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的英语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06 07:08:15

体验式的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是一项活动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一方面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同时也包括学生学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学双边活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运用。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习的记忆和理解,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参与者和承担者,师生双方和谐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的全部内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设法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在体验教育实践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和新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其个性成长,“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将体验教育融合于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1、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使教学氛围与学生文化体验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跨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训练、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利用图片、照片和多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了解国外的艺术和风俗习惯,布置学生搜集或观看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关的书刊和电视节目,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原汁原味英语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多渠道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并接受,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有意无意地体验到一种浓浓的异国情。

2、注重语言的交流功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

人类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交流能力,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注重交流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有意识地将课本上的内容向实际生活延伸,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如在学习本课词句“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How many kilos?”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一个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扮作售货员和顾客,在真实情境中准确自然地用英语交流,使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极大乐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做到“以教材内容为框架,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方向,以课堂为舞台,”根据中小学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的目标,积极展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各种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daily talk, pairwork,group work,discussion,survey等,在讨论和交流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1 活化教学内容,拉近教学主题。活化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硬套教材、教参,而要结合教学实际,根据教学任务、题材特点、学生水平和自我教学风格,大胆地将教材解析成生活的点滴,拉近教学主题。例如:在进行以 以颜色为主题的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绘画调色大赛,使学生在调配过程中充分理解和巩固了各种颜色的单词。

2.2 尽心设计话题,促进真实交流。以话题为主的教学方法倡导者认为,如果学习者对有关话题表现出关心和兴趣,他们就更容易产生使用新语言的欲望。例如:在以数字为主题的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说出110、119、120、等公用电话号码,以及交流phone number等这些比较简单、直接的话题。在以身体部位为主题的教学中,对学生比较有吸引力的话题是: Who is older / taller than you?Who is strongest in your family?以上话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使交流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了真实交流的实现。

3、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3.1 灵活构置课堂结构。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紧课堂活动时间,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从语言知识的引出到话题情景的设置,巧抓机遇,展开联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其在学习、巩固、应用和创新语言知识过程中,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活动中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新课标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只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水平,结合授课内容,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指导性的问题。同时课堂设疑和提问有助于师生间信息交流与反馈,推进教学流程迅速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生动愉悦的语言氛围,把实践的空间、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精讲精练、巧练、鼓励学生大胆地去体验、去交流、去感知、去积累、去体会、去发现、去创新,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美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