种一味无条件地迁就迎合小观众的所好所恶,就显得非常地庸俗化,有时还会产生消极的效果。我们要认真地判断和鉴别什么是真正的儿童所好,什么是真正的儿童所恶;哪些应该为儿童所好,哪些应该为儿童所恶。要知道,孩子们的健康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这也是儿童剧义不容辞的一项任务。

一般来说,儿童不爱看说理的戏,而爱看叙事的戏;不爱看抒情的戏,而爱看讲故事的戏。这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的天性是喜欢直观的、形象的、有情节的东西。

小观众是极少有耐心的,孩子年龄越小,就越缺少耐心。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也不会比普通的成年人有耐心。所以,儿童剧的情节一定要紧凑,不能拖泥带水。

儿童剧自身不必抛头露面地向小观众说“这个好,那个不好。”而只需用形象来表达给他们看,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上起着爱或憎。如果尽是干巴巴的说教,只会增加小观众的头痛和厌烦情绪。

人的童年时期是一去不返的。大人怀念自己的童年,大人怀着极大的兴趣欣赏着孩子们的天真。而孩子们呢,却在用更大的兴趣欣赏着大人们的老练和成熟,企盼着能很快变成大人。因此,说孩子们只喜欢看反映儿童生活的儿童剧,是片面的。那种单纯描写儿童的游戏生活和模拟动作的儿童剧,小观众不见得比成年观众更欣赏它。

如果说戏剧是生活的反光镜,那么,儿童剧就是儿童生活的聚光镜。儿童剧把儿童生活的某个部分,放大,放大,再放大……,儿童剧不但把儿童生活的“形”放大,更可以把儿童生活的“意”放大。

鲁迅先生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孩子们从小受到优秀儿童剧的熏陶,感受到戏剧艺术的魅力,将来他们就会热爱戏剧,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成为戏剧的忠实观众。

儿童剧,应该向小说学习形象,向散文学习抒情,向诗歌学习精炼,向电影学习剪辑,向相声学习幽默,向寓言学习含蓄,向音乐学习节奏,向美术学习色彩……总之,儿童剧应该最广泛地吸纳其它艺术的优长。

儿童是人生的春天,儿童剧是写给春天的戏剧,它应该像春天一样绚丽多姿,以最美的形式反映生活。反过来,儿童剧又以美的形式丰富着生活,影响着年少的一代。儿童剧在塑造少年儿童美好的心灵方面,能够起到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起的作用。

上一篇:昆曲入声腔格浅析 下一篇:淮剧主胡演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