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构建话语课堂

时间:2022-06-06 12:52:26

为学生构建话语课堂

作者简介: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先后获得南京市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苏教版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崇尚“走向生本的言语实践”的教学主张,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形成了“简单中见深刻,朴实中显灵动”的教学风格。出版专著《贴着地面飞翔》,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百余篇。

语文课堂因为汉语言独特的文化血脉和馥郁的生命芬芳而显得深厚,显得灵动,显得情趣盎然,显得富有诗意,显得生机勃发。然而,走进现实中的语文课堂,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陈年顽疾还没有根治,又患上了蔫、偏、哑的新症。这些需要教师高度警觉,去检视,去辨析,去沉思,去矫正。

一、蔫:语文课堂“失乐”了

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天性,基于学生的需要,智慧放手,因学而教,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快乐主人,这才是课堂的本色。

【现状】有个教师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经历了这样几个过程:首先补充了大量介绍苏格拉底的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苏格拉底给弟子们上的这节课要求是什么,弟子们的行为表现是怎样的,苏格拉底是怎样引导的,弟子们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弄清了这些浮于课文表面的内容之后,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最后安排完成一篇“阅读短文”题。

学生在教师一连串无效问题的强劲牵制下,被动地吸收知识、接受训练,笑脸不见了,智慧消失了。枯燥无味的讲解、支离破碎的分析、重复机械的训练,挤占了读写议思的时间和空间,消解了课堂的温情和暖意。语文原有的情趣和美感丧失殆尽,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成了一座“寂寞的荒岛”。学生蔫了,忙于应付,疲于交差,与语文应有的美好情结因情趣的僵死而硬生生地断裂,没有空间参与,没有时间体验,没有心情表达。这能怨得了他们吗?

【矫正】“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标语)汉字的形象性、意合性、蕴藉性等特点,使得汉语文富有丰厚的生命意蕴和强大的情感张力,总是指向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焕发强盛的生命活性。这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简单地把一篇篇鲜活的课文视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以知性分析的方式肆意地肢解分割,而应唤醒学生的生命热情,求之于生命体验,引导他们始终高扬主体精神,以生命激情和智慧投入语文体验,将静态和物化的书面符号还原为同样拥有炽热气息、脉流和温度的鲜活的生命体,从中感受语言迷人的魅力和文本灵魂的澄明开阔,贯通彼此隔绝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境域。笔者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厘清课文脉络,把握整体表达顺序,经历了这样几个回合:1.从课文的整体看,你能否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2.(出示五种结构图)请你选用一种结构图(也可以自己创造)来描述课文的表达顺序;3.小组合作交流,深入完善;4.选代表,全班交流;5.教师点拨,小结提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标语)这样的教学,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使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知识”走向“能力”,从“训练”走向“实践”,从“学会”走向“会学”,在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里,培养学生带得走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享受做主人的快乐。

朱自清先生说:“最后,问题的研究,在读文章时是常有的事。但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分量,要有意义。最好教师只居于被动地位,用暗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居于被动地位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努力“退隐”和“无为”,让学生唱主角,在教学中只具有“辅”(而非“主导性”)的功能。教师不明确表达意见,将自己隐藏起来,只是创造一种问题情境,制造一种“悬念”,把学生置于“不确定性”之中,给予独立人格的空间,给予独立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给予独立活动的空间,把他们引向语文学习的前台,主动地学、快乐地学,去探索,去冒险,去寻求,经历意义的丰富和建构,释放自身饱满的言语生命力。

二、偏:语文课堂“失语”了

启发学生,让他们和语文水融,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让情感和智慧比翼双飞,语文教学就能永葆青春,永具活力。

【现状】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偏于人文性的深入开掘,忽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运用,就会造成语文课堂的“缺氧缺钙”。长此以往,日复一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出现“营养不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将五位壮士英勇顽强的精神体悟到了极致,而课文中关于五位壮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却置之不理;教学《莫高窟》,通过大量的影视图像,引导学生沉醉于“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之中,对课文的表达方式却不闻不问……即使关注了语言表达形式,也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获取文本意义的阅读过程和获取文本语言的语言学习过程有着本质区别,清代学者姚鼐认为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妄言”的过程。“得意而妄言”的阅读,忽略的正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语言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魂。语文教学本体的缺失让语文在高空中“摇摇欲坠”,在生活中“丢魂失魄”。

【矫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语)这样的课程界定,极其明确地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三个核心问题。汉语言是“人治”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材是儿童的语言,应给予学生时间和自由,让他们在言语世界中悠游,在反复诵读中感知言语作品,并能动用自己的生活积累,披文入情,涵泳体味,有理解吸收,有叩问商榷,有参与表达,既是阅读中的语感积淀,又是心意的充实。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主丰富的想象力,沉入每个言语作品之中,感受言语内在生命的每一丝灵动,最终达到与言语作品同化的至高境界。如《莫泊桑拜师》一课写了福楼拜三次独具匠心的指导,其中第二次指导以一连串的问句铺展,极具特色的表达方式背后蕴藏着特别的意蕴,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笔者创设适宜的对话情境,通过角色体验,引导学生吸收、内化课文的原生语言,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师:同学们,我就是莫泊桑,你们就是大师福楼拜,我来向你请教。

(生一脸兴奋,迅速进入角色)

师:尊敬的老师,按照您的指导,我每天早晨都站在学校门口,一直看了一个星期上学的情况,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没有觉得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可写,太单调了。

生: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开车的家长和骑自行车的家长一样吗?年龄大的家长和年纪轻轻的家长能一样吗?

生: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莫泊桑啊,孩子进校园之后,家长们的表现一样吗?他们是立刻返回,还是久久凝望呢?这些你都能写清楚吗?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

……

师:老师讲得太好了!以前我那是叫“看”,根本不会细致观察,经过您的点拨,我是豁然开朗了!谢谢您!

教师引导学生在揣摩品味重点词句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理解文本思想的“高处”和用词造句的“妙处”,关注表达形式,挖掘和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这样既让学生在品味语言形式的过程中学习表达,揣摩形式,又在仿说的实践中学习表达,举一反三。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在角色的驱动下,自主地唤醒表达欲望,自发地参与交际活动,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规范语言,自愿地习得仔细观察的写作技法,在饶有情趣的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三、哑:语文课堂“失声”了

解放学生,保卫童心,守护童真。解放学生话语的自由,就是解放他们思想的自由,更是解放生命的自由。

【现状】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一文,是一篇发人深省、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曾经听过多个教师的教学,每到课尾,当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时,学生总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第一种,要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的环境;第二种,要真诚付出,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可是,教师们总是规定统一答案,高扬“环境保护”的大旗,而忽视对纯美“朋友观”的肯定和赞赏。遗憾的是,面对教师的答案,没有一个学生能大胆坚持自己的观点。每每如此,笔者内心便会隐隐作痛:单从一节语文课来看,这是一个教学的遗憾;如就学生的精神成长而言,这是一种让人揪心的悲哀。不是学生不会思考,也不是他们没有思想,而是课堂规定了他们必须这么做。就是因为太多的“规定”,捆绑了学生的思想、精神和自由,使得幼小的他们无力挣扎,渐渐习惯了听老师的总结,习惯了猜测老师的意图,学会了无限制地顺从,会不自觉地“让大脑睡大觉”,让老师和书本“侵占自己的灵魂”。

人本真的话语、自然的倾诉,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主流话语的屏蔽、压制和规范。上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便渐渐学着说大人的话,而属于自己的话已经不太会说了,这绝不是个别现象。学生的主体精神与过分强势的教师需要两者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学生言语主体受到挫败,言语表现受到阻遏,造成他们言语主体性丧失,致使本应极富个体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失真,言语表现欲被强烈地钳制。

【矫正】“万马齐喑究可哀”,学生是天生的探索者和思想家,成人话语对他们话语的遮蔽带来的是思想的禁锢、个性的丧失。课堂上听不到学生的声音,生命活力从何谈起?“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课标语)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大胆引导学生加上“只许摘一次”,对课文第三段进行改写。孙老师微笑着鼓励学生不但要敢于挑战文章的细节,还要敢于挑战文章的观点和哲理。孙老师经常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过多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带着小问题进入课堂,带着许多大问题离开课堂。而不是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带着句号离开课堂。是的,我们要像孙老师那样,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质疑问难,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通过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引导学生返回到自己的内心,做心灵的沉思者和灵魂的追问者,为精神的皈依找寻自己的家园,为自己也为他人建立话语的神圣课堂。这创造的过程也是自我精神充实、自我价值实现的丰富过程,渗透着自身生命的体验和言语的智慧。

让我们保卫童心,保卫学生的天性,保卫童年的土地和空气,保卫童年的芬芳和绚烂,使其空气长新,绿水长流,活力长显。

尊重学生,解放学生,启发学生,重建话语的教堂。让学生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成为话语美妙的发现者;让学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成为话语人格的自救者;让学生享受语文生活的浪漫,成为话语智慧的建构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上一篇:鹰潭市教研室校本教研现场调研活动侧记等 下一篇:运用教育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