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命化的化学课堂

时间:2022-09-06 09:28:45

构建生命化的化学课堂

摘要: 本文对教师如何构建生命化的化学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生命化构建

一、提倡合作学习,尊重生命的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性的,在社会交往中发展。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生处于这个小社会中,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对话交往。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交往的过程,各种知识、经验与体验都是在交往中获得的。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学生在交往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因材施教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目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就显得很重要。此外,合作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聆听别人的发言,反思自己的想法,可提高元认知水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能发展相应的能力,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自我肯定等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小组实验等建立合作学习方式。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生命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表现在:每一位学生都想亲自实践每一件事,都期望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学习的自,在学习中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创设主体参与的活动,如实验、讨论、提问、学生自主看书等。此外,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多一些安全感,少一些危机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其体验主体参与的成就感。总之,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机智和源泉,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三、促进全面发展,关注生命的发展性

人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的发展需要决定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能力、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层面上,也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化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繁多,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发现,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结论,而且能发展相应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尊重个体差异性,体现生命的个性

文化背景、自身特点、认知特点等的不同,决定了人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相信每位学生都可以学得好,都有发展的潜能。此外,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师可创设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让教学适合每一位学生;采用适合不同个性学生的教学评价,特别注意活动表现评价,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多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发挥学生的特长。

五、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体验,体现生命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人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决定了人都想自己亲自去做某件事或去体验某人的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只有亲自体验,才会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去实践,满足学生的体验性与实践性的需要。例如,通过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学生不仅能亲自参与钠的有关性质的发现,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能发展其观察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课堂是生命对话的课堂,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属性,构建生命化的化学教学课堂,从学生的生命属性出发,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生命属性需要,让化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塑造学生的灵魂,赋予教育更多的生命意蕴。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3]唐力.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7.

[4]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计 下一篇:浅谈学生物理学习动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