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2-09-06 04:21:02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摘 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关心初中生成长的热点多集中在用餐营养、身体锻炼、学习成绩及升学率等问题上,却忽略了与每个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致使部分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对策

中学阶段是人生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被称为“反抗期”“麻烦期”或“危机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加上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心理压力大,对挫折的承受力差,自信心不足。学生间的学习竞争十分激烈,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

2.人际关系不协调。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

3.早恋问题的困扰。初中生自身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从而影响到学习。

4.对网络的痴迷。现在有叛逆心理和患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愿望,一些自尊得不到满足,就转到虚拟的网络中去寻求满足。

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更新教师观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

建立以科研处、政教处、团委及年级主任、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选配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作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学校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等,总结交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3.开设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初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

4.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座谈会等。对学校教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棍棒相加,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实践问题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科学教材、专业资料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极为欠缺,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等需要进一步明确。所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现代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同样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2.

[3]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甘肃省古浪县永丰滩初级中学)

上一篇:创新小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下一篇:浅谈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