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血管危险对动脉影响的探讨

时间:2022-09-06 06:50:26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6例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测定脉搏波速度(PWV)。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r=0.426,P=0.001)、脉压(r=0.381,P=0.002)、年龄(r=0.356,P=0.002)、血糖(r=0.262,P=0.035),甘油三酯(r=0215,P=0.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92,P=0.042)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因素 脉搏波速度 动脉僵硬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33-01

由于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估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潜在作用,脉搏波速度作为评估动脉僵硬度经典指标的作用正日益引起重视。我们通过对自然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和PWV的测定,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院门诊1 865例体检人员中选取486例,男415例,女71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2.24±9.48岁。

1.2 方法。

1.2.1 数据采集采取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脉压、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同时采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2.2 PWV的测量采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Comolior SP,France)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受检者取仰卧位,将压力敏感探头置于颈动脉和股动脉脉搏搏动最明显处,连续记录16个PWV测值,去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留取10个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PWV的最后测值。

1.2.3 临床基本资料486例中50岁以上男性142例,55岁以上女性36例;患高血压124例(25.51%)、糖尿病63例(12.96%)、血脂异常175例(36.00%)、肥胖82例(16.87%)。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系统进行。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的相关性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年龄、收缩压、脉压对PWV影响最为显著。见表1。

2.2 多重危险因素对PWV的影响486例中有68.1%伴有1种或1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存越多PWV值越高,伴2种以上危险因素各组PWV值均明显高于0危险因素组,P=0.008~0.0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目前已认识到,动脉硬化是一个影响全身动脉系统的进行性发展的过程,动脉病变也是一个由管壁病变向管腔病变发展的过程,大动脉管壁增厚、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是许多导致血管损伤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各种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均与PWV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在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年龄、收缩压、脉压与PWV相关性更为显著。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老化,血管壁中层退行性变,中层物质和胶原含量增加,导致弹力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断裂,伴有中层纤维化和钙化。同时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壁张力增大,引起动脉壁纤维性改变,动脉壁增厚和硬度增加,PWV加快。本研究结果证明PWV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提示PWV可综合反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并存的危险因素越多,血管结构与功能受损程度就越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们应该从重视血管病治疗转向维护血管健康,规范地早期识别血管病变,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宏宇.血管早期病变评价与血管健康维护[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964-965

[2] 吴兆苏.重视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病危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883-884

[3] 刘小宁,高海青,李保应,等.545名健康中老年人大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测定[J].中华流行学病杂志,2006,27:356-358

上一篇:孤束核P2X受体在急性缺氧中的作用 下一篇:乳腺癌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