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班幼儿在儿童剧表演中表现力的发展

时间:2022-09-28 04:29:05

促进大班幼儿在儿童剧表演中表现力的发展

摘 要:我园通过“十一五”江苏省重点课题《幼儿园开展家园互动式儿童剧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综合艺术教育的园本特色,尤其在儿童剧表演活动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如幼儿之间表现能力发展的差异悬殊、幼儿参与儿童剧表演活动的兴趣差异悬殊等。基于以上种种理性思考和现状分析,本文选择以儿童剧作为切入口,以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各种表现力为目标,形成并开展了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儿童剧 表现力

一、什么是儿童剧

儿童剧是根据故事、童话,通过扮演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表演活动。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文学语言,模仿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创造性地表达思想感情。

儿童剧让幼儿通过看、听、说、演等多通道参与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促进表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幼儿在对故事内容的了解、角色的分配、道具制作、表演和舞蹈的实践中,还推动了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口语表达、社会交往、集体意识、团队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参加儿童剧表演不只是为了最终的表演和展示,而是在艺术活动的参与中成长、在过程中体验。因此,开展儿童剧研究活动,鼓励幼儿增强表现欲望,提高表现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艺术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

二、什么是表现力

表现力是个体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增强自我的一种能力,是能够让自身实力充分展现的能力,它是各种能力的运用、表现和尖端,能够刺激、引发、带动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幼儿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从中体验到成功、快乐,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所以,我认为儿童剧这种综合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

三、大班幼儿在儿童剧中表现能力的现状

1.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大班幼儿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他们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2.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3.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大班幼儿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

4.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大班幼儿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

5.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大班幼儿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他们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6.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这个时期的孩子,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如“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等。

7.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大班幼儿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热衷于戏剧表演。

基于以上种种现象来看,大班的孩子在表演儿童剧活动中,占着许多优势,年龄特点上的优势更有利于在大班幼儿中开展儿童剧表演活动,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提高幼儿表现力的发展。

四、在儿童剧中怎样促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是培养幼儿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将班级幼儿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幼儿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关的观察指标,确定与大班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宜的自我表现评价和活动目标。

1.幼儿在儿童剧中的自主参与促进自身表现能力的发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编剧本,激发想表现的欲望;参与分配角色,自主进行选择和判断;参与舞美设计,积极想象和创造;参与角色扮演,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在儿童剧中的适宜指导促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教师介入的适宜时机的研究;教师指导的具体内容(语言表达、动作表现等)的研究;根据幼儿的个别能力差异,分层次个别化指导的策略研究。

3.环境在儿童剧中的适当创设促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让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观点;为幼儿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和平台,让幼儿在不断的尝试和锻炼中表现得更好。

4.家长、社区资源在童话剧中的恰当利用促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儿童剧的准备工作和角色表演,促进幼儿的表现欲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结合节日庆祝活动,发展幼儿的表现能力。

在引导大班幼儿在儿童剧表演中如何发挥自身的表现力,不仅开拓了幼儿的学习途径,更是将儿童剧的情节、主题思想提炼转化为孩子的表达、表现与创作,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将个性品质的培养隐含于儿童剧之中,给幼儿带来了灵魂上的触动、心灵上的慰籍、情感上的激励,让幼儿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在促进幼儿表现能力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我们将继续以儿童剧为依托,找寻在儿童剧中影响幼儿表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相关因素并探索有效解决方法。同时,这也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有利途径。提升教师的自我艺术文化素养,做到自我与幼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示范园天元城幼儿园)

上一篇: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对策分析 下一篇:更新更高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