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技电子技术课程的行为引导型教学

时间:2022-09-06 04:05:39

浅谈中技电子技术课程的行为引导型教学

【摘 要】在中等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应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职业教育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概念与模式。通过以学会学习为目标,注重学生用脑、心、手共同来参与学习,最终达成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电子技术 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94-02

2008北京奥运会对各行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奥运会使用的LED梦幻五环、缶阵倒计时等先进技术,让世人瞩目、全球震惊;同时,也留给学习电工电子专业的同学无限遐思空间,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然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其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难懂,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必然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味同嚼蜡。针对此现状,笔者在电子技术课堂中,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项目活动教学法、实验活动教学法,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性、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化难为简,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行为引导型各教学方法的课堂实践

1.问题探究教学法

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的检测”教学中,我首先与学生共同对二极管的结构进行复习,然后分发二极管检测任务书给每个小组并予以说明。每组学生依据任务进行操作。按照要求,学生将操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进行讨论罗列,并根据自己的操作体会,归纳得出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管脚极性的方法。最后,各组学生将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归纳得到的结论上台进行展示,同时由自己对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回答和评价。整个过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通过这种以培养学生对电子元件测试技能的专业能力以及学生综合分析、表述归纳的方法能力为目标的问题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而发现问题,进而归纳总结,绝大多数同学都牢固掌握了二极管的性能及其管脚极性检测,达到了学习目的。

2.引导课文教学法

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集成运放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中。通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其实所有的运放电路都有其相同的方法。即不论运放有几个输入,都可一一进行分析,分析其中之一时,将其余看成接地,套用公式求其对应输出,最后将各输出相加即可,这样,解题方法就简单多了。教学中,我将这种方法用引导课文教学形式发放给学生,要求他们在深入理解体会解题方法和例题后,对引导课文后的练习题进行讨论解答,然后派学生代表上台叙述解题思路和过程,最后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这种借助于专门的教学材料,通过工作计划引导学生自行控制学习和独立工作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能力上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合作协作、表达等社会能力,并且还培养了他们分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活动教学法

在《电子技术基础》第八章“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探究实验教学中,我首先与学生共同熟悉认识一些基本电子元器件,然后把全班划分8个小组,最后布置教学项目――要求各组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学案上的电路图焊接完成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实际教学中,为完成的最快、最好,各小组同学集思广益,找出分工完成为最好捷径,有同学焊接,有同学组装、配线、布局等,在完成电路组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验证自己制作的电路正确与否,评出最优秀的团队。

通过理论、实际动手操作与学生独立完成的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从中得到理论与操作的一体化完整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4.实验活动教学法

在第五章“桥式整流电路”一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这种方法,通过让学生以分组形式对电路进行测试分析,达到验证理论的目的。在分发给各人的任务书中,我特意安排学生对正常电路、各种各样的故障电路进行测量,如一个整流二极管击穿或内部断路,两个损坏,电路不通等,根据不同的测量结果反过来再验证书上的结论,找出故障原因。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整流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途径。运用此种教学手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而且还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第二章的“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放大电路中直流电压源的作用”,我也通过实验教学法,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导向、行动导向、活动导向等教学方法,是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策略。它一改往日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在整个过程中对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使其在遇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有:问题探究法、实验活动法、大脑风暴法、张贴板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活动法、引导文法、模拟法等,见图1。

三、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特点与实施方法

1.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实施、信息反馈、成果评价这些教学环节中,学生全程参与,从而使其亲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2)学生相互协作主动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的团结协作能力,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3)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于学生全程参与,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鼓励、同学间的合作以及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教学中角色与作用发生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并进行及时的行为引导。

2.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在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通常以分小组与独立工作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即分组教学。首先由教师提出教学的项目课题,然后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让每个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每组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个人的知识欠缺可以通过共同讨论、交流加以弥补。经过讨论,每个学习小组最终确定较好的项目课题方案,并进行独立的工作任务分配,这期间指导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按照确定的最优解决方案,学员独自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各自独立制定的工作计划指导下完成工作。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预定的目标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检查,并判断项目完成得效果如何,见图2。

四、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意义与开发

行为引导教学法立足于学生的“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参与性的学习中提高能力。同时,它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平台上,老师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真正解决了技工学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培养教学的难题。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目前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来源于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是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晶。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教学要求来不断地创造出适合学生主体性和研究性学习要求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添砖加瓦!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要“公”防“偏” 下一篇:探究性作文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