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时间:2022-06-03 04:01:50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摘 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教学工作的核心,注重每一位学生,学生是课堂生命的主体,要实现高中英语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个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当中,始终坚持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必须有师生的互动交流才能使教和学最有效的展开。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把教师的“好教”转变为学生的“好学”,要转变考试为检测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阶段对教育有不同的理念,传统的教学倡导以教师为本,突出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论中,不同的学者对教学也有不同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教学”是“教”和“学”的相统一,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在课堂的一种表现,应该体现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是教学的一种思想和理念,它是以学生为本,尊重每一个生命和个体。这种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颠覆了原有的师本化、灌输式的教学,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把教师的“好教”转变为学生的“好学”,转变考试为检测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二、“以生为本”的概念界定

郭思乐教授指出“所谓生本,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才是生本教育。其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其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其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而高中英语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英语语言的交际性作用,使他们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和意义,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新的设计与探索是必要的。

三、“生本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转变师生地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所以我一直以来营造的是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课堂通过互动、对话、交流来展开。Module 9 Unit 4 Project The White Horse Temple在“白马寺”一课中,我开头通过小组competition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图片猜测世界各地的宗教名胜,最后导入我国的宗教圣地,并引入课文“白马寺”,学生非常感兴趣,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在与小组同学的探讨中不知不觉地展开了学的过程。在最后对常熟市名胜古迹“兴福寺”写作中又是在与同学探讨,不懂发问。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引导他们并参与到每一组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协助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这种共同体中,教师在民主平等、互尊互爱、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中展开,让学生充分享有与教师平等对话、沟通的自由,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教师在倾听中更增添了魅力。

2.调整教学内容

“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只有与生活相同的知识,才能完善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品质,课堂才能富有生命活力。”这句话正是要求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课堂,又同时在课堂中展开生活的实践。以生为本就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3.“不教而教”的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生本课堂不仅有“教”、有“导”,更加重要的是倡导教师要去积极的创设情景,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根据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课程;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读和做,缓说破――促进感悟,开发潜能。”不教而教是我在探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最终目标。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都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我很少直接给学生呈现知识,遇到新的问题总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我只是起到一个点播引领作用。

4.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考试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而且成绩与排名可能会削弱某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厌倦和害怕学习。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任课教师。所以,教师不能单从一次考试中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英语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方面的主题演讲、词汇竞赛、课堂辩论、写作比赛等活动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体会情感的感悟,才是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

四、启示与建议

由于我校每班有五六十个学生,对这种大班额的现实,我有一点思考:生本化的英语课堂,怎么才能让学生的参与面更广?即使每人只说一句话,45分钟的课堂也不好实现,教师也无法对每个人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更何况课堂要有思维时间、合作时间……所以难免有“局外人”存在。而英语作为交际用语要充分实现它的交际价值,这个矛盾尤为突出。所以我非常偏向于小班化教学,在师资配备允许的情况下,也许只有小班化教学才能进一步实现外语教学的特色,更全面地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和情感需求,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常熟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兴趣,开启学习之门 下一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体育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