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护理人员如何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时间:2022-09-06 02:07:32

脑外科护理人员如何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59-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现将目前脑外科常见原因及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1 脑外科护理工作的隐患分析

1.1 工作失职或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充分理解和尊重病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忽视严格执行制度和操作规程,加上工作压力较大,甚至为了规避可能的风险,出现制度和次序不顾的现象,致使医护工作缺乏有序性和完整性,护理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极易加重护理人员的负担和思想压力,出现医护之间、护患之间操作和沟通方面的障碍,为纠纷埋下了隐患。

1.2 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脑外科工作量大、要求高,对医护人员的经验和技能也有较高的要求。医护之间的沟通,护士之间进行有组织地交流,能有效促进医护之间的理解和配合,促进经验的积累、技能和技巧更有效地传播和应用。然而正是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中常常出现表达和真实意图不符,造成误解,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服务态度冷漠、技术操作水平低:脑外科护理工作繁重,几乎每个病人都需及时详细地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和记录,并及时响应。繁重的工作和人员配比的失调,导致护士忙于执行医嘱,而对病人及家属的焦虑心情不能及时安抚,或解释工作不够全面,即可引起病方强烈不满,导致护理纠纷。

另外,脑外科对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病人复杂、危重的病情,多伴有生命危险,若没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常用救护程序不熟练,则直接影响抢救质量,引发医疗纠纷。若在交接过程中没有详细交待或稍有疏忽遗漏,没有足够经验的护士和实习生极可能意识不到,极易导致纠纷的发生。有些操作必须一次成功完成,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亦可导致医疗纠纷。在护理人员与病人互动关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均包含沟通成分,没有沟通,护理很难达到目的。

1.4 缺乏职业保护意识及协作精神:科室操作流程和体制结构都有一定的历史沉淀,护士的地位决定了她们对某些流程的弊病敢怒而不敢言,职业的自我保护意识无形中被弱化,医护之间缺乏有效地分工或分工过细,缺乏必要的协作精神,治疗过程中,护士两面不能讨好,工作过程中对医生唯唯诺诺,怕在工作中被穿小鞋,思想压力大,注意力不集中,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耐烦心理,有时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引发纠纷。有调查显示:护士对民事诉讼举证一般规则的知晓率为36%,对医疗诉讼举证的新规则的知晓率为43.5%,平均为39.75%。可见护士的法律知识缺乏。如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护之间缺乏共同解决医疗纠纷的协作精神,往往互相推卸责任,将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1.5 人员配置不足,工作超负荷:现阶段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目前本地区的各所医院均不同程度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在岗人员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拖班问题严重,很多护理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疾病、睡眠不足、腰酸乏力、下班后担心工作未处理好等过劳现象,而相对应的是当前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更使护理人员显得力不从心,提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等措施无形中成为一种口号和宣传的一种措施、手段,极易让病人产生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过大的感觉,造成了更多的护患纠纷。

1.6 病人对医疗服务期望值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当前很大部分医院的现状与医疗体制改革导致的差距还无法完全弥合。医疗体制改革将医院推向市场,病人把看病视为一种消费,认为有权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思想逐步巩固。与此同时,由于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往往导致病人的意识超前于医院服务体系跟进的步伐。而目前很多医院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往往将气出在护理人员身上,使护理人员承担了更多的压力。特别是脑外科重病人家属比常人焦虑,亲人病危对家属是一种非常强的刺激,并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

1.7 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管理手段单一:由于近来医疗纠纷呈多发趋势,很多医院内的科室都针对责任承担和赔偿实施一些自己的处理意见、方法,却很少去考虑如何从管理上加强自身建设以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这些措施直接对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处于弱势群体的护理人员往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劳动收入,更是加重了心理负担。

2 新形势下预防医疗护理纠纷的对策

2.1 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管当前存在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但也不能因此而削弱对护理人员的法律培训。要牢固树立依法举证的法律意识,邀请法律专家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讲述举证倒置原则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科室内部应尽可能减少不解决具体问题的例会,及时对近期本院和新闻报道中相关护理纠纷事例的研究、交流和总结,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保护技能和意识。

2.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格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1 开展安全教育,强化护理及纠纷的管理:医院领导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应充分重视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措施,而非一味追究责任,徒增医护人员的思想压力。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约束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做到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2.2.2 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制度执行与管理,规范医护行为:医院和科室会议繁多,而且往往不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反而占用了医护人员宝贵的休息时间。医院和各科室应该通过不断完善医疗、护理工作制度,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建立反馈渠道和制约机制,督促科室严格遵守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常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而不是把制度和行为仅落实在口头上。

2.3 重视病历书写,提高病案质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要求,医疗护理记录在记录病人诊疗过程的同时,也是法律的证据和线索[1]。病历书写要及时、科学,用词要客观、规范、准确、严谨、真实。要做到病历及时整理归档,专人管理、定期抽检。根据《条例》要求认真落实“谁执行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的签名制度是提高证据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易发生纠纷的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对易发生意外和容易产生纠纷的护理操作,需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才能进行。保留病人和执行护士共同签署的原始证据,建立必要的输液巡视卡、翻身卡、输液卡、各种病人的登记、护送病人的交接记录、输液单等,完善记录与签名。

2.4 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制度化、系统化:要形成成熟、合理的带教制度,高年资护理人员带低年资护理人员,加强低年资的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操作技能。要做好工作的交接,完善交接记录,避免交接项目遗漏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双方之间的责任推诿。明确职责、分工和角色定位,科室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助、协作。

2.5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5.1 专业技能培养: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有效完成各项护理任务。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以及层出不穷的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用药中的不良反应、禁忌证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定期组织新药知识讲座,要做到安全用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突变,准确对症处理,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应变力。

2.5.2 知识更新:即便是繁重的工作任务也不能忽视护理人员对新技的能培训、学习。要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和操作考试、技能比武。要将技能和知识培训纳入人才梯队建设规划,形成制度。定期派员外出进修、培训。

2.6护理人员的排班:合理、机动的排班制度,可以大幅提高科室工作的效率,尽量避免拖班的发生。医院可以考虑建立动态的护理人员调配制度,建立医院内部排班信息系统,及时反馈、汇总各科室护理排班工作情况,建立排班积分制度,根据积分情况反映各科室工作的繁忙程度,从而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从相对宽松(积分低)的科室抽调人员,建立应急人员动态储备班,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支援,使护理资源在全院范围内得以合理有效配置,同时能使护理部和医院领导对各科室现状有更清楚的认识,促进管理层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也可以根据积分情况,形成激励机制,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许艳玲.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J].当代护士,2001,(9):63.

收稿日期:2007-02-26

上一篇:昏迷病人的急诊护理体会 下一篇: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